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西藏组画》欣赏

 伟德的图书馆 2012-05-14

转载

陈丹青作品欣赏《西藏组画》

(2009-09-01 00:09:55)

 简介:《西藏组画》共七幅,19791980年间完成于拉萨。它放弃了当时流行的强调主题性思想性的做法,以写生般的直接和果断,描绘了藏民的日常生活片段。作为当时新绘画的代表,《西藏组画》与同期的新文学、稍晚的第五代导演的新电影,构成了80年代最为重要的文化图景。而《西藏组画》则因绘画的直观与平易成为最先发生影响的文艺作品之一。《西藏组画》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意识形态中脱身而出,在美术及诸多文艺领域得到广泛有效的回应。

 

 《陈丹青》旷世名作1980年《西藏组画?牧羊人》共七幅,19791980年间完成于拉萨。它放弃了当时流行的强调主题性思想性的做法,以写生般的直接和果断,描绘了藏民的日常生活片段。

 

 
 
 
 
 
  

陈丹青《西藏组画》之《牧羊人》

 

 

 

 

 
 

陈丹青《西藏组画》之《康巴汉子》

 
 

陈丹青《西藏组画》之《进城》

 
 

陈丹青《西藏组画》之《洗发女》

 
 

陈丹青《西藏组画》之《母与子》

 
 

  以藏民的日常生活作为作品的对象,或许也是这个转换如此轻易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与当时内陆社会情形相比较,拉萨的藏民生活无疑是脱离常态的。非常态的对象使得语言的转换既自然清新,又恰如其分。西藏特殊的地域性,游离于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生存状态,为陈丹青运用就当时而言全新的绘画语言提供了绝好的生活蓝本。

   
《西藏组画》在内容上,将视野专注于身边、非英雄的生活真实。首次公然地将主题的快感服从于绘画的快感,语言上亦是鲜明有力,借鉴了法国乡村画派,但不失个人特色。色彩团块厚重,用笔稳健,今日仍难有出其右者。

   
《西藏组画》并非单纯地追求笔墨的快感和画面本身的构成,因此不仅仅在绘画领域中发生影响。《西藏组画》中体现出来的反矫饰的真实态度,秉持了现实主义的一贯标准,在事实上为其后国内85新潮及现代艺术运动埋下伏笔。这是《西藏组画》更为重要的意义所在。在非绘画领域中反倒容易窥见《西藏组画》蕴含的人文精神。

   
作为当时新绘画的代表,《西藏组画》与同期的新文学、稍晚的第五代导演的新电影,构成了上世纪80年代最为重要的文化图景。而《西藏组画》则因绘画的直观与平易成为最先发生影响的文艺作品之一。《西藏组画》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意识形态中脱颖而出,在美术及诸多文艺领域得到广泛有效的回应。

   
《西藏组画》难于被赋予一个准确的历史位置,这恰是《西藏组画》的可贵之处,也是《西藏组画》直到今天仍然可以成为一个命题的重要前提。美术史中重要作品的意义,便在于它的生命力不限于一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