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欧洲危机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月夜玫瑰之家 2012-05-15

论欧洲危机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欧洲债务危机繁盛的全过程。2001年希腊进入欧盟,由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欧洲经济货币同盟成员国必须符合两个关键标准,即预算赤字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负债率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然而刚刚入盟的希腊就看到自己距这两项标准相关甚远。这对希腊和欧元区联盟都不是一件好事。特别是在欧元刚一问世便开始贬值的时候。这时希腊便求助于美国投资银行高盛。高盛为希腊设计出一套货币掉期交易方式,为希腊政府掩饰了一笔高达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从而使希腊在账面上符合了欧元区成员国的标准。  

这一被称为金融创新的具体做法是,希腊发行一笔100亿美元(或日元和瑞士法郎)的十至十五年期国债,分批上市。这笔国债由高盛投资银行负责将希腊提供的美元兑换成欧元。到这笔债务到期时,将仍然由高盛将其换回美元。如果兑换时按市场汇率计算的话,就没有文章可做了。事实上,高盛的创意在于人为拟定了一个汇率,使高盛得以向希腊贷出一大笔现金,而不会在希腊的公共负债率中表现出来。假如1欧元以市场汇率计算等于1.35美元的话,希腊发行100亿美元可获74亿欧元。然而高盛则用了一个更为优惠的汇率,使希腊获得84亿欧元。也就是说,高盛实际上借贷给希腊10亿欧元。但这笔钱却不会出现在希腊当时的公共负债率的统计数据里,因为它要十至十五年以后才归还。这样,希腊有了这笔现金收入,使国家预算赤字从账面上看仅为GDP1.5%。而事实上2004年欧盟统计局重新计算后发现,希腊赤字实际上高达3.7%,超出了标准。然而当希腊真正的预算赤字占到其GDP5.2%。远远超过规定的3%以下。除了这笔借贷,高盛还为希腊设计了多种敛财却不会使负债率上升的方法。如将国家彩票业和航空税等未来的收入作为抵押,来换取现金。这种抵押换现方式在统计中不是负债,却变成了出售,即银行债权证券化。高盛的这些服务和借贷当然都不是白白提供的:高盛共拿到了高达3亿欧元的佣金。高盛深知希腊通过这种手段进入欧元区,其经济必然会有远虑,最终出现支付能力不足。高盛为防止自己的投资打水漂,便向德国一家银行购买了20年期的10亿欧元CDS信用违约互换保险,以便在债务出现支付问题时由承保方补足亏空。

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的时候,整个欧洲的收入均在下降,与此同时,负债累累的希腊无法偿还那些债务,导致大量的财政赤字,随后三大评级机构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将希腊的债务主权评级由AAA将为选择性违约,黄金、外汇等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到20125月法国以及大选结束,欧元宽松的货币政策预期使得希腊的债务危机越来越严重,截止到515日历经长期货币紧缩政策的希腊因为左右两派意见不合而导致两次组阁“难产”,希腊退出欧元区的预期给全世界非美货币带来了灾难性的恐慌情绪,黄金突破1550(美元/盎司)关口,并且长期趋势向下,同时还伴随反弹无力,直指去年低位1522(美元/盎司),美元持续走高,避险情绪一直上升。中国、印度股市大跌,以至于中国在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后,沪深两指依旧下行。

现在疑问出现了,在货币开放政策预期高升的情况下,应该对欧洲有一个良好的经济预期,可为什么会激发全球的恐慌情绪,并且这种情绪持续发酵?我们就此问题进行讨论。首先,欧元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它代表国际市场上一批强大的购买力,当欧元的开放性货币政策似乎是对欧元区国家摆脱这次危机一个好的未来预期,欧元区内部利率下降,实体经济发展成本降低,但是在短期内,负债累累的欧元一旦实施这种政策则意味着欧元贬值,其债务也会因为不断贬值的欧元和不断上升的美元而增加,这将意味着欧盟违约的几率增大,对其债市风险增大,为其政府造成很大压力,财政赤字也将上升。而为了保证政府的信用,很有可能增加赋税,然而这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好消息,也有可能打击其生产积极性。另外,从进出口角度讲欧元贬值,虽然降低了进口需求增加出口,但是欧元区国家的支柱产业是工业和服务业,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从这种角度见,其工业成本提升,而产品效益却只有小幅提升,这样不但伤害了企业,同时也很可能形成产能过剩使之GDP下降或降加深债务危机,同时减少了原材料、能源的需求,导致欧元率领大宗商品市场下滑。至于民生,基于企业的亏损,就业率不但没有上升,反而有可能下降,然而开放性货币政策导致的通货膨胀也会是国民生活水平再度下滑,基于种种弊端,短期内欧元的开放性货币政策会有毁灭性的不理性避险情绪激增。再加之希腊国民不满货币紧缩政策,希腊的欧元区国家地位也在动摇,它的离开有意味着欧元区损失500亿欧元,这又加剧了危机的伤害力度。

而平衡这一弊端的方法也将伴随美国QE3的预期孕育而出,美元的量化宽松,使美元指数下降,消化了欧元贬值的风险,从而是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得到稳定发展,由此推之,解决短期欧洲问题的国家应该是美国,其货币作为国际货币,其结算能力决定这场危机的解决需要它出一份力,另外,这场危机源头就是美国的高盛集团,于情于理美国都应作出一些动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