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自主品牌车与韩系车命运差别多大?,汽车新闻

 啸无声 2012-05-16

中国自主品牌车与韩系车命运差别多大?

日期:2011-10-14 9:34:00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vickyli

  热点导读
·改头换面 后驱钢炮宝马新1系路试曝光
·跨越经典,全新一代帕萨特荣耀呈现
·纷享 易生活——奇瑞E5江苏区域隆重上市


      一、环境:韩国车备受宠爱,中国车倍感孤独

      先说说韩国车在国内的地位。

      韩国从政府、企业、公益行业直到一般公民,对以欢迎支持的态度对待韩国汽车企业,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地购买韩国自己企业生产的汽车。韩国政府更是把汽车当做本国的支柱产业大力扶持。韩国汽车企业在国内备受宠爱。低价格、低成本、高效率,高销量,使韩国汽车率先在国内走红,开始行销各地,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极高。国外品牌,除非宝马奔驰等著名品牌才有竞争力进入本国市场。汽车企业所在地,已然成了汽车城,工人收入高,居住条件好,生活变化大,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公民以在汽车企业就职为傲。

      韩国汽车企业拥有了稳定的根基,才能立足长远发展,提升创新进程,致力于全球化竞争。

      而中国汽车面临的环境是,中国官方数十年来历来积极主动自觉地选择国外中高档或者豪华品牌车型,自觉或不自觉、有意或者无意地将自主品牌车型排斥在采购之列,连选择上,自主品牌的4S店也从来不见政府官员的身影。只有少数公民百姓主动、积极、自觉地选择自主品牌,这其中也有很大程度的价格选择的影响。官方用车选择在社会上形成了强大的导向、示范力量,使乘用车消费出现了绝对明显的崇洋媚外一边倒倾向形成了对购买自主品牌车型的最大的排斥力量,让自主品牌车型在销售上遭受当头一棒,打击沉重,数十年来,一直如此。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支持选购自主品牌车型的有关文件,也未见执行,尽管自主品牌车型质量性能明显提升,这种崇洋媚外一边倒的倾向已经形成顽固的惯性,没有改观。

      二、生产:中国车威风八面,韩国车屈指成拳

      中国汽车企业受计划经济影响,大而全,汽车企业从学校到医院等社会设施五脏俱全,不计成本,重复浪费现象俯拾即是。进入市场经济之后,这种影响依然存在。

      汽车企业到处开花,威风八面。企业领导行政化,更换频繁,责任不清,企业随意性强,项目规划、产品规划缺乏科学性和连续性。到了2000年,中国上百个汽车企业的产量,也比不上韩国最大企业的汽车产量。生产布局不合理,生产结构不合理,生产不规范,布局散乱差。行政机构重跌繁复,人浮于事,成本高,效率低,技术差。

      而韩国汽车企业拥有着极高的集中度。汽车产业集中在一两家大型企业,全国支持,投入集中,力量集中,可以屈指成拳,重点突破,便于管理和研发创新。因此发展迅速,实力强大,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强。

      三、管理:韩国车言出法随,中国车人浮于事

      韩国出于法治社会的大背景之下的现代企业制度比较成熟。而中国企业从计划经济转型以来,一直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学习试点当中,至今尚不完善。韩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品质量管理已经进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轨道。中国的质量管理受制于制度的缺失和法律意识的淡漠,水准参差不齐,产品质量管理始终不尽人意。

      法律意识淡漠带来的是法规的淡漠和执行力的薄弱。韩国人总在想法设法遵循规则,尊重规则;中国人总在想方设法投机取巧,超越规则,忽略规则,甚至充分利用潜规则。为偷工减料,不惜以身试法。

      韩国企业工人在制度和法律的严格约束下呈现高素质和良好的执行力,所以尽管工人数量多、手工操作多,但对现代化设备工艺依赖较少,管理轻松有序,成本低。中国目前很多汽车企业实际上现代化程度已经超过韩国汽车企业,但手工程序质量管理略逊一筹,现代化带来的高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价格上与韩国汽车相比,也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四、研发:韩国车学习创新,中国车拿来模仿

      韩国汽车在学习中吸收,消化和创新能力强。团队意识、合作意识远远超过个人意识。中国队人才的重视只停留在形式上和舆论上,激励创新机制难以落实。中国的所谓特殊国情就是人情社会,任人唯亲是致命缺点。相互猜忌、打压、拆台。个人狭隘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自主创新。

      五、营销:韩国车足迹遍天下,中国车单销亚非拉

      由于设计、工艺、质量、材质都处于较高水准,韩系车口碑越来越好,知名度越来越高,马太效应使韩系车不胫而走,出口到包括欧美在内的世界各国。德国、美国街头,除了本国车、德系车和日系车,数量最大的就是韩系车。在很多国家,韩系车的简单实用、物美价廉的产品特征已经深入人心。

      而中国,在国外市场上,只能被非洲国家所接受。欧美市场很难涉足。

      中国和韩国,制度不同,国情不同,但作为汽车研发的后起之秀是相同的,尽管中国汽车起步更晚,欠账很多,但汽车产业发展的差距本不该如此悬殊。

      至少,在国内公益和民间的采购选择上,韩国的示范作用不该一如既往地视而不见了。

      诚然,中国自主品牌目前正强势上升,一批私营汽车企业上升势头明显,前途看好,但,韩系车上升势头更猛。产品品质品牌上差距的鸿沟一时间难以消弭。

      如此,在鼓励扶持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问题上,中国相关部门是否该有所作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