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有“老黄忠”也有草船借箭故事

 黄甲龙 2012-05-21

南宋有“老黄忠”也有草船借箭故事


文/赵炎


    史学界有个通常的说法,叫“北宋有相无将,南宋有将无相”,如果不以绝对论,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南宋初年有岳飞等“中兴四将”,中后期涌现出孟珙、杜杲、余玠等不世出的将才,确实比北宋牛逼。为将者,当以谋略取胜,战术次之。三国时的诸葛亮是个战术家,电视剧《亮剑》里的李云龙也是个战术家,那么,南宋诸将里,谁该算最牛战术家呢?赵炎选来选去,决定把这顶桂冠送给一位不太有名的将领,他的名字叫毕再遇。


    毕再遇,字德卿,山东兖州人,姿貌雄杰”,“武艺绝人,挽弓至二石七斗,背挽一石八斗,步射二石,马射一石五斗”。父亲毕进是岳飞的部将,“他以父荫入侍卫马军司,“以拳力闻”,曾经受到孝宗召见,被赐战袍、金钱。从这个生平简介来看,毕再遇是够光荣的,一个普通当兵的,能得到领袖召见,若无过人的武艺,恐怕做不到。但当时孝宗北伐受挫,南北又开始议和,英雄无用武之地,加上毕再遇的慷慨性格,在官场上吃不开,到开禧北伐时已年近六十岁,才混到小小武节郎的官阶(低级武官)。


    正是这位低级军官毕再遇,在南宋开禧北伐遭遇惨败的仓皇大溃退途中,利用其灵活多变、神鬼莫测的战术,挽狂澜于既倒,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短短数月间,从一个基层军官,火箭般地做到了封疆大吏,缔造了一个“高速”神话。其间发生的战场趣事,多不胜数,至今读来,犹觉趣味盎然。


    小排叉子树大旗,冒充大将军。


    公元1206年5月,两淮大地阴雨连绵,在望不到边的泥泞中,十万宋帝国正规军在金军铁骑的追击中,如潮水般狼狈而逃、丢盔弃甲。独有一支军队,军容严整,气势如虎,于惊涛骇浪中溯游而上,一杆大旗在血雨腥风中烈烈作响,大旗上书“毕将军”三个大字,旗下将领短小精悍,披头散发,带铁兜鍪,鬼面具,胯下黑色宝马神骏异常,麾下勇士无不以一挡百,在战场上挥洒“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这位将领就是毕再遇。


    那么,毕再遇所帅部队编制有多少人呢?只有四百八十名骑兵。古代军队编制与今天不一样,像毕再遇这种级别的军官,最多算是个小排长,按常规是没有资格树自己的旗号的。但毕再遇不但树起了旗号,还自封“毕将军”,有专门的擎旗兵和护旗兵。


    别小看了这面旗帜,由于毕再遇作战勇敢、智计百出,战争中后期,“毕将军”的旗号所到之处,金兵望旗披靡,闻名而丧胆,南宋军队则见此旗莫不军心大振。如泗州攻坚战,东城攻克,西城金兵仍在坚守,毕再遇大张“毕将军”大旗,对城上喊话:“大宋毕将军在此,尔等中原遗民也,可速降”,于是西城金兵真的就乖乖归降了。“毕将军”三个字成了绝对的金字招牌。好在战争快结束时,毕再遇真的做了骁卫大将军,可以名正言顺地树旗帜,不必再冒充了。


    老黄忠爱用敢死队,金兵莫能挡。


    毕再遇实在是不年轻了,六十岁的老人上战场,居然还能“手挥双刀,绝水追击,杀敌甚众,甲裳尽赤,逐北三十里”,“有持双铁锏的金将跃马而前,毕再遇以左刀格其简,右刀斫其胁,金将堕马死”。这等精气神,也只有三国时的老黄忠才可比拟。


    不仅自己作战勇猛,毕再遇还善于组织敢死队,以奇兵、疑兵致胜。


    当宋军主力宿州败绩时,毕再遇正按部署率领四百八十名骑兵扑向徐州。四百多人敢打徐州,胆儿够大的!


    由于不久前取泗州的计划泄漏,金人着手准备守城,关闭了泗州榷场,并堵塞城门。毕再遇将错就错,以兵以奇胜的兵法,率领亲手挑选的八十七名敢死士,提前一天到达泗州城下。泗州有东西两城,跨汴河两岸。他又施展疑兵之计,分兵在西城下河道上陈列旗帜,罗列舟楫,做攻西城状。而自己率主力急趋东城南角,身先士卒登上城墙,杀敌数百,金兵丧失斗志,从北门逃跑。攻克泗州,毕再遇一战成名。


    为了给郭倬、李汝翼的溃军赢得撤退的时间,毕再遇毫不畏惧,加速向灵壁行军,并在灵壁北门外以敢死士二十人独力迎头痛击追击而来的五千名金军铁骑。二十人对决五千人,这是个什么比例?可以想象毕再遇麾下都是些怎样的貔貅之士!


    金人怎么也想不到在宋军的全线溃退中还会有如此不怕死的军队,先自惊诧莫名。再望见“毕将军”大旗下面目狰狞的将领,想起那个毕将军神的传说,看见他胯下气势如龙的“黑大虫”,望见他身后烟土滚滚,不知道有多少虎狼之士正奋马而来,于是士气崩溃,惊呼道“毕将军来”,全军遁逃。


    守六合草船借箭,耍得金兵团团转。


    在毕再遇虚虚实实的打击下,金兵不敢追击,宋军安全撤回,以功第一,自武节郎连迁二十三阶为武功大夫,以后更迅速担负起整个两淮战场的重任,成为宋朝东线战场柱石,与川陕战场的杨巨源、李好义两位千秋壮士辉映东西。


    随后不久,乘着蜀川吴曦率部叛宋降金带来的突变局势,金国迅速调集近三十万大军对南宋进行了大规模的反扑。虽然在金军的攻势下,有不少城池被攻陷,大批宋军溃败,然而金军的攻势很快就被少数的几支宋军精锐所遏制。当时毕再遇知盱眙军,所部不过两万,纵横两淮,十余万金军却始终对之无可奈何。


    十二月,金军兵趋六合,威胁扬州。六合,有六朝古都的“京畿屏障”之称,毕再遇深以六合形势为忧,于是率军迅速南下六合迎击。宋军刚进入六合城,金人先头部队已经到达离六合二十五里的竹镇,这时候金军尚不知道毕军已抵六合。毕再遇利用这一点,命令军队偃旗息鼓,伏兵于六合南门,伏弩手于城上,在金军逼近城濠的时候,万弩齐发,金人遭受如此猛烈打击,正在诧异之时,毕再遇大开城门,伏兵尽出,同时城上旗帜尽举,金人以为遭遇埋伏,大惊失措,溃逃而归。


    不久,金军主力十万余众陆续到达,把六合团团围住,并企图焚烧灞木,决濠水淹城,被宋军以劲弩逼退。金人援兵随即到达,力量大振的金军合兵攻城,战况激烈,宋军箭支用尽。危急之时,毕再遇令人张青盖往来城上,金人以为是宋军主将,于是争相射击,宋军因此获得集于城墙之上的二十万支箭,防守力量顿时大增。这是一个真实的草船借箭故事。


    金人善以水柜取胜(从行文判断是类似于韩信淹龙且、关羽水淹七军之类的以筑坝放水打击敌军的战术),毕再遇将计就计,在夜里以衣甲草人数千,罗列成阵,在黎明时鸣鼓佯攻,金军惊以为真,急忙放水冲击,得知受骗后意气沮丧。毕再遇趁机率军进攻,金人大败。


    群羊擂鼓,撒豆成兵。


    一次在与金人野战时,金后援不断,毕再遇率军于某天夜里拔营而去,悄无声息。临行之前,遍插旗帜于营中,又命人绑住几只羊,把羊前腿放在鼓上,群羊挣扎,鼓声不断,一连几天,金人都不知道宋军已经拔营而去。


    金人骑兵厉害,毕再遇有一次故意与金人边战边退,到傍晚的时候,再次挑战金军,然后退兵。在退兵途中大撒以香料煮过的豆子,金人战马已经饿了一天,闻到豆香,埋头就吃,金人骑兵如何鞭打都不管用。宋军趁机反攻,金军自然打败,死伤无数。


    毕再遇不仅仅是战术家,同时也是军事装备改良专家。因为他的部队擅长野战,他在提高军队机动性上颇费苦心。针对宋军装甲过重的弱点,“造轻甲,长不过膝,披不过肘;减轻头盔重量;把马甲换成皮制”;以木头造车牌,下面安上转轴,使得一个士兵就可推可举。毕再遇部转战两淮,行动神速,这些军备上的革新,功不可没。


    城头作乐,大玩心理战。


    毕再遇自己的心理素质极佳,还擅长攻心战。在金兵扎营三十里包围六合的危局下,毕再遇一面经常在城头作乐以示无所畏惧,安定军心兼沮丧敌气,一面派出奇兵骚扰金人。金人昼夜不得休息,只得撤营远去。毕再遇料敌先机,判断金兵会卷土重来,于是亲自率兵夺取六合城东野新桥,攻击金人后队。


    在毕再遇层出不穷出人意料的打击之下,金军损失惨重,士卒疲乏,丧失了卷土重来的信心,于是向淮河撤退。毕再遇军追击到滁州,因为天气恶劣(“大雨雪”),才回师。这次追击,缴获骡马一千五百三十一匹,马鞍六百,衣甲旗帜等量。开禧三年初,毕再遇因功除镇江都统制兼权山东、京东招抚司事,封骁卫大将军。当时金人列屯六十余里,围困楚州已经三个月。征衣未解的毕再遇再遣诸将分道挠击,军声大振,楚州之围遂解。于是毕再遇出知扬州、淮东安抚使。


    嘉定和议成,毕再遇悲愤交加,累疏乞归田里。赐诏不允,除保康军承宣使,降诏奖谕,寻令带职奏事,提举佑神观。六年,提举太平兴国宫,十年,以武信军节度使致仕。卒,年七十。(赵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