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关桥:福建最早木梁廊桥

 远近轻重 2012-05-25

东关桥:福建最早木梁廊桥

(2010-01-30 17:08:23)

东关桥:福建最早木梁廊桥 
 
 东关桥:福建最早木梁廊桥
  有的村民习惯坐在廊桥的栏杆边上吃饭。 
 东关桥:福建最早木梁廊桥
  东关桥的石礅和木材桥面 
 东关桥:福建最早木梁廊桥
  廊桥如画 
 东关桥:福建最早木梁廊桥
  保存完好的东关桥
 

  泉州内有深山、外临大海,因此泉州内有大山的秀美、外有大海的磅礴。泉州的桥亦如此,沿海有闻名遐迩全石构筑的安平桥、洛阳桥及淹没于世的海岸长桥,内陆山区则珍藏着秀外慧中的廊桥。

  □早报记者 潘登 陈明华 吴丽娇 文/图

  

  廊桥,廊之桥。可行、可憩,可遮风雨。据了解,全国现存木拱廊桥还不到200座,除了浙西南的泰顺、景宁、庆元等县有部分廊桥外,全国的廊桥大部分分布于闽东北的寿宁、屏南、周宁、古田、政和等地,地处闽南的永春、德化、安溪等地,至今也保留着数座廊桥。

  在永春县东关镇东美村湖洋溪上,绿水青山间中,静卧着一座南宋至今的廊桥——东关桥,它是福建最早的木梁廊桥之一,也是闽南鲜见的长廊屋盖梁式古桥。

  朱桥横跨八百年

  眼前的廊桥长约百米,桥墩用青草石条砌成,桥梁则用木料构筑,它横跨在水面宽阔的湖洋溪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暗红的长廊屋盖在碧水、蓝天、绿树和黄沙的衬托下,显得自然、协调。

  东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又名通仙桥。东关历来是交通要冲,在泉永德公路通车之前,是永春、德化、大田通往泉州的必经之地。古时,这里山路崎岖,骡马车辆不便驾驶,两岸居民来往,最早靠的是木板架起来的便桥,但是货物多的商人却不敢从这里经过。历代经过保护重修,东关桥在数百年间一直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

  据载,南宋年间,这座桥是敞天桥,后来,为防止雨水侵蚀桥板及供行人歇脚,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当地人在桥上建造20间木屋,屋架、椽角和两篷,这些建筑都是木隼结构。

  现存东关桥为清光绪元年(1875年)复建,1929年进行过修建。虽然经过复建和修建,但桥依然较完整地保留着宋代桥梁的建筑特点。

  该桥长85米、宽5米,用辉绿岩和特大木料构筑,有二台、四墩、五孔。墩呈船形,用石条逐层丁顺配搭,互相叠压而成,两头为尖形,以分水势;墩下以大松木作卧桩,承载整座桥梁,枯水时水清木现;墩上用巨石叠成三层支架大梁。每个桥孔都由22根长16米至18米的特大杉木作梁铺设成上、下两层。桥上以砖石砌墙,用木料作柱檩、桥板、护栏。

  一座廊桥一幅画

  阳光和煦的近午,走近隐藏于深山中的东关桥廊桥内,一阵清凉之气迎面而来。廊桥桥头,几位妇女围坐在一起,麻利地用刀把粗厚的竹筒切成细长的竹条,据说这是用来做祭祀的香芯。她们看到旅客来了,会抬起头打个招呼,关切地寒暄几句后,继续干活,邻里之间,更是家长里短地闲侃。

  谈话间不时传来的阵阵笑声;小孩子嬉戏的童声此起彼伏,这样和谐的乡村画面,很难在繁华喧嚣的城市碰到。

  廊桥两边有供人休息的长条木凳,许多人喜欢坐在上面聊天。年过七旬的周阿婆说,小时候村里的小孩都喜欢到这桥上来玩,玩着玩着也玩出感情了,现在人老了,更眷恋了,每天都要来廊桥走上一遭,坐上一会,听听厝边头尾的事,也算是晚年生活的休闲。

  走在桥上,除了感受浓烈的乡村淳朴气息外,只要透过桥面缝隙,看着阳光洒到桥底水面上折射出的五彩光芒,别有一番情趣。站在木凳旁边,透过长廊屋盖延伸至屋外的“窗口”,凭栏远眺,碧绿溪水、乡间老树、翠绿田野、低矮农房,尽收眼底。

  东关桥中部供奉着一尊观音菩萨,建桥后年年香火不断,每天都会有不少虔诚的香客远道而来。因而,在廊桥的桥头,就有一位老奶奶摆一张桌子,卖起了祭祀用的“金纸”。 

  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

  碧水朱桥横跨,东关桥很独特,说是廊桥,但非木拱,桥墩石筑如舟;说是普通桥,但桥身全为木头,有木廊、木檐、黑瓦。

  “宋朝建到现在了,历史悠久,在福建可是很有名的呢。”东关桥是永春县东关镇东关村村民的骄傲,每遇到游客,村民都不忘“自荐”。

  看见游人前来,常年在小溪上摆渡做点小生意的中年妇女也会打打招呼,“坐坐小船吧,能看到另一种感觉的廊桥。”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舟过桥底时,由青岗石和圆木料共同构筑的桥一目了然,而桥墩则由青岗石互相交错叠压而成,不用泥灰勾缝,墩呈船形以利分水。墩上铺大松木,木上铺厚木板而筑“廊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