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诗词赏析目录 李清照简介…………………………………………………………………………… (04) 01.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06) 02.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06) 03. 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07) 04. 点绛唇(蹴罢秋千)………………………………………………………………(07) 05.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07) 06. 声声慢(寻寻觅觅)………………………………………………………………(08) 07.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08) 08. 乌江(生当作人杰)………………………………………………………………(08) 09. 长寿乐(微寒应候)………………………………………………………………(09) 10. 多丽(小楼寒)……………………………………………………………………(09) 11. 凤凰台上忆吹箫(冷香金猊)……………………………………………………(10) 12. 念奴娇(萧条庭院)………………………………………………………………(11) 13. 武陵春(风住尘香已尽)…………………………………………………………(12) 14. 永遇乐(落日溶金)………………………………………………………………(12) 15.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13) 16. 行香子(草际鸣蛩)………………………………………………………………(14) 17.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14) 18. 庆清朝慢(禁幄低张)……………………………………………………………(14) 19. 衷诉情(也来沉醉卸妆迟)………………………………………………………(15) 20. 小重天(到长门春草青)…………………………………………………………(16) 21. 孤雁儿御街行(藤床纸帐朝眠起)………………………………………………(16) 22. 怨王孙/忆王孙(帝里春晚) ……………………………………………………(17) 23.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17) 24.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18) 25.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18) 26. 点绛唇(寂寞深闺)………………………………………………………………(19) 27.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19) 28.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已深)………………………………………………………(19) 29.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20) 30. 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20) 31. 清平乐(年年雪里)………………………………………………………………(21) 32. 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21) 33.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22) 34.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22) 35.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23) 36.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23) 37.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23) 38. 满庭芳(小阁藏香)………………………………………………………………(24) 39. 新荷叶(薄雾初零)………………………………………………………………(24) 40.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25) 41.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25) 42. 殢人娇(玉瘦香浓)………………………………………………………………(26) 43. 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26) 44.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27) 45. 多丽(小楼寒)……………………………………………………………………(27) 46.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27) 47.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29) 48. 失调名(条脱闲揎系五丝)………………………………………………………(29) 49. 失调名(瑞脑烟残)………………………………………………………………(30) 50. 行香子(天与秋光)………………………………………………………………(30) 51. 咏史…………………………………………………………………………………(30) 52. 分得知字……………………………………………………………………………(31) 53. 皇帝阁端午贴子……………………………………………………………………(31) 54. 皇后阁端午贴子……………………………………………………………………(31) 55. 夫人阁端午贴子……………………………………………………………………(32) 56. 皇帝阁春贴子………………………………………………………………………(32) 57. 贵妃阁春贴子………………………………………………………………………(32) 58. 偶成…………………………………………………………………………………(33) 59. 题八咏楼……………………………………………………………………………(33) 60. 钓台…………………………………………………………………………………(33) 61. 春残…………………………………………………………………………………(34) 62. 感怀…………………………………………………………………………………(34) 63. 晓梦…………………………………………………………………………………(35) 64. 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36) 65. 上书密韩胄诗(二首)……………………………………………………………(38) 李 清 照 简 介 李清照(1084~约1155), 中国宋代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为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金兵入据中原,清照举家南逃。后明诚病故,战乱中书籍文物大部分散失,孤独一身,各地漂泊,境遇极其悲苦。据传清照曾改嫁,后世学者对此颇有争议。其晚年生活情况缺乏资料记载,仅知她曾作《打马图经》及自序,还曾携米芾墨迹访米友仁求题跋。 李清照工诗,能文,更擅长词。其创作以北宋、南宋生活的变化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北宋时期,李清照在为数不多的诗文中表现出比封建社会一般女子宽阔的思想境界和生活领域,如《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两首长诗,吊古讽今,主张汲取唐王朝天宝之乱的历史教训。另外,早年她还写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认为词分五音、五声、六律,又分清浊轻重,是宋代重要的词论。其诗文谈史论世,兼及文艺,题材较为广泛。 李清照前期的词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梦令》二首,活泼清新,语意隽秀。《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描绘了孤寂的生活,抒发了对丈夫的相思之情,曲折宛转,清俊疏朗,表现出作者热爱大自然,憧憬美好的爱情生活,冲破了以往花间闺怨词的樊篱,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南宋时,李清照的作品与前期相比变化较大,表现出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表达了自己坚持民族气节的决心。如《咏史》、《上枢密韩公诗》、《夏日绝句》等,诗文的思想性都提高了,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南渡后的词也与前期风格迥异,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沉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如《菩萨蛮、《蝶恋花》以及慢词《永遇乐》等,寄托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声声慢》、《清平乐》等,将亡国之痛与个人孤苦凄惨的生活晚景融为一体,悲伤愁绪渲染极致,可以说这是时代的苦难与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很高,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词具有浓厚的抒情性,能运用巧妙的构思,选取一些生活片断写入词中,具体细致地展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如《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她又善于用白描手法摹写具体事物,“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含蓄委婉,朴实自然。清照词风以婉约为主,但也偶有豪放之作,如[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被称为“浑成大雅,无一毫钗粉气”。清照词的语言优美精巧,独具特色,如她笔下的花树是“绿肥红瘦”,天气是“浓烟暗雨”、“风柔日薄”。她还善用明白如家常的方言口语入词,如“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信手拈来,自然清新。她的词富有音乐美,还讲究舌、齿音的交错和叠字连用,最典型的是《声声慢》开头连用14个叠字,其独创性为人称道。清照词被称为易安体,广为流传。 李清照的《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今仅存四印斋本《漱玉词》一卷,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本,黄墨谷有《重辑李清照集》,齐鲁书社版。 李 清 照 诗 词 赏 析 (01) 如 梦 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①红瘦②。 【注释】 ①绿肥:指枝叶茂盛。 ②红瘦:谓花朵稀少。 【赏析】 这首小词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词中着意人物心理 情绪的刻画。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而又凄婉含蓄。极尽传神之妙。 一问一答之间,花在人前花含愁,人在花前人消瘦。绿肥红瘦,出语惊人,新鲜之极,动人之极,只是随手点染却又神气兀然,千古之下不负胜名。 一个不解愁思,一个叹时光易逝,两相对照,如花影摇曳自有风致翩然。 【参考资料】 (1)黄蓼园《寥园词选》:“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02) 一 剪 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 (03) 蝶 恋 花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 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赏析】 国破家亡,孤雁南栖,此等沉痛,之情纵是花光月影春色 怡人也是排解不了。日日梦回故都,醒来时南方的月色满窗,只是梦而已!醉后泪眼看花,花尚有人怜惜,而人的悲却无人能解,空将青春美景断送于长夜,故人、家园之梦中。 (04) 点 绛 唇① 蹴②罢秋千,起来慵整③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④,袜剗金⑤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释】 ①明代杨慎编《词林万选》首标此词为李清照作,而明代杨金刊本《草堂诗余》又题作苏轼词,明代陈耀文编《花草粹编》等又作无名氏作品。 ②蹴(cù):踏。这里是荡足的意思。 【赏析】 最是一回眸间,有无尽娇羞、无尽可人之态。倚门偷觑,眼波 流动,心理微妙却要借梅子的清香去掩饰,女儿家的心思比这青青梅子还要耐人寻味。一个动作,少女情态已是纤毫毕现。 (05) 渔 家 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米酒初熟时,上有渣浮如蚁。 【赏析】 溶溶月色皑皑雪,疏影横斜,傲然绽放,一片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中,梅花的一缕芳魂更衬得孤傲卓绝。人在梅影下痛饮,有暗香浮动,酒石酸醉人耶?梅醉人耶? 此花不与群花比,是爱极之语。而人的才气品格却可与此花斗艳,譬若易安。 (06) 声 声 慢 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点点滴滴,叠字精妙到无法可想,唯有吟哦而已。 以奇横字浅俗语,写尽万种情思。 (07) 醉 花 阴 薄雾浓云愁水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压倒南宋词坛,令人绝倒,无须再言语,刻骨的相思之情已力透纸背。 人惟悴,黄花瘦,究竟是怎样一枝清逸的菊花。立于南宋词坛,独对西风,易安人淡如菊,风神摇曳。 (08) 乌 江 生当作人杰①,死亦为鬼雄②。 至今思项羽③,不肯过江东④。 【注释】 【赏析】 此诗出语掷地有声,正气凛然,不让须眉,虽身为女子,对靖康之变亦是激愤难当,奋笔书之而成此慷慨之音。“至今思项羽”,其英雄气慨令苟安者汗颜,抒发一女子爱国情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句刚健之极,有力之极,男儿中亦鲜有能作此语者。 (09) 长 寿 乐① 微寒应候②,望日边,六叶阶蓂③初秀。爱景④欲挂扶桑,漏残银箭⑤,杓回摇斗⑥。庆高闳⑦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 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更值棠棣⑧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看彩衣争献,兰羞⑨玉酎⑩。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注释】 ①这首词,元代《截江网》卷六题为“易安夫人”作,但据宋代各类书史文献,从未有称李清照为“易安夫人”者。明代《诗渊》题作者为“宋延安夫人”。 ②应候:应合时令。 ③六叶阶蓂(míng):谓蓂荚草长出六个叶,意指生日在月之初六。 ④爱景:指冬天的太阳。 ⑤漏残银箭:指天将晓。 ⑥杓(biāo)回摇斗:谓春天即将来临。 ⑦高闳(hóng):高门,这里可作“贵府”解。 ⑧棠棣:一种植物,比喻兄弟情谊。 ⑨兰羞:精美的食物。 ⑩玉酎(zhòu):贵重的酒。 【赏析】 (10) 多 丽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潇潇①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②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③,不减酴釄④。 渐秋阑⑤,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臯解佩⑥,似泪洒纨扇题诗⑦。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⑧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注释】 ①潇潇:疾历的风雨声。一作“萧萧”。 ②看取:看着。取,语助词。 ③酝藉(yùn jiè):宽和有涵容。 ④酴釄(tù mí):又作荼蘼,落叶小灌木,专供观赏。 ⑤阑:尽。 ⑥汉臯(gāo)解佩:指郑交甫于楚地汉臯台下遇二仙女解佩相赠的故事。 ⑦纨(wán)扇题诗:指班倢伃写《团扇歌》。 ⑧瘦:一作“度”。 (11)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①,被翻红浪②,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③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④,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⑤,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⑥。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注释】 ①金猊(ni泥):狮形铜香炉。 ②红浪:红色被铺乱摊在床上,有如波浪。 ③宝奁(lian连):华贵的梳妆镜匣。 ④阳关:语出《阳关三叠》,是唐宋时的送别曲。 ⑤武陵人远:引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离开后再去便找不 到路径了。 ⑥凝眸:注视。 【赏析】 本词抒写惜别的深情和刻骨铭心的怀念。上片写不忍丈夫离去,着意刻画慵懒的情态,下片着重写怀念和痴情。笔触细腻生动,抒情极凄婉。上片开头五句只写一个“慵”字。香冷而不再去换新香点燃,一慵也;被也不叠,任凭胡乱摊堆床上,二慵地;起床后连头也不愿梳,何谈化妆,三慵也;梳妆匣上落满灰尘,懒得擦,懒得动,四慵也;日上帘钩,人才起床,五慵也。词人为何如此慵懒而没心情?原来是“生怕离怀别苦”。这句为全词之眼,在上片的中间位置,括上而启下。表现出夫妻离别前一词人百无聊赖的神态、复杂矛盾的心理以及茫然若失的情绪;“多少事,欲说还休”。体现出主人公心地的善良和对丈夫的爱。杨慎评此句说:“‘欲说还休’,与‘怕伤郎,又还休道’同意”(杨慎批点本《草堂诗余》卷四)。可谓深得其心。因为告诉丈夫,也只能增添丈夫的烦恼而已,故宁可把痛苦埋藏心底,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深情啊!歇拍三句为上片之警策,本来因怕分别才容颜瘦损,但作者偏不直接说出。“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那是为了什行,答案不言自明,而情味弥足矣。下片设想别后的情景。“休休”是幅度的跳跃,省略了如何分另如何饯行的过程,直接写别后的情景。“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以下三句近乎痴话。流水本是无情物,怎能“念”呢?但正因这样写,才突出词人的孤独与痴情。一是写出终日在楼前凝眸远眺,或盼信或望归。二是楼前的流水可以映出她凝眸的神情,也只有流水方可证明体验她的痴情,抒情何其深婉,入木三分。结拍三句用顶真格将词意再度深化,“一段新愁”指什么?含蓄而又明确,与上片结拍的写法属同一机抒。深际飞评云:“清风朗月,陡化为楚云巫雨,阿阁洞房,立变为离亭别墅”(《草堂诗余》正集卷三)。全词心理刻画十分细腻精致,在封建女性文学中实属难能可贵。 这首词真实地抒写了离愁别恨。上片写临别时的心情。下片想象别后情景。人去难留,爱而不见,愁思满怀无人领会。词中表达感情绵密细致,抒写离情宛转曲折。用语清新流畅,舒卷自如。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1)张祖望《古今词论引》:“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痴语也。如巧匠运斤,毫无痕迹。 (2)李攀龙《草堂诗余隽》:写其一腔临别心神,新瘦新愁,真如秦女楼头,声声有和鸣之奏。 (3)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懒说出妙。瘦为甚的?千万遍痛甚?又云:清风朗月,陡化为楚雨巫云;阿阁洞房,立变为离亭别墅,至文也。 (4)杨慎《词品》:“欲说还休”与“怕伤郎又还休道”同意。 (5)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新来瘦”三语,婉转曲折,煞是妙绝。 (6)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述别情,哀伤殊甚。起三句,言朝起之懒。“任宝奁”句,言朝起之迟。“生怕”二句,点明离别之苦,疏通上文;“欲说还休”,含凄无限。“新来瘦”三句,申言别苦。较病酒悲秋为尤苦。换头,叹人去难留。“念武陵”四句,叹人去楼空,言水念人,情意极厚。末句,补足上文,余韵更隽永。 (12) 念 奴 娇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①成,扶头酒 ②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③,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注释】 ① 韵诗:以冷僻难押的字做韵脚的诗。 ② 扶头酒:易醉的酒。 ③ 初引:初长。《世说新语·赏誉》:“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这两句形容春日清晨,露珠晶莹欲滴,桐树初展嫩芽。 【赏析】 这首词写雨后春景,抒深闺寂寞之情。上片写“心事难寄”,从阴雨寒食,天气恼人,引出以诗酒遣愁。下片说“新梦初觉”,从梦后晓晴引起游春之意。全词以细腻曲折的笔触。通过春景的描写,真切地展示诗人独居深闺的心理情态。语浅情深,清丽婉妙。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前辈尝称易安“绿肥红瘦”为佳句。余谓此篇“宠柳娇花”之语,办甚俊奇,前此未有能道之者。杨慎《词品》:“清露晨流,新桐初引”,用《世说》入妙。王世贞《艺苑扈言》:“宠柳娇花”,新丽之甚。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上是心事,难以言传,下是新梦,可以意会。邹祇谟《远志斋词衷》:李易安“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 【参考资料】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心绪之落寞,语浅情深。“萧条”两句,言风雨闭门,“宠柳”两句,言天气恼人。四句以景起。“险韵”两句,言诗酒消遣;“征鸿”两句,言心事难寄,四句以情承。换头,写楼高寒重、玉阑懒倚。“被冷”两句,言懒起而不得不起。“不许”一句,颇婉妙。“清露”两句,用《世说》,点明外界春色,抒欲图自遣之意。末两句宕开,语似兴会,意仍伤极。盖春意虽盛,无如人心悲伤,欲游终懒,天不晴自不能游,实则即晴亦未必果游。 (13) 武 陵 春 风住尘香①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②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③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 ①香:尘土里有落花的香气。 ②双溪:浙江金华县的江名。 ③舴艋:小船。 【赏析】 这是词人避乱金华时所作。她历尽乱离之苦,所以词情极为悲戚。上片极言眼前景物 之不堪,心情之凄苦。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构思新颖,想象丰富。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 《唐宋词百首详释》:全词婉转哀啼,令人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本非悼亡,而实悼亡,妇人悼亡,此当为千古绝唱。 【参考资料】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本词感情深切真挚,构思新颖巧妙,语言浅近而含蓄深沉,无论是直抒愁苦之情或细写内心的微妙变化,都很生动感人。 (14) 永 遇 乐 落日熔金①,暮云合璧②,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 ③,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 ④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⑤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⑥,铺翠冠儿⑦,捻金雪柳⑧,簇带⑨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注释】 ①日熔金:落日的颜色好象熔化的黄金。 ②合璧:象璧玉一样合成一块。 ③吹梅笛怨:指笛子吹出《梅花落》曲幽怨的声音。 ④次第:接着,转眼。 ⑤中州:这里指北宋汴京。 ⑥三五:指元宵节。 ⑦铺翠冠儿:饰有翠羽的女式帽子。 ⑧捻金雪柳: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 ⑨簇带:妆扮之意。 【赏析】 这首词通过南渡前后过元宵节两种情景的对比,抒写离乱之后,愁苦寂寞的情怀。上片从眼前景物抒写心境。下片从今昔对比中抒发国破家亡的感慨,表达沉痛悲苦的心情。全词情景交融,跌宕有致。由今而昔,又由昔而今,形成今昔盛衰的鲜明对比。感情深沉、真挚。语言于朴素中见清新,平淡中见工致。 【参考资料】 (1)张端义《贵耳集》:易安居士李氏,赵明诚之妻。《金石录》亦笔削其间。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云:“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已自工致。至于“染柳烟轻,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气象更好。后段云“于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皆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 (2)王士祯《花草蒙拾》: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 刘辰翁《须溪词》《永遇乐·璧月初晴》小序:“余自辛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3)李调元《雨村词话》: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之席,其丽处直参片玉班,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15) 好 事 近 风定①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②。长记海棠开後,正是伤春时节。酒阑③歌罢玉尊空,青缸④暗明灭⑤。魂梦⑥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⑦。 【注释】 冠《蝶恋花》“愁破酒阑闺梦熟,月斜窗外风敲竹。” 等作“红”。 相见何处是。”唐·韦庄《应天长》:“碧天云,无定处,空有梦魂来去。” 【赏析】 率,下片含蓄。下篇末以“鴂”啼作结,使该词凄清哀怨的色调更浓。 (16) 行 香 子 草际鸣蛩①,惊落梧桐②,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③,关锁④千 重⑤。纵浮槎⑥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⑦,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⑧离中。 甚霎儿⑨晴,醍儿雨,醍儿风。 【注释】 【赏析】: (17) 如 梦 令 常记①溪亭日暮,沉醉②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③深处。 【注释】: 【赏析】: (18) 庆 请 朝 慢 禁幄⑴低张,雕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容华⑵淡伫,绰约⑶俱见天真⑷。待得群花过後,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⑸艳⑹态,妒风笑月,长殢⑺东君。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⑻。绮筵⑼散日,谁人可继芳尘?更好明光宫殿⑽,几枝先近⑾日边⑿匀⒀,金尊⒁倒,拚了尽烛,不管⒂黄昏。 【注释】: 【赏析】: (19) 诉 衷 情 夜来沉醉⑴卸妆迟,梅萼⑵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⑶不成归。 人悄悄⑷,月依依⑸,翠帘垂。更⑹挪⑺残蕊,更拈⑻馀香,更得⑼些时。
【赏析】 (20) 小 重 天 到长门春草青①,红梅些子②破,未开匀。碧云笼③碾玉④成尘,留晓⑤梦,惊破一瓯春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⑦,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注释】 在诗词中出现往往代表冷宫之意。 ②些子:一些。 “齐心谒西母,暝拜朝东君。” 【赏析】 (21) 孤雁儿御街行 藤床纸帐①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②断续③玉炉④寒,伴我情怀如水。笛里三弄⑤,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⑥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⑦与谁同倚。一枝折得⑧,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注释】 安的故人范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别信,聊寄一枝春。”表现对 挚友的慰藉和深厚的情谊。 【赏析】 (22) 怨王孙/忆王孙 帝里①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②传?恨绵绵③。多情自是多沾惹④,难拚舍⑤,又是寒食也。秋千巷陌⑥,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⑦。 【注释】 【赏析】: (23) 怨 王 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①。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劲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②花汀③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④也恨、人归早。 【注释】 红瘦“中的“红”用法相同。 【赏析】: (24) 临 江 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①?云窗雾阁常扃②。柳梢梅萼③渐分明。春归秣陵④树,人老建康⑤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⑥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⑦无意思,踏雪无心情。 【注释】 孙吴时又改名建业,东晋建兴初改为建康,隋又易为江宁。同理,此词中的“建康”也是古地 名的沿用。两名实指一地,即现在的江苏省南京市。 至此地。建安在今福建,王仲闻以为清照似曾至此地。 ⑥ 老:《花草粹编》等作“客”,今据赵万里辑《漱玉词》。 ⑦ 试灯:正月十五为灯节,节前预赏试灯。 【赏析】 (25) 临 江 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①,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②。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③也,别到杏花肥④。 【注释】: 【赏析】: (26) 点 绛 唇 寂寞深闺①,柔②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③。倚遍阑干,衹是无情绪④。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⑤归来路。 【注释】 【赏析】 (27) 南 歌 子 天上星河①转,人间帘②幕垂。凉生枕簟③泪痕滋④,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⑤? 翠贴⑥莲蓬小,金销⑦藕叶希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注释】 【赏析】 (28) 浣 溪 沙 小院闲窗①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②,倚楼无语理瑶琴③。 远岫④出山催薄暮⑤,细风⑥吹雨弄轻阴⑦,梨花欲谢恐难禁。 【注释】 【赏析】 (29) 浣 溪 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注释】: 吐金悄如粟。至冬,此鸟畏霜雪,魏帝乃起温室以处之,名曰辟寒台。故谓吐此金为辟寒” 诗人遂以辟寒金指代珍贵之精金,“辟寒金小”,喻精金头饰小巧。辟《乐府雅词》作“碎”, 误。 【赏析】 (30) 浣 溪 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注释】 狮子形、鸭子形等;质料也有金、黄铜、黄铜、铁、玉、瓷等不同。 【赏析】 (31) 清 平 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①尽梅花无好意,赢得②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③,萧萧④两鬓生华。看取⑤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释】 【赏析】 (32)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①芭蕉②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③;点滴霖霪,愁损④北人⑤、不惯起来听! 【注释】 【赏析】 (33) 渔 家 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释】 日暮,隐括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嗟,慨叹。 【赏析】 (34) 渔 家 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①琼枝②腻③。香脸④半开娇旖旎⑤,当庭际,玉人⑥浴出新妆洗。 【注释】 【赏析】 (35) 菩 萨 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释】 【赏析】 (36) 菩 萨 蛮 归鸿①声断残云碧②,背窗③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④明,钗头人胜⑤轻。 角声⑥催晓漏⑦,曙色回牛斗⑧。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注释】 相当于人马座一部分)。非一般的所说北斗星和牵牛星。 【赏析】 (37)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①。泪染②轻匀,犹带彤霞③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④,徒⑤要教郎比并⑥看。 【注释】 【赏析】 (38) 满 庭 芳 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 从来,如韵胜⑹,难堪雨藉⑺,不耐⑻风揉。 【注释】 ⑾疏影:梅花稀疏的影子。 【赏析】: (39) 新 荷 叶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①。芝兰为 寿②,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③。 【注释】 寿也。 指代寿主之妾侍。捧觞,捧杯献酒,谓春寿筵有官妓献艺佐酒,极写寿主之富贵生活。宋代 有官妓,只应官宦人家所需,当时以官员召妓为正常现象。 【赏析】 (40)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①连梢煎熟水②,莫分茶③。 枕上诗书④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⑤。 【注释】 是宋人加工茶水的一种方式。 【赏析】 (41) 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①,太②鲜明③。 梅蕊④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⑤苦粗生⑥。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注释】 ②大:四印斋本《漱玉词》作“太”。 ③月轻:四印斋本《漱玉词》作“明”。 《更漏子》:“庭下丁香千结”。 来太瘦生”。 【赏析】 (42) 殢 人 娇 玉瘦①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②梅又③晚。江楼楚馆④,云间水远。 坐上客来,尊前⑥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⑦。南枝可插⑧,更⑨须频剪, 【注释】 【赏析】 (43) 蝶 恋 花 永夜①恹恹②欢意少,空梦长安③,认取④长安道。为⑤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⑥,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注释】 【赏析】 (44) 蝶 恋 花 泪湿①罗②衣脂粉满③,四叠阳关,唱④到⑤千千遍。人道山⑥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⑦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⑧音书凭过雁,东莱⑨不似蓬莱⑩远。 【注释】 【赏析】: (45) 多 丽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潇潇⑴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⑵。也不似贵妃醉脸⑶,也不似孙寿愁眉⑷。韩令偷香⑸,徐娘傅粉⑹,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⑺,屈平⑻陶令⑼,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⑽,不减酴釄⑾。 渐秋阑⑿,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臯解佩⒀,似泪洒纨扇题 诗⒁。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⒂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注释】 寿逾墙暗通。午将皇帝给其父的西域奇香偷来给寿。后贾充会见诸使闻寿身上有奇香,疑寿 与午私通,但没有宣扬,后将午嫁给寿。宋?欧阳修《望江南 》:“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 寿爱偷香。”今案:韩寿习称韩椽,无称“韩令”者,清照盖因后汉荀彧事误记,荀曾为中 书令,人称荀令。《襄阳记》谓:“荀令君过人家,坐处三日秀。”故李商隐诗:“荀令桥南过, 十里送衣香。” 曾曰:“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后称妇人虽年老面色不衰者为徐娘。今案:徐娘,无傅粉故 事。诗文多用何晏傅粉为典故,《世说新语?容止》篇载何晏面折,魏明帝疑其傅粉。唐?李 端诗:“敷粉何郎不解愁。”清照误记何郎为徐娘。此二句应为“韩椽偷香,何郎傅粉。”若 非清照笔误,即为传抄致讹。 ⑻屈平:屈原名平,战国时代楚国伟大诗人。 ⑽酝藉(yùn jiè):宽和有涵容。 【赏析】 (46) 鹧 鸪 天 寒日①萧萧上锁窗②,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③苦,梦断偏宜瑞脑④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⑤更凄凉。不如随分⑥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注释】 的情思。其中有“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悲旧乡之壅隔分,涕横坠而弗禁” 之句。 【赏析】 (47) 鹧 鸪 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①,何事当年不见收.
【赏析】: (48) 失 调 名 条脱闲揎系五丝。 【注释】 (49) 失 调 名 瑞脑烟残,沉香火冷。 【注释】 (50) 行 香 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赏析】 (51) 咏 史 两汉本继绍①,新室②台赘疣③。 【注释】 【赏析】: (52) 分 得 知 字 学语①三十年,缄口②不求知。 【注释】 才,赠诗曰:“几度见诗诗尽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项 斯由此名振,擢上第。 【赏析】 (53) 皇帝阁端午贴子① 日月尧天②大,璇玑③舜历长④。 【注释】 皇帝及内宫欣赏,所作多为歌功颂德之辞。李清照绍兴十三年分别为皇帝阁、皇后阁、夫人 阁各作一诗。一说此为李清照代人所作,待考。 颂高宗注重节俭。 【赏析】: (54) 皇后阁端午贴子 意贴①初宜夏,金驹②已过蚕③。 【注释】 【赏析】 (55) 夫人阁端午贴子 三宫①催解粽②,妆罢未天明。 【注释】 【赏析】 (56) 皇帝阁春贴子① 莫进黄金簟②,新除玉局床③。 【注释】 帝及内宫欣赏,靖康之难后,一度中止,宋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恢复。春贴子,即立春 时进献的贴子词。一说此为李清照代人所作,待考。 【赏析】 (57) 贵妃阁春贴子 金环①半后礼②,钩弋③比昭阳④。 【注释】 【赏析】 (58) 偶 成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 【注释】 【赏析】 (59) 题 八 咏 楼①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注释】 溪楼、极目亭同为婺州临观胜地。 台、处、衢、严、秀州),统称十四州。 【赏析】 (60) 钓 台① 巨舰②只缘因利往,扁舟③亦是为名来。 【注释】 子陵)与刘秀是朋友,刘秀称帝(汉光武帝)后请严江做官,光拒绝,隐居在浙江富春江。 其垂钓之所后人为钓,亦名严滩。 其中云:“先生之德,山高水长。” 夜间往来。 【赏析】 (61) 春 残 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发长。 【注释】 【赏析】 (62) 感 怀 宣各辛丑①八月十日到莱②,独坐一室,平生所见,皆不在目前。几上有《礼韵》③,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④可怜合至此。 【注释】 韵》。 所拒,留住三日,士众绝粮,乃还,至江亭,去寿春八十里,问厨下,尚有麦屑三十斛。时 盛暑,欲得蜜浆,又无蜜。坐棂床,叹息良久,乃大咤曰:‘袁术至于此乎!’因顿伏床下, 呕血斗余,遂死。”李清照诗中用以喻室中空无所有。 事,故云。香凝,香气凝结。 【赏析】 (63) 晓 梦 晓梦随疏钟⑴,飘然蹑云霞。因缘安期生⑵,邂逅⑶萼绿华⑷。 【注释】 如瓜安期生仙者,居蓬莱,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赏析】 (64) 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⑴(二首) (一) 五十年功⑵如电扫,华清花柳⑶咸阳草⑷。五坊⑸供奉斗鸡儿⑹,酒肉堆 中不知老。 土埃。 人心开。 虽生已被姚崇(21)卖。 (二) 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⑴,中兴碑上今生草。不知负国有好雄,但说成功尊国老⑵。 【注释】(一) 字。 四曰鹰坊,五曰狗坊。”后人指不务正业之人为“五坊小儿”。 治鸡坊,索长安雄鸡,金尾、铁距、高冠、昴尾千数,养于鸡坊选六军小儿五百,使教饲之。” 此指唐玄宗爱好斗鸡,玩物丧志。 变,已至京师”。由于骏马兼程急递,诸许多马因递送荔枝而累死。 著碑铭德:撰写碑文铭记功德。 (二) 尤撤擅长击羯鼓,人称为“八音领袖”。 ⑺春风句:指明皇与贵妃击鼓作乐时,使得春风也不敢吹起尘埃。 ⑼抱瓮峰:即瓮肚峰。 ⑽奸人心丑:奸人,奸诈之人,此指李辅国等,丑险恶。 ⑾西蜀万里:安史之乱时,玄宗逃至西蜀(今四川)。 ⒀南内:长安有大内、西内、南内三宫,南内即兴庆迷路,本唐玄宗听政处。安史之乱平息后,玄宗回到长安,肃宗信用李辅务国,迁玄宗于西内,故谓“南内一闭”。 ⒁将军:指高力士,高力士天宝七年加至骠骑大将军。 ⒂称好在:好在,好生,莫乱来。 ⒃辅国用事:辅国,李辅国,玄宗时为阉奴,得肃宗信任,权势日益显赫。用事,当权。 ⒄张后:肃宗皇后,与李辅国勾结专权,后为李辅国杀。 ⒅春荠长安作斤卖:此上二句意谓:人们只知道责备唐玄宗宠信高力士、引入杨玉环误国之罪,却不知道责备肃宗宠信李辅国、张后之弊。 【赏析】 (65) 上枢密韩胄⑴诗(二首) 绍兴癸丑⑵五月,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⑶使虏⑷,通两宫⑸也。有易安室⑹者,父祖皆出韩公门下⑺,今家世沦替⑻,子姓⑼寒微,不敢望公之车尘⑽。又贫病,但神明⑾未衰弱。见此大号令,不能忘言,作古、律诗各一章,以寄区区之意,以待采诗者云。 (一) 三年夏六月⑴,天子视朝久。凝旒⑵望南云⑶,垂衣⑷思北狩⑸。 如闻帝若曰,岳牧与群后⑹。贤宁无半千,运已遇阳九⑺。 勿勒⑻燕然⑼铭,勿种金城柳⑽。岂无纯孝臣,识此霜露悲⑾。 何必羹舍肉⑿,便可车载脂⒀。土地非所惜,玉帛如尘泥。 谁当可将命⒁,币⒂厚辞益卑。四岳⒃佥⒄曰俞⒅,臣下帝所知。 中朝第一人(19),春官(20)有昌黎(21)。身为百夫特(22),行足万人师 嘉祐(23)与建中(24),为政有皋虁(25)。匈奴畏王商(26),吐蕃尊子仪。 夷狄(27)已破胆,将命公所宜。公拜手稽首,受命白玉墀(28)。 曰臣敢辞难,此亦何等时。家人安足谋,妻子不必辞。 愿奉天地灵,愿奉宗庙威(29)。径持紫泥诏(30),直入黄龙城(31)。 单于定稽颡(32),侍子(33)当来迎。仁君方恃信,狂生(34)休请缨(35)。 或取犬马(36)血,与结天日盟(37)。 (二)
离歌⑶不道易水寒。皇天久阴后土湿,雨势未回风势急。 车声辚辚⑷马萧萧⑸,壮士懦夫俱感泣。闾阎⑹嫠妇⑺亦何知, 沥血投书⑻干记室⑼。夷虏⑽从来性虎狼⑾,不虞预备⑿庸何伤⒀。 勿轻谈士(19)弃儒后。露布(20)词成马犹倚,崤函关(21)出鸡未鸣。 巧匠何曾弃樗栎(22),刍荛之言(23)或有益。不乞隋珠(24)与和璧(25), 吸乞乡关(26)新信息。灵光(27)虽在应萧萧(28),草中翁仲(29)今何若。 位下名高人比数(33)。当时稷下(34)纵谈时,犹记人挥汗成雨。 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35)伍。
圣君大信明知日,长乱何须在屡盟。 【注释】 (序) 明殿学士、同签枢密院事。被除数朝廷委派出使金国,为通问吏。 三朝。李清照之祖父和父亲(李格非)皆曾为韩琦荐引,故曰出韩公门下。 ⑴ 三年夏六月:三年,指宋高宗绍兴三年。六月,当为五月,此误。 ⑵ 凝旒:旒,古代帝王之冕前后所悬垂的玉穗。 ⑶ 南云:南天之云。天子面南而坐,故所望为南云。 ⑷ 垂衣:言天下太平而无为。 ⑸ 北狩:狩,本意为狩猎,引申为出巡。宋徽、钦二宗被掳北去,不敢明言,托词出 巡,故曰北狩。岳,指尧帝时以上羲和之四子分掌四岳诸侯,牧,一州之工为牧,岳牧,泛指朝廷百官。 ⑹ 群后:各位诸侯,泛指百官。 ⑺ 阳九:指岁月充满灾难。古称4617岁为一元,初入元106岁中,将逢灾岁九,为 阳九。 (19)中韩第一人:指唐人李揆,李揆为唐肃宗时宰相,肃宗称其“门第、人物、文学皆 当世界第一”。 (20)春官:相当于后世之礼部。 (21)昌黎:唐·韩愈,韩愈曾赠礼部尚书,此以韩愈代指韩肖胄, (22)百夫特:杰出人物。 (23)嘉祐:宋仁宗赵贞年号。 (24)建中:即建中靖国,宋徽宗赵佶年号。 (25)为政皋虁:皋虁,指贤臣。皋陶,虞舜时为狱官之长;虁,舜时乐正也。韩肖胄 曾祖韩琦嘉祐年间曾任宰相,祖韩忠彦建中靖国年间为宰相。 (26)王商:汉城帝母王太后之弟,曾代匡衡为相。 (27)夷狄:古时指边远地区少数民族。 (28)白玉墀:以白玉为阶,代指宫殿。 (29)宗庙威:先祖的神威。 (30)紫泥诏:紫泥,皇帝用以封书信的印泥,紫泥诏,即用紫泥封的诏书。 (31)黄龙城:辽、金地名,在今吉林省安宁县,为金朝国都。 (二) ⒀庸何伤:有什么害处呢? ⒁衷甲:衷,同中,中甲即将甲穿在衣服以内。 (19)谈士:口才善辩之人。 矿布。 大珠以报之,因曰“隋侯之珠,盖明月珠也。” 临洮,声振匈奴,死后铸其铜像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后人泛称坟墓或建筑物前后的石像为翁 仲。 【赏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