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醉醒石》笔记

 舒雯斋 2012-05-20

读《醉醒石》笔记

 

羽毛

 

《醉醒石》是明清话本,故事都很简短,是部短篇小说合集,收入十五个故事。故事精彩,文笔不俗,充满生活气息,是了解明人风貌的好物,看得人欲罢不能。

收入的故事,主要发生于明代,而且好几篇明显出自明人之手,衣食住行的描述,都十分详细,生动,而里边所写人物,性格鲜明。此书百度百科称是“一部瑕瑜并见的作品” 称其宣扬“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实在让人泪流。

这书并不宣传什么封建糟粕,甚至有些地方还出人意料。比如第三回,讲的是位家境殷实的老姑娘淑娘,他爹本想为她招个年纪相仿的女婿叫汤坤元,结果对方还没下聘,淑娘爹病死了,淑娘被叔叔安排婚事,嫁给了个穷酸老秀才填房。淑娘嫁过去,尚且惦念着曾有过婚约的汤坤元。老秀才好奇,问淑娘家人为什么将她放到这年龄才嫁(21岁),淑娘便说了她曾有桩未成的婚事。这老秀才和朋友喝酒,竟把他老婆告诉他的事,说了出去,而在座的有位不怀好意的,趁这老秀才不在家,就去见淑娘,冒充他是汤坤元。淑娘见了他,边说边哭,他也虚情假意应承,两人竟约好夜里结伴逃走。于是夜里,淑娘将陪嫁的首饰之类的贵重物品打包,就跟着这个假坤元走了。

老秀才发现老婆不见,写了个招子,内容如下:

    钱岩自不小心,于今端阳之夜,有妻冯氏淑娘,二十一二年纪,不知何物奸人,辄敢恣行拐去。房奁不利分毫,首饰尽皆搬讫,争奈孤孑寒儒。欲告官司无力。倘有四方君子,访得行踪去迹,情愿谢银若干,所贴招子是实。

    噗,这个是要张贴的,就是个:寻妻启事。

    老秀才的邻人大妈告诉老秀才,淑娘离开前,曾有位后生自称是汤坤元,去见淑娘,两人处了很长时间,淑娘还不明原由的哭泣。

    老秀才于是去找汤坤元,见到本人,就觉得那样貌不像坏人。

    “眉清目秀,齿白唇红。虽不傅何郎腻粉,晰白不减陈平;未尝学董子妖娆,风流略同宋玉。戴一方时式中儿,前一片后一片,颇自逍遥;穿几件称身衣服,半若新半若旧,甚为济楚。固难比膏粱子弟,气象轩昂;亦不失文物家风,规模秀雅。无才折桂,何敢偷花。”

    啧啧,这汤坤元实在长得美啊。

    虽然怀疑不是这人拐了他老婆,但是老秀才找不到老婆,就将这倒霉的汤坤元给告了,虽然汤坤元有乡邻作保,没吃多少苦头。

    后来查明了乃是有人冒充了汤坤元拐了淑娘,于是把伪坤元抓来,并获淑娘。

最后怎么处置呢?县官见老秀才嫌弃这跟人跑的老婆,就将淑娘许配给了坤元,也没有因为她随便被人蒙蔽,不守妇道,失身于贼人就判她刑神马的。

汤坤元领了去,赚了个老婆,又得了些嫁妆,却也乐呵呵。

当然假坤元就倒霉了,以“奸骗良妇,律有明条”的缘故,打了三十大板,发配岭南驿,摆站三年。噗。

明月在明事里写当时倭寇中以浪人居多,武力值杠杠的,杀人跟切菜似的。一开始明军抵挡不了,一跟倭寇打,倭寇跑明兵追,倭寇扭头明兵跑,总之那是相当之窝囊。当然,最后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是戚继光发现了穷山恶水出刁民的义乌兵,俞大猷也搞了俞家兵,于是浪人也不顶用,倭寇被揍得抱头鼠窜了。

《醉醒石》第五回讲了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位福建兴化卫指挥佥事,姓姚。这人是世袭武官,但并没有那些世袭家伙吃老本的嗜好,反倒是个“曾读两句,兼闲弓马,留心职业的人”。

这位姚指挥呢,三十多岁了,还没有儿子,对一位世袭的官而言,没有儿子那是天大的问题啊,过身后,就没人世袭了,这个好职位要丢给别人的。我当时读到这里,还以为这作者真混球,居然在隐射戚继光,噗,读下去才知道不是呢。

总之呢,这位姚指挥夫妻恩爱就不提娶妾的事,武恭人(他老婆)倒想为他娶一个,这位姚指挥呢,义正严词说:

“这是甚么时节,说个娶妾?如今人都道太平,那文官把我们武职轻渺,武职们也不知自爱,不知我管下有几个军,也不识得那一个是我的军。少一个军,我有一石粮,不去勾补。在的不肯操练,军器硝黄,还要偷卖。说起勾补操练,遣我多事。又有那贪利不知害的缙绅富室,听说这边线绵绫,拿到日本,可有五分钱,磁器玩物书籍合子钱,就有这些光棍穷民求他发本,求他照管。他就听了打船制货,压制防海官兵不许拦截。不知我去得,他来得,可不是把一条路径开与夷人么!一日就把我这边船装了倭人,突入内陆,变起不测,如何防备?况且有了这条路,商船来往,就有那穷民奸宄思量打劫,这便是海贼了。海上便已多事,还又地方连年少熟,官府不时追比,民不聊生,是内变也不可保。若是内外勾引应合,这沿海腹里,都不得宁戢,岂是我武官安枕之时?说甚娶妾!”

姚指挥这话,真是骂遍了当时的弊状。文官看不起武官,武官却也不自爱,连手下有多少兵,哪个归我管都不清楚。而手下这些丘八们,不肯操练,就顾着偷军队里的军器硝黄去卖。那些缙绅富室光顾着挣钱,凑些光棍穷民去海贸,还利用自身的关系不准海关兵拦阻,结果出船回来装了一船的倭寇(当时倭寇队伍中,中国带路党也占一定的比例的,勾结啊。),进入沿海洗劫。

这种世道,谈什么娶妾嘛。

 “武恭人道:‘这果是国家大事,你一人忧他不来。只是你三十无子,终不然把你祖父传来金带,留与族人?’”

武恭人说你没儿子不是要把那世袭的官职丢给别人。

姚指挥说:“我你极是相爱,年尚少,安知无子?若说娶妾,无论宜子与不宜子,未知性格何如。纵你素性慈和,知必不妒。倘那人不知安分,便已多事。且我与你,一夫一妇,无忌无猜,坦然何等快活。有了一个人,此疑独厚,彼疑偏疏,著甚来由处两疑之间?故不娶为是。”

简单的说就是我三十来岁还能生嘛,谁知道以后就生不出儿子呢。再说娶个妾过来,那人要是不安分,烦恼大大滴。

武恭人自己去操办(因为木有儿子而娶妾,被老婆追杀的戚继光泪流满面),选了个合她意的女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塞给姚指挥。“把锦衣绣妖、翠钡金钦去包裹将来,似个天仙一般。姚指挥道:‘太艳,是个尤物了。’却已喜在肚里。”

啧啧。姚指挥一看,真是个尤物,心里暗自喜欢。

总之这妾很争气,很快就怀孕了,并生了个男孩。

但是,“不料海上果然多事。浙有汪直、徐海,闽有萧显,广有曾一卿,或是通番牙行,或是截海大贼,或是啸聚穷民,都各勾引倭夷,蹂躏中国。”

这个是实情,当时带路党非常多,内外勾结,蹂躏中国。太悲哀了,摔!

当时戚继光,俞大猷还没有发光发热,所以:

 “沿海虽有唬船、沙船,哨船,都经久不修,不堪风浪。信地虽有目兵、伍长、什长,十人九不在船。就是一个要地,先有卫所,所有千人,加二十个总旗,一百个小旗,十个百户,一个正千户,一个副千户,一个镇抚,不为不多。平日各人占役买闲冒粮,没有一半在伍,又都老弱不知战,也不能战的。一卫统五所,上边一个指挥使,两个同知,四个金事,一个镇抚。有一个官是一个蠹国剥军的,都无济于事。道是军弱,养了军又增饷养兵,又没总哨备倭。把总、游击、参将,也不能彼善于此。船中相遇,也有铳炮、火砖,见贼船影就放。及至船到,火器箭已完,他的火器在,反得以烧我船。岸上防守,山上或岸上呐喊站立。及见贼一到岸,一个上岸,各兵就跑,将官也制不定。所以倭子、海贼,先在沿岸杀掠,渐渐看见官兵伎俩,也无所忌惮,直入内陆,竟至兴化。”

战船经久未修,不能使用,而本该巡海的士兵呢,大多不在船上。那些兵籍的丘八们,买闲冒粮,十有五不在军中待命,这还不算,丘八们还以老弱居多,不仅木有打战经验,也木有打战的觉悟。而那些武官们,一个个都是蠹国剥军的混球,总之,不用指望这群人能作战了。

于是倭寇船影出现,士兵就放铳炮、火砖,一但这些火器放完,倭寇上岸,士兵就开始逃跑,指挥的武官都制止不了。如最前头所提,倭寇武力值很高,所以在戚俞没有出现前,装备不良老弱散漫的明兵遇到倭寇会被切菜,所以他们见到倭寇上岸就逃的精神,咳,按说不难理解,但是实在太窝囊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武职都这副模样,姚指挥在家时经常跟他老婆说:“姚氏幸有后人了。只我一腔热血,洒于何地?”

倭寇一来兴化,“府县官慌张,与卫官佥点军民,分城防守,出文书求救。其时请得一个总兵,姓刘。带领三千步兵,离城十五里驻扎。也只期把个‘救兵到’三个字恐吓倭人,使他别去。这倭全不介意,仍在城外掳掠。拿着男子引路,女人奸淫,小孩子搠在枪上,看他哭挣命为乐。”

原以为来了个总兵,能应战,结果总兵带着三千步兵,驻扎在城外十五里,根本不敢伸头。倭寇在城外掳掠,奸淫女人,搠死小孩为乐。鬼子这德性四五百年就没变过。

“劫火遍村落,血流成污池。野哭无全家,民牧亦何为。”

还是继续姚指挥的故事,原来那刘总兵倒也不是真见死不救,兵力不足怕被倭寇劫营兼劫粮道,他派了五个健兵携带文书进城,好去跟城里通风说什么时候入城。不料这五人遇到了倭寇,被杀,文书还被夺了。倭寇打算赚城,找来五个汉奸,让他们冒充进城。城中官员见了这五位汉奸,听说总兵将在某某时入城,非常高兴。就姚指挥反对说:“不可。刘总兵兵在城外,倭子要攻城,怕他从后掩击;要去与刘总兵战,怕城中发兵救援,腹背受敌。今日是个相倚之势。若一移兵,贼无所忌。今日进城,明日就围城,是个引贼入来。这断不可。”这姚指挥还是有些用兵才能的,他指出倭寇之所以只敢在城外掠夺,不敢攻城,正是因为怕他们攻城的时候,刘总兵在他们身后偷袭,一旦刘总兵的军队也进了城,倭寇没有忌讳必然攻城。

城中官员都指望救兵,因此也就没有回绝刘总兵进城的要求(其实是倭寇冒充进城)。

于是倭寇趁着夜晚,让那群带路党在前,倭寇藏后,冒充入城,城中人发现是倭寇的时候,城门已经失守了。

 “城中鼎沸,道刘兵就是倭兵,已进城了。姚指挥在城楼上,也不及披甲,叫:‘军士快些随我拒敌!’军士已各跑下顾家。姚指挥拔刀当先,两个家丁后拥。其余相随的,也不多几个。沿路大呼:‘军民齐心杀贼!’望火光迎来,正遇倭兵。挺身砍扑,也砍倒一两个。后兵不继,竟为倭子所杀。”

唉,如上,姚指挥寡不敌众,被杀。

这武恭人一听仆人说倭寇杀入城了,本想等死,但小妾有孩子,就要求说:“老爷此去必然尽忠,但奶奶今日还以存祀为主。”也就是要护这孩子,给姚指挥留个后。

两个女人匆忙收拾了银两金珠,换上旧布衣,混入逃亡的百姓中,两人好不容挤出城,随身丫鬟失散了。

这些逃亡的难民中,有些匆忙逃脱没携带上财物食物的,就喊着:倭寇来了,吓唬人丢弃东西,顺便抢掠。武恭人和小妾包袱被抢。

这小妾鞋弓袜小行走不便,结果拖了两人的行程,遇到了一伙地方无赖,这伙无赖,不杀人,只抢东西,于是又被洗劫了一遍。屡次遭劫难,武恭人想投水自杀,小妾要求再坚持下去,死掉无益,不如活着为姚指挥存孤。

两人挨着走,没走多久又遇到了官兵,被拦去去路。这群丘八相当无耻,见两人有姿色,无任何行李,就要求说:不要到别处去了,到处都有倭寇,还不如随同一起到军营里去。强行就将两人推着走。

武恭人报出身份,但官兵不信,仍要强迫,眼看可能被杀掉,小妾从从容容道:“你们不消性急得,这位是位夫人,他断不失身的。不若你放他去,我随你去。”军官见年轻的自愿留下,就决定不要这年长的了。那小妾把孩子托付给武恭人,就叫武恭人快走。

这小妾机智而刚烈,先是骗说走累了坐一坐,等那武恭人约莫走远追不上了,才跟军官翻脸。

 “那瑞贞(小妾)倒剔双眉,竖着眼道:‘朝廷养你,要为朝廷守城池,救百姓。如今城池已失,不能救护,反在此掳掠百姓,王法何在?我今日有死,断不从你!’众人做好做歹的道:‘这等道学话,没人听你。去是决要去的。’便来推扯。那瑞贞拼定一死,也就出口道:‘奴贼!焉有命官之妾,随你奴贼走么!’

这干兵,恋着他的色,只要迫胁他,从没个杀他之意,却当不得他千贼万贼,骂得不堪。放了他去,小的不得,连老的不得,空混了半日。一个陡起凶心,劈头上一刀,可怜瑞贞竟骂贼而死。”

小妾就这样被杀了。

武恭人抱着孩子,跌跌走走,走到一个村子,见了村中一住户,正是他家的仆人,总算有救了。

 “又著姚鲸,将姚指挥拒战死忠,姚貌、姚豹死主情由,并曹瑞贞(小妾)死节情由,具呈府县,要行转申题请。凡一应孝子顺孙,义夫节妇,用几两银子,可以朦胧假得。独有死忠死节,是假不得的,却也是掩不得的。实实一个将官,死在战场上。实实一个女人,杀死在路上。这是甚么缘故?姚指挥是不消说得的了。曹瑞贞,县官怕刘总兵体面上不好看,著里递做遇倭骂贼,不屈死节。道兵与倭原不差一线,累累结勘相同。抚按会题,下部议:姚指挥升指挥使,建祠春秋祭祀,还升荫一级。曹瑞贞建坊旌表,赠孺人,从祭。奉圣旨俱允行。”

曹瑞贞,县官怕刘总兵体面上不好看,著里递做遇倭骂贼,不屈死节。擦汗。

 

我特别写及这个故事,是因为觉得很真实,当时倭寇为乱,带路党猖狂,有些官兵更是类同于贼匪。我老家便是闽南沿海,附近有一个地方,叫永宁,明时建有永宁城,当年倭寇来犯,城中一位官员与倭寇勾结,为倭寇开启城门。倭寇跟他约定说是他族人,面朝城墙,就能幸免被杀。结果倭寇入城,屠戮壮年,城里老弱妇人躲在下水渠中,被发现,一并血洗。这位官员的族人们也没能幸免。大屠戮过后,下大雨,血流满街。于是每年的那两日,农历四月二十三、二十四,时常会下雨,传说是老天爷在洗街上的血迹,而如果那两天不下雨,当地住户就要担水洗街,以示不忘。留下了“洗街”的习俗。

嘉靖是个混球,他在位时奸佞横行,官场黑暗,军队腐败,百姓受苦受难,否则也就没有这些事了。

再另,今日为汉奸辩护已经成为主流,还运用各种神逻辑。为了获得那么一点利益,就陷无数人于不幸于死亡,这样的人还值得称赞,真是有病。

每当国家动荡之时,带路党就跟苍蝇一样源源不绝。而腐败的军队,低等无道德约束的丘八们,更是人间一大祸害。 

转载博客:耕田的朱虚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