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在晚间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七集每集50分钟左右的长度广泛的介绍了全国各地从南至北从高原至江南水乡的特色美食,特殊采用以人物生活为主 线讲述自然的馈赠以及人类智慧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美食的采摘捕获到腌制调再到最后的巧手制作,每一步的画面都极强的刺激着食欲。尤其是在介绍到自己家乡 的美食时,那自豪与幸福感都让人突然觉得饭桌上经常出现的那几道菜变得特别想吃。 中国的美食远远不是7集的纪录片所能概括的,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广阔的疆土加之不同的地貌类型,南北两地的居民生活饮食习惯也差距甚大,这就造成了地 域性的口味。人说江浙人吃甜,四川人吃辣;北方以面为主,南方爱吃稻米。虽然至今各类的饮食安全卫生问题出现,让人们对于饮食的要求从好吃变成了能吃,但 是《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从最原始的食材出发,也给吃货们带来了新的信心,所以我们看到《舌尖上的中国》里最注重的就是原食材的天然,在整部纪录片 中,鲜少看到机械化的场面,吃松茸,就随云南姑娘一起背着篓子三四点去采摘。喝点青稞酒,就要同西藏女人学习酿酒方法。每一种食材都是劳动人民亲手从广袤 的自然那里用劳动换得的馈赠。 关于美食的制作,看着别人吃不如自己做着吃。说道吃每个人都是美食家,自己想着味道做,学着书本做,烹饪的乐趣大约就在这些学习中间,那种自己做出食物的 成就感,与家人朋友一起品尝的幸福感,大约都在这吃字里。所谓吃,一是吃食材,二是吃技术,三在于吃氛围。中国人从来不会再吃的时候有烦恼,碗筷之间只有 乐趣,开心的吃吃喝喝才是吃的奥秘。那一餐餐吃出来的就是“家乡的味道”,就是一生的回忆。在《舌尖上的中国》中,随手钓上的鱼,就着田埂搭建的锅台,用 的是最近的河水,却能烹饪出最自然的味道,这就是生活的味道。 吃货的乐趣在于吃,更乐于享受吃的前戏,爱吃、会吃、还会做,无限享受就融合在这一步步之间,每知道一种美食,每学会一种吃法,给爱好吃的人们带来的都是如同调味料一般的味蕾刺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