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法

 一键点出天下事 2012-05-15

 

神奇的经络 推法

  定义:术者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受术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或孤形移动的方法,称为推法。分为平推法、直推法、分推法、合推法等。
  一、平推法
  平推法是推法中着力较重的一种手法。
  1、手法操作
  (1)拇指平推法术者以一手或两手拇指指腹着力于施术:部位,沿经络循行或沿肌肉纤维走行方向推进,可于穴位处配合缓和的按揉动作,反复操作数次。
  (2)掌平推法术者以全掌着力于施术部位,以掌根为重点,
  向一定方向推进,可用双手重叠增大力度做缓慢的推进。
  (3)拳平推法术者以一手握拳,以第二、三、四、五指指间关节部着力,沿肌肉纤维方向缓慢推动,此法是平推法中刺激较强的手法。
  (4)肘平推法术者屈肘,以鹰嘴突着力于施术部位,做与肌肉纤维方向平行的缓慢推移,是平推法中刺激最强的一种。
  2、手法要领施术手要紧贴于体表,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推动。平推法用力较重,着力要均匀,平稳着实。推进速度宜缓慢。平推法必须直线推动,不可偏斜和跳跃。术前施术部位宜涂抹少量油性递质,以保持皮肤滑润,避免损伤皮肤。
  3、作用疏通经络,理筋活血,消瘀散结,消食导滞,解痉止痛。
  注:平推法与擦法有相似之处,都是直线运动,但平推是隼向运动,对体表压力较大,速度亦较慢,不要求皮肤出现潮红和温热。
  二、直推法
  术者用指或掌按压在体表受术部位上,进行直线推移,叫直推法。
  1、手法操作
  (1)拇指直推法以一手或两手拇指指腹着力于受术部位,沿经络方向或肌肉纤维平行方向,保持一定压力的单方向推动,是按摩起始和结束的手法。
  (2)全掌直推法术者以全手掌着力于施术部位、五指微分开,腕部挺直,以单掌、双掌或双掌重叠加力做单方向推动的手法。
  (3)掌根直推法术者手腕上跷,适度背屈,五指伸直,用单手或双手掌根着力于施术部位直推的方法。如需加力可双掌重叠。
  (4)鱼际直推法术者五指并拢,手腕伸直,以大鱼际小鱼际为中心,肘部灵活屈伸,以鱼际着力向前推动。如需增加力度,可以另一手压于施术手上。
  (5)肘直推法术者屈曲肘关节,以肘尖着力于施术部位,沿经络或肌肉纤维走行方向进行直线单方向推动。此法是直推法中刺激性最强的手法。
  2、手法要领术者手指、掌或鱼际部位要紧贴施术部位皮肤,用力着实,重而不滞,轻而不浮。推进速度和力度要均匀,持续,动作要协调,保持一定的与皮肤垂直的力度,做单方向直线推法,不可偏斜。用于胸、背、腹部时,要配合呼吸,间歇有序。
  3、作用消积导滞,调经镇痛,消瘀散结,疏通经络,理筋活血,清理头目,开胸利隔。
  三、分推法
  术者以两手拇指或多指,按压在施术部位,向两侧相反方向,分开推动的方法叫分推法。
  1、手法操作
  (1)指分推法术者以双手拇指或多指,按压在施术部位,向两侧相反方向推动,叫指分推法。本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
  (2)掌分推法术者以双手掌部,按压于施术部位,自内向外,沿相反方向,同时分别推动的方法,叫掌分推法。此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
  2、手法要领两手用力要均匀,动作要柔和,协调一致。术时即可直线移动,亦可沿体表作弧形推动。
  3、作用调理肠胃,消积导滞,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四、合推法
  术者以两手指或两掌,从两个不同方向,位置相对地向中间点汇拢推进,称为合推法。
  1、手法操作合推法的手法操作和要求与分推法相同,只是方向相反,此法多用于头部、胸腹部。
  2、手法要领术时两手推动合拢动作,用力要均匀,对称而持续。
  3、作用调和脾胃,理气活血,平衡阴阳,扶助正气。
  
  一、推正顶法
  1、体位受术者坐位,术者站于体侧。
  2、手法操作术者以拇指腹自素穴起沿头正中线经印堂、神庭、百会、强间推到哑门穴止,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沿经穴位应配合点按。
  4、作用安神宁志,平肝熄风。
  二、推上腹法
  1、体位仰卧位,术者站其头前。
  2、手法操作术者以两拇指对置鸠尾穴处经上、中、下脘直推到水分穴上,反复直推数次。
  3、手法要领以拇指腹着力下推,两手用力应均匀一致。以能耐受为度。本法亦可用双掌交叉重叠,以大鱼际及掌根部进行推动,推动力更加沉稳着实,覆盖面亦大。
  4、作用调中健脾,和胃降逆。
  三、推下腹法
  1、体位仰卧位,术者坐或站其头前。
  2、手法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掌侧,对置脐下阴交穴,余指分置腹部两侧,自上向下逐步推动,经过石门、关元、中枢到曲骨穴止,反复操作数次。
  3、手法要领下腹部手法应比上腹部为轻,耻骨联合上方用力宜轻柔。
  4、作用清利湿热,培元益气。
  四、推背法
  1、体位俯卧位,两手握拳置锁骨下方,术者站其头前。
  2、手法操作术者以两拇指掌侧对置在大杼穴的高度,自上向下沿脊柱两侧推动到大肠俞,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术时沿脊椎两侧直线推移。推时两手用力要均匀一致,皮肤不应有皱折。背部用力大于腰部,以皮肤微红为度。术时局部发胀,有沉重感。术后局部发热轻松。
  4、作用宣热疏风,行气通络。
  五、推手三阳法
  1、体位坐位或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对置于肩部,余指扶定两侧臂部。分别按太阳、少阳、阳明经脉的顺序依次由肩部沿经推到肘部、腕部,每经各推5~7遍。
  3、要领两拇指均匀用力推动,推三阳经的起止穴及沿经穴位可配合按法。推三阳经用力比推三阴经为重。术时有酸、胀感。术后局部温热,上肢轻松有力。
  4、作用疏通手三阳经脉。
  六、推手三阴法
  1、体位坐位或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对置于肩部,余指置肩两侧扶定上肢。分别按太阴、厥阴、少阴三经脉的顺序依次由肩腋部沿经推至肘部至腕部,每经各推5~7遍。
  3、要领推三阴经用力轻于推三阳经。沿经穴位可配合按法。推时上臂与前臂应平放成一直线。两指用力要均匀,以皮肤微红为度。术时有微酸、胀感,局部有紧压感。按穴位时有麻胀感。术后局部温热,轻松。
  4、作用通经活血,化瘀止痛,理气和胃,镇静安神。
  七、推股外侧法
  1、体位侧卧位。受术侧下肢屈曲,股外侧向上平放床上。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掌侧对置于环跳穴处,自上向下经过风市、阳关、阳陵泉、外丘、光明、悬钟到丘墟穴止,反复推动数次。
  3、要领推经穴位时,应配合点按,风市、阳陵泉、悬钟穴应施用长按法。术时有酸、麻胀感及放射性温热感。术后下肢温热有力。
  4、作用疏散风邪,通络止痛。
  八、推股后法
  1、体位俯卧位,踝下加垫。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掌侧,对置于承扶穴处,自上向下沿股后正中线经殷门、委中、承山到足跟,反复推动数次。
  3、要领推动时用力要均匀一致。推经穴位处时,用力稍重,以能耐受为度。术时有酸、麻、胀及放射性温热,术后下肢轻松有力。
  4、作用疏筋活络,强健腰腿。
  九、推运股外侧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双手掌根部着力于两股外侧,上下反复推运,推而前行,运而拉回,持续推运数次。
  3、要领操作中应适当增加压力,要持续推,缓慢运。推运中用力宜均匀,不可忽快忽慢,避免搓、擦动作。
  4、作用疏通血脉,调和气血,祛郁行滞温通经络,理气行血。
  十、推全腹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术者双手重叠,以大鱼际和掌根部着力于腹部,自上腹部推至下腹部。先中间后两边依次推遍全腹,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双手用力要均匀,先中间后两边依次全腹推遍,施术中可闻及胃及肠被推动后出现的漉漉水声,及尿意频频。
  4、作用调和肠胃,除湿利水,通便导滞。
  十一、掌推肩胛法
  1、体位坐位或侧卧位。
  2、操作术者一手扶肩部并向后掀肩部,另一手以掌跟自肩中俞穴位处,沿肩胛骨内缘,经膏盲穴向外下方斜推到腋中线止。反复推动数次。
  3、要领头要后仰,胸要前挺。掌根推到膏盲穴时着力加重,并嘱其咳嗽。肩胛上部用力重于下部。术时有重压感。术后感觉呼吸舒畅,增益精神。
  4、作用平喘止咳,益气补虚。
  十二、两肋分推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置于胸骨两旁的俞府穴处,食指抱定胸部两侧,沿肋间隙的方向,自内向外分推到两侧腋中线,从上向下依次移到乳根穴的高度的肋间隙止。反复进行数次。
  3、要领 分推用力要均匀,手法宜轻柔缓慢。术时不宜按压。此法妇女到灵墟穴处止。术时心胸舒畅,轻爽。术后呼吸舒畅,头胸轻松,增益精神。
  4、作用通宣气血,宽胸止痛。
  十三、背部分推法
  1、 体位  卧位。
  2、操作  术者以两手拇指分别置于背部大杼穴的高度,脊柱两旁,食指分置体两侧,自内向外下方,沿背部肋间隙的方向分推到两侧腋中线止。自上向下依次推到胃俞穴的高度。
  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
  (1)分推时受术者自由呼吸,手法宜轻柔均匀而有力。
  (2)脊柱端用力重于腋中线处。
  (3)术时背部温热,微胀。术后精神振奋,呼吸轻松。
  4、作用解表、退热、祛风清眩。
  5、注意勿用蛮力,防止损伤肋骨。
  十四、推按腰背法
  1、体位俯卧位。
  2、操作术者沉肩,伸臂将双手交叉横置于脊柱两侧(左手横置右侧,右手横置左侧,掌心向内,手指向外)。同时向腰部两侧反方向推按。自上向下移动,顺序推按数次。
  3、要领
  (l)操作时着力和缓,连贯。双手用力要均匀一致。
  (2)可用体前倾增加力度。
  4、作用通经活络,镇痛化滞。
  十五、分掌法
  1、体位坐位,掌心向上。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置于大陵穴处,食指置受术者手背部扶定助力。以拇指分推,沿大鱼际推到少商穴止。沿小鱼际推到小指的少泽穴止。反复分推数次。
  3、要领
  (1)整个操作着力应轻缓而有节律。
  (2)术中、术后头脑有安静感。
  4、作用宁心安神,宽胸理气。
  十六、背部挤推法
  1、体位俯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置于两侧大杼穴,余指置两侧腋下,分别扶定。由上向下,由外向内边挤向下边推脊柱两侧之肌肉,到膈俞穴的高度止,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
  (1)挤推时应将肌肉从两侧向中央挤起,缓慢向下推动。
  (2)两侧用力要均匀,避免皮肤重叠。
  (3)挤推后可配合抚摩。
  (4)术时皮肤发热,有紧张感,术后背部轻松,胸部舒适。
  4、作用健脾益肾,调气补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