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岩市农业产业化问题探讨

 罗新书屋 2012-05-17
龙岩市农业产业化问题探讨
来源: 龙岩市统计局 日期:2010-01-25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当前一系列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现实选择,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调整农村收益分配,实现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分析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入手,分析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差距所在,剖析当前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发展我市农业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现状

(一)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不断发展,农业品牌战略初显成效近年来,我市各级认真贯彻省、市有关农业产业化的系列方针政策,以项目为载体,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扎实开展农业产业化工作,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得到迅猛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五大”重点产业(畜牧、蔬菜、林竹、果茶、烟草)和“五大”特色产品(红心地瓜干、咸酥花生、河田鸡、连城白鸭、福建黄兔)为重心的农业生产布局。截至2008年底,全市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100万元以上)达77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25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0家。2008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实现75.7亿元;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4.2亿元,带动23.1万农户增收12.2亿元。“五大”重点产业实现产值142.1亿元,“五大”特色产品实现产值9.0亿元,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73.3%4.7%。同时,全市农业正着力向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路子迈进,2008年,全市共有中国名牌产品2个,福建省名牌产品15个,福建省著名商标20个,“绿色”标志农产品39个,无公害农产品134

(二)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壮大, 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2008年,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有11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5家,厅局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106家,涉及农、林、牧、渔各个产业,初步形成了不同的龙头企业群体,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壮大,全市11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固定资产16.20亿元,同比增长20.2%;企业从业人员1.58万人,增长10.6%;总产值47.20亿元,增长38.9%;上交税收1.09亿元,增长7.3%。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全市110家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数23.06万户,同比增长10.8%;订单联系农户7.29万户,增长8.6%;带动基地种植面积151.88万亩,增长21.4%;带动牲畜饲养48.81万头,增长176.5%;禽类饲养2310万只,增长7.0%;农户从产业化组织中得到的收入12.19亿元,增长41.2%。

(三)农产品加工水平不断提高,产业链不断延伸。优势农产品的发展带动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农产品从初加工逐步向精深加工拓展,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2008年,全市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75.71亿元,同比增长23.2%;农产品加工率39.0%,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农业加工产值16.03亿元,增长33.6 %;林业加工产值33.59亿元,增长11.8% ;畜牧水产业(含饲料加工)加工产值19.95亿元,增长48.0%;粮食加工产值6.14亿元,增长3.0%龙头企业也从最初的农产品加工型逐步发展到加工、流通、服务等多种形式。2008年,全市种养加工型龙头企业有72家,加工产值达29.77亿元,同比增长37.1%;专业市场和中介组织类型8家,实现产值3.53亿元,增长37.3%;其它类型30家,实现产值13.91亿元,增长43.2%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强劲。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我市结合各地农产品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上联龙头企业,下联农户,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全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截至20099月,全市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97家,带动农户9.57万户。其中,种植业294家,占74.1%;养殖业71家,占17.9%;加工业8家,占2.0%;服务业24家,占6.0%。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强劲。

(五)农村土地流转成效明显,规模经营步伐加快近年来,我市各地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引导农民采取转包、出租、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进行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土地向种植能手、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集中,规模经营步伐明显加快,效应逐步凸显。截至20099月,全市已建立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90个,建立村级流转服务站781个,分别占全市乡镇和建制村总数的73.8%43.8%。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43.9万亩,占农户承包耕地面积的23.4%。全市耕地流转面积中,连片流转规模在50亩以上有105013.04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29.7%。其中,50-100亩的6304.09万亩;100-300亩的3284.5万亩;300亩以上的924.45万亩。

(六)“一村一品”示范村产业发展初见成效。按《龙岩市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目标,全市每年实施200个“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示范村,其中竹业发展重点村100个、种植业发展重点村50个(含花卉)、养殖业发展重点村50个。自2008年实施“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工程以来,全市“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099月,通过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在种植业方面,全市共新开发茶园1.64万亩,带动全市新植茶园2.59万亩,开发速度居全省第一;新植果园0.24万亩,带动全市新植果树1.05万亩;新建连片300亩以上规模经营蔬菜基地6片,新植花卉0.21万亩。在养殖业方面,全市建立生猪标准化养殖场46个,标准化养殖小区2个,生猪养殖专业户0.56万户,生猪存栏49.27万头、年出栏97万头;4个家禽养殖示范村,养殖户831户,年出笼181.3万羽。在竹业方面,全市完成劈杂除草30.43万亩,深翻19.21万亩,施肥14.43万亩

二、优势和差距

(一)优势

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以下四个独特的优势:

1.资源优势。我市的山地、森林、气候、电力、人力资源丰厚优裕,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巨大潜力。2008年,全市山地面积1496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8.0%,森林蓄积量8000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27899万株,为全省重点林区;全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全市河川年迳流量188.55亿立方米,水利资源理论蕴藏量245.85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水能蕴藏量209.56万千瓦。全市乡村劳动力资源数140万人,常年从事农业的有59万人。

2.区位优势。龙岩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腹地、重要增长极和国家公路主枢纽,地处承接沿海、辐射内陆的闽粤赣边重要集散地,龙岩交通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东与泉州、漳州两市接壤,西与江西省赣州市交界,南邻广东省梅州市,北接三明市,具有很强的区域市场和要素集聚优势。

3.技术优势。全市拥有农林牧渔专业技术人员三千多人;农村乡土人才丰富,已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二十多万人;形成一批国内先进的养殖、种植技术体系,特别是生猪养殖、生态养殖和反季节蔬菜、高山茶、特早熟水果等种植技术。

4.传统优势。闽西向来重视农业的发展,具有传统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发展生态农业经验丰富,农产品传统加工技术广而精。近年来,我市各级全面贯彻市委、市府提出的“整合拓展升级,做大做强做优”的工作方针,以开拓市场、调整结构、创新体制为“三大重点”,积极实施市场、区域、创新、项目、品牌“五大战略”,紧紧围绕规划的7大主导产业(畜牧、烟草、林竹、果茶、蔬菜、食用菌、花卉)5个重点产品(瘦肉型猪、咸酥花生、红心地瓜干、河田鸡、白鹜鸭)发展农业产业化,积极鼓励支持广大群众进行山地、水面综合开发,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种植、养殖开发的积极,建立了数十个有一定规模和各具特色的拳头农产品基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差距

与先进省份和地市相比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以下差距:

1.经营主体发展动力不足。以龙头企业为主的各类产业化组织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是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和依托力量,它们的发展状态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和效果。与先进省份和地市相比,我市各类经营主体规模较小、带动能力较弱,大型骨干龙头企业偏少。2008年,全市11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但80.9%的企业销售收入低于5000万元,销售收入上5亿元以上仅有1家。

2.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农业企业科技开发投入少,自主研发能力弱,技术创新和品牌培植意识差,造成了我市产品竞争力弱、市场占有率低。在我市11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普遍存在现代科技要素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上的技术含量不高,对农产品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2008年,110家企业科技开发投入6125万,平均每个企业不足56万元。加之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农业劳动者素质低,导致农业科技推广缓慢,先进实用技术涵盖范围不大,未能培育形成适应市场的自主品种体系,科技效益难以得到充分显现。

3.产业链短,关联产业群发展不快。目前我市的龙头企业,多数只从事一般加工和销售,缺乏综合配套功能。没有形成从产前的信息指导、农用物资供应,产中的耕作、播种、施肥、植保、病虫害防治、良种繁育,到产后的收购、加工、科研开发、运输、仓储、保鲜、包装、销售等产业功能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关联产业群还未能良好的发育和健全。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2008年,全市农业、林业、畜牧业、粮食四大类加工产值比重为21.244.426.38.1,林产品加工比重超过四成,真正和农户联系密切的种养业产品加工比重还不高。养猪业作为我市第一产业中的支柱,在11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中,经营生猪加工的龙头企业仅有一家,而经营渔业的龙头企业至今有待突破。按龙头企业主营项目分类,农、林、牧龙头企业数比重为58.220.920.9,农产品加工结构发展不平衡。

(二)市场体系建设滞后。目前,全市缺乏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除曹溪农产品批发市场相对较大外,真正能够辐射全市乃至周边省、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尚未建立。为数众多的小型市场的辐射和流通能力很弱,市场对农业产业化的推动作用还不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建设的薄弱导致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市场信息不灵,农户生产有较大的盲目性,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二是产品难以上档次。千家万户的个体生产加上成百上千的个体销售,特色农产品在质量和包装上难以提高和统一,在对外宣传上也难以一致;三是农产品难以进入现代化的流通渠道。超市作为现代化的商业新业态,将是今后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重要渠道;目前,我市真正通过超市销售的农产品除花生、地瓜干等少数品种外,大部分还是靠个体户的贩销。随着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日益增强,超市将成农产品销售的主渠道。

(三)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推进农业产业化,目的是推动农民进入市场。而农民的组织化、集约化是其进入市场的前提。近年来我市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总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合作组织数量少,联系农户的比例低。据统计,截至20099月,全市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97家,成员1.44万户,带动农户9.57万户,仅占农户总数的15.3%。二是现有的专业合作社、协会等组织,多为松散型,与农户的联结度不高,难以适应生产销售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三是缺乏农户利益共同体性质的协会组织。专业合作社大多是由龙头企业发起成立的,在操作上是以企业利益为中心,难以代表广大农户。各县(市、区)虽也有少量的农业协会,但由于组织的不健全,难以组织农户采取集体行动,难以发挥农户与市场的中介作用。

(四)农民整体素质较低。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末,在全市59.5万的农村从业人员中,按其文化程度分,文盲占12.4 %,小学占45.6 %,初中占34.9 %,高中占6.7%,大专及以上占0.4%;小学及以下文化的劳动力比例高达为58.0%,总体看,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随着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年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留在一产业的劳动力文化水平更低,这影响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五)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不足,影响农业产业化的纵向升级。在现代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提高农产品使用价值的质量以及农产品的附加价值,需要依靠农业产业本身的纵向升级,通过对农作物的创新培植以及对农产品的深加工来实现。而由于农业的比较效益低、投资回收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回报率较低等因素,我市农业企业总体投入不足。2008年,10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平均固定资产原值不到1500万元。同时,由于投入体系还不健全,没有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制约了主导产业的进一步壮大;企业和种养大户融资渠道单一,银行贷款困难,一些市场前景看好的项目无法尽快实施。2008年,11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平均得到的银行贷款和财政扶持资金分别仅为513.32万元和20.55万元。其中,银行贷款高于500万的仅有18家,低于100万元的企业有70家;财政扶持资金高于20万的仅有20家,低于10万元的企业有80家。

(六)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偏小,规模效益、品牌效益不突出。受我市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当前我市农业产业化普遍存在着规模小、规范化程度和标准化水平不高、效益不高等问题。2008年,在我市779家产值在1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年产值超过500万以上的企业有225家,只占28.9%;在全省3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85家省级龙头企业中,我市仅有国家级1家和省级15家,分别仅占2.9%8.1%2008年,在全市11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中,净利润超过1千万元的有4家,5001000万元的有5家,两者仅占总数的8.1%。而占48.2%的农业龙头企业,净利润在100万元以下。

(七)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机制不完善、联结不紧密。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产业化组织形式中,肩负着双重责任,既要保证企业自身利益的实现,又要能够带动农户,并让利于农。但目前我市大多数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不紧密、不稳定,除森宝等少数企业外,基本上还处于简单的市场买卖关系。虽然部分企业与农户签有订单关系,但双方履行率不高。2008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订单联系农户数仅占带动农户数的31.6%,履约订单成交额仅占销售收入的13.5%11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的47.20亿元总产值中,企业与农户签约订单实现的产值仅为5.90亿元,比重仅为12.5%

(八)专业人才缺乏,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较大,难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服务体系方面,尽管建立了一些专业协会、农产品批发市场,涌现出了一批农民经纪人,但这些服务体系组织松散、覆盖面不广,在传递信息、提供技术、促进营销等方面的作用还不能充分发挥。

四、对策、建议

(一)创新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成熟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鼓励龙头企业和农户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以土地、山林、劳动入股的形式发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组织,引导企业与农户等合作主体按照市场分工与协作的要求,建立长期稳定共赢的利益联合体。对在实践中出现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要及时总结经验,加以引导,给予政策扶持,形成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市场带动型等多层次、多类型、跨区域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态势,进一步优化我市农业产业化结构。

(二)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农产品市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方面, 采取政府搭建、能人控股、引进外资等多种形式,重点培育规模较大、辐射力较强、具有区域性影响的大型产地批发市场。同时,根据实际需求,改造或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辐射广泛的鲜活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改善全市农民销售农产品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重点扶持商贸型龙头企业的发展,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同时,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以电视、报刊、网络等为载体,及时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加强与市场的联系。

(三)提高农民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我市大部分地区地势崎岖,农业生产难以适用农场式的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一家一户式分散作业仍将是主要的生产方式。这客观上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带来了困难。当前我市农民的组织方式主要是专业合作社。与农业协会相比,专业合作社的组成和操作较为容易,但缺陷也较明显,它无力承担组织全体农户的重任。所以若要切实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近期之策可以是对现有的专业合作社进行组织机制上的改组、完善和功能上的提升,变松散型为紧密型,使其真正成为农民闯市场、增收入的凭借。远期之策应该是组织农业协会,将已经建立的单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适当方式联结起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组成跨越行政区域的甚至全国性的合作经济组织系统。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并且充分体现农民在组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增强农民和企业素质,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一方面,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农民素质。一是加强经济法规教育,提高农民的合同契约意识。二是进行标准化生产教育,引导农民改变小生产的随意操作习惯,按照企业的操作规程,进行标准化生产。三是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技术培训,使其成为合格的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的新式农民。另一方面,提升企业素质,推动产业升级。运用论坛、企业培训等各种方式,培育我市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市场化眼光和超前性思维,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以保证我市农业产业化企业的经营发展方向能紧贴国内外行业发展和消费变化的趋势;同时,努力优化农产品加工企业创新体系,提升农产品加工的附加值。加强工艺生产过程管理,完善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确保名牌产品的高品质,进而带动我市农业产业化升级。

(五)创造农业产业化良好融资环境。首先是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倾斜力度,并做到专款专用,跟踪审计,真正使农民得到实惠。同时整合现有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明确扶持重点。其二是加强政府与银行的沟通联系,积极为企业融资、贷款创造条件。采取信贷鼓励和风险补偿的形式,鼓励银行对龙头企业放贷,根据银行新增农业产业化贷款额和期限,按一定比例对贷款银行进行奖励。鼓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建立联保基金,政府对联保基金实行再补贴。其三是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扩大农民小额信用贷款额度。

(六)壮大龙头企业规模,增强带动能力。农业龙头企业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要不断培育扶持龙头企业,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一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要加速培育一批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在数量和总量上突破。我市应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产品加工为突破口,认真抓好畜牧、林竹、蔬菜、烟草、果茶五大优势产业和红心地瓜干、河田鸡、白鸭咸酥花生、黄兔五大特色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二要打造龙头企业产品品牌。狠抓优质农产品品牌,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予以重点扶持,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产品品牌,提高我市农产品竞争力。三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要引进资金和技术,在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方面下功夫,延长产业群,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

(七)进一步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对于当前广泛采用的合同、订单农业、租赁反包、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形式,要及时引导其向规范化、稳定化方向发展,提高合同履约率。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建立风险基金、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形式,与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向股份合作制方向发展。

(八)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主动融入海西。制定政策、优化机制,引导和鼓励广大科技人员进入农业和农村经济主战场,积极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服务,为农民增收服务。与此同时,要全力以赴对接好今年56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政策,充分发挥我市优势,拓展中央苏区政策效应,最大限度争取中央、省的政策支持,力争我市有更多的工作进入海西视野,争取项目,争取资金扶持,加快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化又好又快发展。

 

(作 者:卢常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