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脑中的智力进化

 真美慧子 2012-05-17

人脑中的智力进化

人脑中的知识体系不断发展,人的智力也随之不断提高,就像生物进化一样。

进化的定义与机制。按照生物进化的标准,包括遗传变异、生存竞争、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1、在人脑的知识体系中,创造性相当于遗传变异,能够产生新的知识;2、对同一问题有多种解释方法,这些方法之间产生竞争;3、这些知识是否适合具体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4、只有能产生判断、预测能力的知识才能够留下来。

竞争机制的形成。人脑是一个微型的竞争环境,但是既然有竞争环境,又具有进化所需的变异、竞争、选择机制,就应当看作进化模式。一旦一个进化模式形成,其威力是巨大的,系统能够得到持续发展。故而我们能够看到人的智力水平在生命期得到很大的发展。

学习。在智力进化过程中,引入外来知识即学习的作用非常明显,就相当于引进外来物种。学习是人们获得知识的最主要手段。

不同层次上的知识积累。当一种知识成熟之后,就会固化并在其水平之上发展新知识,这种持续演进的知识发展促使人的知识发展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就像病毒到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再到智能生物。知觉是第一级,概念和形象思维是第二级,语言和逻辑思维是第三级,建立在科学体系之上的理论、推理、演算是第四级。

知识的繁衍。一个人的知识传递给他人,这是知识的繁衍,知识通过繁衍,跨越了个人大脑的界限,在人群中传播,这样就从一个单一的竞争和发展平台扩散到以人类为边界的更广阔平台,好比电脑单机到互联网的飞跃,甚至知识还能够在高等动物之间传播,比如一些技能可能被小动物模仿。

创造与学习。这是两种获得知识的途径。人脑从来都不乏创造,随时随地能够产生各种新奇的创造性想法,但是为什么还是以学习为主要获得知识的途径呢?因为知识是经过筛选的创造,其效率远远高于创造出来尚未检验的知识。但是为什么还需要创造呢?因为毕竟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不够全面,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可学。这就好像主食和猎物的区别,主食能够保证基本的需要,就像创造可以随时发生,猎物能够补充更丰富的营养,但是不能成为日常饮食。

生物发育与智力发育的比较。在人脑中短短的生命期就完成知识的快速积累真是个奇迹,就像个体胚胎发育重演了生物进化的全过程一样。只有经过这种三级跳式的发展,才能最大速度地发展,这是生物发育和智力发育共同采用的模式。生物发育和智力发育的另一共性是社会性,生物需要遗传基因作为基础,需要在群体中才能实现,无性繁殖已经被边缘化,近亲繁殖也只能培育出弱小的后代,因为无性繁殖缺乏适应能力和组合变化能力。人的智力发育也是如此,一个人孤独生活就切断了知识传播的途径,失去了知识获取途径的个体,只具备极低的智力水平,仅仅能够维持生存。

如何提高智力进化的效率?学习和创造是相得益彰的,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充分揭示了学与思的关系,不断地在学习和思考中循环往返,才能最快速度获得智力的提升,才能将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习是逻辑思维过程,是通过语言和行为训练获得知识的,思考是形象思维过程,通过联想、想象将所学知识在头脑中重演,让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充分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评价智力的标准。人类智能是为了应用而产生和存在的,因此知识的应用能力成为评价智力的关键。知识的应用主要是认知、判断和预测,认知是为了让新知识和旧知识融合;判断是知识分类和行为选择的过程,是思维过程的重要步骤;预测是对尚未发生的事件的模拟推演,通过预测能够使个体抓住未来的机会和利益。在思维过程中,提高智力和提高目的实现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是整体发展过程的两个方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