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耕种技术--马尾区

 LM0318 2012-05-30
第四节 耕种技术
  

  一、耕作制度
  境内陆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背山面水,冬季短暂,尤其是山区向阳坡地,寒风被挡,更为和暖。
  有利的气候条件为农作物生长创造优越条件,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多,耕地复种指数较高,可达2.5以上。民国时期,平原水田多采取双季稻连作、冬季休闲的双熟耕作制度;部分水利条件差或边远的田地和山区水田,采取一季中稻的单熟耕作制度。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平原水田推广一年三熟制,即早稻—晚稻—小麦(或油菜或蔬菜)。旱地三熟制有多种组合。小麦—番薯—冬种作物或马铃薯(蚕、豌豆)—春番薯—秋番薯或春蔬菜—春番薯—冬蔬菜或春花生(春大豆)—秋番薯—冬闲(冬蔬菜)。冬种作物,境内适宜的有小麦和蔬菜(冬令菜),如马铃薯、豌豆、蚕豆、萝卜、芜菁(大头菜)、油菜、大芥菜(糟菜)、花菜、白菜、包菜等及绿肥(豌豆、蚕豆、紫云英、剑舌豌豆)。
  限于资金、种肥、劳力等条件的限制,境内仍有大部分水田实行两熟制或两熟制加种冬绿肥,即稻—稻—冬翻晒白或稻—稻—绿肥。山区耕地除部分小盆地内的良田也种双季稻外,大部分田地仍采用单熟制。水田是一季中稻—冬闲,旱地是一季夏收或秋收作物—冬闲。
  二、作物品种
  (一)水 稻
  民国时期,境内种植的水稻是农民自选、自育、自繁的品种,主要有黄早、石榴早、溪早、琅岐早、三盲齐、黄占、土、风钻、水钻、牛鼻等秈稻,以及早术,晚术、单冬术、黄术、红曼术等糯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重视农业生产,不断推广科研成果,水稻品种变换频繁。20世纪50~60年代,境内水稻的当家品种是琅岐早、南特号、黄尖、乌壳尖、秋早和陆财号。1960年后,主要推广矮南特、农垦58、金小青早、红晚、晚籼等品种。70年代,除推广广陆矮、科情1号、科情2号、珍珠矮等水稻品种外,矮南特经穗选、提纯复壮继续种植。1978年,境内开始推广三系杂交水稻,俗称杂交水稻或杂优稻。主要品种有威优64、威优63等。当年,试种506亩杂交稻,亩产344.1公斤,较常规品种每亩增产40~51公斤。1979年,为解决杂交种子产量低、价格高的问题,马尾公社派人到湖南学习制种技术,回来后先试制种10亩,产杂交种子350公斤。翌年,在快安、上、下和君竹4个大队推广制种100亩,产杂交种子3000公斤。亭江、琅岐也派人学习制种,各制种40~50亩,亩产种子量分别为36.5公斤和38公斤。1983年后,马尾一带耕地面积减少,用种不多,改向种子公司预约定购,亭江、琅岐仍有少量制种,种子产量有所提高。1985年,亭江制种103亩,种子亩产94.7公斤。琅岐制种233.5亩,种子亩产79.7公斤。1989年起,推广汕优63、威优3号、威优6号和威优组合、珍优组合、特优63等杂交新品种。1991年,境内停止杂交制种。1992年起,境内水稻生产品种主要有农学639、珍优、南宝早、湘早籼、金早系列、台湾稻、连选等。至1997年延续不变。
  (二)大、小麦
  民国时期,境内种植的小麦品种有白壳、红壳等。1957年,引进和尚麦。1958年后,推广高产、抗锈病、耐肥抗倒伏的品种,先后引进山东阿夫、阿勃。20世纪70年代引进的小麦品种有尤溪35、中熟6803、迟熟晋麦2148、福繁4号。80年代,引进的大麦品种有莆大麦4号、“四棱”和“六棱”和早熟3号等。90年代初期,引进的小麦品种有福繁904、福繁16等。
  (三)甘 薯
  境内农户一般自留种薯。民国时期,主要栽培品种有六十天早,台湾秋等。20世纪50年代,引进胜利百号,黄衣薯等品种。60年代,有新种花,并成为主要栽培品种。80年代,引进的有金山57和鸡爪叶等。至1997年,金山57已成为主要栽培品种。
  (四)花 生
  20世纪50~60年代,境内花生品种多引进山东的蔓生型麻壳落花生。70~80年代,从福清引进各地良种,如红花126、黄油17、汕油27等广东新品种。
  (五)油 菜
  境内种植的油菜品种不多。20世纪60~70年代,栽培的早熟品种主要有福州油菜。该品种耐湿省肥,产量中等,适合境内双季稻田冬种栽培,所以种植最多。旱地油菜选胜利油菜种植,生长期略长,但耐肥高产,也是流行一时的品种。80年代,洲地或套种时用“福油1号”和“福油2号”等品种。
  
  

 表9-9马尾区水稻品种推广情况表

时间

适种品种

一般亩产
(公斤)

1950年以前

黄早、石榴早、溪早、琅岐早、三盲齐、黄占、土、风钻、水钻、牛鼻、早术、晚术、单冬术、黄术、红曼术

100~150

50~60年代

琅岐早、南特号、黄尖、乌壳尖、秋早、陆财号、白早、南早、黄早、青种、乌梨尖、仙游本

140~200

60~70年代

矮脚南特、农垦58、金小青早、红晚、晚籼、珍珠矮

220~300

70~80年代

广陆矮、科情1号、科情2号、珍珠矮、矮脚南特

230~300

80~90年代

威优64、威优63、汕优63、威优3号、威优6号、矮脚南特

270~360

1991~1997年

汕优63、威优组合、珍优组合、特优63、农学639、珍优、南宝早、湘早籼、金早系列、台湾稻、连选18、528、大粒早、闽科早、常早1号

400~450

  注:术稻产量比籼稻略高。风钻、三盲齐是当地良种。水钻、土、牛鼻是耐水的洲稻品种,因水淹浸时期、程度不同,产量不稳定。三、栽培技术
  (一)水稻栽培
  1.播 种
  早稻一般在春分后抢在天气的“冷尾”浸种催芽,在天气转暖的“暖头”抢晴播种。20世纪60年代后期,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秧畦防止倒春寒的袭击,避免烂种、烂秧,还可以保温促长,提早一周左右插秧。
  中稻一般在谷雨前后浸种。
  晚稻一般在夏至前后播种。为了培育壮秧和预防病害,除了选用良种外,播种前要先将谷种重筛选壮、翻晒,然后再用盐水、黄土水或盐水黄土混合液选种,再用小苏打水浸种。最后用温水或石灰水或杀菌剂消毒。
  2.育 秧
  水稻育秧长时间采用传统的水播水育方法。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提倡培育壮秧。其中心内容是选好秧地,推广合式秧田,精选种子,稀播种子密度,加强秧田管理,防治病虫害,防止烂秧。秧田管理着重在管水防冻,防病害和施肥。播种后采取浅灌,畦面只保持1~2公分的水深,出苗3公分高以后晴天排水吸热促长,晚上复灌保温。秧苗3公分高时给予第一次追肥,10公分高时,给予第二次追肥,拔秧前5天再施一次送嫁肥。1964年后,推广塑料薄膜覆盖保温,培育湿润壮秧。70年代,推广卷秧、铲秧、编织布育秧等小苗带土水稻秧。种植晚稻时,为节省秧田用地,实行二段育秧(寄秧)。80年代后推广旱育秧,1996年,开始推广塑料软盘育秧。
  3.插 植
  历史上,境内水稻插植沿用多本稀植,亩植秧丛数不及1万。1953年后,开始试验各种密植。如单株密植、少株密植,宽窄行密植,复式密植等等,亩植丛数逐渐提高到1.4万丛,1.8万丛,2.4万丛。通过试验,总结实践经验,以亩植2万丛为宜,每丛用秧3~4株,株行距采取16.5×20公分(5×6寸)。在密植上,因地、因时,适当调节。早稻在谷雨前后开始插秧,立夏前扫尾。中稻在小满后开始插秧,芒种前插完。晚稻在大暑前后插秧,立秋前扫尾。插植方法,以手工插秧为主。1956年,马尾双农业社推广种植新品种仙游本204亩。因备种不足,为了追求推广成绩,盲目增大面积,只插27×33公分(8×10寸)的规格,亩植丛数7500丛,且秧苗是60天秧龄的老秧,亩产仅153.5公斤,亩产比上年减产105公斤。亭江象洋农业社第15生产队种26亩双季晚稻,采用稀播育壮秧,亩播谷种只40公斤,生长出分蘖的矮壮秧,插植后比密播的秧(亩播量75公斤对比),提早5天返青。收割后每亩增产55公斤,亩产量为350公斤。20世纪60年代,试用人力插秧机,因成效不佳,没有得到推广。1996年,推广抛植,面积达1000亩。1997年抛植2000亩。抛植解放弯腰操作,返青也快,每亩可比手插增产30~50公斤。但要与塑料软盘育秧工艺相配合。
  4.施 肥
  境内农民种植水稻重视施肥,一般分为基肥和追肥两个部分施用。1953年前,所用肥料以农家肥(人粪尿、畜粪尿、堆肥、厩肥、茶枯饼、豆饼、草木灰和火烧土等)为主。1953年后,开始使用肥田粉(硫酸铵)、过磷酸钙和硝酸钾等化肥。1956年,马尾双农业社任能钟生产队只施用10公斤肥田粉做基肥,插植丛株数不足,亩产只有110公斤。比上年减产50公斤。亭江英屿改变施用化肥的做法,改用农家肥,恢复挑河泥作基肥,亩施22.5吨,还沤制青草,每亩用量700公斤。晚稻用花生藤作绿肥,亩用量1吨,每亩加500公斤人粪尿作基肥,获得亩产726.5公斤的大丰收。比上年用化肥时(387.5公斤)增产339公斤。琅岐吴庄有半山田200亩,历来没有进行土壤改良。当年,按每亩30吨河泥改良土壤并作基肥,亩产达450公斤,比上年增产12.5%。20世纪60年代,施用钙镁磷、氯化钾、氨水、碳酸铵、复合肥、尿素等。在施肥方法上,改进施肥技术,总结出重施基肥,早施追肥,促早发和有效分蘖,即“早稻头、晚稻尾”的施肥经验。此外,还逐步推广合理施用科学比例的氮、磷、钾,增施微量元素肥和叶面肥等根外追肥。80年代,推广碳铵深施,马尾的青洲、昺头、君竹、亭江、琅岐等地都使用球肥机和施肥器。90年代后,因长期施用化肥,降低土壤活力,提倡多用农家肥、有机肥,少用化肥。但因农家肥收集麻烦,化肥当家的局面一时难以扭转。
  5.灌溉管理
  民国时期,沿用稻田漫灌、串灌的办法为稻田灌溉。灌溉靠人力“车”水,田不干不放水。灌水时由田高的丘流到田低的丘,田地里的肥分往往被带走,很不科学。20世纪60年代后,农田水利条件逐步改善,动力排灌机械的使用量增加,改串灌为轮灌、渠灌,改漫灌为湿润灌溉。70年代,推广浅水勤灌,多次烤田的灌水方法,防止倒伏。水稻生长前期浅水漫灌,中期搁田,后期保持田面湿润,结实期灌水壮粒。80年代采用“寸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烤田,复水养胎,薄水扬花,干湿壮籽”管水技术。至1997年延续不变。
  (二)甘薯栽培
  境内甘薯种植分早、晚两季。境内民间的甘薯种植技术可归纳为“良种、壮苗、早插密植、深翻改土、施足基肥、治虫防病”等6个要点。新垦荒地、围垦地多先种薯,果茶园套种甘薯,春大豆、春花生地间种甘薯,以提高土地的产出能力。境内植薯采用种薯育蔓,然后剪蔓栽插至大田。20世纪50年代中期,推广薯块温床育苗。60年代,在甘薯栽培上实施“五改”,即老品种改新品种,弱苗插植改壮苗插植,小畦稀植改大畦密植,不施肥少施肥改重施基肥分层包心追肥,翻蔓粗管改为提蔓细管。栽植密度从每亩2000株,提高到5000株。70年代,大面积推广薄膜温床育苗,温室育苗,以提早插植期,提高产量。早薯最迟可插到夏至,秋薯最迟可插到处暑。
  (三)大、小麦栽培
  境内大多利用稻田冬闲时期种植大、小麦,少数种于山地旱地或水利条件不足的平原旱地上。种植方式采用垄作穴播或短幅条播,幅距20~30公分。亩播种量6~8公斤。基本苗16~18万株(穴播时每穴下种14~16粒)。播穴或播种沟中施基肥,播种后覆以草木灰、煤灰或细土。播前为防病常用药物进行消毒处理。即用20%石灰水浸种48小时或用25%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24小时,然后将麦种晾干后再播撒。小麦播种时间在11月中旬(立冬至小雪),大麦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大雪前)。利用稻田种麦时,宜选择地势较高易排水的田块种植,并开好畦沟、围沟以排水防渍。初播期和成熟期常在田头扎假人或让老人、小孩敲打竹筒做的“卜卜管”驱鸟(旧时田头麻雀很多)。大、小麦种植过程还要加强田间管理,一般要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培土。整个生长期中耕3次:第一次在出苗后半个月大约“三叶期”进行,小麦头次中耕应在大雪后冬至前完成(大麦按播种期顺推,下同),迟种的要赶在1月上旬“小寒”前完成。第二次在1月中旬、麦苗“满月期”进行,大约小寒后、大寒前完成。第三次在2月中旬(立春后雨水前)完成。此外,还要清沟排水,减轻锈病发生和防止倒伏,并随时注意麦蚜虫害的防治。
  (四)油菜栽培
  境内旱地种油菜的数量很少。多数在集体经营的稻田冬种时栽植。植前先行犁地,待半干后碎土、筑畦、开沟排水。油菜种法有两种:一种是先播种在苗床上,然后向大田移栽,一种是种粒直播,如同种麦,穴播、条播均可。一般畦宽1.3~1.6米,高20~23公分,沟深23~26公分。穴播时,每穴落种6~7粒,行距30~33公分,穴距16~20公分。境内亭江多采取此种播植方法。油菜在境内适播期是11月中旬(立冬至小雪),最迟不超过12月上旬(大雪节气为限)。亩播种量0.2~0.4公斤,视品种而定,白菜型少播,甘兰型多播。亩基本苗控制在7200~12500株之间。直播时播幅13~16公分。出苗后应进行二次间苗,穴种(播)的也要间苗或移密补稀,去掉弱苗。苗量不足的均苗后加肥促长。油菜培植过程应注意适时中耕追肥。早期施壮苗肥,花期施结荚肥,后期施壮籽肥。中耕时要清沟排水。直播油菜间补苗宜掌握“留强去弱”,“留疏去密”。穴播的每穴留定植苗3~4株,白菜型多留,甘兰型少留。条播的白菜型每15公分留1株,甘兰型每20公分留1株。
  油菜生产需要硼肥,因此播前应用硼肥拌种或沾根,亦可根外追肥,进行微量叶面喷洒。直播的还可用硼肥拌炉灰等盖种。根外喷施的方法,常用每亩100~150克硼砂的肥量,兑水50~60公斤,在苗期、苔期和花期各喷施1次。此外,也要重点防治蚜虫和菌核病。
  油菜籽成熟时易爆荚,所以“九成熟即收”,适时收获可避免损失。
  (五)花生栽培
  境内花生多种于土质较好的山园中,常畦作。畦宽各地不一,常见0.8~1米。且选择不积水带沙质的松软厚土层的园地栽种。种植时先精选种子,施足基肥,然后把种花生直接点播于土穴中,然后覆平松土。鼠害多的地方先灭鼠,否则不宜种植。
  春花生4月份始种,每亩1.2~1.5万株。秋花生7月份上、中旬种,每亩1.8~2万株。春花生植后畦面不可积水,畦沟排水要通畅。并适时中耕除草、松土,并注意防治病虫害。发现病株应拔除烧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