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园林:沈园

 沪学 2012-05-26

  千古情殤沈 園
  
  沈園,位於紹興市區魯迅路和延安路之間。景區占地五十七畝,分為古跡區、南苑、東苑、北苑、陸遊紀念館等,是紹興曆 沈園,位於紹興市區魯迅路和延安路之間。景區占地五十七畝,分為古跡區、南苑、東苑、北苑、陸遊紀念館等,是紹興曆代眾多古典園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園林。這裏還蘊藏著一個八百多年前,陸遊與唐琬淒惋動人的愛情故事。
  沈園原為紹興沈氏的私家花園,故名“沈氏園”(簡稱沈園)。根據《乾隆紹興府誌》引舊誌記載:“在府城禹跡寺南會稽地,宋時池台極盛。”這“池台”指的就是沈園。當時沈園占地七十餘畝,園內亭台樓閣,小橋流水,假山綠蔭,頗具江南特色,是“越中名園”。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清澈的湖水和小石橋記下了陸遊和唐婉淒怨的愛情。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滿城春色宮牆柳”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牆已不是那麵牆,字也不是那幅字,隻有哀傷的愛情還在人世間百轉千回。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沈 園 懷 古
  
  在一個風雨交織的中午,我站在了紹興沈園的門口。街上濺起的雨水侵進鞋子,一直涼到腳心。所幸今早就覺得天氣異常,便有準備地多加了件衣服。饒是如此,這突如其來的料峭春寒還是令人難以抵擋。
  我知道我的這次來到沈園,是長時間來積欠著的。盡管剛在街頭看見現代人出於種種意圖又為它封了個“中國第一愛情名園”的稱號,但有關沈園的一些傳奇逸事我卻是早在八、九年前,借閱一本關於解析宋詞的書中就有所了解。彼時大概十七、八歲,正值心胸最易蕩漾,心思最會神往的時光。倘若從那時算起,我這沈園之債便也拖得有點久了。
  園子的入口處有一塊橢圓形橫臥著的巨石。該石中間斷開,依依然卻不分離,此石名喚“斷雲”。“斷雲”諧音“斷緣”,點明此園主題。
  入得園子,假山、曲徑、荷塘、簇梅,是一個典型的江南古典園林。此園原本乃南宋越州私人園林。園內亭榭樓台,小橋流水,假山林蔭,曾被譽為“越中名園”。據說該園主人為討好城內父老,每年春季對外開放。也就是在該園主人一半是討好百姓,一半是顯赫財富的時候,沈園迎來了它真正意義上的主人公——陸遊和唐婉。
  在這裏,我特意區分了“主人”和“主人公”兩個概念。那是我認為,前者隻是一個和所有權緊緊捆在一起的物質詞眼,說明的是一種物質和人的短暫依賴關係,後者則強調了一種精神和人的長久共存關係。是的,真正使沈園流芳千古的是陸遊和唐婉。一個淒婉哀怨的故事曾在此上演。   那是在陸遊27歲那年的春天,我們的詩人孑然一身重遊沈園,卻與來此遊玩的前妻唐婉攜後夫趙士程不期而遇。一對被迫拆散的鴛鴦再次相遇,人事變遷,悲喜交加。望著孤零零的陸遊,神情恍惚,內心藕斷絲連的唐婉大膽地跟趙士程說明了原委。所幸趙也是文達灑脫之人,當即命書童送酒向陸遊致意。詩人百感交集,吞下苦酒,提起筆來,在一堵粉牆上題下了我眼前的這首詞——《釵頭鳳》: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看了這樣以血淚寫就的悲痛之詞,唐婉內心明白,迫於母命陸遊無奈無助。這是對封建舊禮教束縛愛情的控訴,也是對封建大家長幹涉婚姻的抗爭。她能理解陸遊的苦衷。從沈園回去後,唐婉即和了一首: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幹,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妝歡。瞞,瞞,瞞。
 
  不久唐婉抑鬱而逝。
  而今,這一字一句的詞就刻在我麵前的石壁上。一字一句地讀著,我的腦海中漸生凸顯了陸遊的一幕幕形象:在我的印象裏,陸遊的形象更多的是一位“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滿懷壯誌的愛國詩人,是一位囑托“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矢誌不渝、忠貞堅定的憂國詩人。在他80多年的生命裏,他的詩始終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在曆史的長河中,源遠流長的文壇盡管不乏生機,但若把詩人一個個單獨剝離出來考察,陸遊應該算是比較健全的一位。他賦詩又習武,當官又行醫,他的生命結構因多元而堅固。無論是賦詩還是習武,當官還是行醫,透過這些表層的現象和行為,我們分明地可以看到一種曆久彌堅的人格品質貫穿著詩人的一生。那就是關心民間疾苦關注民族危機的愛國愛民情懷。在陸遊紀念館,我還看到了他當時和朱熹的通信:
  “市聚蕭條極,……民望甚饑渴,公行胡滯留,征科得寬否,尚及麥禾秋。”
  朱熹時任官華東,掌握著一定的稅收大權。看到因大旱歉收,市聚蕭條,民望饑渴,陸遊真誠又焦切地問朱熹“征科得寬否?”
  接到這樣一封“求情”信,同樣是文人的朱熹會做如何處理呢?盡管紀念館裏的材料未說明,我也沒有深入查證,但我還是固執地相信,朱熹應該是滿足了陸遊的心願了的。在這裏,我們欣喜地看到,在當時的社會裏,官場上出現了一大批文化精英。他們被推到治國安邦的前沿崗位。隻看宋朝,我們就不難發現在仕大夫中間飄然著這些人的身影:蘇氏父子、王安石、沈括、歐陽修、範仲淹、秦觀等等。他們多數施以仁政,愛國愛民,熱愛生命和自然,追求太平和祥和,體現了關注民生以人為本的治國方略。這與800多年後,我們的社會在片麵追求數字增長後又不得不重新拾起“人本”正好吻合嗎?科舉製度盡管弊端多多,但確實為我們的民族和國家造就了一大批精英,並最終使他們走上“領導”崗位。這樣的“幹部機製”正符其時,是適合國情有時代特色的任人機製。
  但陸遊到底有他的曆史局限性。從石壁上的詞,我們可以聯想起當時的背景:20歲那年,正值陸遊英俊年少,詩才橫溢,與美麗多情的表妹唐婉結婚。唐婉對詩詞也有相當的修養,夫妻二人琴瑟和諧,生活極其美滿。正如詞中上闕所述,“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兩情相悅鶯燕爾,紅袖添香夜讀書。得妻若此,夫複何求?可偏偏好景不長,及至陸遊禮部考試被黜,一心想讓兒子躋身仕林的陸母便遷怒新媳,怪其放任丈夫思想,使丈夫“惰於學”,於是硬逼陸遊休掉唐婉。迫於母命難違,陸遊隻好一紙休書休了唐婉。
  這就是我說的陸遊的局限性了。讀了這首《釵頭鳳》後,我們可能都會憎恨當時“東風惡”,但我們是否也應該換個角度重新審視一下陸遊本身的人格軟肋呢?迫於封建大家長的壓力,休掉自己心愛的妻子,這不能不說是大丈夫的悲哀。盡管在當時,這樣的例子可能成千上萬,我們也不能以超常的標準來要求陸遊,但我們還是有理由義憤並惋惜:在這方麵,陸遊人性的孱弱和他強健的文化品格尤其是熾熱堅定的愛國情懷是極不協調的。在此之前的曆史上,為愛情衝破思想觀念的束縛並擺脫阻撓勢力繼而恩愛相守的例子不是沒有。遠的不說,本朝北宋李清照對抗禮教,為尋真愛勇敢再嫁的事跡一定也流傳甚廣,博聞強識的陸遊一定也知道。李清照身為一個女子,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陸遊身為一個男子,尚不及?
  盡管他也想過辦法,有過行動,試圖把唐婉獨自安頓下來。但事情一旦敗露,麵對母親的圓睜怒眼和大聲?斥,他還是選擇了妥協和退卻。人格的堅韌剛毅和強健在麵對壓力、阻力甚至是暴力時最能見分曉。可惜,陸遊失敗了。若是能想想在當時的社會裏,一個被休掉的女子將可能麵對多少冷眼;若是能想想自己對一個被自己拋棄的弱女子該承擔起男子漢的何種責任;若是能想想他們之間曾經的恩愛深情和以後唐婉可能麵臨的孤寂,那麼他就不應該做出這種心酸的選擇。
  一段令人豔羨的恩愛結束了,一個悲慟的故事由陸遊親手編織了。盡管陸遊給我們後人留下了不斐的詩詞成績,留下了高尚的愛國情操,但我相信大多數讀者在了解了這段婚姻悲劇後,在痛恨舊勢力的無理和殘酷之餘,都會輕微地責怪陸遊本身。詩人自己也是萬分痛苦,在對惡東風發出“莫,莫,莫”的絕望之號和無奈之訴後,這幕悲劇成了他永不平複的創傷。內心的懺悔和負疚之感伴隨著他的餘生直至晚年。他曾經多次作詩賦詞憶詠沈園,並借此表達對唐婉無限的思念之情和無比的悔恨之意。75歲那年作《沈園》詩:“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複舊池台。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84歲那年作《春遊》詩:“沈家園裏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一晃800多年過去了,還有人在此留連憑吊,還有人在此借古抒今。雖然斜風細雨春寒料峭,但今天來到沈園的年青人也不少,稀稀落落分布在園子的四處,孤鶴亭下,葫蘆池邊,題詞壁前。園子裏,古箏聲聲,低沉淒涼。似在哭訴哀怨陸唐,也似在伴和我的腳步和思緒。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沈園位於紹興市內木蓮橋河旁。沈園在宋代(960一1279)已是紹興著名的園林。據說,過去的沈園比現在大幾倍,是一位姓沈的紳士所建,故名沈園。由於園內建有樓台亭閣,假山池塘,環境優美,中國曆代文人墨客常來此遊覽,賦詩作畫。
  沈園聞名的另一原因是與中國宋代大詩人陸遊(1125一1209)的一樁悲劇有關。陸遊20歲時同表妹唐琬結婚,夫妻感情深厚。但陸母不喜歡唐琬,逼兒休妻。陸遊屈服於禮教,不敢違抗母命,隻得與唐琬分離。
  
  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離別十年後的一天,陸遊與唐琬在沈園不期而遇,當時唐已改嫁,陸亦另娶。陸遊一時感慨萬端,就在園中的牆壁上揮筆題寫了千古名詞《釵頭鳳》: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唐琬含淚看完這首詞,也痛不欲生地和了一首用血淚凝成的詞。中有:“病魂常似秋千索,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之語。後終因受不了這個刺激悲鬱去世。40年後,陸遊重遊沈園,見題詩猶存,而唐氏卻早已離世。陸遊觸景生情、十分沉痛地寫下了《沈園》詩二首。
  
  園中的葫蘆池、宋井、土丘三處為宋代遺跡,東北角的兩經清代(1644一1911)建築已按原貌修複,並開辟了陸遊紀念堂。同時,沈園用發掘出來的宋代磚塊,堆砌了一堵“沈園遺物壁”,壁旁立碑一塊,將中國著名宋詞研究專家夏承燾先生寫的陸遊《釵頭鳳》鐫刻於碑上,背麵是陸遊與唐琬相遇40年後,陸遊重遊沈園而賦的一首詩。

  滄桑屢變,故園漸頹。1949年,已僅存一隅,占地46畝,但園內小池、土丘、水井仍為原物。1985年,為修複沈園, 對西側7.2畝舊址進行考古, 發現六朝古井、唐宋建築、明代水池及瓦當、滴水,脊飾、湖石等遺跡、遺物。1987、1994年兩次擴建,全園占地恢複到18.5畝。園內新建了石碑坊、冷翠亭、六朝井亭、八詠樓、孤鶴軒、雙桂堂、閑雲亭、半壁亭、放翁橋等仿宋建築,堆置了假山,栽植桃、梅、柳、竹,重修題詞壁斷垣,重鐫陸遊《釵頭鳳》詞,使故園展現了原貌。2001年5月,沈園增添新景。主要有:陸遊紀念館、連理園、情侶園等三大部分,十多個景點。沈園將不斷擴充修複,以重現宋時“池台極盛”的風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