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冒

 Free2010 2012-05-16

感冒

感冒是指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为流行性感冒,由其他病毒(多达一百多种,以鼻病毒、冠状病毒最常见)引起的为普通感冒。临床表现以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其特征。全年均可发病,尤以春季多见。由于感邪之不同、体质强弱不一,证候可表现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属中医的感冒范畴。

编辑摘要

目录

1 概述
2 流行病学
3 发病机理
4 临床表现
5 检验化验

感冒 - 概述

中医

【概念】                                                                                                                                                                                                          

感冒感冒

感冒(commoncold)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的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证。全年均可发病,尤以春冬两季多见。

【源流】

(1)感冒症状的论述最早在《内经》中已有记载。《素问.骨空论》“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

(2)《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为感冒的辨证治疗奠定了基础。

(3)感冒的病名最早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4)朱丹溪指出感冒的病位在肺,治疗大法分辛温、辛凉两端。

(5)明清医家对虚人感冒提出了扶正达邪的治则。

(6)温病学家认为本病与感受时疫之气有关。如林佩琴《类证治裁.伤风》首先提出“时行感冒”的病名。

【范围】

包括中医的感冒和时行感冒;西医的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病因病机】

风邪、时行病毒经口鼻、皮毛而入:
㈠ 六淫时邪猖獗,肺卫调节疏懈

㈡起居不当,腠理不密,营卫失和

㈢体质虚弱,卫外不固,虚体感邪

最终导致卫表不和,肺失宣降。而发为感冒。感冒的病位主要在肺卫,病邪传变可及内在脏腑。

【诊断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临床特征   以卫表及鼻咽症状为主,表现为恶风或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喷嚏、头痛、咽痛、肢体痛楚等。

(2)时行感冒特征  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同一地区,发病人数剧增,症状类似,病情较普通感冒为重,主要表现为突然起病,恶寒、发热(常为高热)、周身酸痛、疲乏无力。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它病,具有广发的传染性。

(3)病程  一般为三到七日,普通感冒一般不传变 时行感冒可传变入里,发生它病。

(4)发病季节  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两季为多。

二、鉴别诊断

感冒与风温

感冒与风温都有发热、咳嗽、流涕、鼻塞、喷嚏、头痛等症状。感冒的起病较慢,发热多不高,或不发热,汗出热退身凉,病情较轻,病程较短,多不发生传变;风温的起病急骤,热势较高,汗出后不易迅速退清,病情较重,病症较长,传入营血可见神昏、谵语,惊厥。

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普通感冒无流行性,症状较轻,少有传变,病程为五到七天;

时行感冒有流行性,发病急,突然恶寒,甚则高热寒战,周身酸痛,全身症状显著,多数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它病,病程大于七天。

三、相关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2)胸部X线检查   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确定病性:

夹寒------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口不渴,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夹热........发热重,恶寒轻,鼻塞流浊涕,口渴,咽痛,苔薄黄,脉浮数。

夹湿........身热,微恶风,汗少,鼻塞流浊涕,口渴但不多饮,肢体酸痛,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夹虚........气虚感冒:气虚证加风寒表征;阴虚感冒:阴虚证加风热表证。

二、治疗原则

解表达邪:风寒.....辛温发汗;风热.....辛凉解表;暑湿.....清暑祛湿解表;体虚感冒......扶正与解表并施

三、证治分类

1.风寒束表证

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疼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喷嚏,流涕,咳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脉浮紧。

证机概要: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达表汤(轻症);荆防败毒散(重症)。

2.风热犯表

症状:恶寒轻,或微恶风,发热较著,头胀痛,面赤,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喷嚏,流黄浊涕,咳嗽痰稠,口干欲饮,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证机概要:风热犯表,热郁腠理,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方药:葱豉桔梗汤:轻宣解表;银翘散:清热解毒。

3、暑湿伤表证

症状:发热,微恶风,汗少,汗出热不退,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胸闷脘痞,泛恶,心烦,口渴黏腻,渴不多饮,小便短赤,苔薄黄腻,脉濡数。

证机概要: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

症状:恶寒发热,无汗,或热势不高,鼻塞流涕,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咳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倦,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无力。

证机概要:表虚卫弱,风寒趁袭,气虚无力达邪。

治法:益气解表,调和营卫。

方药:参苏饮

5.阴虚感冒

症状: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口干,干咳少痰,鼻塞流涕,盗汗,头昏心烦,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机概要: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津液不能作汗,

治法:滋阴解表。

方药:加减葳蕤汤

【速记歌诀】

感冒四时风邪袭,咳嗽头痛流鼻涕,恶汗发热身不适,解达法由表实立,

荆防银翘香薷饮,风寒风热暑湿齐,尚有气虚参苏施,加减葳蕤滋阴虚。

西医

由于感邪之不同、体质强弱不一,证候可表现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属中医的感冒范畴。西医学认为当人体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则原已存在于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以鼻咽部炎症为主要表现。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为鼻病毒。

感冒病例分布是散发性的,不引起流行,常易合并细菌感染。普通感冒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有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一般经5~7天痊愈。

感冒也是一种急性传染性鼻炎,俗称“伤风”。是由呼吸道病毒引起的,其中以冠状病毒和鼻病毒为主要致病病毒。病毒从呼吸道分泌物中排出并传播,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如受凉、营养不良、过度疲劳、烟酒过度、全身性疾病及鼻部本身的慢性疾病影响呼吸道畅通等,容易诱发感染。感冒发作后继发细菌感染。感冒起病时鼻内有干燥感及痒感、打喷嚏、全身不适或有低热,以后渐有鼻塞、嗅觉减退、流大量清水鼻涕、鼻粘膜充血、水肿、有大量清水样或脓性分泌物等。若无并发症,病程约为7-10天。

因为病毒生存在人体细胞内,世界上没有药物可以直接杀死感冒病毒,有效方法就是依靠人体免疫系统。所以感冒应以支持疗法为主,特别注意休息、大量饮水、饮食清淡。这可给免疫系统充分的体力支持。
感冒可能会引发细菌感染,但是千万不可随便使用药物治疗。在人体免疫系统杀死病毒后,绝大部分感染会自动痊愈。盲目药物治疗会增强细菌抗药性,也不利于人体免疫系统发挥正常的作用。

感冒 - 流行病学

感冒感冒病毒
核糖核酸病毒,特别是鼻病毒和某些埃可病毒及柯萨奇病毒,可引起感冒.约30%~50%的感冒,由多达100余个血清型的鼻病毒中的某一型引起。在任何时候都仅为少数病毒流行。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学校或兵营中,暴发流行常由一种病毒引起。冠状病毒可引起某些流行,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也可表现为感冒,尤其在重复感染的成人中,腺病毒最常导致咽炎。但也可产生与其他呼吸道病毒难以区分的症状。

鼻病毒感染在寒冷季节很少见,尤其是当流感病毒或呼吸道合胞病毒出现时。其中的原因至少部分与社会行为方式的改变,气候对病毒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宿主因素,包括呼吸道分泌物中的抑制因子(如干扰素)等有关。鼻病毒是通过人与人之间接触了手指上的污染的分泌物以及空气传播的.。

受寒冷本身并不会引起感冒,个体的易感性要么与其健康和营养状况有关,要么与其上呼吸道异常(如扁桃体肿大或腺样体)有关。感染症状受宿主生理状况的影响,过度疲劳,心情苦闷,鼻咽部过敏性疾患和月经来潮期间等可加剧症状。避免感染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血清和分泌物中产生的特异性中和抗体,后者表明先前曾暴露于同样的或密切相关的病毒,并有相应的保护作用.。

感冒 - 发病机理

感冒感冒
带有流感病毒颗粒的飞沫(直径一般小于10μm)吸入呼吸道后,病毒的神经氨基酸酶破坏神经氨酸,使粘蛋白水解,糖蛋白受体暴露,糖蛋白受体乃与血凝素(含糖蛋白成分)结合,这是一种专一性吸附。具特异性,它能被血凝素抗体所抵制。在人的呼吸道分泌物中有一种可溶性粘液蛋白,也具有流感病毒受体也能结合血凝素,从而抵制病毒侵入细胞,但只有在流感症状出现后,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多时,才有一定的防护作用。病毒穿入细胞时,其包膜丢失在细胞外。在感染早期,流感病毒RNA被转运到细胞核内,在病毒转录酶和细胞RNA多聚酶Ⅱ的参与下,病毒RNA被转录完成后,形成互补RNA及病毒RNA合成的换板。互补RNA迅速与核蛋白体结合,构成信息RNA,在复制酶的参与下复制出病毒RNA,再移行到细胞质中参加装配。核蛋白在细胞襞内合成后,很快转移到细胞核,与病毒RNA结合成核成熟前,各种病毒成份已结合在细胞表面,最后的装配称为芽生,局部的细胞膜向外隆起,包围住结合在细胞膜上的核衣壳,成为新合成的有感染性的病毒体。此时神经氨酸酶可水解细胞表面的糖蛋白,释放N-乙酰神经氨酸,促使复制病毒由细胞释放散感染到附近细胞,并使大量呼吸道貌岸然纤毛上皮细胞受染,变性、坏死和脱落,产生炎症反应,临床上可出现发热、肌肉痛和白细胞减低等全身毒血症样反应,但不发生病毒血症。

单纯碱型流感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膜变性、坏死和脱落,起病4~5天后,基底细胞层开始增生,形成未分化的上皮细胞,2周后纤毛上皮细胞重新出现和修复。流感病毒肺炎型则有肺脏充血和水肿,切面呈暗红色,气管和支气管内有血性分泌物,粘膜下层有灶性出血、水肿和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含有纤维蛋白和渗出液,呈现浆液性出血性支气管肺炎,应用荧光抗体技术可检出流感病毒。若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则肺炎呈片状实变或有脓肿形成,易发生脓胸、气胸。如并发肺炎球菌感染,可呈大叶或小叶实变。继发链球菌、肺炎杆菌感染时,则多表现为间质性肺炎

感冒 - 临床表现

感冒感冒
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在24~72小时的潜伏期后突然起病,伴鼻或喉部灼热感,随后出现打喷嚏,流涕和全身不适。不发热为本病特点,尤其是鼻病毒或冠状病毒感染时,通常早期有咽炎;喉炎和气管炎因人而异,也与不同致病原有关。鼻腔分泌物开始为大量水样,以后变为粘液样和脓性,粘液脓性分泌物并不说明有细菌重叠感染。咳嗽通常不剧烈但常持续2周。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感冒后常见支气管炎加剧,脓痰或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症状提示鼻病毒外的病毒感染,并有原发的或继发的细菌感染。哮喘和支气管炎患者病毒感染后呼吸道症状常较严重。化脓性鼻窦炎和中耳炎为细菌性并发症,但偶尔也与粘膜内壁的病毒感染有关。如无并发症,感冒症状一般在4~10天内消失。

(一)肺部并发症 可有以下三种类型

1、原发性病毒性肺炎 本病较少见,是1918~1919年大流行时主要原因。多见于原有心、肺疾患者(特别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或孕妇。肺部病变以浆液性出血性支气管肺炎为主,有红细胞外渗、纤维渗出物和透明膜形成。临床上有高热持续不退、气急、紫绀、陈咳、咯血等症状,体检发现双肺呼吸音低,满布哮鸣音,但无实变体征。病程可长达3~4周,血白细胞计数低,中性粒细胞减少。X线检查双侧肺部呈散在性絮状阴影。患者可因心力衰竭或周围循环衰竭而死亡。痰与血培养均无效,病死率较高。

2、继发性细菌性肺炎 以单纯型流感起病,2~4日后病情加重,加度增高并有寒战,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咳嗽增剧,咳脓痰,伴有胸痛。体检可见患者呼吸困难,紫绀,肺部满布罗音,有实变或局灶性肺炎征。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流感病毒不易分离,但在痰液中能找到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嗜血杆菌为多见。

3、病毒与细菌混合性肺炎 流感病毒与细菌性肺炎同时并存,起病急,高热持续不退,病情较重,可呈支气管肺炎或大叶性肺炎,除流感抗体上升外,也可找到病原菌。

(二)肺外并发症

1、Reye"s综合征 系甲型和乙型流感的肝脏、神经系统并发症,也可见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本病限于2~16岁的儿童,因与流感有关,可呈暴发流行。临床上在急性呼吸道感染退数日后出现恶心、呕吐、继而嗜睡、昏迷、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有肝肿大,但无黄疸,脑脊液检查正常,无脑炎征,血氨增高,肝功能轻度损害,病理变化脑部仅有脑水肿和缺氧性神经细胞退行性变,肝细胞有脂肪浸润。病因不明,近年来认为与服用阿司匹林有关。

2、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多在流感后出现,伴有呼吸衰竭,胸片可显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但肺炎病变不明显。血液中可有流感抗体上升,气管分泌物可找到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

3、横纹肌肌溶(Rhabdomyolysis) 系局部或全身骨骼肌坏死,表现为肌痛和肌弱,血清肌酸磷酸酶升高(creatine phosphokinase)和电解质混乱,可有急性肾功能衰竭。

感冒 - 检验化验

感冒感冒
(一)血象 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嗜酸粒细胞消失。合并细菌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二)免疫荧光或免疫酶染法检测抗原 取患者鼻洗液中粘膜上皮细胞的涂征标本,用荧光或酶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检出抗原,出结果快、灵敏度高,有助于早期诊断。如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抗原则能鉴定甲、乙、丙型流感。

(三)多聚酶链反应(PCR)测定流感病毒RNA 它可直接从患者分泌物中检测病毒RNA,是个直接、快速、敏感的方法。目前改进应用PCR-酶梁(PCR-EIA)直接检测流感病毒RNA,它比病毒培养敏感得多,且快速、直接进行测定。

(四)病毒分离 将急性期病人的含漱液接种于鸡胚羊膜囊或尿囊液中,进行病毒分离。

(五)血清学检查 应用血凝抵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等测定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中的抗体,如有4倍以上增长,则为阳性。应用中和免疫酶试验测定中和滴度,可检测中和抗体,这些都有助于回顾性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感冒 - 鉴别诊断

类似的上呼吸道症状也可由细菌感染,过敏性鼻溢和其他疾病引起.鉴别的关键在于季节及症状的发展过程.无分泌物或腺肿大的咽炎常为病毒感染而非细菌性或过敏性原因所致.为区分病毒性和链球性咽炎,咽拭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儿童中.发热及其他较严重的症状多为流感病毒引起.持续性PMN白细胞增多提示单纯感冒以外的某种疾病.

呼吸道液体或分泌物中的嗜酸细胞有助于鉴别细菌性感染和过敏性反应.一种特异病毒的鉴定可送到当地公共卫生实验室或研究院进行,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多见.血清中抗体的升高证实感染的特异性,但仅见于<2/3的非流感病毒感染中。

感冒 - 治疗原理

感冒感冒病毒
环境应温暖舒适.有发热或其他较严重症状的人应休息.退热药有助于降低体温,但反复应用阿司匹林会增加病毒排出量而仅轻微改善症状.如果疑似流感,尤其是对儿童,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减少Reye综合征的危险.

消除鼻部充血的药物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反复或长期使用则效果不佳(表162-3).蒸气吸入有利于分泌物液化.咳嗽有时较严重,有关其治疗在第63节中描述.然而,除了非常严重的或引起喘鸣者外,咳嗽常常不处理,以保持其防护功能.

许多其他的支持疗法曾被推荐,其中一些有一定帮助但并未显示出广泛的益处.最常见的有:摄入各种热饮料,抗组胺药物的应用(这在易发哮喘或枯草热者中可减轻流涕),初发症状时服用大剂量抗坏血酸(这可产生主观上的效果,但未被客观实验所证实).虽然体外实验证实一些物质(如干扰素,干扰素诱导剂,葡萄糖酸锌锭剂,thiosemicarbazones和三锌吲哚等)能有效地抑制鼻病毒,但临床上没有抗鼻病毒的特异性治疗,没有一种药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不提倡为预防细菌感染而使用抗生素;第2周或以后发生细菌感染,则进行特异性的治疗。

针灸治疗

主穴:合谷曲池外关
1.风寒感冒
【诊断要点】发热轻,恶寒重,鼻塞声重,流清涕,头疼身痛,四肢酸楚,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处方】风池风门列缺
2.风热感冒
【诊断要点】发热重,微恶寒,头胀痛,咽喉肿痛,鼻塞,流浊涕;苔薄微黄,脉浮数。
【处方】风池、大椎尺泽
3.暑湿感冒
【诊断要点】 见于夏季,恶寒发热或身热不扬,头昏头重,鼻寒流浊涕,胸闷泛恶,食欲减退,腹泻;苔黄腻,脉濡数。
【处方】 足三里中脘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肺 气管 内鼻、咽喉、额
皮肤针:沿背部督脉膀胱经叩刺至潮红,再拔以火罐[1]

感冒 - 疾病预防

治疗感冒治疗感冒

治疗感冒免疫力有病毒血清型或株特异性.尽管已经制备有各类鼻病毒,腺病毒和副粘病毒的有效实验疫苗,但无商品化的疫苗可售.
无论是多价细菌性疫苗,碱剂,柠檬类水果,维生素,紫外线,还是乙二醇喷雾都不能预防感冒.在没有对照的试验中,每日口服2g维生素C作为预防,但未能改变鼻病毒引起的感冒发病率和感染者的病毒排出量;有些研究表明,在感染的第一天服用高达8g/d的维生素C可缩短症状持续的时间.
干扰素的预防性应用对易感冒者如哮喘或支气管炎患者有益处.在对照试验中,鼻内应用α干扰素使鼻病毒和冠状病毒感染率下降并且病毒排出量减少.然而这一方法的费用和合理性都是问题,而且长期应用可引起鼻腔炎症和出血.
洗手和被污染环境的消毒剂的应用可减少感染的传播.化学酸化的面巾纸在实验室条件下可灭活鼻病毒,但未证实可减少传播,并且通常买不到。

非药物防治感冒十七法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至今尚无特效疗法,目前只能对症处理,让其逐渐自愈。本文介绍几种奇特疗方。 
1、洗法:西医学认为当人体受凉、淋雨等诱发因素使得呼吸道纤毛摆动频率降低,鼻粘液及其吸附的病毒、细菌以及真菌等停留在鼻腔的时间大大增长,从而使得引起感冒的病毒得以大量繁殖并侵入人体,引发感冒。
因而感冒时反复用盐水冲洗鼻腔可将鼻腔中的病毒洗出,防止病毒在鼻腔中大量繁殖并不断侵入人体。此法可在2到4天内治愈感冒,且无副作用。平时早晚盐水洗鼻也可极大降低感冒发生的几率,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2、喝汤:美国有两家临床医疗中心报道,喝鸡汤能抑制咽喉及呼吸道炎症,对消除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等症状极为有效。因为鸡肉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能显著增强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鸡肉中还含有某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具有增强咽部血液循环和鼻腔液分泌的作用,这对保护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病毒,加速感冒痊愈有良好的作用。
3、多食萝卜:实践证明,萝卜中的萝卜素对预防、治疗感冒有独特作用。具体做法是把甜脆多汁的萝卜切碎,压出半茶杯汁,再把生姜捣碎,榨出少量姜汁,加入萝卜汁中,然后加白糖或蜂蜜,拌匀后冲入开水当饮料喝,每日三次,连服两天,可以清热、解毒、祛寒,防治感冒。
4、糖茶合饮:因感冒多为外感风寒之邪,常有头痛鼻塞、流涕及一身关节酸痛,甚至怕冷、发热等症状。可用红糖、生姜、红茶各适量,煮汤饮,每日1-2次,不仅暖身去寒,而且有良好的防治感冒功能。
5、少吃食盐:实验证明,少吃点含钠的食盐,可提高唾液中溶菌酶的含量,保护口腔、咽喉部粘膜上皮细胞,让其分泌出更多的免疫球蛋白A及干扰素来对付感冒病毒。因此,每日吃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对防治感冒大有益处。
6、冲服蜂蜜:蜂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每日早晚两次冲服,可有效地治疗和预防感冒及其它病毒性疾病。
7、服酵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达斯古普塔教授在试验中发现,在制作面包的酵母中,含有一种可防止感冒病毒在人体细胞内繁殖扩散的成分,能治疗普通感冒,但对流行性感冒无效。
8、多吃佐料: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认为,生姜、干辣椒有助于人体驱逐感冒病毒,止咳化痰。美国癌症研究院在不久前透露,大蒜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在烹调菜肴时多加点佐料,可使感冒早愈。
9、食滴鼻、熏蒸:将食醋以冷开水稀释,配制成5%-10%溶液滴鼻,每日4-6次,每侧鼻孔滴入2-3滴,对治疗感冒及流行性感冒有很好的疗效。尤其是感冒初期,疗效更佳,食醋可杀灭潜伏在鼻咽部的感冒病毒。在感冒流行期间,用食醋滴鼻有可靠的预防作用。另外,食醋熏蒸也可治疗感冒,即将100克食醋放在火炉上熏蒸,室内不仅顿时生香,而且醋分子飘散在空气中杀灭室内的感冒病毒,能有效地防治感冒发生。感冒流行期间,每日最好熏蒸食醋1-2次。
10、搓手:由于手拇指根部(医学上称为大鱼际)肌肉丰富,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占手掌很大面积。大鱼际与呼吸器官关系密切。每日搓搓,对于改善易感冒的体质大有益处。其方法是:对搓两手大鱼际,直到搓热为止。搓法恰似用双掌搓花生米的皮一样。一只手固定,转另一只手的大鱼际,两手上下交替。两个大鱼际向相反方向对搓,大约搓一到两分钟,整个手掌便会发热。这样做可促进血液循环,强化身体新陈代谢,所以能增强体质,故而不易感冒。
11、按摩鼻翼:两手微握拳,以屈曲的拇指背面上下往返按摩鼻翼两侧。每日上下午和按摩15-30次,以局部红、热为度。一法可改善鼻部血液循环,促进粘膜细胞分泌,并通过纤毛的“定向摆动”,将感冒病毒及其有害的代谢物排出体外。
12、穴位按摩:用双物的拇指、食指、中指指端(任用一指)按摩鼻道、迎香、鼻流等穴后,再用鱼际穴周围的肌肉发达区,揉搓鼻腔两侧由迎香穴至印堂穴的感冒敏感区。按摩涌泉穴和足心,直至发热,使这两个区域的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这样可预防风寒侵入,拒敌于大门之外。
13、针灸治法:我国的针灸对感冒颇有疗效。当您患感冒时,尽早去针灸,可以使鼻塞、头痛立见影地减轻,并能使增高的体温经过一昼夜渐渐恢复正常。由于针灸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使体内免疫功能增强,故疗效可靠。治疗感冒的有效穴位是:上星、印堂、风池、迎香、合谷、外关。留针15分钟,每日针一次,一般2-3次可痊愈。
14、多睡觉: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人在睡眠时,体内细菌可制造出一种叫“胞壁酸”的物质,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能加速感冒及其他病毒疾病的康复。因此提出睡眠也是一种治疗方式,特别是对感冒尤为适用。
15、呼吸蒸气:在大口茶杯中,装入开水一杯,面部俯于其上,对着袅袅上升的热蒸气,作深呼吸运动,直到杯中水凉为止,每日数次。此法治疗感冒,特别是初发感冒效果较好。
16、冷水洗面:此法一般从夏季开始,秋冬不辍,以增强适当性。每日早晚坚持用冷开水洗脸,这样可增加面部的血液循环,提高抗病、耐寒能力,从而预防感冒的发生。
17、食用海参:海参能够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沿海的居民一般选择在冬季,入九开始食用,出九终止,九九八十一只(大的海参可切成2—3段),连续食用,即可去除陈疾,增强体质,来年无病,免疫力增强。所以渔民虽常年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却少有关节炎、气管炎、感冒、头痛、腰酸等顽固性疾病。这也是海岛多寿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源于此由。如果你经常感冒,那就吃点海参吧,经常食用,不仅防止感冒,还会大大减少其他疾病的发生。

选择药物治疗感冒的常识
目前尚无确切的病因治疗药物,一般采用对症治疗,所用药物都是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有解热镇痛药、粘膜血管收缩、镇咳药以及抗组织胺药,可缓解感冒所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症状,少数制剂中还含有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或抗病毒药物。
在使用感冒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尽最大可能弄清病人所患的是否是感冒,是流感还是普通感冒。
2、 如患者仅有头痛、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者,只须使用解热镇痛药即可。
3、 如患者仅有鼻塞、流涕等症状而无头痛、发热、肌肉关节疼痛者,可使用不含解热镇痛药的复方制剂。
4、 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要慎用含伪麻黄碱等血管收缩剂。
5、 如感冒症状持续5天仍未缓解,或虽未到5天但有明显继发细菌感染者(如咳脓性痰等)。
6、 流感患者可加用抗病毒药效果更好。
7、 如果感冒不是很厉害,建议用中成药,比如999感冒灵,温和,虽然效果稍慢,但副作用小;如果感冒很厉害,就用西药,比如快克(尽量不使用消炎药),效果快但副作用较大。

感冒 - 感冒期间别锻炼

刚感冒,趁着难受还不明显,去打球、跑步,痛痛快快出身大汗,让感冒的症状减轻一些,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教研室主任王安利说,这可不是什么治疗感冒的“偏方”,运动的结果只能像“抱薪救火”一样,让小感冒变成大病。
运动时,会大量出汗,体内的毒素排出较快,表面上看,可以暂时缓解感冒的症状,但会埋下不小的“隐患”,因为,激烈的运动后大约24小时内,会出现免疫抑制的情况,在这段时间里,免疫细胞开始“罢工”,进行休息调养,而感冒病毒入侵体内,正需要免疫系统与之斗争,没有免疫细胞,感冒病菌自然分外猖狂,很可能让小感冒演变为病毒性心肌炎、肺炎、风湿病。同时,运动后机体代谢会相对旺盛些,这样大量消耗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等,会削弱身体的抵抗力,“脆弱”的抵抗力在人多的运动场合,常常经不起任何细菌的攻击,加重感冒的程度。
增强机体自身抗病能力是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好的办法。如坚持有规律的合适的身体锻炼、坚持冷水浴,提高机体预防疾病能力及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做好防寒工作,避免发病诱因。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劳,特别是晚上工作过度。注意呼吸道病人的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等。

感冒 - 新意

年轻人口中的“感冒”,常常是指“感兴趣”的意思。即以“不感冒”表示不感兴趣或不以为然。多用于文娱体育新闻标题,如“刀郎对女子十二乐坊不感冒”、“郑钧对刀郎不感冒”、“人们对奥斯卡越来越不感冒”、“王海鸣对女足主帅不感冒”、“新大陆对辣妹不感冒”、“面对韩流,我不感冒”等。后来,“不感冒”这个固定语,被应用到其他领域,例如“俄罗斯百姓对美大选不感冒”、“公众为何对新闻奖不感冒”、“神奇‘聪明药’?成都家长不感冒”、“‘断骨增高’———广东人对此根本不感冒”等等。 
“感冒”一词源出官场
翻遍中医经典,均无“感冒”一词。说来别致,该病名的直接源头不在医家,却在官场。南宋年间,馆阁(中央级学术机构)设有轮流值班制度,每晚安排一名阁员值宿。当时值班阁员开溜成风,开溜的名堂,代代阁员约定俗成,在值班登记簿上均写为“肠肚不安”。 
一位名叫陈鹄的大学生,硬被拉去馆阁值宿。他开溜时,偏不循例照写“肠肚不安”,却标新立异大书“感风”二字。 
陈鹄之所以发明出“感风”这个新奇用语,自有客观原因。在很长时期内,中医对病因的表述都不规范明晰。南宋医学理论家陈无择首次把引致百病的病因区分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三大类;就外因而论,又区分为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反常气候变化。陈鹄对他的同时代人陈无择尚未获得张扬的新学说显然已有了解,故而在开溜时能够卖弄小聪明,随手借来六淫之首“风”,并前缀以“感”——感者,受也。 
陈鹄所创先例,为其后数世官场不时因袭,迨至清代,却发生突破性形变。 
却说清代官员办毕公事请假休息,例称请“感冒假”。“冒”——透出也。“感冒假”作为一个意义总体,可作如是阐释:本官在为该公务操劳之际,已感外淫,隐病而坚持至今,症状终于爆发出来!故而不得不请假将养。 [2]

感冒 - 感冒由来

“感冒”是常见的流行病,可是任何一部古代中医典籍中都没有“感冒”一词,原来,鲜为人知的是,“感冒”这个常用语不是医学术语,而是来自官场,是一个官场专用语。

宋代有专门的机构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这些机构是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阁,通称“馆阁”。按照规定,馆阁中每天晚上要留一位官员值夜班,以防图书被盗,如果因故不能值夜班,就要在请假簿上写上这么一句:“腹肚不安,免宿。” 当然不一定是真的“腹肚不安”,而是一种相沿成习的借口。请假不能连续超过四天。因此馆阁的官员们俗称这本请假簿为“害肚历”。这一笔记载出自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原文是:“馆阁每夜轮校官一人直宿,如有故不宿,则虚其夜,谓之‘豁宿’。故事,豁宿不得过四,至第五日即须入宿。遇豁宿,例于宿历名位下书:‘腹肚不安,免宿。’故馆阁宿历,相传谓之‘害肚历’。”

南宋时期,时为太学生的陈鹄也在馆阁中供职,陈鹄喜欢别出心裁,他在《耆旧续闻》一书中记载了自己的发明创造:“余为太学诸生,请假出宿,前廊置一簿,书云‘感风’,则‘害肚历’可对‘感风簿’。”陈鹄偏偏不愿意写“腹肚不安,免宿”,而是写上“感风”,还沾沾自喜地声称“感风簿”跟“害肚历”可谓一联绝对。

陈鹄创造的“感风”一词也是有来历的,与他同时期有个中医学派,史称“永嘉医派”,创始人叫陈无择,他写了一部医书《三因方》,将复杂的疾病按照病源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种,外因称“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内因称“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不内外因指虎狼毒虫等意外疾病。陈鹄于是创造性地把外因之首的“风”信手拈来,前面冠上一个“感”字,“感”者,受也,故称“感风”。“感风簿”一词从此开始风靡官场。

到了清代,“感风簿”演变成了“感冒假”,成为官员请假休息的托辞。清代学者俞樾在《茶香室丛钞》一书中说:“按今制官员请假,辄以感冒为辞,当即宋时 ‘感风簿’之遗意。”清代官员的创造性在于将“感风”变成了“感冒”,“冒”是透出的意思,“感冒”即是感风之后仍然带病坚持工作,今天终于全面爆发了!

从官场发源,“感冒”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口语。人人都会感冒,人人都会说“感冒”这个俗语,可是它有趣的来历却被遗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