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的现代教育意义

 鬼小星 2012-05-27

《论语》的现代教育意义

 

我们今天讲的题目是读《论语》,学做人。《论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经典,过去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是人人必读的书。可是从十九世纪末以来,情况变了。不仅学校里不读,还受到批判,被当作为统治者服务的学说,腐朽的糟粕。近几年,国学热兴起,人们开始重新读《论语》。但对此还是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还是认为《论语》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糟粕;有人认为它是几千年前的“老古董”,过时了。

那么,今天究竟为什么还要读《论语》?《论语》在今天还有什么意义?

我想,对于《论语》,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它讲的并不是为专制王朝统治服务的政治学说;它的思想的核心,是讲做人的道理。所以今天提倡读《论语》,主要的目的和意义是学做人。现在大家都很关心我们社会的道德状况,道德问题就是做人的问题。读《论语》学做人,就是要提升我们的道德状况,包括个人的和社会的。

《论语》讲做人的思想,内容很丰富,今天只就我认为最重要又最简单易行的,选出五句来讲。

第一,修己安人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

修己以敬。用一种非常严肃认真、非常虔诚的态度来修身,完善自己。安人、安百姓,不仅要修养自己,还要帮助别人,帮助所有百姓也能安好。要让所有百姓都安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天下为已任”。修已以安百姓,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修养自己,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而奋斗。

这是一个总的人生的追求也是孔子一生的追求。

这个追求,体现了儒家关于人生的两项核心价值:义、群(公)。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人与禽兽的区别,就在有义能群这两点上。

义,宜也,就是应该做的;指人的精神生命。我们人的生活,既包括物质层面的生活,也包括精神层面的生活。物质生活方面衣食住行、两性关系等等,“食色性也”,这是人的本能的需求,本质上其实与禽兽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人的生活不只有这些东西,除了物质生活以外,人还有精神生活。生活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人的生命也有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两个方面。

在这两个方面中,物质生活是属于自然的,精神生活是人文的。物质生活上人和禽兽在本质上是一样的,精神生活是只有人才有的人之所以高于禽兽、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精神生活。人生的价值、意义,体现在精神生命上。所以,要把精神生命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论语》里说的“义以为上”;不讲精神的追求,只讲物质生活,那就和禽兽差不多了。所以,做人首先要“修己”,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群,群体。人是社会性的,不能脱离群体而生活。《论语》中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不与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当时有隐者劝孔子的弟子追随他们退隐山林,孔子说了这段话。说的就是人不可离群。人总是生活在群体中间,所以如何处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也是人生中回避不了的基本问题。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总是把个人放到群体中间去考虑。大家知道,孔子儒家道德的最高要求是仁。仁,从人,从二。就是讲人与人相处。做人,就是要学会与人相处,摆正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位置;群己统一,先公后私。从价值观的角度讲,可以用“公”字来表示。

总之,要把精神生活放在第一位;把个人看作群体的一份子。用传统的话说,一个是义,一个是群,或者说“公”。这就是讲做人的两个核心价值。其具体的体现就是要修己安人、安百姓,以天下为己任。

为什么说这两点是核心价值?我们看,从古到今,从历史到现实,贯穿我们的历史,支撑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力量是什么?说到底就是这两点,就是这样的价值观。我们熟知的,体现着我们民族精神的名言,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近代以来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到抗日战争时期青年学生投笔从戎,担负起天下的兴亡;钱学森等抛弃优裕的生活,冲破重重阻碍,回国报效;两弹元勋们与家庭亲友隔绝,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两弹一星的研制;到抗震精神、航精神;等等。所有这一切,其根本的思想基础,就在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这两点基本的价值观。这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和基础;没有它,就没有我们民族的历史,更没有民族复兴的将来。

所以,修己安人、安百姓,以天下为己任;如何处理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关系和如何处理个人和群体的关系,这是学做人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上,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和西方以个人物质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观点是对立的。

第二,见义勇为

“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看到应该做的,符合道义要求的事而没有去做,那就是没有勇气。反过来说就是,看到应该做的就去做,也就是见义勇为。我把这一点提出来,是要说,这是学做人在行动上要做的第一步。这样说,许多人会不理解。见义勇为是和歹徒搏斗、舍己救人等等的英雄行为,怎么能是第一步呢?其实在《论语》只是说见到应该做的就要去做。这个要求很简单,每一个人都应该这样做,也都可以做到。但实际上这里面蕴涵着很深的道理,体现了很重要的原则。见义不为,是道德教育中一个大问题。很多事情,他不是不知道应该怎样做,但他不做。这就是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见义不为,无勇也。就是针对这种现象,告诉我们,认识到了,就应该去做。认识到了而不做,这认识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认识到了就做,这是修养的起点。为什么明知应该做他不做?是因为有自己的考虑,为了自己方便,对自己是否有利等等。这就涉及另一个问题:一事当前,如何选择做还是不做?是以应该不应该为标准,还是以对自己有利不利为标准?这也就是精神生命和物质生命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以应该不应该为标准,是把精神生命的要求放在物质生命要求之前;以有利不利为标准,就是把物质生命的要求放在精神生命要求之前。所以,见义勇为是践行义以为上原则的第一步。

这样讲,是不是降低了见义勇为的意义?不。舍己救人当然是高尚的英雄行为,属于见义勇为,但是把见义勇为限制在舍己救人上,看来是提高了见义勇为的意义,实际上却会削弱见义勇为的影响。一部分人会说,我钦佩见义勇为的英雄,但我不是英雄,这样的行为也做不到。这样见义勇为和他就没有关系了。所以我们要提倡准确地理解见义勇为,提倡应该做的就做;把这一点作为学做人的第一步。在日常生活中,凡事都以“应该不应该”作为指导自己行动的原则,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应该做的就去做。这是一个起点。从这里一步步提高,贯彻到底,最高的境界就是舍己救人,成仁取义。如果不能从小事做起,应该做就去做,养成这样的习惯和品格,就不可能在关键时刻舍己救人,成仁取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