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月刊

 禅 茶 2012-05-26

浅谈琵琶演奏在《梁祝》音乐中的表现力

  作者: 李燕子   2009-11-06 10:53:04

   在戏曲演出中,乐队虽处于“伴”的地位,但也不能刻板地照谱演奏。乐队的演奏与演员的表演应如影随形,息息相通,丝丝紧扣,交相辉映。乐队要与演员相互配合,共同协作来完成演出任务。
    在越剧的乐队中除指挥和主胡外,琵琶是很重要的伴奏乐器。她除了要和整个乐队一起完成配乐和伴奏外,还常常有许多清板的托腔伴奏。因此,琵琶演奏员同样需要去钻研剧本、钻研人物的情感、钻研唱词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演奏技巧和如何配合演员的演唱,力求达到完美的演出效果。
    近年来,在排练和演出中,我悟出了琵琶演奏员的呼吸(气)与演奏、与配合演员的演唱、与情感的表达、与气氛的渲染有很大关系,如果运用恰当能大大提高音乐的表现力,能激发演员的情感和表演,能充实越剧的演唱韵味……
    特别是我参加了新编越剧《梁祝》的排练后,更感到演奏者正确运用呼吸在演出中与演员配合的重要性,这是我几十年越剧音乐演奏的一次历练,也是我对戏曲音乐演奏技法运用的一次感悟。演奏者巧妙运用“气”与“情”相结合。一定能使伴奏者奏出的旋律与舞台上演员所饰演的角色丝丝相扣,创造出富有感染力的艺术之“韵”。
    戏曲离不开戏中“情”,曲中“韵”,要使剧中角色情绪丝丝入扣,演员和伴奏者一定要做到“息息相关”。如《梁祝》中《我家有个小九妹》,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以前伴奏时只注意到整个乐曲的活泼轻松,但这次剧情经过导演对祝英台人物的深层次挖掘,我给祝英台在此唱段中安排了几个“气口”的运用:例如描龙绣凤我用了两个“气口”,运用短促的弹奏,加上二拍一呼吸,衬托出此时祝英台聪慧俏皮的个性和“神秘”、“卖关子”的语气。而在最后的《英台哭坟》大段唱腔中,同样琵琶托清板:前面“梁兄啊……”, 我运用了一个气的停顿,用短促单音演奏,辅左手吟弦,以表示祝英台哭坟时的泣不成声和内心巨大的痛苦,其中配合唱腔虽然运用了几个单轮及长轮演奏,但在中间都使用了短的呼吸,在短促音后用轮子表现出了英台的仰天长叹、无奈和对梁山伯的内心表白。此时,演奏的“气”已被噎住,屏住呼吸,随着演员的演唱节奏而呼吸起伏,整个剧场气氛仿佛也被凝固。
同样,在《草桥结拜》一场戏中,梁山伯路遇祝英台,双方都被对方的气质深深吸引,合唱后两人的一段对唱,              
    我给梁山伯的基调是:智慧、憨厚、忠实而又风度翩翩。因此在演奏时,我呼吸饱满,缓慢而稳重。使梁山伯形象显得稳重大方、气宇轩昂。其中:   我将1音处理得极轻,屏住呼吸,因此时舞台上的人物四目相对,脉脉生情,时空也仿佛在此时停止了。到“又青春”时,发出一声赞叹,赞叹对方如此地优秀,出类拔萃。因此,演奏时也缓缓地把“气”释放,运用长的气息,速度略辙,衬托出梁山伯的憨厚之情。
    在《山伯临终》及《山伯之死》中,演员从开始时坐着吟唱,到起身、翻滚、跌爬、甩发的表演层层传递着山伯的深情和执着,其中有段琵琶托腔,我在演奏中,紧紧配合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节奏和情感变化气息,虽只有几小节,却让人柔肠寸断,随演员在舞台上变化而变化,做到如影相随环环相接,山伯临终时,群众演员(黑衣书僮)冲上舞台,乐队奏出最强音,随着指挥的手势,乐曲气口与打击乐吻合,造成气壮山河天崩地裂之势。
    在强烈的音响之后,英台从下场门侧幕中缓缓走出,琵琶长轮,英台人虽在行,心却已随山伯而死。所以,在这句长轮中,我几乎没有呼吸,直至弹奏出极度清晰、吸着气的“765”三个音。到“赴黄泉”时,压抑很久的情感终于忍不住喷涌而出,这时呼吸也是叹出一口大气。而后随琵琶托腔,转为一阵泣不成声的诉说(前已有举例)呼吸凝重,因此力度也稍加控制。
    以上是本人在伴奏《梁祝》时的心得体会。音乐的细腻离不开演奏者演奏时气口的把握,反之,将会使音乐在剧中起不到伴奏烘托的作用,反而会使得乐队演奏与演员表演不贴,甚至音乐成为一段破句,最终失去所要表达的人物思想情感和戏曲所特有的韵味。
    “气、情、韵”缺一不可,使得演奏者在伴奏中充分发挥本乐器的演奏技法特长及个人的音乐修养,在与演员的情感交流中,完善技法,提高演奏应变和表现能力,使越剧戏曲音乐走向国际走向辉煌之列。?
(作者单位: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