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汽车的发展史几乎和现在的我们是如出一辙,引进合资,你出技术我出钱,然后模仿,最后有了自己的技术又出自主研发的车型,韩国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走过来的,一个发展中的车企多多少少都会有缺陷,但是韩国的公民却一直的支持着,在韩国街头确实本土汽车占大多数,这也是和我们中国本质的区别,我们国人不太爱买国产,准确的说是我们的中产阶级不太爱买国产,因为他们觉得会没面子,这个振兴中华制造业的理念还是没有深入人心,还是我们大多数人本来就是把爱国放在嘴边说说而已?还是大家已经对国家或者说对这些企业失去了信心?有人说爱国,但国家不爱我;也有人说支持国产,但国产又不争气;我觉得人和事都得抛开表象思考本质,国家不是不爱国民,是因为国家太需要发展了,上有美国下有周边的围追堵截!难道国产车企不想造好车吗?他们肯定是想造好车的,但因为很多几个字说不清的因素而缓慢的发展着,即使是这样我们还能看见吉利,哈弗,奇瑞,这样的企业在使劲的往前冲!所以就算今天这些品牌有瑕疵,在我心里已经赶上韩国车了!不过国有企业的车企(东风,一汽,长安,北汽这一类)大家就别去考虑了,这些企业里的人明显不是做事的,安逸的生活过着,花着国家的前,反正跟自己的利益挂不着边,他们为什么会去用心经营这个企业的,领导只会想着自己的仕途,而员工呢?想想吧,这也是所有国有企业的通病。所以要彻底追上韩国车,我想还是有一段距离吧。 其实李书福说到自主品牌超越韩国车,是指在市场层面上的,从技术储备到品控方面,韩系车依旧在世界领先。 韩系车在中国疲软从这几年的汽车销量排名上看,韩系车销量虽然总体在上涨,但在细分市场却节节败退。国产品牌逐步蚕食着韩系车市场。但这并不能说国产车超过了韩系车,我们仅仅是在市场占有率上战胜了韩国车。 韩系车失败原因韩系车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还是战略失误。一是太过高看自己,二是没有品牌个性。韩系车在美国的成功,就自大的认为自己已经可以跟世界其他汽车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在中国,韩系车根本没有这个品牌积淀。另外,韩国车在世界范围内除了物美价廉的口碑,并没有任何品牌个性,然而没有品牌个性的定位被丰田占的死死的,韩系车自然无立锥之地。 自主品牌与韩系车的差距我们跟韩系车一样的是,都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个性,中国任何一个自主品牌都没有联想力,不像宝马的运动、奥迪的科技、沃尔沃的安全,自主品牌连设计都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还在山寨。而韩系车至少设计都是自己的。另外,在汽车技术专利方面韩系也一直不遗余力的发愤图强,因此在发动机技术和变速箱技术方面,韩系车还是比自主品牌强太多。 随着最近中国国产汽车风头正火,鼓吹冲击韩国车的论调也越演越烈。但是我们可以客观分析一下,中国汽车到底哪几点比韩国车落后,又在哪几方面有突破口? 在自主汽车领域,国企大厂一汽和东风由于僵化的体制,表现极差,突出代表就是疯狂烧钱毫无起色的红旗系列轿车,不叫好也不叫座。 长安和广汽上汽顺应历史潮流推出了一系列SUV表现不错。但近期呼声最高的还是民营企业出身的长城和吉利。吉利部分车型去年处在存在供不应求加价购车的状态,而长城在最近的发布会上甚至宣布要做世界第一的SUV。 这是国产汽车最好的时代,相对而言,韩国汽车不仅面临国产汽车的冲击,日系美系德系的汽车价格也在稳步下探,上下夹击威胁很大,但是依然获得了很大的一块份额。看一下1月的销量便知: 北京现代1月销量80017台,其中SUV占23989台。 吉利汽车1月销量82147台,其中SUV占20147台。这里选择吉利作韩系车对比的原因是,吉利除了SUV还在轿车领域持续发力。 单从销量上看,吉利领先于现代,而在2017年吉利的SUV产能增加的前提下,这个增长还是有空间。现如今国产品牌的外观内饰设计都大为增强,质量稳定性上升明显,操控和静音都稳步提升,配置丰富而且联网和多媒体设备更跟上时代潮流。但是不可否认,吉利的同类型产品平均售价都大大落后于现代,所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里通过对比国产汽车新秀吉利和北京现代,看看国产汽车跟韩国汽车相比,差在哪里? 1.品牌溢价大幅落后于韩国品牌拿博越跟途胜相比,博越的价格在9.88万到15.78万,主力车型是14.88万元的1.8T自动智慧型,而途胜价格是15.99-23.99万元,主力车型是17.99万元的1.6T双离合智能型,即使算上2万的优惠也比博越贵2万元。但是吉利这款车配置比途胜多出非常多,如下图所示: 2. 学习了韩国的表面功夫,但是本身的技术实力依然欠缺这几年大家对自主品牌最为赞誉的,实际还是外观和内饰的出色设计。这其实也是多年前韩国车崛起的技巧,靠着出色的外观设计,韩国家电汽车化妆品获得了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一致好感。对于依托国外设计公司全程打造的国产汽车品牌来说走韩国这条路等于走捷径,都是速成的法门。就算不提众泰,陆风这种抄袭王,即使全新的哈弗H6内饰,也可以看到宝马的中控,奔驰的按钮,奥迪的排档,和他们不同的就是把这些觉得很“高级”简单粗暴的组合在一起,目的只是为了用最省钱省事的方法达到“高档”的效果。但是内在的发动机技术,变速箱尤其是匹配都远远落后于外国品牌,说到汽车的多种系统供应商,目前基本还是日美韩所垄断,国产品牌作为整合者却缺乏核心科技,实在不能说高振无忧。 3. 号称要击败韩国品牌,却永远局限在中国,走不出去上图是美国轿车市场2月销量排名,现代和起亚的排名都超过了大众,两者相加(毕竟是一个集团)甚至可以排到第二名,实力并不弱。国产品牌这几年起来之后,纷纷说要秒杀韩国。但是想想看中国车要卖到美国去,哪有那么容易? 中国靠着保护和股权限制,牵制了国际汽车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和占比,进口车的税非常高,而外资品牌必须合资建厂并且让国企坐享其成(想想一汽大众的厉害和一汽汽车的不争气!)。另一方面这层保护伞也阻止的自己的品牌走向世界,毕竟国与国之间的贸易都是相互的。拿美国市场为例,除了奔驰宝马这种豪华车可以出口到美国,普通品牌丰田本田还有现代起亚都是在美国本土建厂,中国品牌目前的低价格主要来源于低人工成本(低工资)和低知识产权成本(抄袭不被惩罚),真要跟日韩或者美系占在一个起跑线上,在中国高税收的压力之下,真的会比他们会强在哪呢?
做过汽车4S店,从我个人角度来看,国产车总体质量和技术水平在十年前就已经与韩系差别不大, 形象上输在鱼龙混杂,包装能力欠佳 是车就会出问题,但是讲真,大部分都是外行,很容易以偏概全,也很容易主观。 一句话概括,一分钱一分货,拿着小面的钱,就别总轿车标准要求。 感谢邀请回答,站在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稍微关注一点车的都知道,前几年韩国车不管外表还是三大件是在日本之下,国产之上,最近这几年,国产车的吉利,观致,荣威等品牌的迅速崛起,打造了几款精品车,可以说,从内到外质量基本上可以和韩国车持平,价格配置上也还有点优势,而大多购买韩国,国产车的消费群体一般不超过20W,多在10W上下,这个层次的车,韩国车不占任何优势,(部分非要古撑合资面子除外)完全可以考虑国产车。 现代起亚集团去年全球销售900多万量,是世界第五大汽车集团,吉利去年中国销售80多万辆,这么一个差距不知道是头条编造的故事还是李书福说的豪言壮志,吹牛逼可以但不能太过了,我们国产车能超过的也就是三菱、马自达等三流车企,超过现代还得继续努力啦! 国产汽车,起步晚,进步快,价廉物美。虽然和国外大品牌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国货近年来奋起直追,差距一逐步缩小。就吉利品牌发动机质量就很好,我的车使用的是吉利发动机,7年了,没有任何问题,给我省了多少麻烦,节约了多少费用。积极支持国货自主品牌,希望尽快赶超国外品牌。 到全世界走走看看,现代起亚的销量还是挺大的,经常可以看到他们的车,除了丰田最多,第二似乎就是现代!至于大众,几乎看不到,只有中国的神车粉才会这么喜欢大众车!国人可以吹牛逼,可以不承认,但是事实就是如此,承认差距,迎头赶上才是硬道理! 我觉得现在有些国产品牌做得确实要比韩系车要好一些,首先来说就是配置方面,比同价同级的韩国车高出很多,其次是安全配置,从钢板厚度,ESP和钢梁等都要好一些。再说到发动机国产的与韩国货差别也越来越小了。在我看来韩国车现在紧紧剩下合资车的头衔了,尤其是在10万左右的家用车,我宁可买国产吉利,奇瑞,也不会选择韩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