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葫芦范制的制模与套模

 bg1bgb 2018-05-15

浅谈葫芦范制的制模与套模

2018-05-15

近代制模工艺有木模、瓦模、石膏模和纸模。北京著名艺人张金通老先生的葫芦为模子葫芦,有创新一绝的风格。老人家的葫芦以福禄寿喜纹式较多,所以美称为“喜字张”,他的作品很有收藏价值。随着葫芦器和葫芦虫具的发展盛行,制模工艺也随之更为发达。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模子的翻制:


木胎(壮子):由七块木头制成,一般用较硬的木材。


胶胎:津沪艺人创新较多,有花模、素模,是用来翻制石膏模的。


①石膏模:石膏模是用木胎或胶胎范制的。简单方法如下:


将木胎放入容器中倒入石膏液,凝固后拆开木胎即为石膏模;

胶胎放满沙子,放在大的塑料筒内,倒进稀释的石膏,最后加上一层丝网。石膏凝固后,将胶胎内沙子倒出来,取出胶胎,石膏模成形。


②纸模:


这是一种古老的工艺,在葫芦形木胎上面先糊一层纸(白色),干后涮一层胶,再糊一张纸,依次顺序糊到2-3毫米厚,干透取出木胎成纸模。据老人讲纸模可承受几百斤的压力。天津艺人还用此方法制成纸葫芦虫具,也叫“貌似葫芦”,鸣虫在纸葫芦虫具里的叫声也清脆宽厚。


套模指的是范制葫芦器和葫芦虫具的工艺程序。清代康、雍、乾时期制匏工艺和各种葫芦器已用模子范制,当时的工艺匏器如盆、碗、盘、叶、尊、炉、杯、桌案摆设、神供奉祭用器,品种繁多,品相俱佳。但当时的模子很简单,只用两块木板或四块木板绊在一起刻成阴阳纹,后来又翻制成瓦模子,套在葫芦上成器,这说明当时范匏工艺的发展。



到清晚期民间出现了更多的范匏制模艺人,代表性较强的有“三河刘”和徐水的周家(徐水在民国以前成为安素模)。“三河刘”以六块瓦形模子为主,本长葫芦瓷皮糠胎,受到玩赏者的喜爱。三河原为三河东黄庄,早在咸丰年间东皇庄已划归顺义、平谷所属。“安素模”以大墩和勒制为主,可算为艺术一绝。


下面简单介绍套模注意事项,供玩赏者参考:


①套模时要选择适宜的葫芦装进,充满模子空间,对准模子底部和葫芦的脐眼,引脐对准。

②在套好的葫芦模子上口套塑料袋,晴天打开,阴天盖上,防止雨水进入,造成阴皮腐烂。

③随时观察要套模的有效葫芦的长势。

④引脐的铁钎通过模子底部,对准插入内堂葫芦脐眼组织部,太深影响皮质而且不准。


图文来自《清秋雅器:鸣虫与虫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BG1BGB免责声明
图文来自《清秋雅器:鸣虫与虫具》,本人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敬请尽快联系,本人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