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法国总统选举备受全球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是欧债危机持续发酵,被公认为是当前全球经济稳定的突出风险。法国作为欧洲两大“发动机”之一,新当选总统奥朗德将于5月15日宣誓就职,他上台后的经济政策走向不仅将影响法国的命运,也将左右欧债危机的走势。奥朗德上台后,法国经济政策的变化可能会打破欧洲已经达成的共识,带来新的分歧和摩擦,给欧洲应对债务危机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困扰一:
德法《财政契约》是否重谈
首先,《财政契约》何去何从。欧债危机很大程度上是欧元危机,“单一货币、不同财政”的制度缺陷为今天的危机埋下祸根,也制约了欧元区的应对能力,《财政契约》建立的目的就是弥补这一制度缺陷。但奥朗德大选期间明确表示,如上台将就这一条约“重新谈判”,而德国总理默克尔则针锋相对表示这一条约“不容谈判”,双方各自退让余地都十分有限:奥朗德需要履行竞选承诺,而且6月即将迎来议会选举,上台即“出尔反尔”将令其面临强大政治压力,甚至信任危机;默克尔通过艰苦努力才说服欧洲国家就这一公约达成协议,这也是未来监督债务国财政状况和维持经济与货币联盟稳定的有效工具,当然不会轻易放弃。未来,法德将就这一问题积极磋商,但难掩分歧,虽然最后双方可能通过某种方式达成妥协,让各自都坚持自己的原则并达成一致,比如对现在的条约重新“包装”但保留实质性内容、另外再签订一个“增长公约”等,但双方谈判过程中暴露的分歧可能被市场“过度解读”,导致外界对欧洲信心不足。
困扰二:
“反紧缩,求增长”难两全
其次,紧缩与增长之争。“反紧缩、求增长”并非法国的个别现象,对于紧缩与增长的关系,在深陷债务泥潭的南欧乃至除了德国的整个欧洲,已经掀起了反思潮。刚刚结束的希腊议会选举也显示出民众对紧缩政策的强烈抵制,未来紧缩政策很难落实。此外,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等欧盟机构领导人也都纷纷表示,欧洲“需要增长”。未来,围绕继续紧缩还是转向增长,欧洲恐将引发一场争论,由于欧洲经济形势复杂,各国处境与利益不同,这场争论在得出结果之前可能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而这一段时期欧洲应对债务危机的思路将是混乱或者模糊不清,自然也拿不出强有力的方案。当然,有欧洲领导人表示要在两者之间找平衡,但这实在困难,以欧洲当前的处境,“两全其美”的可能性极低,欧洲必须做出取舍,但无论哪条路都不好走:继续严格紧缩可能在债务国引发政治反弹,导致“反欧、疑欧”情绪蔓延,反紧缩的极端政治势力趁机扩大影响,甚至将希腊带出欧元区;如果放弃紧缩,转而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可能导致财政和债务问题恶化,出现主权债务“无序违约”甚至金融危机。欧洲正徘徊在两难之间。
困扰三:
搁置议题恐要“往事重提”
此外,奥朗德还可能把一些欧盟因无法达成共识而搁置的议题再度提出来,引发矛盾。奥朗德大选期间明确提出,当选后要在欧盟积极推动金融交易税和欧元区共同债券。萨科齐在任期间曾经积极推动过这两个议题,并且在欧盟范围内经历过激烈的讨论,但各方分歧太大,无法达成妥协:在金融交易税问题上,德国原则同意,但必须是欧盟各国共同征收,但英国为维护金融中心地位,坚决反对;在欧元区债券问题上,德国担心这将产生“道德风险”,导致债务国丧失改革压力,坚决反对。目前看,在这两个问题上,主要国家之间的分歧仍难弥合,“往事重提”只能是再次暴露相互间矛盾,不利于欧盟的团结形象,也不利于缓解债务危机。
欧洲当前经济面临多重困境,局面复杂,各种风险相互交织,找不到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法国大选结果又添加了新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欧盟内部的分歧与摩擦,债务问题可能呈现“长期化”、“常态化”的趋势,不时引发市场担忧和金融动荡,持续困扰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