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科考试失分情况统计分析表及使用说明

 励耕馆 2012-05-17
 每个人求学过程都要经历考试这一关,有些考试大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每次考试如果详细分析试卷,我们会发现我们学习中存在或隐藏着各种问题,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学习调节。如果我们平时不去理会每次小考试小测验中存在的问题,良好的答题习惯无法养成,学科学习问题无法及时发现,薄弱点没法得到有方向性的弥补,遇到规范性大考便容易出现大量的失分,给我们今后的学习带来诸多烦恼。因此,我们有必要设计一个比较合理的分析表来统计失分原因,分析学习存在什么问题,有方向性地调整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促进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

学科考试失分情况统计分析表是专门为分析考试问题、寻找学习问题而设计的一种重要表格,它也是综合学习指导中实施学习调节的一项重要判断依据。

一.某学科考试失分情况统计分析表

学科考试失分情况统计分析表及使用说明

二.学科考试失分情况统计分析表及使用说明

1.由于电子表格不易画斜线,故失分值项实际对应的是右下中部的空格。每个小方格上对试卷某一题的题号,左对失分原因,它填的是某一题由于某种失分原因而导致的失分值。

2.上表是按物理学科最常见的失分原因来设立失分原因项的,其它学科可以去除上表失分原因项目后,依据自身学科失分特点重新设立失分原因项目。若题目量不够,可以将表格列增加。

3.学生可以自行利用该表进行试卷失分原因分析,自查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失分原因,查找学习问题,引导学生调节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甚至适当变更学习方式和方法。

4.印发表格不容易,每考试一次便使用一张表来分析,比较浪费,既不符合节约理念,也不方便横向对比分析。实际使用过程中,可将表格画大一些,再将每一小格细分为一样的更小的几个格。以后同一学科可多次使用这一表格来分析失分原因,发现学习问题。某次考试,可利用细分表格中的同一位置小格标注失分值。这种细分小格观念还会带来另一个好处,那就是多次分析试卷后,可以直观发现失分的主要原因,查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一旦同一失分原因项目中失分题量多,失分值大,那么就要针对这一失分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甚至可能要调用另一些材料进行分析,以准确判断引发失分的主要因素,并进行学科某些方面的调节及引导了。学生群体学习存在问题很多,那就要考虑开列学习调节建议表,或举办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调节方面引导讲座了。

例如,通过上表发现许多道题出现计算错误,总失分值占的比重最大,教师若介入了学生试卷分析过程中,就要注意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 查问学生草稿纸如何利用,是不是乱写乱用,行列交错,不方便检查,便将检查步骤省略。如果确实如此,则要提醒今后学生草稿要分区利用,一行一行写。(2)询问学生是否有进行解题后的检查,没有检查习惯,要注意培养这种习惯。(3)是不是将草稿直接做在试卷边缘上,由于空白处少,便将一些步骤省略,造成跳步运算错误,同时也断了检查的机会。如果是这种情况,提醒学生以后将运算步骤写在草稿上,并分区利用。(4)若年段前几名学生普遍出现计算错误,而不是思路方法不清导致的,那就要了解学生学习时间安排情况,是否出现过度疲劳状况,因为没有休息好引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而引发计算错误。如若问题是由学校安排引起的,那就是提醒年段长重新制定年段工作计划,让学生身体有一定的调节时间和机会。(5)询问学生是否近一段时间以来身体不适,看病服药,引发瞌睡,注意力不集中。如果是这种情况,则要提醒学生加强身体锻练,调节服药时间,甚至换换药。(6)如果都不是上述五种情况,则要考虑是否近一段时间以来受到外界不正当的干扰,引发睡眠不足和注意力转移问题。

其它失分因素引发失分的原因也很多,需要教师认真去分析,笔者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5.完全没有思路,而是碰巧猜对的分值,从属于隐性失分,也要列入失分原因中,并列入失分原因分析行列。否则,下一次就不一定有那么幸运了。

6.有些学生,基础不牢固,分析能力有限,或者一些小问题不会发现,则初期往往得依靠有经验的教师帮助分析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

作为学生, 除试卷外,平常还要学会通过练习册自查问题;作为教师,除引导学生运用失分原因统计分析表查找学习问题外,还要引导根据自己存在的问题,适当调节自己学习计划、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 ,将自己学习状态调节到最佳,使自己真正处在高效率学习状态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