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梵高之死 | 医学史也疯狂·协和八

 协和八 2020-09-18

上一期里谈到,在经历了画商和神职人员的职业后,梵高终于步入了艺术之路,早期的五年经历过了贫困与流浪,搬至巴黎后与弟弟提奥一起居住了两年,在1888年远离大城市的喧嚣,搬至小镇阿尔,终于找回了自己的本心,画作产量日益增加,一度与好友高更相处甚欢,可不幸在1889年患上了精神疾患,只得住进圣雷米的精神病院,画作产量亦随之下降,直到1890年,到奥维接受加歇医生的治疗,病情改善甚多,创作速度较之从前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他的绘画才能也逐渐被欧洲媒体和艺术界所意识,可是正当他经历过九九八十一难,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1890年7月29日这天,梵高「枪杀」了自己。

关于梵高之死,似众说纷纭,但多半都会提及他的精神疾患并因此导致了自杀。无论如何,无人不扼腕叹息一名画坛巨星的陨落。但仔细想想,梵高为何要自杀?为何选择了那个时候自杀?甚至,他真的是自杀而亡的么?

首先,梵高“自杀”的时候是处于一种不稳定的情绪之下么?

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以其最著名的画之一——《星月夜》来作为辅证。这幅画是梵高在圣雷米精神病院时期,也就是精神疾病最重的时候的画作之一,那扭曲的云和星晕,不正是梵高精神混乱,视物异常的表现么?

NO! NO! NO!

这种说法古而有之,连梵高自己生前都批判过这种说法,据他自己所言,他的创作都是在清醒理性的状态下完成的,精神疾患并未增加其创作能力,反而使其作品大大减产。

那那些漩涡是怎么回事呢?再让我们好好来看看这幅画:


《星月夜》

1889年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此画构图相当合理,近处的刺柏,充满动感的天空,平稳的大地,咦,为何有个教堂的凸起,这么不和谐?让你想到了什么?

没错,就是这幅梵高最爱的《神奈川冲浪里》,拿出来比较一下?

发现了啥?显然二者构图非常类似,那个教堂的尖顶,正是富士山所在的位置,起到了稳固大局的作用。而且也提示了这幅画的宗教含义。

那还是没能解释,湍流的气体是什么意思?是来自于对云的观察,天文学中的漩涡状星云?还是癫痫或幻觉的影响?亦或是表达深邃宇宙的吸引力?具体的已无从得知,但我们也许可以从他的画上略知一二。

《麦田》

1888年6月


《麦田与柏树》

1889年7月

《原野》

1890年7月

阿姆斯特丹国立梵高美术馆

发现了什么?那些扭曲的线条出现了,又消失了,其实要是细心观察梵高在圣雷米时期精神不稳定的时候的画作,基本多少都也有这个湍流的技法,可以大胆推断,这个可称之“湍流定式”的画法至少可以部分代表着其精神状态——精神状态不稳时就出现了,稳定时就消失了。从而反向推论,从最后那幅18907月的画上来看,梵高死前的精神状态应该是稳定的。

既然不能表面当时的梵高正在受精神疾患的折磨,那他又为何自杀?让我们重演案件的发生:

梵高在1890年7月初回了一趟巴黎,与弟弟提奥住了几天,然后又回到了他常居的奥维尔小镇,创作了几幅大尺寸的画作,也是他生前的最后一批画作:

《麦田群鸦》

1890年

阿姆斯特丹国立梵高博物馆

首先跳进你脑海中的是不是这幅?黑云压城,风雨欲来,一声枪响,麦田里惊起一群乌鸦。画面充满了动感,甚至似能听到那响亮而低沉的枪声,似乎正是梵高对自己即将到来的死亡的一个预兆,这幅画也被广泛用以辅证梵高因抑郁导致自杀的依据。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

《原野》虽然也不是梵高的最后一幅画,但创作时间至少比上面那幅画晚了两周。在这幅画上,你还能看得出半点的抑郁情绪吗?

然而你也许会说,我读的书多,你骗不了我,抑郁症患者多在抑郁症好转行动能力恢复的时候自杀(然而我读的书更多,我会告诉你,这个观点后来被证实是错误的)。画作可以有很多主观的解读,然而梵高和弟弟提奥的信,却能更客观地说明问题。

梵高在回到奥维尔后,给提奥的信中,提及了他回去后的一些创作作品,表达了对弟弟处境的鼓励,回忆了巴黎的一些琐事。信中充满了精力和兴趣,丝毫没有抑郁的表现。

1890年7月23日,梵高在给弟弟的最后一幅信中,不仅提到了梵高的最近的作品,包括《杜比尼花园》,还提出了要在奥维尔重新建立画家联合会的想法,赞扬了高更的画,并提出要提奥在订购绘画材料的时候,顺便帮他的所赏识的年轻画家——希尔购买绘画材料。

《杜比尼花园》

1890年

据房东女儿Adeline Ravoux(也就是下面这位小萝莉)后来回忆,7月27日,梵高像往常一样出去写生,但直到晚上9点才蹒跚而回,直接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她和父亲听到呻吟上去探望时,梵高自己说下午在往常作画的草垛中开枪自杀,但仅被击晕,晚上才醒过来,没能找到手枪只能回来。并且他们看到了梵高下胸部的伤口。加歇医生赶来后未能取出子弹,只包扎了伤口。梵高晚上时而睡去,时而平静地抽烟斗,他们守了他一夜。

《爱德琳·拉武》

1890年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

28日早上,警官过来询问时,梵高说“Mybody is mine and I am free to do what I want with it. Do not accuse anybody, it is I that wished to commit suicide.”当日下午提奥夫妇赶到,梵高对提奥说“The sadness will last forever.”提奥明白了梵高的意思,并没有把他转至巴黎接受更积极的治疗。当晚梵高陷入昏迷。29日凌晨1:30去世,死于失血性休克。

再粗心的人也能在其中发现疑点:

1、 为何梵高前几日才让提奥帮忙订了颜料,几日后却去寻死?

2、 一个真心想自杀的人,为何要选择下胸部进行自杀,还没自杀成功只把自己击晕?并且根据整个病程的变化,梵高并没有伤及大血管或重要脏器,缓慢失血而死。聪明如梵高,怎么在自杀这件问题上变得如此笨拙?

3、 根据法医分析,子弹是从左侧从下往上的路径进入的,然而梵高并不是左撇子,如果要让子弹以此种方法进入体内,需要很别扭的持枪方式——右手托住左手,左手别着,并用拇指扣动扳机——显然任何一个想死的正常人都不会在临终前用这个奇怪的姿势折磨自己。

4、 为何要特意和警察提到Do not accuse anybody这句与上下语境都连接不上的话?

5、 (隐藏疑点)不仅梵高自己“没找到手枪”,后来的调查和小镇上的人也从没找到过这把神秘的手枪。

6、 梵高是名虔诚的基督教徒,而基督教徒是不应自杀的。

这些疑点,恐怕仅用“抑郁症导致自杀”来解读,是远不足以令人信服的。

2011年10月,StevenNaifeh和Gregory Smith出了《梵高·人生》一书,书中不仅提出了以上疑点,还首次提出了“梵高不是自杀”的观点。书中引用了1930年代印象派艺术史权威John Rewald笔记中的故事:两个醉酒的爱cosplay牛仔的年轻人失手打伤了梵高,但因为害怕受到谴责而逃匿,出于宗教的救赎责任感,这位如同圣母般博爱的梵高决定替他们掩盖真相,这使他说出“Do not accuse anybody.”并坦然接受了死亡。如果事实如此,那上面几个疑点都不难得到解释。事实上,银行家René Secrétan很可能是那群年轻人中的一位,当梵高的电影上映后,他打破了长久的沉默,承认那把手枪是他的,而他当时也是那群cos牛仔中的一名,也侧面印证了这一解释。然而,这一观点真实性也很难得到确定,毕竟坊间道听途说的东西也未必真实,年代久远,如同泛黄掉色的相片,无论如何也难以恢复事件的真颜了。

但我宁愿相信这一说法,除去了痴狂和抑郁的“光环”,铅华洗尽,还给了世人一个如其年轻时候一般,充满了救赎感甚至不惜因此殉道的梵高。

本讲座作于2015729日,谨在其125周年忌日之际,以此纪念伟大的文森特·梵高。

授课: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邵池主治医师

笔记:猪爱吃的胡萝卜

编辑:六月雪叶

点击「查看原文」查看「医学史」系列所有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