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摩根大通陷长期套牢 二季度末亏损或扩大一倍

 天高地圆 2012-05-15

摩根大通陷长期套牢 二季度末亏损或扩大一倍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朱贤佳

  更多迹象表明,已经披露的20亿美元可能远非摩根大通最终的损失。据报道,公司多名高管将为此离职,甚至连CEO兼董事长戴蒙也承受了与日俱增的“下课”压力。在5月10日提交给监管部门的文件中,摩根大通已表示,可能“长期”持有一部分合成信贷产品的头寸,此举多少有被迫之嫌。

  根据上周披露的监管文件,所谓的“合成信贷”证券化产品在短短六周内给摩根大通带来至少20亿美元的巨额损失。不过,戴蒙警告说,实际的亏损数额可能还要大,本季度或者下个季度,这一事件可能给摩根大通再造成10亿美元的损失。华尔街投行奥本海默预计,仅仅截至第二季度末,摩根大通在上述交易上的损失就可能扩大一倍,至40亿美元。

  一些人质疑,摩根大通声称此次亏损是“对冲”失误所致,但从很多角度来看,这更像是一种赌博式的自营交易投机。

  据《华尔街日报》等媒体披露,摩根大通此前共卖出了名义价值高达1000亿美元的信用违约掉期(CDS)合约,后者与一项追踪北美公司债券走势的指数挂钩,即CDX北美投资等级系列9指数(下简称CDX9指数)。

  而根据有关清算机构的统计,市场上与CDX9指数挂钩的CDS合约的总规模也不过近1500亿美元,这就意味着摩根大通在该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持仓占比达到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左右,规模之大令人咋舌。

  分析师表示,按照常理推论,摩根大通大量建仓挂钩CDX9指数的CDS,本质上应为看多美国公司债市场,其所售出的CDS就是一种保险,一旦该指数成分股公司发生违约或其他信用事件,保险出售人就需进行赔付。

  但有专业机构提出疑问:上述指数的变动如何会导致摩根大通遭受如此大的损失。虽然CDX9指数的价格的确在4月份明显上升,但几乎没有迹象表明市场走势发生了重大逆转并导致投资者出现了如此大的损失。

  鉴于此,一些分析师质疑摩根大通此类交易的真正目标到底是为了对冲,还是旨在谋取利润的方向性交易。用戴蒙的话说,这一最初出于对冲风险的操作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生了“性质变化”,结构愈加复杂,风险越来越大,对冲风险的作用丧失殆尽。

  包括CreditSights在内的研究机构指出,在一个筹码如此高度集中的市场,摩根大通接下来如何找到对手并“有序”地解除巨额头寸,将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有意思的是,随着摩根大通曝出巨亏事件,其重仓持有的CDS产品近日被市场爆炒。由于摩根大通表示可能长期持有挂钩CDX9指数的CDS,这类合约上周五创下近8个月来最大升幅。而其他一些被认为是摩根大通的“伦敦鲸”交易员重仓的衍生品合约成交量也暴涨。

  随着亏损事件的负面影响不断发酵,摩根大通管理层也面临着日益巨大的压力。据报道,此次引发巨亏的摩根大通首席投资办公室(CIO)的所有伦敦员工可能被解散,本周该机构的三名高管可能离开公司,包括部门主管德鲁以及下达与亏损相关交易指令的伦敦业务负责人马克里斯。

  即便是摩根大通CEO兼董事长戴蒙也感受到了巨大压力。本周二,该行将在佛州举行年度股东大会。在会前,有民间组织呼吁摩根大通的股东通过一项决议,要求公司任命独立董事长,以加强对戴蒙等公司最高层的监管。

  而《华尔街日报》周一则已开始刊登“摩根大通CEO戴蒙的职业生涯”的组合图片报道,盘点这位华尔街传奇银行家曾经辉煌的职业生涯。

  这起事件可能引发的另一个重大改变,便是类似摩根大通这样的巨无霸金融机构的分拆。摩根大通目前资产达2.3万亿美元,是美国最大的银行。有分析认为,此次巨亏事件凸显了分拆大银行的必要性,否则会酿成“大到管不住”的后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