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0年底,中国的GDP约为美国GDP的70.4%;截止2021年上半年,中国的GDP约为美国的74.3%,今年年底预计中国的GDP将达美国GDP的80%以上,中国的经济规模与美国的经济规模进一步拉近,而这对华尔街的新金融战略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中国的发展与华尔街的全球金融战略 做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不仅经济体量在快速壮大,而且经济增速相对稳健,关键是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比较强,产业升级加速,自主科技研发与产出增长较快,这令我国的经济发展有质有量,因此我国经济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引擎与稳定器,在新冠危机中,中国对全球经济的突出贡献也证明了这一点。未来5~10年,预计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保持在25%~30%之间,所以中国经济是全球经济名副其实的引擎。 中国经济持续稳健的发展,使美国对全球经济周期的影响力相对下降,这限制了华尔街全球割羊毛战略的发挥。华尔街是美国的国中之国,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必要时连美国经济也可以牺牲,这是因为美国的经济体量位居全球首位,远超其他经济体,美国的经济波动是华尔街撬动全球金融市场的最大杠杆,所以2008年美国以自身为媒引爆次贷危机,使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遭受重创,唯有华尔街赚得盘满钵满。 华尔街所代表的是美国富人集团的利益,而美国的富人集团又掌控着美国国家机器,当中国的发展成为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器时,就不可避免地阻扰了华尔街全球金融战略的推行,令其无法有效地控制全球经济周期,也就无法有效地向全球转嫁债务危机,美国自然恼羞成怒,进而将中国摆在了战略对手的位置上。 二、美国对华金融攻略受阻 在次贷危机之后,经过新的十年布局,2018年左右华尔街就准备开启新一轮的剪羊毛计划,由于中国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累积了相当的财富,而且中国GDP又有赶超美国之势,所以中国成为了华尔街新一轮割羊毛计划的重点目标。 在次贷危机中由于美元的高速跨境流入,导致我国出现了输入型通胀,我国先后经历了恶性通胀、股灾与房地产高泡沫,承受了美国债务危机转嫁之痛,因此我国对华尔街推动新金融战略的警惕性很高,提前发现了华尔街的动机,于是快速梳理了国内金融市场的乱像,加强了系统性风控,并在新冠危机中没有搞大水漫灌,这令华尔街的对华金融攻略就难以达成目的。 新冠危机中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大印钞票,将危机货币化,欲将债务危机转嫁给发展中国家,但恶意印钞的同时也导致发达经济体的资产泡沫一路狂奔,股市、房地产等风险资产价格暴涨,债券市场规模高速扩张,这令华尔街的十余年来的金融布局不得不进入到收网周期,因为不收网美国的金融泡沫有提前冲暴的可能。 而此时的中国货币政策相对稳健,并加强了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因此中国资产泡沫问题得以控制,虽然美国通过推动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巨额进口中国商品与打击中国大型房地产公司的债务等手段试图在中国制造输入型通胀与经济动荡,但中国应对合理,系统性风险始终可控,这令华尔街骑虎难下。 华尔街如果不启动全球收割程序,则自身的资产高泡沫拖的越久就越容易破裂,如果启动收割程序引爆全球金融危机,一旦对中国未构成有力威胁,中国还有可能趁机将超额美元外汇储备转化为全球优质资产,这不仅让中国从美债身上得以脱身,而且华尔街十余年来殚精竭虑所布局的收割计划还有可能为中国做了嫁衣,这令华尔街大为光火。 更何况华尔街这一轮的剪羊毛计划不仅仅是对付中国,而是构思宏大,想一箭多雕,可以说是其欲逐逐。 三、华尔街的宏大金融布局 华尔街新一轮的金融布局,不仅想掏空中国财富,将债务危机转嫁到中国身上,还想达成如下一些目的:1、分裂欧盟,彻底打击欧元,进一步强化美元国际母货币地位,同时强化美国对欧洲的控制;2、制造全球性金融灾难,打垮印度与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经济,之后利用美元国际货币地位扮演救世主角色,借机向印度等国索要条件,彻底打开这些国家的市场壁垒,抄底印度、巴西等国的优质资产,然后将其打造成新的美元区,这样即可以为美国打造新的产业链,又可以制衡中国的发展,还可以避免中国未来去美元化给美国所带来的严重威胁。 四、华尔街全面打击欧元 欧元的成立原本就带有去美化的使命,带有国际货币竞争的任务,欧元不仅是欧盟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单一欧洲货币市场、欧元区的自由贸易都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因此自欧元建立之初美国对欧元就深存戒心。 由于欧盟的政治弱势,欧元自成立之初就对美元始终表现出一副从属姿态,但是欧元区内的去美元化现象是非常清晰的,欧元的国际储备与支付占比也都在快速提升,其中欧元的国际支付占比则直逼国际货币首座,更为关键的是欧盟的GDP总量也在超越美国,这就成为了美国的心腹大患,也恰在此时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华尔街也自此开启了围剿欧元的货币大战。 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华尔街利用希腊债务问题、欧猪五国问题、欧债问题等一系列议题死死咬住欧盟的财政漏洞打击欧元,同时美国的三大评级公司也是痛下杀手,相继调低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塞浦路斯和希腊等国的债务评级,华尔街通过做空欧盟获取了巨额利益,并借此向欧盟转嫁债务危机,令欧盟损失惨重,以至于2011年12月欧盟27国领导人峰会都被贴上了“拯救欧元”的标签。当时的欧盟内部悲观之声四起,而且不乏分裂之声,由此可见欧元当时所面临的危机。 后来在中国的帮助之下,欧盟才逐步渡过了欧债危机,但经济自此一蹶不振,而美国并未就此放过欧盟,接着又推动同盟国制裁俄罗斯与伊朗,其目的实际上是封堵石油欧元的发展,封堵欧元国际化路径,同时策动英国脱欧,进一步分裂欧盟,这一连串长达近十年对欧元的攻击导致欧盟GDP总量自次贷危机之后无增长,而美国的GDP总量却一骑绝尘,自此拉开了与欧盟之间的距离,遥遥领先。 美国在次贷危机之后事实上就对欧盟采用了切割战术,阻止欧盟发展,打击全球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而美国一向对英国又戒心深重,尤其对英国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欲除之而后快,所以美国策动英国脱欧也是一箭双雕,一面削弱英国的金融势力,一面切割欧盟。 五、欧盟的反击 由于美国这个盟友处处背后插刀,才有了欧盟脱美的进程。而欧盟为了反击美国,首先积极与中国合作,搭建多边国际框架与稳定的国际经济合作基础,维稳欧盟政经的基本盘,然后积极促进伊核谈判并与俄罗斯联手修建了“北溪2号工程”,既为欧盟搭建新的能源供给线,同时也为欧盟留下与美国谈判的重要筹码,一旦美国逼迫的太急,则欧盟可以通过“北溪2号工程”以及与伊朗的石油交易推进石油欧元,直接冲击石油美元体系,所以美国对“北溪2号工程”也是恨之入骨,多次阻击未果。 六、中欧合作回击美国霸权 由于中欧经济合作成为了全球经济稳定的基石,同时也令华尔街向中国转嫁债务危机与分裂欧盟的计划受阻,因此拜登政府想通过缓和美欧关系离间中欧关系,将欧盟引入亚太战略,实际上这是美国的声东击西之计,目的不仅是围堵中国,同时也是借机弱化欧盟、分裂欧盟,以达到再次彻底控制欧洲的目标。 中欧合作是美国的眼中钉与肉中刺,两大经济体的稳健发展显然对美国维护世界霸权是一个挑战,因此可以预见美国会在中欧合作中不断设置新障碍,而这就要考验欧盟政客们的国际视野了。 七、综述 中国与东盟、欧盟的合作不断加深,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也令美国的债务危机转嫁遭遇了危机,如果美国这一轮不能有效地将债务危机转嫁出去,美国金融与经济所面临的后果也是沉重的,所以美国一面对中国包抄围堵,一面还要急三火四地与中国谈判,可以说心态极其复杂。 |
|
来自: 昵称74658968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