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的经典模型(2010-05-25 21:44:58)
博弈论的经典模型:威慑模型 威慑博弈的完整名称是进入威慑博弈,是研究参与者想进入某领域,而与该领域已有竞争者的博弈模型。假定有两个参与人,一个想进入某行业,称之为进入者,另一个已在同一行业占有一席之地,称之为先入者。对进入者来说,不管先入者是否设置壁垒,其最优目标都是进入。而对先入者来说,要设置壁垒,必须付出巨大成本,否则不如默许。进入威慑博弈模型的启示是:要做一件事情,必须确定一个可行的目标,不怕困难,全力以赴向目标努力,目标就会实现。另外,不是所有的威慑都没有用处,付出巨大成本的威慑是起作用的,而要想使威慑起作用的,必须付出巨大成本。同时,进入威慑博弈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威胁和承诺的可信度问题,威胁实际上也是一种承诺。威胁和承诺是否可行,取决于其成本的大小,取决于其成本和收益的比较。一般而言,成本巨大的,或者成本高于收益的威胁和承诺,可信度就比较高,反之则低。实际生活中有些制度见效甚微,就是因为惩罚力度太小,使得违规者的违规收益高于违规成本。 博弈论的经典模型:斗鸡模型 斗鸡博弈(Chicken Game).在西方,鸡是胆小的象征,斗鸡博弈指在竞争关系中,谁的胆小,谁先失败。现在假设,有两个人要过一条独木桥,这条桥一次只能过一个人,两个人同时相向而进,在河中间碰上了。这个博弈的结果第一种就是如果两个人继续前进,双方都会掉水里,双方丢面子,这是一种组合。第二种是,双方都退下来,双方也都是丢面子,但是都掉不到水里去。第三种结果,甲方退下来,丢面子,乙过去。第四种结果,乙退下来,丢面子,甲顺利通过。在这四种结果中,第一种是两败俱伤;三、四两种是一胜一败,第二种是两败不伤,这就是斗鸡博弈。在这个模型中,最优策略有两个,就是第三、第四两种选择,即甲退下来乙先过去,或者乙退下来甲先过去。因为两种选择对整个社会来说效益最大,损失最小。两虎相争勇者胜,如何处理竞争中的两虎关系呢?一般有四种办法:第一种是谈判,双方约定一个条件,其中一个先退下来;第二种是制度,建立一种制度,规定从南到北的先退,或者从北到南的先退,或者后上桥者先退;第三种是时间,双方僵持一段时间,谁先吃不住劲谁先退;第四种是妥协,妥协不一定是最优策略,但是至少可以保证取得次优结果。在工作生活中乃至处理国际关系时,得饶人处且饶人,退 博弈论的经典模型:情侣博弈 情侣博弈。假定一对热恋中的情侣,每周末见一次,必须见,否则活不下去。男的喜欢看足球,女的喜欢看电影。见面后,面临选择,看足球还是看电影?热恋中的情侣因为爱,会牺牲自己的爱好去满足对方。如果去看足球,男的满足程度为四个单位,女的满足程度是两个单位;去看电影,女的满足程度是四个单位,男的满足程度是两个单位。在这个博弈中,有三个变量非常重要。一个变量是顺序,就是谁先提出来,比如男的先提出来,女方尽管更愿意看电影,但是男方已经提出来了,她不愿意违背他,只好同意,结果他们就去看足球。相反的情况也是一样。第二个是一次博弈还是多次博弈。如果是多次博弈,双方就会大体上形成一种默契,这一周看电影,下一周看足球。第三个取决于感情的深度。处于依赖程度比较高的一方,对对方更加顺从照顾一些。一般而言,情侣之间的博弈是一个动态过程,因为恋爱就是双方之间较长时期的磨合、了解过程。如果我们假定情侣博弈是一个动态博弈,而且总是男的先决策,女的后决策,那么就会出现一种非常有趣的决策情景。就女方来说,无论男的是选择足球,还是选择电影,她的决策均为四个:一个是追随决策,就是男的选择什么,她就选择什么;二是对抗策略,就是男的选择什么,她偏不选什么;三是偏好策略,就是无论男的选什么,她都选电影,因为这是她的偏好;四是成全策略,就是无论男的选什么,她都选足球,因为足球是男的偏好,她宁可牺牲自己的偏好,而成全男方。情侣博弈在现实生活中到处存在,它让人们思考如何人去关心别人、理解别人,处理好人际关系。 一步还扩天空,都是从斗鸡博弈可以总结出的道理。 博弈论的经典模型: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 )。“囚徒困境”至今仍然是博弈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个故事是说,两个罪犯犯罪后被抓,分别关押,不能见面,警察审问时分别对他们说,坦白吧,坦白你会被放走,你不坦白另一个人坦白了,你将被判10年。实际上两个囚徒面临的情况是:一个坦白,另一个不坦白,坦白的将被释放,不坦白的会判10年;如果两个人都坦白,各判5年;两个人都不坦白,都放。根据理性人的假设,甲乙两个罪犯都会寻找自己最优目标,那就是自己被释放。如果两个人都不坦白,都会被释放,但甲会想:如果我不坦白,乙坦白了,他会被释放,我要判10年。我坦白了,不管乙是否坦白,我最多判5年,也有可能乙不坦白,我被释放。罪犯乙其实也是这么想。结果他们都坦白了,分别判了5年。在坦白这一点上形成策略均衡,实现了目标最大化。实际上囚徒困境这个模型揭示了合作与竞争(或叫对抗)的关系道理。囚徒困境的情况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挤公共汽车。从集体理性的角度来看,按次序上车是最有效率的做法,但是你挤我不挤,我就可能上得慢,所以每个人的最优战略都是挤。其中的纳什均衡就是大家都挤,结果上车更慢了,每个人采取的都是最优战略,但是结果却是最劣,原因在于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存在着冲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