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芸娘宴的苏州味道

 苏迷 2012-05-23

苏菜像个外柔内刚的江南男人,因为苏州味道往明里说,一直都是男人的。不管是历史深度里的倪云林、李渔、沈复、金圣叹,或是知名度最高的骨灰级文人食家袁枚,写下小说《美食家》的作家陆文夫,抑或现下主持南园宾馆餐饮大局的总监林俊,都是苏州出品或深或浅的美食家。所以,苏州味道似文人,似雅士。

但苏州味道的灵魂又是女人的。船菜和庭院菜都少不了位妙手姨娘。据说解放前,不少上海滩的大老板都要来苏州找一房姨太太,好在周末变着法地烧小菜,让多日不见的男人一饱口福。著名的苏帮菜,很大一部分就是从家庭主妇的庭院菜中发展而来的。

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的芸娘,“善不费之疱,瓜蔬鱼虾,一经芸手,便有意外味”,林语堂先生称赞这个芸娘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

苏州南园宾馆至今还有一席“芸娘宴”,席设古典园林建筑明轩,隔湖闻丝竹,把酒问青天,亭台楼阁古朴典雅,配以国宴级别的接待服务,每晚只得一席,以“吴中风情第一席”而名扬姑苏。开门迎国宾,俯首做羹汤,芸娘的美好在此间得以启承……

 

推荐菜品:

 

○南园一品鲜

苏州有句话叫“拼死吃河豚”,大概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吃河豚有死的危险,二是说吃了河豚死也值得。沿江一带,年年有因吃河豚而死的饕餮者,也有年年吃了河豚而安然无恙的美食家。人称河豚有三美,其一是西施乳,即雄鱼的鱼白,鲜嫩胜于乳酪;其二是鱼皮,软糯胜于鳖裙;其三才是鱼肉。若是清明前在苏州,切莫错过这道佳肴。苏州吃河豚之风自南园起,是经久不衰的招牌菜,奶汤做法汤汁醇厚,红烧做法传统经典,都能体现河豚的绝佳美味。

 

○阳澄湖大闸蟹

短袖衫还在满街乱晃,阳澄湖大闸蟹就已经脚痒难耐地爬上了南园宾馆的餐桌上。从每年六月的“六月黄”开始,经历“九月团脐十月尖”的黄金季节,一直延续到第二年的正月二十,整整七个月。老饕对品好蟹标准有两条,称其为“蟹中二味”。一是嘴巴的味道:蟹是人间至味,好蟹肉鲜甜有弹性,膏腴喷香。二是鼻子的味道:好蟹又香又油,吃过之后十指尽染,反复洗涤仍留在指尖。闻闻自己的手指,就知道吃过的蟹好不好。

 

○秘制小羊腿

入了冬,门槛精的老吃客闻到羊肉香便直奔南园吃羊腿,喝羊汤。这秘制小羊腿只有白烧一种做法,连皮带肉,看似貌不惊人,滑香温润,香气内蕴,功夫都在底汤里。烧羊腿的底汤是大厨按着配方在羊汤中兑入高汤制成的,高汤多羊汤少则香浓而味不足,羊汤多高汤少则味足而香不浓,想要香浓味足,需得要高汤真高,羊汤真浓。随手掷入几粒花椒、几块萝卜,再无需任何佐料了,这样才保持羊肉的原汁原味。入口细嚼慢咽,自有一种绵绵而至的本色鲜味。

 

○南糖鸡头米

郑板桥曾说“最是江南秋八月,鸡头米实蚌珠圆。”芡实上市,正值初秋,最好的时令只不到两个月即告消失。买得新鲜的鸡头米,用清水加南糖炖成芡实汤,清隽无匹。炖好的鸡头米,咬起来又嫩又韧,想体验一把苏州人全体为之倾倒的“糯”的感觉,就在这碗鸡头米里。

 

○传统粢饭糕

小时候的早餐店,支一口铁锅,倒大半锅油,将粢饭糕投下去,油锅马上欢腾起来,汹涌澎湃的情状。不一会儿,粢饭糕在油锅里露出金黄色一角,师傅用火钳翻几下夹起,排列在锅子上方的铁丝架子上滴油。粢饭糕用糯米和梗米按一定比例配制,糯米软,梗米硬,两者一混合,加点盐和葱花,在油里一炸,入口的粢饭糕就变得边角硬,中心软。吃在口里,且脆,且咸,且鲜。用苏州话说,就是“脆笃笃、咸滋滋、鲜得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