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下来。他画画。他死去。麦田里一片金黄,一群乌鸦惊叫着飞过天空。” —波德莱尔
【印象画派巨匠:梵高】在历史的角度来讲,梵高的确是非常超前的画家。他作品中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确实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他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他直接影响了法国的野兽主义和德国的表现主义。他的作品满怀炽热的激情,充满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粗厚有力,激情喷薄而出,他的色彩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观众在看他的画时,总会被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动,共同融入到梵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在他的一生中,有一些对他来说特别重要的事情,他的感情挫折、他和弟弟提奥生死相依的情感、他在阿尔生活的那段日子、他和高更的炽热关系···这些都是他的生活和创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割耳后的自画像
梵高的死因之谜
●专家观点:梵高是被他杀
我们大家都知道,梵高是自己开枪自尽的。而最近出版的一本书却提出一个耸人听闻的观点,梵高是被别人杀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Steven Naifeh和Gregory White Smith,他们1991年曾经凭借撰写Jackson Pollock的传记而获得普利策奖。他们书中的观点挑战了人们公认的关于梵高是自杀身亡的看法。我们所知道的情节是这样的:1890年7月27日夜,梵高朝着自己胸膛开了一枪之后,回到他住的旅店,$2清早,梵高在他弟弟提奥的陪伴下离开人世。
这两位作者对此提出了这样的质疑:梵高在遭受了致命一枪后,怎么还能行走$2到旅店?另外,一个被认为是精神病患者的人何以在想自杀的时候手里就有一把枪?他从哪里获得的这把枪?由此,他们提出,是别人而不是梵高自己开的枪。
这本书的名字叫《Van Gogh:The Life》,两位作者已经在美国的电视节目《60分钟》里分享了他们的这一观点。两位作者声称是看了上千封书信、通过和梵高博物馆的合作、并且雇佣了一个20人的研究和翻译团队,才得出这个结论的。
这两位作者一直对谋杀和艺术类的话题有兴趣,他们以往的著作曾经关注了1970年代末的德州大亨谋杀案,1985年盐湖城的摩门教谋杀案等。
●美国传记作家称梵高死于少年误杀
荷兰19世纪后印象派大师梵高生前饱受贫困和精神疾病的困扰,最后受不了饮弹自尽。他的这段故事被无数人所熟知。但是,据英国《每日邮报》17日报道,美国传记作家经过10年研究后发表新观点称,这位大师并非死于开枪自杀,而是被少年误杀。
“悲伤永无止尽”
艺术史流传,梵高由于患上焦虑及精神病,于1890年7月自杀身亡,终年37岁。据报他在完成经典作品《麦田》后返回巴黎市郊奥威尔农村取景的麦田,以一支左轮手枪向自己的胸口开了一枪,但他没有即时死亡,而是挣扎行走$2返回寓所。
在梵高返家后的第二天,他的伤口出现感染,当天晚上就去世了。此时他已中枪29个小时。在他中枪返回寓所到死亡前,有人问他是否故意自杀,他还意识清醒地表示:“是的。”他弟弟提奥在听闻哥哥自杀后立即赶回梵高身边,并亲耳见证梵高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悲伤永无止尽”。
似乎一心求死
史蒂芬·纳菲和格雷戈里·史密斯在最新出版的传记《梵高:生命》一书中声称,梵高是被他一个朋友的少年弟弟雷内·斯科瑞坦(ReneSecretan)误杀。这位少年喜欢戏弄和激怒他。1890年,他们在法国小镇奥威尔麦田间发生冲突时,少年不慎开枪误杀了他。
但是,他们同时也提出了另一个观点,梵高是被两个正在玩一把有故障手枪的当地男孩所误杀。但是梵高似乎一心求死,所以他没有责怪其他人。
纳菲和史密斯曾获普利策大奖。这本即将于18日在英国发行的新传记《梵高:生命》是他们潜心研究数十年的成果。两人在研究期间获许查看多封梵高家人的信件,同时还跟位于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有合作。
割耳另有其人
尽管现在梵高的作品已经是全世界最昂贵的艺术品之一,成交价格接近7千万英镑(约合7亿元人民币),但是他生前只出售过一幅画,终生被贫困和精神疾病折磨。他曾经一度被送至收容所。
在现今流传的梵高生前事迹中,最血腥变态的莫过于他曾跟画家保罗·高更发生争执,随后他切下自己的一只耳朵,并把这只耳朵展示给一个妓女看。但是,纳菲和史密斯认为是在一次打架中高更用剑把梵高的耳朵砍下来,但是随后这两位艺术家达成协议要掩盖真相。
星 夜
★ 梵高的死亡疑点
疑点1
枪是哪儿来的?
在《梵高:生命》一书中,纳菲和史密斯认为,这位荷兰印象派大师“对枪一无所知”,而且在他自杀的麦田及其他地方“并没有发现任何枪”。梵高当时在精神病院内,不可能有枪。相反,他带去麦田的是画架和笔刷等写生工具。因此,他们认为,梵高死前曾跟人有过“激烈冲突”,事后自己毁灭了所有这场冲突的证据。
疑点2
子弹角度为何倾斜?
梵高没有留下任何遗言,那颗被他用来自杀的子弹是“以一个不寻常的倾斜角度射进身体的,而不是通常饮弹自杀时垂直角度”。
疑点3
自杀后为何又爬回家?
在中枪后,梵高并不是躺在原地安静等待死亡降临,而是自己挣扎行走$2返回寓所。但是,据资料显示,那$2的返回路程,全都是崎岖不平的小路。
疑点4
为何不让医生抢救?
在开枪之后,他还能够走回当时居住的村里。根据当时的资料显示,他是跟两个医生一起同住。但是,他回去之后竟然没有让他们过来帮他进行手术取出子弹。
夜间咖啡馆
●尚不能判定梵高死于自杀以外原因
美国人奈菲与史密斯合著的传记《梵高:一生》17日上市。书中写道,荷兰印象派大师梵高的死因或许不是人们常说的自杀,而是遭遇意外枪杀。
梵高1853年3月出生在荷兰,1886年赴法国巴黎,据信于1890年在巴黎西北郊瓦兹河畔欧韦一处麦田开枪自杀,年仅37岁。
两名作者10年来分析20多名翻译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得出结论,梵高或许死于一对兄弟之手,这两名男孩所持枪支可能出现故障。
奈菲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台新闻栏目《60分钟》采访时说,兄弟俩可能有意杀害梵高,也可能是擦枪走火导致梵高遭受致命枪伤。
梵高死前住在瓦兹河畔欧韦的奥贝热·拉武旅店,经常从那里步行至麦田作画。对梵高死因的常见说法是,他在麦田开枪试图自杀受伤,随后回到旅店,两天后死亡。
但按奈菲的说法,“梵高进入麦田时并未打算自杀”,当地知道梵高的人普遍接受这样一种说法,即“他遭一伙男孩开枪误杀”。
荷兰梵高博物馆馆长扬森说,围绕梵高“自杀说”如今还有一些没有答案的问题,包括他为何决定自杀以及那把枪为何没能找到。“他杀”的理论“有趣”,会“引发一大堆讨论”,但说服力有限,“判定梵高死于自杀以外的原因为时尚早”。
白玫瑰
●最后一封带血书信透露的秘密
这封信的落款日期是$2——梵高没有寄出这封信,数天后就中枪身亡,特奥后来在兄长的遗体上找到这封信。众多研究者认为,该信沾有梵高的血。 在给特奥的最后一封信中,梵高讲述自己最近创作的三幅画作,还写道他已精神崩溃,预示死亡即将来临。但在随后的信中,梵高的语气又变得充满希望,“杂乱无章的天空下有大片麦田,我没有必要表达悲伤与孤独。”
梵高1880年放弃基督教传教士工作,以饱满热情开始学习绘画。他曾表示,希望挖掘所有艺术家通过各自方式传达人类共识的过程,“一个人在书中倾诉,另一个人在画中描绘。”
纽约摩根图书馆收藏了梵高写给埃米尔-伯纳德女士的22封书信,其中部分书信有望出借皇家学院,参加2010年的展览。馆长珍妮弗-唐科维奇说,书信体现出梵高内心挥之不去的抑郁情绪。
专家们还通过研究梵高年轻时的信件有所发现。一封是他24岁时在阿姆斯特丹学习神学时,写给一位朋友的吊唁信。梵高研究专家卢伊藤说:“从中我们能感受梵高当时所想,他知道如何安慰一个悲痛的父亲,并痴迷于各种宗教。”
一些信件还揭示梵高深受所读作品的影响,包括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乔治-艾略特和法国小说家埃米尔-左拉。信件不仅揭示梵高深刻的内心活动,还透露其不为人知的性格侧面。他是个有不安全感和强迫倾向的完美主义者,内心充满自我怀疑。
梵高写信给特奥和伯纳德,详尽讨论作品中的缺憾,俨然一个最刻薄的评论家。他曾在一封信中粗略提及正在绘制的一幅吊桥画,之后却愤怒地用刀将其损毁。
人们普遍认为,梵高是一名浪漫的艺术家,在情感冲动下成就经典。卢伊藤表示,书信却揭示出相反事实,“他绘画谨遵步骤,花费很长时间润色精炼,并为每幅画写一段结语。很多人认为,他在画布上随意挥舞,但如果你看到书信的手稿,就会发现他在不断修改。”卢伊藤说。
在$2给特奥的最后一封信中,梵高讲述自己最近创作的三幅画作,还写道他已精神崩溃,预示死亡即将来临。但在随后的信中,梵高的语气又变得充满希望,“杂乱无章的天空下有大片麦田,我没有必要表达悲伤与孤独。”
加歇医生像
割耳之迷
割耳之迷说法一
A 弟弟结婚逼疯梵高 导致割耳
1888年圣诞节前夕,饱受磨难的艺术天才、印象画派大师文森特·梵高突然割掉了自己的耳朵。是什么导致他对自己下此毒手,历史学家们对这件悬案一直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梵高是在与一名艺术家朋友决裂后,自己亲手割掉耳朵;也有人指出,梵高与自己的好友、同样赫赫有名的画家保罗·高更因一名妓女起争执,高更用剑砍掉了梵高的耳朵。研究梵高的一名学者日前拿出新的证据,认为梵高是在得知自己经济上和情感上的支柱——弟弟——即将结婚消息后,才割掉了耳朵。
据英国《泰晤士报》$2报道,学者马丁·贝利仔细研究梵高在割掉自己耳朵不久后完成的一幅画,在画面上发现了一封信,这封信是梵高的弟弟提奥写于1888年12月,里面包含了提奥订婚的消息。贝利认为,这个消息令当时已经精神错乱的梵高更加悲伤,以至于做出自残的举动。
贝利在明年1月出刊的《美术新闻报》上撰文指出梵高割耳的原因:“文森特担心他将失去弟弟的情感和经济支持。”
贝利收集的证据一部分来自梵高创作于1889年年初的一幅画《静物:画图板、烟斗、洋葱和封蜡》,这幅画的创作时间距离梵高割耳仅有1个月时间。画面中有一封放在桌上的信封,贝利非常仔细地观察这个信封,在上面发现了一个圆圈内写有数字“67”,这是巴黎一个邮局的官方代码,邮局所在地距离梵高弟弟提奥的居住地很近。
此外,信封上还有一个特别的邮戳,内容是“新年”。据巴黎邮政博物馆的专家证实,在19世纪后半期,从12月中旬后当地的邮件上就会盖上这样的邮戳。
贝利认为,这封信是$2提奥写给妈妈的,信中提到他将向女友求婚,并寻求妈妈的同意。梵高故意将这封信包括进画面里,是因为它非常重要。
提奥在巴黎经营一家画廊,帮哥哥推销画作,是梵高生活上的主要经济支柱,梵高每个月23日会收到弟弟寄来的生活费。而且梵高几乎没有朋友,弟弟是他倾诉和交心的对象。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多达数百封,人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梵高对弟弟是多么依赖。
弟弟要结婚的消息对于原本精神状态已经很不好的梵高来说无疑是个巨大打击。在割掉耳朵19个月后,感觉已经走到人生尽头的梵高举枪自杀,结束了他37岁的生命。
自画像
割耳之迷说法二
B 梵高左耳是被高更割的吗
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这是一个比我们已经知道版本更好的故事,两个德国艺术历史学家声称:梵高不是自己割掉自己的耳朵,割掉他耳朵的人是另外一位画家高更。
他们认为,这件事情是由于他们两人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而两位艺术家为了防止起诉而隐瞒了这起事故。
在这两个德国艺术史学家Hans Kaufmann和 Rita Wildegans的书“梵高的耳朵:高更和沉默约定”里,他们声称,事情发生在$2,高更和梵高逗留在法国的阿尔,他们两人的关系已经陷入了困境,高更已经收拾好了行李,打算离开,梵高跟在高更的后面,随后争执又发生了。高更这时候手上正好拿着他的剑,于是愤怒的高更转身割掉了梵高的耳朵。
书中说,因为失去一只耳朵而失去平衡的梵高在那之后的两年就自杀了。
当晚,梵高拿着他的那只耳朵去了附近的一家妓院,后来,又歪歪斜斜的走回家了,而高更在事情发生的那段时间也一直待在阿尔——而不是像人们广泛流传的那样,在梵高耳朵被割掉之前他就已经离开了。
这一推断的证据是,他们在梵高最后给高更的信里发现了这么一句话:“你保持了沉默,而我,也会这样做的。”
向日葵
梵高 2010年全球最受欢迎艺术家
近日,有网上在线画廊之称的overstockArt.com网站评出2010年全世界最喜欢油画作品前十名,高居榜首的即是文森特-梵高代表作“花季的巴旦杏(Branches of an Almond Tree in Blossom)”。
今年梵高有四幅画作荣登overstockArt.com前十强。据悉,早在2009年梵高画作“星空(Starry Night)”就被评为过去十年间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油画作品,由此看来,梵高仍然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艺术家。
名单如下:
1 “花季的巴旦杏(Branches of an Almond Tree in Blossom)”——文森特-梵高
2 “星空(Starry Night)”——文森特-梵高
3 “吻(The Kiss)”——古斯塔夫·克林姆(Gustav Klimt)
4 “夜晚咖啡馆(Café Terrace at Night)”——文森特-梵高
5 “吉维尼的花园小径(Garden Path at Giverny)”——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
6 “亚嘉杜的罂粟田(Poppy Field at Argenteuil)”——克劳德-莫奈
7 “向日葵(Sunflowers)”——文森特-梵高
8 “老吉他手(The Old Guitarist)”——毕加索
9 “无题,1949(Untitled, 1949)”——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
10 “生命之树(Tree of Life)”——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
鸢尾花
梵高的天价作品一览
梵·高死后,他的名气越来越大。随着作品在各地的展出和书信的出版,甚至传记小书的出版,梵·高在世界各的逐渐家喻户晓,俨然已成了最受爱戴的艺术家之一。梵·高的作品的拍卖价格曾占据艺术品拍卖价格的前5名。
$2,“加歇医生像”以825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日本收藏家。这也是现在世界上卖价最高的艺术品之一(《拿烟斗的男孩》 2004拍卖价 1.0416亿美元。)
$2,“鸢尾花”以5390万美元的天价卖出,震惊了世界也引起了一些争论,有人在报上呼吁:“文化和商业要保持道义上的距离”。
$2,梵·高的一幅向日葵以3950万美元卖出。
$2,梵·高的一幅没有胡子的自画像以7150万美元卖出。
还有很多梵高的作品卖价在千万美元以上,梵·高生前穷困潦倒,而死后,其作品竟成了亿万富翁最得意的收藏!
开花的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