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阅读教学中实现学生作文能力对接

 十八小子 2012-05-28

在阅读教学中实现学生作文能力对接

——浅谈“每课一练”课堂作业式作文早起步训练

湖北省枣阳市东园小学   王亚丽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听、说、读、写,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阅读教学的要义就是通过对文本的模仿、借鉴、内化而形成学生自己的语言。换言之,阅读的过程就是建构学生作文能力的过程。小学低年级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重视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落实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是学生语文素养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002年秋,我有幸成为新课程实验教材一年级的语文老师,根据一年级教材、学生的特点,利用教材资源(课后生字)以做课堂作业的形式尝试作文早起步训练,我和我的学生称之为每课一练”。五年的实践,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识字的水平有限,我主要是以“识字带词”为主安排课堂训练。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学完了《口耳目》一课,我给学生出的作业练习题目是:用“木”“禾” (“木”与“禾”这两个字都是在阅读课中学生学到的需要掌握的一类字)选字填空。

yì gēn xiǎo  mù tóu        jǐ  zhū   hé    miáo

    小 (  )头       几        苗。

当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老师的题目后面自己再写上几句。比如,

duī        kē

学生夏灵良写的句子是:“一堆木头”“几棵禾苗”,“堆”“棵”两个字他不会写就注上拼音;学生李欣然写的句子是:“几根木头”“小小禾苗”,“根”她不会写就注上了拼音。我觉得,学生在这种练习中既巩固了一类字的书写,又熟悉了这个字具体的语言环境,还复习了拼音,学生不仅喜欢做,还会运用学到的二类字,最为重要的是减轻了学生识字作业的负担;同时为一年级下学期“由词带句”的训练奠定基础。这样的课堂练习我坚持让学生每课一练,并科学调控作业练习题目的多少。

到了一年级下学期,“每课一练”的难度在一年级上学期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主要是“以词带句”的训练,比如,课堂上学完《柳树醒了》一课,我给学生的作业练习题目是填空。

chūn  tiān   lái  le  chūn yǚ  hé xiǎo lǐu shù shuō huà  péngyǒu  mén 

           了,( )雨         树 (      ),(        

hǎo gāo xìng  yà

好(   )兴   呀!(“春、说话、朋友、高”都是在阅读课中需要掌握的一类字。) 比如,学生丁少毅模仿老师的作业题目自己写的句子是:“春天来了,我好高兴,有朋友和我说话。”

当然,不会写的字还是让学生注拼音。仍然坚持让学生每课一练,练习题目的量根据课堂教学的时间自由调控。

二年级“每课一练”在一年级的基础上从 “由词到句”的训练增加难度为 “由句到段”的训练。学生在一年级学习的基础上已经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训练的题目由全注音到半注音(生字注音,其余的不注音),仍然坚持每课一练。比如,课堂上学生学完《风娃娃》一课,我给学生的作业练习题目是:

  biǎoshì                      fū         shāng           ting    xī

妈妈(   )风娃娃要来了。一会功(  ),风娃娃(  )心极了,它不 停地( )气,

           Háo        hàn   líu

又不停地呼( ),它的(  )水 流了下来。(“表示、夫、伤、吸、号、汗”是在阅读课中学到的需要掌握的一类字。)比如,学生易阳飞模仿老师的题目自己写的句子是:“今天同学打我了,我流了一头的汗水,我向老师表示,我有功夫,我不伤心。”

三年级,“每课一练”训练难度由二年级的 “由句到段”增加为 “由段到篇”的训

练。题目仍然采用半注音(生字注音,其余的不注音)的形式。仍然利用课后的生字资源坚持每课一练。比如,上完《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后,我给学生出的题目是:

píngbà          dài                                        zhāo

     )上,穿(  )着各式各样的民族服装的好朋友们在向我们(   )手。

                                kǒngqüèwǔ                             

他们手拉着手,跳着傣族朋友们的金(     )(),多么像是草地上飞来飞去的花

húdíe              cū                          wǔ          wěi

(  )呀!连草地上(  )壮的老牛也为他们优美的( )姿甩起了(尾)巴呢!

(“坪坝、戴、招、孔雀、舞、蝴蝶、粗、尾”是阅读课中学到的需要掌握的一类字)比如,学生姜孟婷做完老师的“每课一练”的题目后,模仿老师的题目自己写的作业是:

星期天,我和爸爸在坪坝上放风筝,你看,涂小洁的孔雀在向我招手呢。

我的蝴蝶在天上飞呀飞,正好碰撞了涂小洁的孔雀,它们俩缠在了一块,打了起来,在空中跳起舞来了。

草地上,拴着的老牛,也摇晃着粗壮的尾巴为它们加油呀。

很多老师认为三年级因为增加了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难教的年级。难在学生不知道

段落开头要空两格;难在学生不知道如何另起一段;难在学生不知道如何行文……我通过教新教材实践发现,从一年级开始坚持 “每课一练”作文早起步训练颇有成效。从一年级开始进行“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的训练,是一项循序渐进的潜移默化的训练,它不是脱离学生实际水平的训练,课文里生字的“音、形、义”它都设计到了,它是符合学生的年段特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短,这项训练很省时)和学段特点(有趣,学生自己乐写也喜欢相互念读别人写的句子)及符合低段识字教学的规律(在生活中识字);教师由开始给学生出题目训练到学生依照老师的题目自由模仿写句子;由一年级的注音到二年级的半注音;由开始的“字到词到句到段到篇”是一个扶的过程;到了三年级上学期,学生拿起笔来行文就是老师半扶半放的过程。学生在阅读课上积累的经验,会让学生在长期的“每课一练”作业训练中产生的默契迁移到学生作文中来。他们不用老师讲就知道段落开头要空两格,就知道另起一段,知道标点符号要正确的书写在格子里甚至于知道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等等。这就是“每课一练”的功劳。到了三年级下学期我对“每课一练”的作业训练基本就放手了,让学生自己根据课文后的生字词自编一段话(学生是很乐意做的)。在放手的同时我有意引导学生的“每课一练”作业与阅读教学课上的读写结合点结合起来,同时与学生单元作文实现接轨。

我觉得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是一个缓慢的成长过程,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与一颗宽容学生的心等待学生悄悄地成长。

耐心与宽容终于等来了学生成长的果实。四年级我实现了学生的“每课一练”作业与阅读教学课上的读写结合点结合起来,同时与学生单元作文接轨。接轨后,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了可喜的成绩。我的学生姜孟婷的作文《妈妈的眼睛会说话》经我推荐发表在省级报纸《农村孩子报<小学生语文学习周报>》上,翟云飞的作文《一张旧照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作文向导》杂志上,夏灵良的作文《小螃蟹》发表在省级报刊《小学生文学社作品选》上……这给学生们是多大的鼓舞啊!今年我的学生五年级了,他们的作文兴趣空前高涨,又有几位学生的文章先后发表。谁能说这不是 “每课一练”课堂作业式作文早起步训练带来的源头活水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