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歷代金銀幣的的收藏投資與鑒別

 兰黛公主 2012-05-17

歷代金銀幣的的收藏投資與鑒別


    隨著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收藏熱潮的來臨,全國收藏愛好者對歷代古錢幣的收藏投資已蔚然成風,就中華歷代錢幣珍品而言,目前各大拍賣行已經拍出幾十上百萬元乃至數百萬元一枚,從全國各地的拍賣行對歷代錢幣精品的拍賣樂此不彼的行情來看,這種如火如荼的古代金融文化貴金屬藝術品投資趨勢將得到迅猛的發展。

對古錢幣中的金銀幣珍品來說,其文化內涵的價值,要遠比一般的銅幣、鐵幣及其他幣種要高出許多,因為銅幣、鐵幣是歷朝歷代的流通幣,其數量龐大,傳世眾多,而歷代金銀幣則是宮廷的賞賜、鎮庫、試鑄用幣,其使用範圍極小,鑄造量極低,歷代金銀幣在錢幣收藏中也可謂鳳毛麟角,其廬山真面目令許多錢幣收藏愛好者眼遁,所以對歷代金銀幣的收藏,目前在我國還只萌發在初始階段,因此古代金銀幣投資的升值空間是巨大的。因為歷代古錢幣同時擁有國家的歷史文化和朝代的金融文化,研究一個朝代的錢幣文化也就可得知一個朝代的歷史盛衰,錢幣鑄造工藝是與當時王朝的冶煉技術興衰分不開的,我們收藏古錢幣,必須搞懂歷史,搞懂王朝的金融文化,才能更好地鑒別古錢幣的真偽,現在的科學技術發達,為了利益,仿造的假錢幣無所不有,所用材料也各不相同,讓人防不勝防。但是,歷史文化的沉澱與歷史的本來面貌是不能偽造的,下面列舉收藏中鑒別真假金銀幣的不同之處,略供參考。

1,古代金幣,在歷代錢幣的收藏中它都屬於金字塔的頂端,中國歷代皇朝均把鑄造金幣看成是政權鞏固的象徵,金幣在歷代都屬宮廷祭典、賞賜,把玩、鎮庫的珍稀之物,在每個王朝中,只在宮廷及少數的王公貴族中流通使用,而民間作為高額貨幣使用的多是金錠或金條,金幣的持有是歷代王朝中上層人物的身份象徵,持有它的身份非富則貴!黃金的顏色富貴華麗,是財富的象徵,黃金的比重是19.3/立方釐米,手感極重,與其他類似黃金的金屬易分別,古金幣可用體積法計算其含金量,古代的金幣含金量一般都比皇宮內使用的黃金器皿高,經科學檢測其含金量都在7593%左右,古代金幣做工精良,多為鑄造和手工雕刻製作,黃金質軟,手甲硬刻留痕,經常揣摩碰撞而極易產生痕跡,因此金幣上常見有自然使用的碰撞磨損痕跡,黃金是惰性金屬,是很難受到空氣氧化的,古金幣含金量較高,所以一般不生銹,但是大多數的古金幣表面都有類似朱砂紅的氧化物質和包漿,這種不可仿製的包漿特徵必須生成在錢幣的使用磨損痕上。觀看金幣的質地,包漿,磨痕,古韻,工藝的細節,是鑒定古金幣的重要手段,缺一不可。任何品種的仿製目地都是為了暴利,真金製品的造假是難以想像的,因為目前任何人造金屬都替代不了黃金的特性,任何真金假幣的包漿和時代特徵都是無法仿製的!

1,古銀幣為歷代王朝中上層社會的使用貨幣,流通範圍極小,大型的古銀幣多為鎮庫幣、賞賜幣。所以歷代古銀幣存世量極少。古銀幣每枚都做工精良,質地純正,白裏透亮,質軟,延展性好,硬性尖物劃即有痕,撞擊時聲音清脆,悅耳連綿,版面平滑,邊道勻稱,無生硬的邊刺,,圖文自然大方。一般老銀幣的特點可以總結為“白、鏽、痕、潤、古”等,所謂”白”者,即老銀幣或整體或部分外露處顏色白裏透亮,這種白亮是一種久經風霜而不變的銀質特定顏色,而偽者因銀質不純,往往灰暗無白亮感覺或偏1偏紅;所謂“鏽”,即老銀幣上有老鏽,此鏽與存放的環境有關,有黑。紅、綠、藍、褐,等色,並在磨損的凹陷處有自然形成的垢,與磨損的白亮處相應和諧,而偽者往往整體一色,凹陷縫隙沒有自然老垢;所謂“痕”,即老銀幣由於流通原因出現磨損痕跡,銀幣在流通使用時留下的自然磨損痕跡,深湶灰唬匀徊灰巹t。而偽者一般沒有磨損或磨損生硬;凹中無自然形成的垢,所謂“潤”,即老銀幣製造一般水準較高,經過長期使用,退了火氣,沒有刺手的毛邊現象,老銀幣上的包漿經過數百年的老化,產生溫潤的現象。而偽者卻經常棱角分明,尤其邊緣處更甚。人造仿製包漿色澤枯澀單調。“古”就是古錢幣從造型、文字、包漿均能發出古樸的時代特徵。而偽者正是缺乏這種時代特徵感,以上古銀幣的五種特徵是鑒別真假銀幣的極好方法。

 

2,銀的比重是10.5/立方釐米,可用體積法計算含銀量,簡單的方法是:準備一隻碗(口要平整),再準備一隻大的玻璃注射器,(要有量度),用注射器將碗注滿水,記住注入的水的體積,然後將錢幣放入,將錢幣撈起後,再將碗裏的水抽入注射器,就可以知道錢幣的體積了,體積X比重=重量,這種方法用於金質器(金幣)的計算比較準確。

3,傳世的銀幣有堅硬細密的氧化黑漆古色,通過長期的人摸手碰,會有明顯的磨損痕及碰撞痕,在錢幣凹處有油膩的聚集物,堅硬不易洗掉,古銀幣因其質地不純含有少量的銅、錫、鉛等雜質,埋入地下會生成些不規則的堅硬自然的綠鏽。紅鏽,黑漆古鏽,或其他五彩繡,很有層次感,老銀幣出土後保存不好包漿會迅速氧化,如在空氣潮濕的環境中存放,或濕水會在短期內變色,水煮會讓包漿發黑,

4,偽造的假銀幣因是電腦排版,整體鑄造比較精緻,黑色包漿及綠鏽湼。{比較單一,用沸水煮泡即會褪色,煮不掉的用刀刮,易成卷狀,用鼻聞或有酸、堿異味,用試紙測PH值,一目了然,假幣沒有使用的自然磨損痕,或磨損痕做舊生硬,很容易分辨。

5因銀是貴金屬,造假者為了利益,多使用銅、銀、鉛、錫的合金製作,銀的比例較少,由於不是純銀,造出的錢幣發暗,發黃,發青,敲之聲音發悶,白銅發出的聲音急促,無悠長的回蕩聲,在紙上很容易畫出黑線,或重量不夠,太軟或太硬都不對,又如做鏽,雖然人們通過化學方法做出的鏽已能煮不掉、摳不動,根深入骨。但這種鏽總顯得不自然、太妖豔,無層次,太單調或太做作。就象用化肥摧熟的瓜菜,生硬沒有時代韻味。
    對高科技假錢怎麼辦?一請堅信市場上不會出現真正亂真的高科技造假古錢。市場上的假錢,包括部分哂酶呖萍际侄卧斓募馘X,都會留有造假的破綻。金、銀均為貴重稀有金屬,鑒於金、銀的特性,目前再高的科學技術也無法造出能與金、銀亂真的替代品。假幣過於精緻或過於粗糙,無古樸感,只要我們認真學習,仔細揣摸,全面掌握古錢幣鑒定要領,就一定會發現假錢的破綻。二請堅信高科技手段與大自然和歲月巨匠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如材質,現今再合格的金、銀、銅成分和古錢的材料,也會有區別的。既使用當時古錢融化再做假錢的幣材,區別也照樣會存在。原因是歷史歲月所產生的效果是不能複製的,歲月在使人變老的同時,同樣會使古錢變老,老幣火氣無蹤,假幣火氣猶存,而這流逝的歲月痕跡,是任何配方也配不上的。只要做好了認真鑒別,我們相信錢幣收藏將胸有成竹。

 

                               金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