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为”的词义浑沦性及其构词趋向

 布狄厄布狄厄 2012-05-17

《论语》“为”的词义浑沦性及其构词趋向

万 献 初

(初刊于《语言文化学刊》第十二期,改写入《汉语构词论》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34f2be0100hb3w.html

    上古汉语词具有较大的词义浑沦性,这是随在可见的语言事实,以“王、君、后、帝”这一组词的语义分析为例即可说明。

    王,《诗·大雅·皇矣》“王此大邦”郑玄笺“王,君也”,《书·洪范》“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君,《礼记·表记》“以敬事其君长”孔颖达疏“君谓天子”,《书·大禹谟》“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后,《尔雅·释诂上》“后,君也”,《书·舜典》“班瑞于群后”;帝,《尔雅·释诂上》“帝,君也”,《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从所引材料来看,这四个词都曾经是“天子”义,可以互训,都是大一统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问题更复杂的是,这些词还各有自己另外的一些词义,“王”又表示诸侯、王爵、统治者、首领、祖父,还作动词表示统治、成王业等义;“君”又表示诸侯、封号、统治者、敬称,也可作动词表示统治、为君等义;“后”又表示诸侯、帝王妻、官长、土神等义;“帝”又有天、天神和动词统治天下等义。这些意义不会同时产生于同一语言平面上,是历时产生的语义积淀或叠置在一个平面上的结果,但它们之间的语义横向重合和交叉太多了,语义分界十分模糊,词义都非常浑沦,显示了上古汉语词的词形重复、词义浑沦的普遍性特点。

    元戴侗《六书故·疑》云:“王,有天下曰王,帝与王一也。周衰,列国皆僭号自王。秦有天下,遂自尊为皇帝。汉有天下,因秦制称帝,封同姓为王,名始乱矣。”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后来的语义分工定位倒不是戴侗认为的“名乱”,反而是对混乱词义的有序调整和明确的再分工,是对词义浑沦性的清理和消减。经过秦汉的词义调整和定位,“帝”为天子专名,“王”词义泛化多作通名,“后”为帝妻专名,“君”主要作敬称,四个词之间的语义界线相对明晰了。

    当然,汉语词的词义浑沦性不容易一下子就完全消除掉,也不能够一下子都完全消除掉,因为词义的历时传递和解释是有其相因性的,突然割断词义的历史链条就会引起词义源流系统的混乱,因此传统训诂学就创立“析言有别、浑言则通”的词义训释条例,用以解决已然的词义浑沦性与所需的词义限定性之间的矛盾,所谓“浑言则通”透出的就是上古汉语词确实具有较大的词义浑沦性这一信息。

    本文讨论后来的汉语构词趋向对已然的浑沦词义是如何取舍和限定的,反过来看,则是汉语的浑沦词义对构词方法及所构成的新词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由此折射出语义分析对汉语构词研究具有相当大的重要性。为了充分说明问题,我们选择上古词汇中词义浑沦性特别突出的“为”作为代表,并且是对《论语》一书出现的“为”作封闭式语料的穷尽性定量分析,这样得倒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就会有足够的代表性和说服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