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猪博弈”的故事

 收藏快乐 2012-05-26

“智猪博弈”的故事

 

  
  博弈论里面有个十分卡通化的博弈模型,叫做“智猪博弈”(Pig’s payoffs)。
  
  整个故事是这样的: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很长,一头有个踏板,另一头是饲料的出口和食槽。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另一半残羹。
  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
  
  (一)如果定量地来看,踩一下踏板,将有相当于10个单位的猪食流进食槽,但是踩完踏板之后跑到食槽所需要付出的“劳动”,要消耗相当于2个单位的猪食。
  
  (二)如果两只猪同时踩踏板,再一起跑到食槽吃,大猪吃到7个单位,小猪吃到3个单位,减去劳动耗费各自2个单位,大猪净得益5个单位,小猪净得益1个单位。
  
  (三)如果大猪踩踏板,小猪等着先吃,大猪再赶过去吃,大猪吃到6个单位,去掉踩踏板的劳动耗费2个单位净得到4个单位,小猪也吃到4个单位。
  
  (四)如果小猪踩踏板,大猪等着先吃,大猪吃到9个单位,小猪吃到1个单位,再减去踩踏板的劳动耗费,小猪是净亏损1个单位。
  
  (五)如果大家都等待,结果是谁都吃不到。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是令人出乎意料的,答案居然是:小猪讲选择“搭便车”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为了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原因何在呢?
  
  因为,小猪踩踏板将一无所获,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对小猪而言,无论小猪是否踩动踏板,不踩踏板总是最好的选择。反观大猪,已明知道小猪是不会去踩动踏板的,自己亲自去踩踏板总比不踩强吧,踩了起码可以吃上一点残羹。
  
  ———————————————————————————————————————
  
  后感:
  
  第一次看到这篇博弈论分析模型,我就好有感觉,觉得这样一种思维模型不错!真不枉我买了这本《生活中的博弈论》。
  
  经济学的基础是人都是理性的,都以自己想要的目的去指导自己的行为。有些人误会了,所谓的人的理性,以及以“利益”为指导,并不仅仅是为了所谓的金钱,一个人的行为,他可能是为了心理满足和社会荣誉。比如说不留名的捐款,不是那个“不留名”的人傻,是他不留名捐了款以后,觉得自己心理满足,所以,他同样是“理性”的!
  
  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在别人眼里看来是“很傻”的事情。其实,我们应该把一种信仰或者心理满足当作是一种收获,当作是当事人做出某些行为时的利益所在。至此,每每想起那段为了逝去爱情时而死缠烂大的所作所为,虽然在别人眼里是一种愚蠢或不值一提的行为,但是在那样的时刻,只有“藕断丝连”才能获得一丝的精神满足。再到后来,决意悄然离开,对于双方都是最优策略。一句话,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就像“智猪博弈”一样,大猪踩踏板,虽然不能独享所有食物,但是总有所获。而反观在我悄然消失后的那段日子,对于她来说是最好的解脱和最大的幸福,而对我来说,虽然未免有些痛苦,但对于我今后的岁月,也总算是个新的开始,无论这个“开始”是残酷的还是摧毁性的……
  
  如果我是大猪,我还是会去踩踏板的!而不是仅仅想着,这样做只会让小猪以逸待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