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河姆渡遗址第一期文化“三叶纹”、“五叶纹”陶块的几点看法

 LM0318 2012-05-18
对河姆渡遗址第一期文化“三叶纹”、“五叶纹”陶块的几点看法
[发布时间:2011-07-14]
作者:熊巨龙
 [摘要]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器引人注目,其中刻纹陶块的出土把我国的盆栽历史上溯到7000年前。7000年前河姆渡人已具有相对稳定的生活、娴熟的栽培、制陶技术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当时出现盆栽是顺理成章的。

关键词:河姆渡遗址 刻纹陶块 盆栽
 
    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众多文物中,有两件“刻纹陶块”颇引人注目。标本T33(4):90砖形陶块(残),两面均饰对称的叶纹和联珠纹图案,一侧饰芽叶纹图案,残高15、残宽9、厚4厘米(图一)。标本T213(4A):84,马鞍形扁方陶块,一方形框上刻五叶纹图案,一叶居中直立向上,四叶分于两侧互为对称。五叶粗壮有力,生意盎然。高19.5、残宽18、厚5.7厘米(图二)。它们均出自河姆渡遗址四个文化期中保存最好、最丰富的第一期文化,即陶块年代可追溯到7000年前。陶块系夹砂灰黑陶,质较坚硬,烧制火候稍比夹炭黑陶高,在850~930℃之间。多数学者认为刻纹陶块与盆栽植物有关。本文就刻纹陶块和植物盆栽,谈几点与之相关的看法,以供讨论。
 
    一 对“三叶纹”、“五叶纹”陶块定名的意见
    对于这两件陶块,上部的刻纹是植物无可置疑。“三叶纹陶块上的植物,有研究者认定为兰花,即虾脊兰”(1)。浙江省博物馆的俞为洁女士认为“陶块上的五叶纹植物,从形态上推测与万年青最相似”。康育义先生倾向“五叶纹的植物……尤其和裂果薯的形态更相似”。而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的姚晓强先生则持“五叶纹是稻穗纹的另一种表现形态,是稻穗孕育时的形象”的观点。然而,这两件陶块不少学者将其定名为“三叶纹陶块”和“五叶纹陶块”。笔者认为,这样的定名过于笼统,不够严谨,不能反映出陶块的实际含意,理由是:
    首先,笔者要指出的是,我们在观察图一、图二纹饰时,应把刻划的图纹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而不少学者往往对上部的叶纹比较感兴趣,研究也深入,却忽视了下部的图纹。我们不难看出,图一、图二除了上部是形象逼真的叶纹,下部都有显明的双线长方形框,即植物是生长在一方形器物上的,方形器物只能是花盆。三叶纹下面的盆较低矮,外壁刻意用小圆圈纹(尚存6个,估计残缺部分还有1~2个小圆圈纹)装饰,间距均匀成近似直线状排列;五叶纹下面的盆,更为有趣,底下有短斜线纹,似伸出的根须,栩栩如生。与现代的盆景盆栽时间一长,植物根须发达后,会从渗水孔中伸出来,是何等的相像。这对我们研究盆栽的历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在给陶块定名时,撇开其下部的花盆纹,而只取上部的叶纹称其“三叶纹陶块”和“五叶纹陶块”,显然是不够完整的。
    其次,我们再来看陶块上的叶纹姿势。三叶纹叶片宽而长,尖端尖,叶柄长,叶柄基部粗,中部细,呈瓶颈状。中间一叶(虚线部分为笔者补画)似伸颈昂首的鹅头,高出其他二叶,极具生长优势;左边一叶在下,犹如偎在母亲怀里的婴儿;右边一叶紧附中间的叶子,好像母亲背上的小孩。三叶虽略有点斜势,似被微风吹拂一般,但它们不分不离,紧紧依靠,挺立向上,富有生机。五叶纹刻划花纹保存完整,五叶呈披针形,均较粗,叶柄短,一叶居中直立,其它四叶两两分于两侧,微微向两边弯曲,不轻不重,分布自然对称。如果当时没有精心养护的盆栽植物,要刻划这样的画面是很难想像的。这说明河姆渡先民已经开始盆栽。五叶纹刻画陶片,“这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不但以流畅的曲线美表现河姆渡原始艺术的风格,而且也以特殊的构图证明,六七千年前已经出现盆景艺术,并且可能已形成一种社会风尚”(2)。
    综上所述,我们把这两件陶块称为“三叶纹陶块”和“五叶纹陶块”是不准确的,建议称之为“盆栽三叶纹陶块”和“盆栽五叶纹陶块”,以尽量揭示其真实含意。

    二 从“三叶纹”、“五叶纹”陶块谈我国盆栽的起源
    关于盆栽的起源问题,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发掘之前,有关我国盆栽花卉的史料,曾见于河北望都墓壁的“盆景”画。这座汉末六朝的墓葬,距今约2000年,但壁画是否是现代概念的盆景的真实反映,颇有可疑之处。因为该“盆景”图只是“净水一盆,盆中插红花”。盆中的花呆板、死气,无叶无分枝,毫无生机,没有盆景之韵,简直是刚插下去的带枝鲜花(有点像腊梅花)。比之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块上的刻纹(前面已经描述过),无论是植物造型,蕴藏的生命力,还是艺术性、观赏性,都要逊色。河姆渡遗址刻纹陶块的出土,对我国盆栽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可供研究的新史料。7000年前河姆渡艺术家们能够把自己熟悉的植物形态经过适当的取舍,精心刻划在陶块上,如果把望都墓道壁画中的“盆景”图称为“我国盆景艺术的雏模”,那么,河姆渡遗址“盆栽三叶纹陶块”和“盆栽五叶纹陶块”的出土把我国盆栽的历史又推前了整整5000年。

    三 从“三叶纹”、“五叶纹”陶块论7000年前河姆渡盆栽
    河姆渡遗址出土“三叶纹”、“五叶纹”陶块,绝非偶然。
    河姆渡遗址位于杭州湾南岸一块成陆不久的宁绍平原,南部是绵亘不绝的四明山脉。遗址中有61种、属动物遗骸和大量的植物遗存,从这些出土的动植物和孢粉分析,说明: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村落离海较近,当时气候条件较现在更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3~4℃,降雨量多800㎜,相当于现在的广东、广西及云南南部的气候),南部丘陵山地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发育,北部一带水域宽阔。这种山地、丘陵、平原、湖泊、沼泽与海洋相间的地理环境,加上当时气候温润,雨量充沛,使这里的动植物资源都极为丰富,成为河姆渡原始居民首选的定居地。从遗址第4层出土的木构件及大面积建筑遗迹看,当时的人们已经过着定居生活是确信无疑的。
    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仅为各种动物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环境,也为菱角、芡实等水生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更为人们栽培水稻等各种农作物提供了辽阔的水田。遗址第四层的上部发现了由稻杆、稻根、稻叶、稻谷和大量碎木屑片等有机物质组成的、间隔堆积厚度达20~100厘米不等的堆积层,保存完整。谷粒经原浙江农业大学游修龄教授、云南农业科学研究院周季维教授等鉴定,属人工栽培稻。同时,遗址先后两次发掘还出土了194件农耕工具——骨耜和大量的稻谷加工工具——骨镰、木杵及石磨盘。更为有力的证据是少数出土的陶釜底部还残留着“锅巴”,表明河姆渡先民已由刀耕农业阶段进入耜耕农业阶段,他们已经广泛栽培水稻,经常煮食米饭了。另外,河姆渡先民在种植水稻的同时,还培育了葫芦等植物。可见,河姆渡先民已经熟悉并掌握了一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和栽培技术。
    农业进入耜耕阶段,食物来源更加稳定,加上较长时间的定居,促进了陶器的生产。遗址出土的陶器种类丰富,数量居陶、石、骨、木器之首,仅完整器物就有2000余件。有夹炭陶,也有夹砂陶;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器,也有装饰品;有素面的,也有用刻划纹装饰的;有圆形器,也有方形器;有底部无孔的,也有镂孔的。遗址出土的一只陶盆,口径19、高7.5厘米底部镂有二小孔,与现在的花盆基本相近。
    日益稳定的定居生活,使河姆渡先民有较多的时间从事艺术活动,丰富精神生活。他们平常也爱打扮自己,用刻有花纹的骨笄来固定头发,用猛兽的牙齿作佩饰,用磨得光洁晶莹的石玦、石管、石璜、石珠等作装饰品。他们除在陶器上刻划图纹外,还在一些陶器表面进行绘画装点器物,如鱼藻纹盆、稻穗纹盆、猪纹方钵等,都是河姆渡文化陶器装饰艺术品中的精品,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美好生活的礼赞。同时也反映了河姆渡人祈求农业丰收、畜牧兴旺的美好愿望。精神生活的需要,这无疑使河姆渡人盆栽成为可能性。
    总之,长时间的定居生活,丰富的栽培管理经验,熟练的制陶技术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河姆渡人盆栽创造了主客观条件,我们有理由相信:7000年前的河姆渡先民尽管居住在美丽富饶的林边泽地,举目尽收大自然风光,但他们完全有可能把野外的一些植物带回来,栽种在屋旁,甚至种在陶盆里。这样,河姆渡先民在陶块上刻画盆栽图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 对“三叶纹”、“五叶纹”陶块用途的探析
   “三叶纹”、“五叶纹”陶块,这是至今我们所能见到的有关植物盆栽的最早资料。那么,7000年前的河姆渡先民制作盆栽刻纹陶块的目的是什么?笔者曾近距离观察了这两件陶块,并与其它数以千计的陶块(片)作了比较,发现这两件陶块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①图纹非随意勾勒,刻划精细,线条简洁流畅,刻纹清晰美观。②器壁特别厚,其厚度除釜支架外,在其他陶块(片)中很难找出第二,与一般的器物有明显的差别。③底部都较平,并且近底部四周有向外撇的迹象,似乎是为了方便摆放可能在陶块不干不湿时蹾过。由此笔者联系到河姆渡文化中反映出的诸多宗教意识。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精美艺术品中,不少都刻有鸟和太阳结合的图案,其构思、雕刻工艺,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让人难以置信。河姆渡人不惜成型、刻划、烧造等繁琐的工序,精心制作刻纹陶块,肯定在他们的生产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陶块极有可能是祭祀用品。7000年前的河姆渡尽管已经进入耜耕农业阶段,但那时的农业是一种极不成熟的农业形态,农业的丰歉还完全取决于自然条件,人们认识自然、战胜自然的能力还很弱,他们认为地球上的草木、动物和人一样都有生命和灵魂。在这种生存环境中,经常祭祀万物成了当时河姆渡人获取精神平衡与慰藉的手段。他们同样把植物刻划在陶块上作为供奉的灵物,祈求作物根深、叶旺,生长茂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然,把刻纹陶块作为观赏用的艺术品,也不是没有可能。随着生产力水平的逐渐提高,已经过定居生活的河姆渡人,在谋取食物维持生存之余,有暇进行一些艺术创作,开始创造美、追求美。遗址中出土了许多的用于人体装饰的石玦、石璜、石珠、石管、骨珠、骨笄和牙(骨)饰件,还有用于吹奏、打击的骨哨、陶埙和木筒等乐器,就是在生产工具(如陶纺轮、器柄)、生活器具(如陶盘、陶釜、陶罐)上也进行刻划、绘画装饰。可以肯定,生活在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人也无时无刻地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这是人类追求美好的愿望。他们把平底的刻纹陶块直立放置于室内比较显眼之处,既可以供人观赏,又可以美化居室,也是顺理成章的。至于“马鞍形五叶纹陶块可能是室内悬挂于门框或中柱上的艺术品”(3),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不是太大,否则没有必要把刻纹陶块制作得如此厚重而底面平直,况且陶块上也没有可以用来穿绳子或插杆子一类的孔。所以,笔者认为,刻纹陶块要么作祭祀用品,要么是观赏摆件,或两者兼而有之。

注 释
(1)袁尧明:《“盆栽起源于河姆渡”浅析》,《中国文物报》1994年1月2日。
(2)康育义:《河姆渡文化“五叶纹”研究》,《东南文化》1992年第6期。
(3)邵九华:《河姆渡——中华远古文化之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6月。

参考文献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3年8月。
俞为洁:《试论河姆渡盆栽五叶纹植物》,《农业考古》1991年第1期。
康育义:《河姆渡文化“五叶纹”研究》,《东南文化》1992年第6期。
姚晓强:《河姆渡五叶纹植物之再探讨》,《农业考古》1999年第1期。
袁尧明:《“盆栽起源于河姆渡”浅析》,《中国文物报》,1994年1月2日。
邵九华:《河姆渡——中华远古文化之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6月。
游修龄:《对河姆渡遗址第4层出土稻谷和骨耜的几点看法》,《文物》1976年第8期。
孙湘君等:《河姆渡先民生活时期的古植被、古气候》,《植物学报》1981年第23卷第2期。
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河姆渡文化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
陈忠来:《河姆渡文化探原》,团结出版社,1993年12月。
摘自:《东方博物》
本站编辑:练洁

发布:2011年7月14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