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食决定健康 》1-5

 健康是福2012 2012-05-22
 
 

《饮食决定健康-1》

营养风险、纤维、粗粮细作、硒、维生素C、维生素A

 

专家:于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 

      贾宝庆  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外科主任

 

2012年5月22日播出

 

 

 

    营养风险指的是营养的问题造成不良后果的风险,比如说营养不良,不光是对肿瘤病人,外科手术的病人、创伤的病人,营养不良可以增加感染率,可以降低机体的免疫力,从而导致不良的后果甚至死亡的发生。

营养风险不仅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良,还可能造成一些其它临床方面的疾病。可我们到底存在不存在营养风险?怎么判断?

2012年5月22日播出《饮食决定健康-1》

   

    癌症病人需要什么营养? 

2012年5月22日播出《饮食决定健康-1》

我们必须首先要明确在康复过程中,需要补充什么样的营养,不需要什么营养,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传统富含纤维的食物有麦麸、玉米、糙米、大豆、燕麦、荞麦,很多粗粮都属于高纤维食物:

2012年5月22日播出《饮食决定健康-1》

在消化过程的初期,纤维往往不被消化。它在肠内快速蠕动,能帮助清除致癌物,同时促使更多的水分进入消化道。水和纤维组织使粪便量增大,从而稀释了致癌物。

食用粗粮不宜过量,它会影响消化和吸收,使人体缺乏许多基本的营养元素。癌症患者为了帮助肠道适应,增加粗粮的进食量时,应该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用“粗粮细做”的方法提升口感没错,但以添加大量油、糖、淀粉的方法来损害粗粮的“健康品质”,就错了。因为追求口感的前提,是不能背离健康的根本。粗粮的优势在于没有精加工,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得以保留。如果在其中加入大量油脂、糖,配合白面粉、白米粉、纯淀粉等,其优势就不复存在了。比如,餐馆和超市中销售的玉米饼都用油脂来煎、用食用碱或泡打粉制造多孔效果、用精白面粉和淀粉来加强细腻感、用糖来改善口味……这样制成的食物,已经不能完全保有玉米的营养价值。

总之,粗粮细做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口味,而不是粗粮的本质都改了。当你发现自己吃的粗粮全然不“粗”,恐怕它就已经成为“赝品”了。

 

 

【防癌尖兵有哪些?】

2012年5月22日播出《饮食决定健康-1》

一、改善免疫功能 提高抵抗力

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是比较突出的现象,同时免疫力下降也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的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给肿瘤患者适量补硒,有利于机体提高抵抗力,改善免疫功能。

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肿瘤病人广泛存在抗氧化不平衡,体内有害自由基过剩,硒可以使之得到有效的清除。

三、阻断肿瘤血管形成,防止肿瘤复发、转移

肿瘤转移和生长,依赖于自身建立的一套血管系统,从人体中获取养分,来满足它快速生长需要。而硒可以促进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生长,形成抗肿瘤新生血管的环境,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网的形成与发展,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渠道。

 

    芦笋富含的营养物质很丰富,究竟其中哪些是对防癌有明显作用的呢?

2012年5月22日播出《饮食决定健康-1》

    维生素C能阻断致癌物亚硝胺的形成。盐腌、渍和熏制食品含亚硝酸盐(咸肉、香肠之类也一样),亚硝酸盐与胺在胃中结合形成致癌物亚硝胺。不少亚硝酸盐也来自新鲜食物,它们开始是以硝酸盐形式存在,那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唾液中的细菌使自然硝酸盐变成亚硝酸盐,在胃酸作用下,亚硝酸盐会合成亚硝胺。这些合成不知不觉地在你胃中进行,除非你吃了含维生素C的食物。

 

 

    维生素A能阻止和抑制癌细胞的增生,对预防胃肠道癌和前列腺癌功能尤其显著。它能使正常组织恢复功能,还能帮助化疗的病人降低癌症的复发率。

2012年5月22日播出《饮食决定健康-1》


 

 

《饮食决定健康-2》

蛋白质、欧米茄3、单不饱和脂肪酸、肠内营养

 

 

专家:于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 

      贾宝庆  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外科主任

 

 

    谈起癌症的治疗,除了手术以外,大家都知道还有放疗、化疗。但是放化疗除了能有效杀灭癌细胞以外,对身体的其他细胞也会有损害,从而出现一系列的副作用。而贾主任告诉我们,这些副作用主要包括:免疫力下降、消化障碍、身体衰弱、骨髓抑制和炎症反应。

2012年5月23日播出《饮食决定健康-2》

 

说起预防癌症,人们往往认为就是多吃蔬菜少吃肉,认为吃肉可能会增高癌症发病的风险。于康教授提示大家,因为怕得癌症而放弃吃肉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实际上,也有一部分肉,在降低癌症发病风险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作用,那就是——深海鱼肉和鸭肉。 

于教授告诉大家,深海鱼中的欧米伽3对于已经患有癌症的患者来说,有降低癌症炎症反应的功效;而对于广大没有癌症的健康人来说,还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因此能起到一定降低癌症发病风险的功效。

对于深海鱼应该生吃还是熟吃的问题,于康教授说其实生吃更能确保食物中各营养素的完整性,但是由于没有经过加热做熟杀菌这一过程,对于卫生的要求一定要高。

而对于深海鱼应该吃多少的问题,于康教授建议大家一周吃三次,每次的量大约是3-5两。

2012年5月23日播出《饮食决定健康-2》

 

        鸭肉当中含有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也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的功效,所以也有一定的降低癌症发生风险的作用。而鸭肉应该怎么吃呢?于康教授和贾主任都认为清炖是更加适合的方法。清炖的好处是,第一能够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加入或者产生不必要的有害元素。第二,清炖的温度相对于煎、烤、炸等方法温度更低一些。于康教授认为过高的温度是产生一些致癌物质的原因之一,所以提醒大家在做饭的时候,尽量多选用一些累死清炖、水煮这样,温度相对不会太高的烹调方式。

 

 

无论是对于健康人和癌症患者,蛋白质都是必不可缺的一大营养素,而动物类制品是优质蛋白质的一大来源。但是肉类有很多种,它们中的蛋白质含量谁高谁低呢?

2012年5月23日播出《饮食决定健康-2》

 

其实,就蛋白质含量而言,红肉中的蛋白质含量普遍比白肉中的蛋白质含量低。但是,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不可能说就单一的摄入蛋白质,而是蛋白质、脂肪、胆固醇……等各种元素同时摄入。而红肉中的脂肪多为饱和类脂肪酸,对人身体不利。所以到底应不应该吃红肉,变成一个比较纠结的问题。

本期节目中,于康教授将为大家介绍一种红肉,它的营养均衡而全面,在蛋白质含量高的同时,脂肪含量还偏低。同时,肉质细腻,非常有助于消化,这就是兔肉。

2012年5月23日播出《饮食决定健康-2》

 

中国人有句俗话:能吃是福。而很多癌症的病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癌症引起的消化道功能障碍,手术或放化疗的副作用等等,已经无法对食物进行正常的吞咽了。而在癌症治疗的过程中,营养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时,就需要医生和临床营养师为病人制定合理的营养制剂,通过肠内营养的方式将营养液输注入病人的体内,通过这样的手段使病人能在术后更快的恢复。

2012年5月23日播出《饮食决定健康-2》


 

《饮食决定健康-3》

脑卒中、高血压、预防中风饮食原则

 

专家:于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

 

 

中风也叫脑卒中。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

脑卒中是一组好发于中、老年人的急性脑血管病,其特点是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因此又称“三高一多”症。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脑卒中发病率排名世界第一,比美国高出一倍。

影响脑卒中的因素有很多,脑卒中与众多慢性病都有关系。

2012年5月24日播出《饮食决定健康-3》

 

        预防中风的饮食原则是:

2012年5月24日播出《饮食决定健康-3》

    主食以五谷杂粮、蔬菜为主,多吃粗制米面,因为其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和维生素。每餐还务必吃绿色蔬菜,品种应当多一些,能生吃最好生吃,或者用食物搅拌器打成浆状,这样才不会破坏维生素,像蔬菜沙拉就是既有营养又美味的一道菜。动物性食品如肉、蛋应限制食用。选择脂肪特别是胆固醇含量不高的奶类制品,是较理想的蛋白质来源。鱼类也是良好的蛋白质食品,其中的脂肪酸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有降胆固醇及抗凝血作用。

    另外于康教授特别推荐了一些食物:

2012年5月24日播出《饮食决定健康-3》

    适当食用豆类和菌藻类食物:

豆类及其制品含蛋白质较多,并且也有降胆固醇作用。

菌类食品包括磨菇、香菇、木耳等,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

藻类包括海带、紫菜等,内含的一些物质有抵制红细胞凝集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

特别强调的是还需要控制食盐的摄取量。高血压的产生与过量食盐有关,而高血压又是中风的主要诱因之一。

另外,预防中风还要忌饮食过饱。腹部饱胀影响心肺功能,还可造成大量血液集中到肠胃,使心、脑等器官诱发中风。

 

中风与三高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三高的人群该不该喝牛奶呢?于康教授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三高的人群绝不能脱离牛奶,可以说牛奶是补钙最好的食物来源。要预防中风另外除了少盐的同时,要适量提高钾、镁、钙等矿物质的摄入量。

2012年5月24日播出《饮食决定健康-3》

        有人说喝红酒可以软化血管、辅助睡眠,对心脑血管有好处。但是千万注意酒是把双刃剑,红酒里头有酒精,只要有酒精,第一它可能升高血压;第二它可能使血糖波动;第三,有些肥胖的朋友伴有脂肪肝,肝功能异常的情况之下也绝不能饮酒。而且酒精还会产生成瘾性,最后变成酗酒。

 

 

    很多人怕鸡蛋里的胆固醇,但是如果你缺少优质蛋白的摄入量,对于血管健康维护,包括血管弹性就可能会受到影响。另外鸡蛋黄里的胆固醇确实很高,但是鸡蛋里还有卵磷脂。卵磷脂对血脂的控制有一定益处,所以即便是三高的群体,可以隔日吃一个煮鸡蛋。

 

 

《饮食决定健康-4》

骨质疏松、骨密度、维生素D、维生素K、钙

 

专家:于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

 

 

随着人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不可避免的发生,由此可能引发骨折、骨质增生等问题,给中老年人造成极大的困扰,降低生活质量,甚至致残致死。

 

骨密度正常:

2012年5月25日播出《饮食决定健康-4》

骨质疏松:

2012年5月25日播出《饮食决定健康-4》

 

骨质疏松为何偏爱女性?

50岁左右,女性绝经期到来,雌激素水平迅速降低,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骨代谢失衡导致骨质疏松。

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男同志大多从事体力、户外劳动,工作量也比女同志大,这也是造成男女年老之后骨质疏松程度不同的原因之一。

2012年5月25日播出《饮食决定健康-4》

 

骨质疏松能否逆转?

有一种特殊情况除外。大家看到宇航员从太空返航之后,下来是被大伙抬着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宇航员在太空长期处于失重状况下,会缺钙,发生骨质疏松,但是通过陆地正常的生活、工作和适当的营养补充,过了一段时间就可以慢慢的恢复。

 

2012年5月25日播出《饮食决定健康-4》

 

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要从年轻的时候做起,比如,多进行一些户外的锻炼。就好比在银行存钱,如果年轻的时候在银行里存得多,到年老的时候才有钱可取。

 

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情况能否逆转?

能否通过什么方法让骨密度回复年轻状态?如果回答有,那方法也许是时光倒流。所以目前我们能做的,就是想办法延缓骨质疏松发展的进程,打个比方,一辆车必须前进,我们想办法让它的时速减慢。怎么做呢?补充足量的维生素K、维生素D,它们可以促进钙的合成吸收。

阳光照在皮肤上,身体就会产生维生素D,这部分维生素D占身体维生素D供给的90%。每天手脚露出 30厘米,在阳光下晒30分钟,有效的防止维生素D的缺乏,所以要经常走到户外享受一下阳光的沐浴。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合成得有原材料。合成维生素D的原材料就是胆固醇。

 

正常人每天需要的钙量1000毫克左右,但是每天在食物中摄入的钙量200毫克左右,因此正常人每天大概缺800毫克,因此这就是人体每天补500800毫克钙的理由所在。

 

骨密度应该多久查一次?

45岁以后,每10年可以查一下,因为人的年龄每增加10岁,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就会显著增加,发生椎体、髋关节骨质疏松骨折的几率会增加2%左右。

 

 

《饮食决定健康-5

 

肥胖、标准体重、体重指数、体脂含量、腰臀围比值、老年肌肉衰减症

 

专家:于康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

 

 

体重是重要的生命指征,与呼吸、心跳、血压和脉搏一样重要。它可从总体上反映人体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是营养评定中最简单、直接而又可靠的指标。看一个人的体重是否标准,应该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

2012年5月26日播出《饮食决定健康-5》

 

首先是体重。

计算体重的方法很多,给大家推荐两个公式:

2012年5月26日播出《饮食决定健康-5》
 

第一个公式计算出来是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可以上下浮动10%,比如说如果你算出来不是 65公斤,上限加10%就是71,往下减10%大概可以到60,也就是说如果按照一个1.7个头的人来看,他的理想体重是65公斤,他的理想体重的范围,是6070之间。 

第二个公式叫做体重指数。中国肥胖工作组曾根据国内的流行病学资料总结提出:中国的体重指数正常参考值范围为18.524.0,凡是大于或等于24.0的,为超重或肥胖;凡小于18.5的,为偏轻或消瘦。

 

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脂含量逐渐增加。

在各个年龄组,女性的体脂含量均高于男性。

目前市面上有家用的人体脂肪测定仪,可以测定自己的身体脂肪含量。

如果中老年男性的体脂超过体重的25%,中老年女性的体脂超过体重的30%,则被认为属于肥胖,需要减肥,特别是减少身体内的脂肪。

 

最后中老年朋友还应该关注自己的腰围和臀围,以及由腰围除以臀围计算出的“腰臀围比值”。

中老年男性,如果腰围大于90厘米,或腰臀比大于0.9,则需要减少腹部脂肪;中老年女性,如果大于0.8,则需要减少腹部脂肪。

所以要综合上述三个指标来判定自己的体型状况。

 

许多人都关注肥胖问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反而越来越瘦。这种随着年龄增长,肌肉逐渐减少的情况,在医学上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老年肌肉衰减症。 

   

2012年5月26日播出《饮食决定健康-5》

    最近,在国际权威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关于亚洲人体质指数与死亡率关系的研究报告,对110万亚洲人群长达9.2年的队列研究表明:体重过低或过高都会增加死亡率,亚洲人体重指数在22.627.5死亡风险最低。因此,有必要重视老年人的肌肉衰减和体重低下的问题。老年人并不是越瘦越好,“千金难买老来瘦”的传统观点必须要纠正,胖瘦要适当,不能过分瘦。

2012年5月26日播出《饮食决定健康-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