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思堂病例之17—发热的谜底

 月未圆书斋 2012-05-15

学思堂病例之17—发热的谜底

 

最近在门急诊接诊的患者大多是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但有一个病例让我记忆犹新,历历在目,让我再次认识到在门诊注重查体的重要性。

这是一位50岁的男性患者,平素体健。以“发热3天”来诊。患者3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可达39.2℃,伴咽痛,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及尿痛。患者在地段医院查血常规提示血象正常,C反应蛋白亦在正常范围内。予以口服感冒及头孢类药物,病程中患者咽痛,流涕症状好转,但体温控制欠佳,体温降而复升,遂再来就诊。在查体时,我注意到患者咽部充血明显,但扁桃体不大。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HR86bpm,心律齐,未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莫非氏征阴性,肝脾肋下未触及。这时我不禁思考:患者没有明显的阳性体征,且血象无异常。莫非就是一般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而当我在查双下肢是否存在浮肿时,突然发现右下肢皮温高于对侧肢体,轻度红肿。进一步发现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原来发热的背后隐藏着丹毒感染的因素!幸亏仔细查体,否则真的要误诊了。接下来,我便简要向患者及家属交代了病情,给予静脉点滴青霉素及对症处理,同时应用硫酸镁外敷患侧肢体。3天后患者体温稳定在37.0℃左右。

心得体会:

1.典型的丹毒并不难诊断,但隐匿的丹毒却容易忽视。该患者由于在发病早期口服抗生素,使得丹毒局部皮损等症状不明显。且患者病程中存在咽痛,很容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忽略了丹毒这一潜伏的感染因素。

2.临床无小事,凡事就怕认真二字。门诊不同于病房,在病房内我们可以系统查体,由于门急诊就诊患者较多,问病史查体虽然不能面面俱到,但也要粗中有细。问病史条理清晰,简明扼要,查体要突出重点。在接诊该发热患者时,如果仅仅想到发热的常见病因如呼吸道感染,胃肠胆系感染,泌尿系感染,很容易导致思维定势。殊不知还需要考虑很多疾病发病的季节性。丹毒感染发病多在夏秋交界时,与真菌繁殖活跃亦有相关。因此,在接诊患者时也要结合各类疾病的发病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无独有偶,近日床位上有一位患者,发热3天。门诊查血象提示白细胞2万多,CRP80mg/l,以“脓毒血症”收入院。入院第二天,患者双下肢出现红肿,皮温升高,亦考虑丹毒。

3.当患者某一症状如本例患者发热不能缓解时,我们的临床思维要更加开阔,甚至推翻既往诊断,而不是人云亦云,尤其是在接诊众多发热患者之后,思维容易僵化。世界上没有病情相同的患者,每个患者都与众不同,因此在接诊时都要重整临床思路,不能按部就班。能诊断常见病和多发病容易,但如果能抓住细节,攻破疑点,就可以确诊隐匿的常见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