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地脉之六

 大道至简64382 2012-05-17
第31章   秦乐四味要想了解一个地方的人文况味及集体性格,最好的方式就是听一听带着泥土味的音乐。
  从历史上看,汉族留下来的传统乐器和乐曲舞蹈是很少的,汉族地区所流行的乐器和乐舞大都是从西域少数民族那儿传过来的,由于陕西所处的地理位置,所以它必定是西域艺术较先染指的地区之一。
  陕西人是喜欢玩点音乐舞蹈的,什么安塞腰鼓、集贤古乐、信天游、秦腔、秧歌舞啦,什么碗碗腔、陕北评书啦,就连搬运东西时也要唱“报路歌”,在农田里干活也要唱“锣 鼓草”,喝口酒也要引吭高歌以助酒兴。由此可以感知陕西人对生活的热爱程度。
  筑的形状很像古筝,颈细而肩圆,有13根弦,弦下设柱,演奏时左手按住弦的音节,右手用竹尺击弦发出音响。古筝在战国时候就已经在陕西流行了,到唐宋之前是13根弦,而现代的筝经过改造后有25根弦。由此可见古时候筑和筝是很相似的,两者在陕西都很流行,所不同是筑为击弦乐器,而筝为拨弦乐器,演奏起来,筑的声音要慷慨激昂得多。秦汉时候筑在秦地是非常时兴的。
  “风萧萧兮易水寒,满座衣冠似 雪。”说到筑我们不禁想起了战国末年击筑的高手高渐离,也就是著名刺客荆轲的知己朋友,他曾在易水河畔泪流满面地击筑为荆轲送别,荆轲死后高渐离隐姓埋名流落它乡。那时候秦始皇和其他秦人一样喜欢听筑,为筑发出的音律所着迷,始皇帝常召见天下击筑的高手,举行演奏会。高渐离为续荆轲遗志只身来到咸阳在街头击筑,很快就大出其名受到始皇帝的召见。在演奏会上,高渐离用灌了铅水的筑击杀秦始皇,结果惨遭杀害。令人震惊的是高渐离为了尽快得到召见并使秦始皇放松警惕,到咸阳后竟自己刺瞎了双眼。在高渐离最后的漆黑世界里,筑该 是发出了怎样动人心魄的悲凉声音啊!
  刘邦也是很喜欢筑的,他常常在这种乐器的伴奏下,亲自吟哦楚歌。西汉初年,长安的宫廷楼阁、酒肆山水之际,到处可以听到筑悱恻深沉的声音。公元前202年,刘邦终于至尊加冕做了皇帝,他返回当年做亭长的故乡后,回想起铁马金戈风雷激荡的往昔岁月,忍不住涕泪涟涟,于是击筑吟唱了那首有名的楚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返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黄土高原的茫茫天地间,博大荒凉的景物衬托出生命的渺小。在这里,常能听到苍凉悠 扬的信天游,高旷朴素、舒展自由的曲调,散发着黄土的野性,令人陶醉,回味无穷。
  信天游最早的时候据说是长工、脚夫和卖苦力的人在路上为解闷儿而吟唱的小调,后来慢慢流传开来。人们在孤独疲乏之余,天高地远随心所欲地吼上几句,心头一下就舒服多了。
  陕北人说:“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无法解忧愁。”是的,对于穷苦百姓来说,信天游就像一束灿烂的火源,把生命从忧愁和苦难中解脱出来。在唢呐声中,一曲信天游悠悠地贴着一望无际的黄土地飞上天空,强烈的阳光金灿灿 地洒下来,那情景,岂是语言所能道出的?
  北方民歌早在《诗经》里就有兴、比、赋的特点,后来出现的民歌保持了这种特点,信天游与此是一脉相承的。庄子说:“天下莫与朴素争美。”意思是天下最美的东西是返朴归真自自然然的,信天游正是这样。
  中国北方逢年过节喜欢打腰鼓的地方挺多的,而其中以陕北安塞腰鼓最为有名。现在的安塞县不过十来万人口,据说其中就有七八万人会舞弄腰鼓。
  在形式上安塞腰鼓有“列队鼓”和“场地鼓”之分。“列队鼓”以行进表 演为主,鼓手上着紧身箭衣,下着紧口灯笼裤,头扎英雄巾,腰系红绸带,强悍威武边走边打。“场地鼓”则以广场表演为主,舞弄起来,刚健雄浑,豪爽舒展,搏击之声振奋人心。
  从风格上看,安塞腰鼓有“文鼓”和“武鼓”之分。“文鼓”鼓点清扬、动作娴雅,悠然自得,舞步随兴所出,鼓点明快潇洒,文鼓多以单打单舞或对打对舞的即兴表演为主,当然有时候也群打群舞;而“武鼓”则场地恢宏,气势非凡,人数多时可达数百人,鼓点敲起来雄沉激昂,动作舞起来豪迈遒劲,在安塞腰鼓中,最有名的就是“武鼓”,它那震 天震地的浩大声势,给人以雷霆万钧的感受。
  筑之郁沉,信天游之悠然,安塞鼓之壮美,陕西人还能玩优雅的戏剧秦腔。 秦腔出现的历史,最迟也当在明朝中期,苏东坡曾在关中做过官,如果记载中他善于演唱秦腔的说法属实的话,宋朝时候秦腔就已经形成了,在发展过程中,它受到昆剧、弋阳腔、青阳腔等剧种的影响。秦腔高雅优美,高亢激越,对于讲究涵养而性情又倾向刚烈的关中人来说,这个剧种大大地受用,他们正好以此来一展中庸而又火气很旺的嗓子。
  秦腔也是大西北老百姓最 喜欢的剧种,西北人大都能哼上几句《美人换马》、《赵氏孤儿》什么的。秦腔对中国的很多戏剧影响都是非常大的,比如说豫剧、滇剧、山西梆子等等,它和豫剧、京剧被称作北方三大戏剧。
  做为一个三秦之人,不会吼上几嗓子,那是很丢份儿的事,高亚平在《秦腔》一文中说得极其准确:秦腔境界在于吼……唱它时,要用生命的底音,那是来自洪荒时代的声音,野兽畏惧,天地震惊,这声音是带铜质的,经亮丽阳光打磨的……西伯利亚冷风揉搓过的……发自肺腑,磨烂喉咙,因有一种悲壮的肃杀之势。
  第32章   秦地有佳肴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陕西人喜欢吃,会吃,吃的历史久了,也就形成了秦菜。秦菜在中国八大菜系上还排不上号,这并非是因为菜做得不好,比不上别人,而是因为这里曾长期是中国文化的心脏地区,各种风格的菜肴传了进来,久而久之尽管有博采众家之长的优点,但也失去了独特的特色。秦菜讲究色香味俱全,味道儿十足,但从整体上看确实算不上是自成一体的菜系。
  秦菜主要是指关中一带 的菜,在选料上土特产不少,像肥而不膻的陕北栈羊,肉质鲜嫩的关中猪,腰肥体壮的秦川牛,黄河渭河的赤尾鱼,武功的大蒜,韩城的大红袍花椒,兴平的干辣椒,秦渡镇的生姜,渭南的大葱,秦巴山区的竹笋等等。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古时候关中到处是钟鸣鼎食之家,天下山珍海味咸集,帝王将相们吃的是玉盘里的珍馐,喝的是金樽里的美酒,他们给秦菜添了许多绝妙的莱肴,比如说“八宝饭”、“八景 宴”、“饺子宴”。
  “八宝饭”如今在全国都能看得到,这原本是陕西特有的一道好菜。相传商朝末年周文王带领周部落在岐山强大起来,他为了消灭残暴的纣王,就遍访贤能之士,起用了伯逵、伯适、伯突、伯忽、叔夜、叔夏、季锅等八个能人,尊称为“八士”。后来,“八士”帮助周武王消灭了商朝,在庆功宴上,王室的厨师特意用八种珍品蒸制成一道菜,上席时,用红色的山渣汁浇在菜上,以象征“八士”不朽的功劳 。从此,八宝饭就流传开来。
  “八景宴”是按照著名的“长安八景”创制的,里面的八道主菜是秦菜中最为有名的菜肴。这八道主菜是:华山松子和秦岭熊掌烹制而成的“华松扒熊掌”,上如牛舌烹制成的“晚霞映牛舌”,鲜嫩鸡脯烹制的“灞柳雪花鸡”,刚出壳的鹌鹑和撇醅酒烹成的“曲江雏鹌饮”,山药和香料烹制的“晨钟山药糕”,团鱼烹制的“渭水团鱼汤”,草堂寺所产的八种特产菜烹制的“草堂烧八素”,高丽糊 和鸭掌等烹制的“雪山氽金鱼”。八道菜分别象征八处胜迹,真是妙不可言。
  西安的饺子宴做工考究,品目繁多,在秦菜中颇具代表性。饺子宴主要分为百花宴、牡丹宴、龙凤宴、宫廷宴、八珍宴五种,每宴由108个不同馅料、不同形状、不同风味的饺子组成。饺子的造型有泡眼朝天、修尾轻摆、金鱼形、杏核形、珍珠形、鸳鸯形、蝴蝶形、元宝形、燕窝形、海螺形等等。饺子的制法分蒸、炸、煎、煮四种,所用馅料有茄汁 五味、鲜咸、糖醋、麻辣、鱼香、咖喱、蚝油、红油、椒麻等等,真是名副其实的“百饺百味”。当年美国国务卿来访,在饺子宴上望着一大桌子风格卓绝的饺子,连连拍手称绝,说这是他最好的一顿午饭。
  秦菜的另一特色是回族人的清真菜肴做得好,名菜有羊肉泡馍、腊牛羊肉、烀羊脑、烧牛蹄筋、酸辣羊肚、炸胡麻羊肉等。
  到陕西而不吃羊肉泡馍不算真到过陕西。制作时,选用优质肥瘦搭配 的羊肉,加五香佐料煮烂,捞出切成大片,然后把半发酵的面饼掰碎后与羊肉同放入炒瓢中,加羊肉原汤煮沸即可食。佐食小菜为糖蒜、辣酱、葱花、香菜末四种。羊肉泡馍风味浓正醇美,深受西北人的欢迎,其中西安的泡馍做得最好,有名的泡馍馆有义祥楼、一间楼、同盛祥、鼎兴春等。
  “老佛爷”慈禧太后平常最普通的一顿午饭也要吃一百多道菜,奢侈程度令人瞠目。1900年庚子事变时,她打扮成乡下地主婆的模样 从北京马不停蹄逃到西安,在西安,她吃了醇香厚重的腊牛羊肉后,觉得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宫廷御厨根本做不出这种味道来,于是命人天天进献大吃特吃,一直吃到八国联军退兵才离开西安。清真腊牛羊肉的做法是选用优质牛肉或羊肉,用花椒、茴香、良姜、桂皮、草果等调料炖烂,晾去水分而成,成品的肉色鲜嫩红润,肥脂洁白,用清香的荷叶包上,外面再用草纸、红皮纸包扎,可以长途携带,一个月内成品的肉不变质。   秦菜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种外,有名的特色菜还非常多,例如柿子饼、泡油糕、水晶饼、酿金钱发菜、八卦鱼肚、状元祭塔、酸枣肉、鸡茸鱼翅、对子鱼、烤三鸡、葫芦鸡、汤三元、汤四喜、烟熏鸡、豆瓣娃娃鱼、清烹羊肉等等。
  吃秦菜佳肴,岂可无酒?陕西除了西凤酒较为有名之外,在历史上人们一直喜欢喝黄桂稠酒,这是用糯米酿制成的一种甜酒,洁白似乳浆,酒中加些糖腌桂花,甘美醇香无比。
  第33章   长安回望绣成堆杜牧有诗曰:长安回望绣成堆。作为古代东方最伟大的城市,磅礴壮丽的长安是中华古典文明的极致。
  汉长安面积达30多平方公里,规模在当时的世 界上首屈一指,城内宫阁遍布,形局宏大富丽世所罕见,被称作“千门万户”。
  唐长安面积84平方公里,是现在西 安城的数倍,比元大都大1.7倍,比明清北京城大1.4倍,比巴格达大6.2倍,它是当时世界的轴心。
  唐长安同3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经济文化 上的友好往来,那时的国际交通已非常发达,长安往北,经蒙古草原可达叶尼塞河、鄂毕河一带,往西沿着著名的丝绸之路可一直到达西亚和欧洲,西南经成都沿着汉代开辟的南方丝绸 之路可达印度、尼泊尔,往东则经河北、辽东可抵朝鲜半岛。此外,通过四通八达的驿道,还可联结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日本、东南亚及西亚地区,据有的专家考证,少数民族和外国人口 占去了唐长安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足见其登峰造极的繁荣与气象。大量香软光艳的丝绸和精美绝伦的瓷器从长安被运往世界各地,而各国的大宛马、汗血马、明珠巨象、翠羽、珊瑚 、宝石、玛瑙也滚滚而来。
  今天,当我们站在残败的褐黄色乾陵神道上,望着那些当年从四面八方涌入长安的外国人塑像群时,尽管这些雕像的头部已荡然 无存,但我们仍能从他们别具风情的衣饰上,嗅到唐长安雍容得无以复加的魅力。当大量的日本人、新罗人、骠国人(缅甸)、真腊人(柬埔寨)、天竺人(印度)、师子国人(斯里兰 卡)、波斯人、大食人(阿拉伯帝国)、拂桑人(东罗马帝国)漫步在丰神瑰姿的长安街头,那种心情,恐怕要比现在中国人到纽约、伦敦、巴黎激动而美妙得多吧?
  第34章   凤阁龙楼汉长安公元前11世纪,雄才大略的周文王率领周部落消灭了居住在今天西安东面的崇国之后,就在沣水两岸营造了新的都城丰京。
  按照《诗经》记载,到周武王时期,由于占卜到的一个吉兆上显示:如果建立一个新都城的话,周部落当显赫天下。于是周武王就在漓水两岸开阔的土地 上营造了新的都城——一个比丰京规模更大更宏伟的镐京。迁入镐京后不久,周武王果然一举歼灭了强大的商朝。
  从那时候起,先后有十来个王朝和政权把都城建在这里。战国后期,秦国出了个聪明绝顶的贵族,此人叫樗里子,他身上最大的特征就是脑门上 长了个鸡蛋大小的肉瘤。樗里子的聪慧令秦国人叹服不已,于是人们不无幽默地把他脑门上的肉瘤称作“智囊”。这个樗里子今天看来多少也有点先知先觉的功能,有次喝醉之后,他笑着对别人说,他死了后坟墓的两边将会出现两个巍峨的宫殿。樗里子说的一点不错,过了一些年,刘邦打下了天下建立汉朝后, 确实修造了两座巨丽的宫殿,这就是位于樗里子坟墓两侧的未央宫和长乐宫。
  以未央宫、长乐宫、建章宫为主体的汉长安城,主体工程修建于刘邦和他的软弱无能的儿子汉惠帝时期,其形状由于受到地形和宫殿的限制(造宫殿在前,筑城在后),犹如天上的北斗星一样极不规则,故 又被称作“斗城”。汉长安城的规模在当时的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面积达30多平方公里。
  三大宫殿群占去了当时长安城的很大部分。其中未央宫是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场所,它包括前殿、宣室、宣德、东明、宣明、昆德等三四十座大殿,以及麒麟、天禄、玉堂等阁,渐台、织室、 凌室等重要建筑物,未央宫“金铺五户”、“重轩镂槛”,灿烂到了连刘邦都觉得有点过分的地步。长乐宫是以皇太后为首的妃嫔们居住的地方,包括前殿、临华、长信、永寿、永宁等殿,及鸿台、西阙等高大建筑,华丽之极。建章宫是汉武帝时修造的,庞大的宫殿楼阁数目及规模比未央宫、长乐宫大得多,就 连前殿西侧的广中殿,也可以容纳一万人左右。整个建章宫由骀荡、天梁、奇宝、和玉堂、神明堂、疏圃、奇华、铜柱、函德等26殿,以及凤阙、神明台等许多高耸入云的建筑组成,其规模之宏大富丽,世间罕见,被称为“千门万户”。当年的一代大帝汉武帝就在建章宫君临天下,治理着一个朝气蓬勃的东方 大国,同时他经常到巨大华美的神明台上,做着仙人光临指点长生不老妙法的美梦。
  三大宫殿群位于长安城的南方和西方,足足占去了整个都城的一半。长安城的周围有12座大城门,城内街道纵横,楼房比邻遮天蔽日,市内商贸繁荣,天下巨富汇于一堂。尤其是丝绸之路开通后, 这里更是成了冒险家、商人和有钱人的乐园。
  那时的长安城外,河水清澈明静,山岭苍黛毓秀,沃野无边的秦川大地一望无际。城内林木葱郁,整个长安掩映在一片绿色的海洋之中。一直到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汉长安城维持了数百年之久的尊贵和弘丽气象。
  第35章   长安大道横九天英武有为的北周武帝统一混乱的北方后,年纪轻轻就死了,大权落到了老谋深算的老丈人杨坚手里,没过上几年,他就建立隋朝,把外孙的龙袍披到了自己身上,这一年他41岁。杨坚是正宗的陕西人,生长在西岳华山脚下,他建立了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隋朝后,一面派儿子杨广率大军横扫偏安长江以南的陈朝,一面派能干的鲜卑人宇文恺设计营造庞大的新都大兴城。这个大兴城,就是后来的唐长安城,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它盛景空前,无与伦比。
  唐长安城整体布局异常严谨,它主要由外郭城(居民区)、宫城(中央机关)、皇 城(皇族居住区)、三大内(皇家宫殿)及其他一些建筑组成,总面积为84平方公里,居住人口多达100余万。
  外郭城以南北向的朱雀大街为中轴,分布着东西向14条大街,南北向11条街。街道笔直宽敞,设有地下排水沟,两旁种植有大量的槐树和榆树,浓荫在阳光下青光闪烁。朱雀大街的宽度经过考古人员的实测,竟为150多米,真是令人吃惊。以朱雀大街为界,西面分布着55个坊(居民住宅区),东面分布着55坊,两面还设有繁华的专门性商业区东市和西市。长安城的每个坊都形成独立的整体,设有整齐的围墙。这样,整个外郭城就像下围棋的 棋盘一样,空间的秩序感极强。外郭城的这种封闭式形状,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它是大一统专制制度下的产物,它暗示了这样一种文化观念:强调个人作为社会和城市一分子的集体主义,强调个人必须在权威俯视下过温和的良民生活。
  皇城又被老百姓们称作子城,是唐朝中央军政机构和宗庙的所在地,面积约5.2平方公里,形状为东西略长(2800米左右)、南北略短(1850米左右)的长方形。今天的西安城,就主要是由唐皇城直接发展而来的。皇城的位置在外郭城北方,里面衙门林立,文武百官每天像潮水一样进进出出。
  宫城位于皇城以北,面积大约有4.2平方公里,四周的城墙尤为坚固高大。宫城是供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由太极宫、东宫、掖庭宫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太极宫在中间、东宫位于东部、掖庭宫位于西部。一般说来,隋唐的皇太子都住在东宫里,像杨勇、杨广、李建成、李世民、李治等人,做太子的时候都住在这里。东宫内共有殿阁宫院20多所,如明德殿、崇教殿、光天殿、崇文殿、宜春宫、宜秋宫、山池院等等。另外东宫内的崇文馆实际上是皇家图书馆的所在地,皇亲国戚的子弟也在这里接受教育学习文化。掖庭宫里居住着大量的妃嫔和宫女,皇帝老儿忙完国家大事后,常来这里 找乐子。据记载,唐太宗一次就把掖庭宫里的3000宫女释放回了老家,可见宫中至少有好几千宫女,这些可怜的女人,除了从早到晚忙着服侍皇帝家族之外,还要成为他们掌中的玩物,到了晚年,她们的景况是非常凄凉的。
  宫城中央的太极宫隋朝时又叫大兴宫,皇帝大都在这里召见群臣,商讨国家大事。太极宫由太极殿、两仪殿、甘露殿、武德殿、紫云阁、鹤羽殿、临照殿等三四十处殿阁亭馆组成,富丽非凡,缈若仙境。另外,宫内还有一处以湖光水色为主的四大海池;当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弟时,其父李渊 正兴高采烈地在海池里泛舟哩 。
  宫城里的太极宫和另外两处庞大的皇家宫殿群大明宫、兴庆宫,合起来称作三大内。三大内中,太极宫建于隋代;大明宫是唐高宗时修造的,修造的原因据说是唐高宗有风湿病,太极宫太阴潮了,他柔弱的龙体受不了;兴庆宫建于唐代中期,是一座集园林与殿阁于一体的巨型宫殿群,景物绝胜令人倾倒。三大内中最为巍峨伟丽的宫殿当推大明宫含元殿,这是一座突兀高耸的巨型大殿,简直就像白云中的天宫一样,整个大殿的颜色以红白为主,柱额、门窗为红色,墙为白色镶红线,顶上全是金碧辉煌的鎏金铜瓦。含元殿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项奇迹,它壮丽的造型像一 只打开双翼的巨鹤,以非凡的气度迎接着来自天涯海角的人们的朝拜。
  唐长安最著名的游乐之地是曲江池、杏园、乐游原及大慈恩寺。大慈恩寺由怕老婆著称的唐高宗李治修造,当他做太子的时候,为了感怀死去的慈母文德皇后的恩情,于公元647年建了长安最大的寺庙大慈恩寺,过了一些年,又在寺内修造著名的慈恩寺塔(即大雁塔)。
  现在大雁塔周围已经没有几间留下来的建筑了,而在盛唐时,大慈恩寺最多的时候有琼宇精舍共13院,1897间房屋,里面和尚多得不得了。
  在大雁塔斑驳古老的雄浑身 影下,我们可以联想翩翩地凭吊高僧玄奘及他的两大弟子窥基、圆测,大画家阎立本在石板上描绘的精美图像,大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线条华贵的乐舞浮雕,无数由大诗人杜甫、宋之问、岑参、高适等人抒写的“雁塔诗”。而最令我们心神俱驰的事则是“雁塔题名”。
  开创于隋代的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武则天时代。唐朝的科举一般说来分为明经科和进士科,进士科非常难考,因为每次参加考试的人多达上千,但录取的不过是凤毛麟角,少则十几人,最多录取也就30人左右。当时考进士主要考文学水平的高低,考上 的人除了靠后门爬上去的之外,大都是少有的才子,所以考上的人在文学盛行的大唐王朝可以说是名满天下前途无量。因此成为进士几乎是大多数读书人的一个理想,而那些新进士也享受了终生难忘的礼遇,他们骑着高头大马,佩着大红花前往曲江池参加“曲江会”后,还要受到皇帝老儿的接见,参加“芙蓉宴”,那心情就如孟郊所说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然后,新进士们还要一起来到大雁塔下,把自己的大名刻在塔砖上流芳千古。当年白居易同其他16个被录取的新科进士完成“雁塔题名”的大雅之事后,兴奋得彻夜难眠,于是提笔写道“慈恩塔下留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第36章   皇家园林的金粉红尘我们走马观花地周游了一番汉长安和唐长安,眼里全是帝王们无边无际的宫殿。汉唐盛世的浩荡声势笼罩在三秦大地的显赫华光中,以至于今天当我们随意地捧起一把散发着麦香的关中泥土时,有谁能说这不是汉唐金粉楼台落下的尘埃?
  历史上,长安最早的皇家园林大概是周文王在沣水西岸修造的灵囿。按照记 载,古老的灵囿是一处水光连天的大型园林,水中长着茂密的蒲苇,水畔建有许多光彩异常的楼台,其中最为高大绝美的是灵台。灵囿里养着无数毛色柔亮的白鸟,它们常常轻捷地叫着在灵台周围盘旋,岸边肥美的鹿群自由地遨游,在阳光下舔食青草。
  到了先秦后期,秦始皇不 但是个讲求个人英雄主义的君主,而且他的性格中还有相当浪漫的一面,他派大军每消灭一国后,就命令身边的人把这个国家最好的宫殿园林画下来,然后在渭水之畔大兴土木重新修建,到了东方六国全部被消灭后,六种风格迥异的宫殿园林群就汇萃一堂了,始皇帝望着这些被他俘虏过来的“风景”,那种纵横天下的高傲心情妙不可言。秦始皇 打听到哪个诸侯的老婆长得漂亮了,就将她捉到六国宫殿里养起来;听说诸侯国的哪件东西好了,就把它运到六国宫殿里摆置起来。所以,六国宫殿不是君王生活或办公的场所,而是一处供胜利者消遣的娱乐场所。当然,秦始皇消遣了一阵子之后,也就有些喜新厌旧了,于是让70万囚犯营造历史上规模空前的阿房宫和骊山陵墓,对于六国宫殿 ,他已没有当初的雅兴去消遣了,于是干脆把六国最主要的王公贵族全部迁进六国宫殿里,让他们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老老实实地当亡国奴。
  长安历史上最大的皇家园林是西汉时期的上林苑。上林苑环绕长安西境而建,其面积走一圈足足有200多里路。在这个大得无法想像的皇家园林里长着数不清的奇花异草,饲养着 数不尽的珍禽异兽。里面修筑着近百组的大型宫苑建筑群,号称“千门万户”的汉长安三大宫殿群之一建章宫就是其中最大的一组,建章宫东面有20余丈高的凤阙,北面有大型人工湖泰液池,池中有叫蓬莱、方丈、瀛洲、壶梁的海上仙岛,池畔有20多丈高的华瑰无比的渐台,南面是汉武帝为迎请神仙而建的神明台,高达50多丈,而上林苑 中比神明台还要高大的是柏梁台。上林苑襟山带河,从林木深秀的终南山到渭水之滨,全都在它的范围之内。上林苑中的景物,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周长达40里的巨型人工湖昆明池,这个湖最初是为训练水军挖成的,后来收归上林苑,汉武帝在建章宫大宴群臣之余,常带着一帮倾城倾国的美人,什么陈皇后、卫皇后、李夫人、勾弋夫人之类, 在高朗清爽的秋天泛舟湖上,并亲自吟诗作文。上林苑在汉武帝时代盛极一时,喜欢写些马屁文章的大才子司马相如,曾经为汉武帝写过歌颂上林苑的《上林赋》,其文辞豪丽,气派宏大。汉武帝是个具有多重性格的闲不住的家伙,有的时候,他带着一帮贵族子弟旌旗飘舞,骑马张弓,在上林苑里举行狩猎活动,玩得几乎忘掉了军政大事。
  唐代的皇家园林与汉代相比之下规模就小得多了,但精美豪华的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唐代皇家园林较为有名的是兴庆宫、华清池、禁苑、四大海池、太液池、定昆池等处。大唐王朝国力昌盛如日中天,而当时的关中气候又是这般的温暖湿润,山水佳丽饶沃,于是帝王们正好趁此良机纵情享乐。第37章   秦人画廊秦中自古帝王州。对于关中百二河山弥漫着的经久不衰的帝王之气,我们有理由满怀敬畏,因为这块土地在历史上竟然先后出现了数以百计的帝王,黄帝、周文王、周武王、 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有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历史主角!时至今日,他们之中相当一部分人的陵墓仍然郁郁累累,披金戴玉的尸骨长眠于其中。>
  东汉末年,大名士仲长统预感到天下大乱的局面必将到来,痛苦地仰天叹息说:“大树将倾,非一绳所能系维。”这句话用在五代之 后的陕西倒也恰当,从那以后陕西的整个历史便江河日下,任何人力都挽回不了。从那以后,陕西的山水开始逐渐枯竭,钟灵之气黯然,所孕育出的英雄豪杰也一天少似一天。而 在此之前的3000年间,八百里秦川所诞生的风流人物何止千万,随口说出几个就足以令人仰慕不已了——军事上有吴起、王翦、王贲、蒙恬、马援、耿、窦固、窦宪、班超、 马超、杜预、杨素、李靖、侯君集、郭子仪等等咤叱风云的一代名将。
  书法上有颜真卿、柳公权这样的千古大家。
  画坛 上阎立本、韩斡、韩、周、张萱、关同、李成、范宽等等顶尖高手。
  在历史学领域,中国当之无愧是世界第一大国,而在中国数不清的历史学家中又有 谁能与陕西人司马迁和班固相比呢?
  另外,大建筑学家宇文恺、药王孙思邈、大发明家马钧、坚贞不屈的外交家张骞、苏武,大隐士梁鸿、韩康等等 ,无不是人中龙凤。
  文学方面就更是人才济济了,仅仅唐代一朝就涌现出了白居易、杜牧、韦应物、常建、薛涛、韩渥、杨炯等大诗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