分享

盘问路人为名诈取钱财 两“90后”一个多月作案9宗被刑事拘留

 叶荣欣个人图书馆 2012-05-14

盘问路人为名诈取钱财 两“90后”一个多月作案9宗被刑事拘留

□本报记者 郑振华 文/图

   他们是老乡,只读了初中就出来混社会的“90后”,同样厌倦进厂打工“太苦太累”,于是结伴在工业区“搵快钱”。面对老实本分的进厂务工者,他们花言巧语、软硬兼施,一个多月内作案9宗之多。

   近日,记者在斗门新青派出所对话了这两位犯罪嫌疑人黄某、卢×超。令人诧异的是,即使在落网之后,他们还自认高人一筹、讥讽事主是傻瓜。由于他们的作案手法在当地比较少见,警方提醒市民警惕新型骗局。

   骗财

   拦路强盘问 骗至出租屋 套取银行卡

   4月29日下午,在新青工业园某企业上班的黄先生下班后回租住处,行至新青三路一家百货商店门口时,迎面而来的两名男子突然拦住了他的去路。“刚才是不是你参与打我们的朋友,还拿走了一个女孩子的包?”两男子劈头就问,黄先生当即否认,但两名男子仍以核实清白为名,将其带至一处“10元店”出租屋,并用黄先生的身份证开了一间房。

   进房间后,两名男子声称被人拿走的女孩包里有超市会员卡、美容卡等优惠卡,要求黄先生将身上的卡拿出来辨认。为证清白,黄先生将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手机等随身物品全部掏出来,让两名男子辨认。两名男子又提出说要黄先生当面拨打银行客服电话,查查银行卡是不是其本人的。黄先生当即拨打银行客服电话,并输入密码进行查询。两名男子又提出要将银行卡拿去给被人拎包的女孩确认。约半小时后,对方将银行卡还给了他并道歉,称银行卡确实是黄先生的。

   偷物

   查看住处为名 骗取事主钥匙 偷走值钱财物

   随后,两名男子又提出需要去黄先生的住处看看,黄先生有没有将东西藏在住处。黄先生又将两名男子带去租住房。两人简单翻找了一遍,再将黄先生带回“10元店”。对方又突然称黄先生的钥匙像是被拎包女孩的,要求拿去给女孩确认……近2个小时后,两名男子最终放走了黄先生,却没有将手机还给他。

   之后,黄先生到柜员机上一查,卡内的2500元工资被人盗取;再回住处一看,房间内的两台电脑也已经不翼而飞。黄先生意识到被骗,立即报警。

   “今年3月下旬以来,我们多次接到类似报案。”斗门警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报案事主均反映在路上被人盘问,并被带至僻静处要求打银行客服电话证实身上的银行卡是自己的,随后银行卡的钱被人盗取。犯罪嫌疑人盘问路人的理由各不相同,但作案手法十分一致。

   收网

   个案串并分析 销赃现场撒网 嫌犯束手就擒

   通过分析,警方发现这一系列案件作案手法雷同、且嫌疑人都是两名男性青年,使用的是在当地比较少见的一种新型诈骗手法,果断向所属各单位发出了预警信息。通过对多名受害人、案发周边地区的详细走访,以及对案发周边地区、银行视频监控相关资料的综合分析,两名暂住在新青工业园某出租屋的广西籍男子进入了警方视线。

   4月30日零时许,两名嫌疑男子出现在斗门西埔水果街一家二手手机店,被张网以待的办案民警当场擒获,并在两人身上当场查获刚从黄先生手上诈骗而来、还未及卖掉的HTC手机一台。稍后,民警又在两名嫌疑人的住处缴获赃物电脑2台、手机4部及现金1500元。

   供述

   工厂打工嫌累

   结伙作案九宗

   涉嫌勒索抢劫

   据犯罪嫌疑人黄某、卢×超供述,他们俩是广西同乡,有着同样的经历,都是初中就辍学,其后分别进入工厂打工。由于觉得工厂打工太累赚钱又少,于是决定另寻出路。据黄某称,今年3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网吧结识了一个叫“阿忆”(在逃)的同乡,阿忆便教了他这个街头“挣钱”的方法,在和阿忆一起作案两次后,他又与卢×超结伙先后在斗门区内实施类似诈骗犯罪7起。累计获赃款现金3.3万余元、手机8台、电脑2台。部分涉案物品已发还事主。

   目前,犯罪嫌疑人卢×超、黄某已被刑事拘留,对另一在逃嫌疑人阿忆的追捕正紧张进行。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除涉嫌诈骗外,两人还涉嫌敲诈勒索、抢劫两项罪名。

   面对面

   在警方审讯室,记者与犯罪嫌疑人黄某、卢×超两人进行了简单对话。

   为何街头诈骗? 打工太累 傻人太多

   对话卢×超

   记者:“你以前在工厂打工一个月可以赚多少钱?”

   卢×超:“包加班3000多元。”

   记者:“为何不在工厂做?”

   卢×超:“工厂那种(工作)太苦太累,我们‘90后’出生的人做不来。”

   记者:“为何在街头诈骗?”

   卢×超:“因为傻子太多了(好骗)。”

   对话黄某

   记者:“你来珠海作案之前做什么?”

   黄某:“在广州一家鞋厂做了两年。”

   记者:“为什么不继续在鞋厂做下去?”

   黄某:“鞋厂太累了,赚钱又少。”

   记者:“作案这一个多月,你分到多少钱?”

   黄某:“1万多一点。”

   记者:“现在后悔吗?”

   黄某:“后悔。想好好表现,希望法律轻判。”

   ■提醒

   遭拦路盘问 应呼救报警

   此类新型诈骗手法,利用的是事主急于“自证清白”的心理,选择的作案对象多为老实怕事的进厂务工人员,以至屡屡得手。居民的身份证和银行卡等信息,除了警方办案需要以外,其他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可随意盘查。市民遇到被人拦路盘问的情况,要敢于呼救,不要跟随陌生人去往偏僻地带,以免财产和人身安全受到损害。警方提醒市民,如果遇到此类事件,不要轻信上当受骗,应迅速与警方取得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