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葫芦艺术品欣赏(精品巡礼)

 博览606 2012-05-19

              葫芦艺术品欣赏(精品巡礼) 

 

葫芦文化 - 老排长 - 老排长(6660409)

葫芦文化 - 老排长 - 老排长(6660409)

葫芦文化 -老排长 - 老排长(6660409)

葫芦文化 - 老排长 - 老排长(6660409)

葫芦文化 - 老排长 - 老排长(6660409)

葫芦文化 - 老排长 - 老排长(6660409)

葫芦文化 - 老排长 - 老排长(6660409)

葫芦文化 - 老排长 - 老排长(6660409)

葫芦文化 - 老排长 - 老排长(6660409)

葫芦文化 - 老排长 - 老排长(6660409)

葫芦文化 - 老排长 - 老排长(6660409)

葫芦文化 - 老排长 - 老排长(6660409)

葫芦文化 - 老排长 - 老排长(6660409)

葫芦文化 - 老排长 - 老排长(6660409)

葫芦文化 - 老排长 - 老排长(6660409)

葫芦文化 - 老排长 - 老排长(6660409)

葫芦文化 - 老排长 - 老排长(6660409)

葫芦文化 - 老排长 - 老排长(6660409)

葫芦文化 - 老排长 - 老排长(6660409)

葫芦文化 - 老排长 - 老排长(6660409)

葫芦文化 - 老排长 - 老排长(6660409)

葫芦文化 - 老排长 - 老排长(6660409)

葫芦文化 - 老排长 - 老排长(6660409)

葫芦文化 - 老排长 - 老排长(6660409)

葫芦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植物,也许正因为它很常见,所以人们对它反而不太注意,更想不到它还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不过当你成为难得葫芦的朋友之后,你就会明白,它既是一种普通的植物,一种常见的器物,又是一种高雅的艺术,还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
       葫芦曾经在古代人们的生活里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葫芦在嫩的时候可以作菜蔬,做汤做菜,有多种吃法。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了葫芦的食用价值,《诗经》中就有“幡幡瓠叶,采之亨(烹)之”的诗句,说的是摘下茂密的葫芦叶子,烹调成美味的食品。葫芦干老成熟之后,又可以作为盛器,舀水挖面,盛药装酒,是极普通的生活用品。它还可以做成农具、舟具、乐器甚至火器,在生产、交通、娱乐乃至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感叹地说:“窃谓壶匏之属,既可烹晒,又可为器;大者可为瓮盎,小者可为瓢樽;为腰舟可以浮水,为笙可奏乐;肤瓤可以养豕,犀瓣可以浇烛:其利博矣。” 
       葫芦的品种很多,有的品种造型独特,本身就具有天然的审美作用,也容易被加工成工艺品。像大家都熟悉的烙画葫芦,在葫芦表面火绘上花纹图案,或山水人物,既可作为一种装饰品,又寓意着吉祥,充满浓厚的民间艺术的气息。我国古代还出现过一种工艺水平和审美价值更高的葫芦工艺品,即范制葫芦,古称葫芦器。范,即模子。它的制作方法是在葫芦初结时,将模子套在葫芦上,使之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生长,这样老熟后葫芦就变成与模子的形状一样了。范制葫芦器工艺已有四百年的发展历史,它最初出现于明代,清代因受到最高统治者的宠爱而进入宫廷,得以迅速发展并很快达到繁荣。它一度作为清代宫廷的御物,被誉为“奇丽精工,能夺天工”的“御府文房之绝品”, 成为王公贵族和士大夫阶层的高级玩赏品。乾隆皇帝曾不止一次写诗吟咏葫芦器,表达它对葫芦器的钟爱之情。清代的范制葫芦器种类繁多,工艺水平极高,有杯、盘、碗、盒、笔筒、鼻烟壶等数十种,而数量最多的是用以畜养鸣虫的葫芦虫具。清代宫中和京津一带民间有畜养鸣虫的传统,葫芦器工艺的发展与此有密切关系。葫芦器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钟爱,除了因为它有多变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主要在于它具有葫芦的特殊质地和色泽,洋溢着一股清新自然之气,给人以古朴、凝重的审美感觉。老熟的葫芦色黄如金,时间愈久,其色愈重;再加上玩好者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把玩摩娑功夫,其色由黄变红,由红变紫,最后达到紫润光洁,色如蒸栗,古色古香,令人赏心悦目。近几年,在研究者和艺人的共同努力下,濒临消亡的范制葫芦器工艺又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工艺水平在前人的基础上也有了新的进步,其中,难得葫芦斋的制作工艺甚至已经超过了古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与过去不同的,葫芦器再也不是垄断于少数人的手中,它已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为普通百姓的休闲玩赏,陶冶情操的艺术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