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粒饱满的麦子

 陈年老酒TSG 2012-05-20

我

“你是麦子,一定要把你种到麦田里去,才能生根发芽,不要在巴黎的人行道上枯死。”
                                                  —文森特?梵   

    吴冠中坚信这话讲的就是他。他的确是一粒麦子,一粒饱满的麦子。这粒麦子最终选择在1950年8月离开了巴黎——这个给予他西方艺术思想的城市,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风风雨雨,这粒麦子深深地扎根在祖国的泥土里,保持着自己优秀的品质,顽强地生长着。7月7日至8月2日,在中国美术馆的5层展厅,“不负丹青——吴冠中纪念特展”让我们看到了这粒麦子捐献给国家的“丰硕果实”:31件油画、29件水墨、2件水彩作品。这些涵盖了吴冠中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到 2008年的创作。特展依托于大量的文献资料、历史图片、作品画册,全面呈现了吴冠中融汇中西的艺术脉络。
    精神的追求    
    鲁迅是吴冠中的精神之父,因此《野草》位于此次特展的第一位。画中鲁迅的形象落在画布上,每一笔都是那么有力,虽无具象的野草,但却有丛生野草的深度。明亮的色块散落其上,是无意中的有意。虽没有具象的描绘,但足以让人感到“生于野草,葬于野草”的力量。吴冠中敬仰鲁迅,他说:“在我看来,一百个齐白石也抵不上一个鲁迅的社会功能。齐白石画得很好,我也很喜欢,但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需要鲁迅。少了一个鲁迅,中国人的脊梁就少半截。我不该学丹青,我该学文学,成为鲁迅那样的文学家。”
    吴冠中的文学修养在早年就已显露。2006年陈修范在家里发现一份父亲陈之佛的手稿,原作者竟是吴冠中。事情要追溯到1946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一次公费留学考试。阅卷时,担任考试阅卷考官的陈之佛看到了吴冠中的应考文章,非常喜欢,自己偷偷抄了一份珍藏。这个秘密在60年后才被人所知。
    今天在他留下的画作里,已经向我们证明了文学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有多么得深远。鲁迅的精神指引着吴冠中在艺术创作上永远都直率地表达:对每一幅作品都不浮于表象,而是全心地付出。他把鲁迅的每一个文字都注入自己手中的画笔,终其一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之探索,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
    “我在艺术上要求太严格了,考虑到百年以后的中国画前途,只是苦了自己……”与其说他歆慕鲁迅用文字拯救社会的巨大影响力,不如说他是更敬重鲁迅的那份对国家、对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正是基于这种对艺术负责的态度,吴冠中做出了让别人难以理解的举动——毁画。尽管他的画作在艺术品市场已经卖到很高的价格,但在1991年,他还是把200多张自己不满意的作品一起烧毁了。“作品表达不好一定要毁,古有'毁画三千’的说法,我认为那还是少的”,吴冠中说。如果这样的责任感能够渗入到每个艺术家的骨子里,社会就能少些浮躁,多些有思想、有深度的佳作。那些“为争饭碗而标新立异,哗众唬人”的作品、那些“空头美术家、流氓美术家”也就不会混迹于社会谋取私利,破坏整个艺术的大环境了。
    形式美的激情    
    “代表了一股巨大的超越传统的创新力量,令国画艺术焕然一新。”这是上世纪 90年代中期在香港举办的现代中国画展上,媒体对吴冠中做出的评价。
    的确,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勇于挣脱旧有模式,尽情挥洒激情的现代派风格。这些充满着旺盛艺术生命力的作品,很难让人相信这是由一位古稀老人所作。画面上那点点的红、点点的绿、点点的黄……活跃在抽象线条的世界里,是青春的狂舞。没有迟暮的表达,不断地孕育新的感受,那是所见之物在大脑中高度精简、抽象的产物。“在传统的意境美领域中播种形式美因素”,国画《播》中滴落纸上的墨,似乎是吴冠中撒播下的种子。浓淡的变化、稀疏的变化、大小的变化、形状的变化,犹如铿锵有力的心跳。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文章开头那粒饱满的麦子。因为饱满,落在纸上看起来才会有形有意。2007年,“吴冠中走进798”画展的作品更加趋于抽象,创造了有别于任何前人的抽象。88岁的吴冠中有感于书法的玄妙,开始研究汉字的构成与美感。他以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平面构成原理,将文字作为一种造型符号,从绘画的角度来布局“画”字,而不是单纯的“写”字。
    吴冠中谨记着老师苏弗尔皮说过的话:“艺术有两类,一类是小道,它娱人眼目;另一类是大道,它震撼心魄。”因为鲁迅,他也会选择后者,因为他追求的不是喝茶遛鸟的闲情,而是像梵高的《向日葵》那样为艺术而燃烧的激情。因为一个“情”字,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他苦苦求索,以全球性的视野来审视自己的作品。将中国的传统元素与西方的抽象形式有力地结合起来。在油画《莎士比亚故居》中,面对自然中的景物,化具象为抽象、化繁杂为简洁,使形式要素从庞杂纷乱的自然元素中分离出来。东方水墨的浓淡变化,西方结构主义特征以精炼的横竖直线表现出来,令画面形式充实饱满。
    灰色调的油画《剑犹在》,没有大肆渲染的场景,也没有夸张的细节描绘,却有一种荡气回肠的英雄气概,悲壮中的冷静,全在那细微的灰色色调变化之中,实现了吴冠中追求的那种大道精神。
    人民的艺术    
    如果说专业的评判证明了他绘画上的成功,那么大众的审美需求得以实现,则完成了他履行社会责任感的使命,他把高质量的作品毫不犹豫地捐献出来,他用手中的画笔让受众从中得到审美愉悦,也从中得到某种启发。这应该是他绘画中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不论是被授予“法国文化艺术最高勋位”、颁发给他“巴黎市金勋章”,还是画作又在市场上卖了多少钱,吴冠中都没有太多地在意。他更执着地坚持艺术是“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艺术是为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而存在的艺术。
    在大英博物馆门口遇到的一个观众,让吴冠中记忆犹新:“那位老太太握着我的手说:'我看了你的画,全看懂了,我非常喜欢。’遇到这样的老太太,我心里很安慰。”
    在农村劳动的农忙之余,吴冠中画淳朴的农村生活,画高粱、玉米、南瓜等农作物。不识字的村民都跑过来看院子里的画说,“很像”。当看到吴冠中自己满意的画时,村民的评价变成了“很美”。“很像”和“很美”的区别,让吴冠中惊奇于群众的审美能力:“那么抽象的画他们也懂。和那些政治家的评判相比,我更相信农民的结论。农村生活牢牢地提醒我:艺术一定要扎根于人民。同时,作为中国艺术家,我一定要和国际上的艺术家比较。”
    2010年6月25日,这位行走在祖国山水之间的老人离开了我们,留给了我们一个意味深长的背影。在他描绘出来的流畅线条里,在鲜亮的颜色里,我们又看到了他,他依然干瘦,依然精神矍铄。他似乎在和我们说:“你们要看我,就到我的作品里找我。”
    吴冠中的生命将永远在他的作品里延续……

 
     我转自《学习时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