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链配套新材料发展意见

 昵称4735378 2012-05-24

去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特别是省经贸委党组的领导下,全省纺织行业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抓好纺织服装产业链的战略部署,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措施,真抓实干,努力克服原料价格大幅波动、出口退税下调、煤电油能源短缺、资金趋紧、运输成本上升等困难,经济运行保持了良好态势。2004年,全省限额以上2726户纺织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观价)2239.3亿元,同比增长41,58%;完成工业增加值628,2亿元,同比增长39.74%;实现销售收入 2158。3亿元,同比增长41.26%;产销率为98.59%,同比提高0。67个百分点;  实现利税180.6亿元,同比增长39.43%,其中利润 113;1亿元,同比增长44。26%;  出口创汇89.1亿美元,同比增长 18。56%,其中:服装出口创汇47.8亿美元,同比增长19。7%;服装产量13.3亿件,同比增长21.75%。今年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551亿元,增长44.6%;实现利税41.5亿元,增长50.2%,其中利润 25.4亿元,增长51.1%;  出口创汇22.01亿美元,增长26.9%,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二、  纺织服装产业链配套新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纺织服装产业链配套相关材料涉及农业、化工、轻工业等领域,主要有纺织纤维、助剂、染料、服装辅料、包装材料等。㈠.纺织纤维

    纺织纤维主要包括棉花、化学纤维、羊毛、丝、麻等纤维。 2004年我省纺织工业耗用纺织纤维约311万吨。其中:棉花192万吨,占61.74%;化学纤维117.4万吨,占37.75%;羊毛(条)约1.1万吨,  占0.35%;其他纤维约0。5万吨,  占0.16%。

    1、棉花。2004年我省纺织耗用棉花192万吨,主要供应渠道是地产棉、新疆等外省棉和进口棉。我省进口棉花5·5万吨,其中美棉约占60—70%,进口棉花占棉花消费量的28.6%,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

    2004年全省棉花总产105万吨,比上年增长19.7%。据去年10月份调查,新棉收购价格在11000元/吨左右,棉花质量下降,衣分偏低(比上年平均降低1个衣分),短绒含量高,·品级、长度不符,异型纤维(主要指三丝:动物毛发、塑料、有色纤维等)问题仍十分严重。“三丝”在染整加工中无法去除,必须在纺纱前靠手工拣除,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潍坊四棉为此专设1个车间,100多人专门拣三丝,极大地增加了生产成本。

    为解决棉花的瓶颈约束,有的企业投资建设棉花种植基地, 2003年上半年,鲁泰在新疆设立了·以棉花种植与加工为主业的“新疆鲁泰丰收棉业有限公司”  (鲁泰占51%的股份),按正常年份预测,该公司可年产棉花1万吨以上,能够满足企业需求。

    2、化学纤维。主要包括涤纶、锦纶、氨纶、腈纶、粘胶以及新型化纤等。2004年,我省纺织耗用化纤118.4万吨,比2002

必需的助剂。随着化学纤维生产进入多品种、小批量、高速增长阶段,需要大量新型油剂。现在全世界每年消耗的化纤油剂已超过45万吨,给油剂行业带来了数十亿元的利润,且有增长的势头。2004年我国化学纤维产量已经达到1 386万吨以上,年耗用油剂10万吨。我省化纤产量75万吨,耗用油剂近7000吨。

    2、浆料。浆料是决定织布经纱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生产中,浆纱质量的好坏,对织布的质量、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纺织浆料在产品开发、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国际水平和发展目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浆料的品种结构及性能,特别是质量稳定性方面。我国目前新浆料的技术研究开发力量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多年来具有核心开发能力的大企业不多,还需要大力开发符合工艺要求的环保浆料,在产品性能、质量、稳定性上下功夫。

    3、印染助剂。目前我国生产的纺织印染助剂品种约1200个,其中主要品种200个左右。  印染助剂主要用于改善纺织印染产品品质、提高产品附加值。  印染助剂是精细化工在纺织印染领域的应用,属于化工和印染的边缘科学。近年来,我国纺织印染助剂的生产有了很大发展。据中国石化协会统计,  目前全国年产量在 2000吨以上的印染助剂生产企业共有37家,2003年的总产量为 60多万吨,近几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

    4、染料。2003年世界染料工业产值达到80亿美元,年产量近100万吨,其中纺织用染料约占80%。目前我国主要染料生产基地为浙江、江苏和上海。2003年,我国染料产量达54.2万吨,同比增长28.7%,  占世界染料产量的55%左右。

    (四)包装材料

     主要包括各种纸、袋、盒、箱及衣架等。在服装业,尽管包装材料的价值占服装成本不足百分之一,但对扩大服装销售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需要注意包装材料的绿色环保性能,加强包装设计。    、

    三、纺织服装产业链相关材料发展的目标和重点

    (一)发展目标

    到2010年,纺织服装工业总产值达到4200亿元,年均增长 11。05%;工业增加值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长1l 4%;销售收入达到4500亿元,年均增长1 3%;利税达到360亿元,年均增长 12.2%;其中利润210亿元,年均增长8.3%;出口创汇达到210亿美元,年均增长15.4%。全省规模以上服装产量达到26亿件 (套),年均增长12%;棉纱产量达到400万吨,年均增长7.1%;棉花需求量将达到304万吨,年均增长8%;化学纤维需求量达到272万吨,年均增长15%。

    (二)发展重点

    纺织服装新材料发展的重点是特种纤维、新型纤维、生态纤维、天然纤维素纤维、新型染料助剂和服装辅料。要培育10户骨干企业,带动精细化工产业,建立服装辅料物流。到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服装纺织企业新材料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年均增长15%。

    1、特种纤维。依托烟台氨纶集团和淄博新天特种纤维有限公司等企业,重点发展耐氯、易染、超细旦、高伸长、复合功能的高性能氨纶纤维、芳纶纤维和碳纤维(原丝)等新产品。

    2、新型纤维。依托齐鲁化纤、万杰集团、淄博腈纶等企业,重点发展化纤高仿真、功能性、舒适性、差别化化学纤维。

     3、生态纤维。依托潍坊巨龙、高密化纤、安丘天吴、青岛即发等企业,应用纳米、新型溶剂纺等高技术,开发生产新型纤维素纤维、甲壳素纤维、大豆蛋白改性纤维、聚乳酸纤维,  以及绿色生态可降解纤维。

    4、天然纤维素纤维。一是依托省农科院,培育、种植优质棉,发展高性能彩色棉,加大新技术、新品种研究推广应用力度,稳定扩大棉花种植面积,提高棉花种植产业化水平,形成菏泽、滨州、德州、聊城、东营、济宁棉花生产基地。二是开发麻类产品,如泰安、莱芜的大麻种植、加工,以及罗布麻产品的开发。

    5、染料助剂。加大研发力度,开发环保型染料、助剂,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替代进口。

    6、服装辅料。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满足我省纺织服装产业链对服装辅料的需求。

    四、主要措施

    (一)  围绕服装产业链建设,抓好结构调整

    按照省政府关于《山东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制造业强省发展纲要》和省经贸委下达的《2004—2010年山东省服装纺织产业链实施方案》,围绕8大服装产业链,搞好上下游产品生产企业的配套发展。做大做强家用纺织品产业,加快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

    (二)加快技术进步和创新步伐    ’

    1、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步伐,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国债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注重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技术和管理,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装纺织产业,突出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推进实施名牌战略,力口快名牌培育。

    2、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和产品设计研究开发水平。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我省纺织服装行业技术中心,加强行业共性与关键技术研究,为提升行业整体水平服务。到2010年,国家级技术中心企业达到5家,省级技术中心企业50家。

    3、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大力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大力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新产品开发、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服装纺织产业水平。积极为企业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院所开展长期合作牵线搭桥,并不断提升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4、大力开展交流推介活动。大力开展国际、国内、企业间的交流,加强新型纤维向面料企业的推介以及新型服装面料向服装企业的推介,促进产品链的紧密链接。

    (三)搞好区域、产业和产品三个布局

    l、区域布局。打造以青岛市为龙头的半岛纺织服装和省内中西部地区特色纺织两个产业带。今后几年一是突出以青岛为龙头,覆盖青、烟、威的胶东半岛纺织服装制造业基地建设。培育壮大一批技术装备水平高、竞争实力强、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的纺织服装产业群,  以自创品牌为主攻方向,力口强服装流行趋势信息的捕捉和设计,注重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把胶东半岛建设成为面向日韩和欧美发达国家、辐射全国、带动全省的现代化纺织服装制造基地。二是充分发挥省内中西部地区纺织原料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等优势,大力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协作,扬长丰I、短,不断开发新产品,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生产装备水平,重点发展棉纺织、毛纺织、针织服装及其他有特色

的深加工产品,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产业布局。继续推进纺织产业集群及工业园区建设,抓好重大项目的督导工作。一是以优势企业为载体,抓好2。2个纺织服装工业园区的建设。园区建设要突出高科技、先进设备、高新技术、高水平管理,引导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到2010年形成8个销售收入8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集团。二是大力加强特色纺织服装产业名城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在工业园区建设的基础上,加大纺织服装名城、名镇的培育和建设力度。到2010年构建10个中国纺织服装名城、名镇。    

    3、产品布局。  以西服、高档色织衬衫、系列牛仔服装、时装、职业装、高档针织内衣、针织时装、休闲运动装8大类服装为龙头,实施名牌推进和国际化战略,加强新型纤维应用技术服务和市场开发推广,推进产业链的调整和发展。

    (四)扩大投融资渠道,加大纺织服装产业资金投入

    1、抓住国际资本、服装制造业转移的机遇,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对日本、韩国、台湾的招商引资,积极吸引大型跨国公司来我省投资纺织服装及相关产业,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服装设计与制造技术和设备。

    2、扩大社会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纺织服装业及其相关材料制造业,培植一批规模大、效益好、有核心竞争力的民营企业。

    3、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积极向金融业宣传推荐服装纺织企业,积极争取国家专项技改资金,争取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对纺织服装及相关企业的投资。

     4、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着力抓好正在进行的重点建设及技术改造项目。支持和鼓励企业结构调整,引导企业加大技改资金投入,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和市场优势强的技术创新项目,增强行业发展后劲,促进产业升级。

    (五)做好各种贸易设限措施的应对工作

今年1月实施了40多年的纺织品出口配额限制宣告终结,纺织品出口进入全面竞争的无配额时代。为此,一要认真研究纺织品出口面临的形势,推动纺织行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力口快纺织业自身结构的调整,拉长产业链,提升整体质量。二要加强行业自控和自律,妥善应对贸易摩擦及各种设限措施,加强多双边经贸关系,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改善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国际贸易环境。努力巩固原有市场,积极开拓新市场。三要积极利用兼并收购、投资设厂、合资合作建营销网络等方式,设立窗口,加快推进“走出去”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绕开和减少贸易壁垒。  四要继续引导企业搞好IS09000质量标准认证、IS014000环境标准认证、OHS^S18000职业健康安全认证、 Oeko-Tex standardl00国际生态纺织品认证和SA8000社会责任标准认证,  以获得进军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五要力口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企业与国际大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六要开展“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带行业”和国际产业技术对接活动,做好新设备、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

    五、发展配套材料的几点建议

     (一)继续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促进棉花生产与纺织工业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完善棉花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棉花产业化发展。运用进出口和储备等调控手段,促进国内外棉价的基本接轨。进口配额要重点保证竞争力较强生产企业的用棉需要,鼓励企业。充分运用两个市场配置资源。坚决打击盗卖进口棉花配额等各种投机行为,维护正常的棉花流通秩序。要密切关注棉花形势,抓好棉.花流通市场监管,采取给棉农补贴方式鼓励棉农稳定种植面积。要建立棉花预警和约束、激励调控机制。

    (二)2004棉花年度,国家农发行已下发了允许向有棉花收购资格的棉纺织企业发放政策性贷款的通知,我省农发行也已对全省部分有收购资格的棉纺织企业进行审核并予以同意发放贷款,希望能够简化审批程序。同时,为更好地鼓励纺织企业参与棉花收购和加工环节,建议适当扩大纺织企业享受农发行优惠贷款政策的范围。

    (三)针对棉花在质量、品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棉花种植、收购、供应统一标准,积极引·导棉农科学培育、种植优质棉,精心管理、采摘、运输,避免异型纤维(三丝)出现,并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索赔机制,为纺织工业创造稳定良好的用棉环境。        

全省工业产业链配套新材料发展座谈会材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