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导学生制定出相对稳定的课余时间学习计划表 制定课余时间学习计划表的时候,要注意各学科内容的当天兼顾、一周兼顾、学科不同学习内容上的兼顾,以及一学科学习阶段上不同的项目安排。并能依据当天学习内容进行适当调节,借助机动的时间进行部分科目的弥补。 二.引导学生养成有效、高效学习习惯 1.好好利用草稿 利用草稿的习惯是绝大多数教师在指导学生时最容易忽略指正学生的习惯,在指导学生正确利用草稿时,要着重强调几点:①要有分区利用意识,方便解题过程检查,减少不必要的失误;②明确表达式后选择有效步骤快速抄写在书本、卷子上,量大时要有粘贴的意识,方便双途循环性复习;③数理化三科列式时,要着重思考一下解答过程还需要列什么过程和内容,陈述什么量,尽量节省表达时间,使语言更加准确、精炼。 2.重点文字要划线,适当标注一些必要的剖析性文字,并弄清为什么要配图形、图象给解题者。 3.标注 划线下方标注剖析内容,平时练习时尽量在书本、试卷空白处标注简单表达式、过程。语文科可对作文、科技及生活阅读理解方面文章实施看法方面的批注。 4.数理化三科练习过程多时,可尝试粘贴白纸,提倡最简标注,为快速复习打下基础。
5.引导学生依据学习内容建立相关内容的专题网络图,不断提升自己的归纳能力和信息补充能力。教师可适时进行示范性展示和归纳过程指导。 三.引导学生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1.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开拓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让学生尽量利用下午第3、4节课时间看一些课外参考书、数理化杂志,晚上尽量试用学到的方法。有问题尽量不留到第三天,能问尽量当天或第二天问清楚(可问同学和老师)。在无法问的情况下尽量通过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学校可考虑建立专项资料阅览室供学生查阅资料,提升自学能力。 3.依据题目、知识分布特点引导学生建立解题思维网络图,并通过后续学习逐步补充完整。 4.剪贴题目,对典型问题及处理问题方法进行归类,既方便今后复习,又便于学生对所涉及的典型问题及相关处理方法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四.对个别学生提供学习方便,实施物质鼓励和帮助 对个别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其超前学习和实践,学校和教师应尽量为他们提供超前学习和实践活动上的方便。有条件的话不妨给个别困难的学生以物质方面的鼓励和帮助。 五.提升个别学生能力的指导性做法 指导学生超前学习,指导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网络式、发散式、专题问题归纳,并制作相应题卡。在做这项工作之前,教师不妨先进行示范,让学生从中真切发现和体会到做好这项的种种好处,力争与学生共同探讨某些问题,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六.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与引导 1.对超前学习学生要有心理鼓励、目标暗示。 2.对心理容易波动的学生要实施弱势提升方面的教育。 3.引导学生知己不足,学他人长处,力争超越别人。 4.实施集体块快合作学习(即分区块的快速合作总结归纳,再共享归纳成果的学习),鼓励每一位后进生融入集体合作学习中,共同参与学习,博采众长,提升信心。 5.对学生优点要放大,弱点要轻点,长处要让其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6.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到学生生活点走一走,了解学生平时学习条件、生活状况,多关心一些学生,与学生交朋友,提倡零距离德育教育,并为学生学习心理咨询和引导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进行阶段性的调节 当学生反映自己一段时间以来某一学科某些方面学习没有感觉或进步很小时,要考虑对学习进行适当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调节。这种调节最好是实践过的合理性调节。教师要有最佳调节的意识,教师切不可对学生实施盲目性和想象性的引导。 八.一些已参加工作或考上大学的学生反馈的学习经验和做法可以让在读中小学生分享 一些已参加工作或考上大学的学生反馈回来的一些好的学习及实践经验和做法,可以考虑让在读的中小学生分享,让那些没有多少学习经验的中小学生少走弯路,促使他们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做法,使他们的学习效率更高,能充满信心探索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