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晴空青云 2012-05-30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阅读步骤:

1、阅读全文:运用“六要素”知识,对文章内容、作者思路等有一个全面感知。

2、浏览考题:粗略了解考察内容。

3、再读文章:与题目相关的内容仔细阅读。

4、解决问题:找准答题区域,注意关键句、主旨句、抒情议论段。

5、认定补充对考题做进一步审视,并对所做答案进行认定、补充。

二、为文章拟标题:

1.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 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2.品味题目的含义

可以从—— A内容上   B主题上   C线索  

D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

示例:(1)主题上结合主旨必答,如象征性的散文题目,也可以这样回答:拟题巧妙,一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

三、文章的线索:

“线索”是连贯文章始终的脉络,是文章的纲。

   文章的标题    ②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   

   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⑤“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四、记叙顺序作用:

顺叙:按时间发展,有条有理。

倒叙:1、强调。     2、制造悬念。

3、情节富于变化,吸引读者。

插叙:1、补充内容,丰富情节。

2、照应上文,或为下文铺垫

五、词语的转换:

 动词:不能,因为这个动词准确、具体、生动地描写了……对象……所以……

形容词:不能,因为这个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对象……所以……

副词:不能,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对象……的情况(程度、限制、时间、范围),换了之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六、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作用:

  技巧:作用要从两方面考虑

 

一从结构上:

  常起A承上启下过渡  B总领下文或   C总结上文的作用   D设伏笔  E作铺垫

二从内容上:

  常有A开篇点题、B深化中心、

C点明主旨(画龙点睛)

七、赏析佳句技巧:

1、从修辞手法上分析;(修辞的作用)

2、从该句在文中的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前后照应、画龙点睛……)

3、从语言风格上(豪放、婉约……)

4、从用语、遣词准确传神巧妙

5、从蕴含的哲理,给你的启示。

6、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

八、人称及其作用:

 第一人称使人感到亲切自然,与读者没有距离;

 第二人称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但用得不多;

 第三人称,是以“他”叙事。运用第三人称叙事,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叙述的角度比较灵活、自如。

九、分析文中描写、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描写是记叙文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之一,运用描

写手法,能栩栩如生地再现人物、事件和景物。

描写主要有人物描写景物描写

 一)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A、人物描写及其作用

类型: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

人物描写方法作用:      描写+对象+特征(性格)

B、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1、暗示时代背景。    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性格、心理。

 4、推动情节发展、预示结局。

二)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A.类型:记叙文中的议论,有先叙后议、先议后叙之分。

B.作用:议论的目的在于揭示记叙事物所蕴涵的思想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记叙文中的抒情:

    分类:一种是作者直接抒  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叫直接抒情

一种是寓情于景或托物抒情,叫间接抒情

作用:抒发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

十、标点符号的作用:

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

否定、讽刺、反语

破折号作用:提示、注释、总结、递进、

话题转换、插说。

十一、修辞方法及作用:

1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3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5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十二、写作手法极其作用:

1 拟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 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 夸张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 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 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 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 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

十三、分析人物形象:

     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要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十四、合理想象人物的表现,补充一段文字。

首先要符合上下文情节,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然后根据特定的情境确立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神态。联系学生自身,读感受。仔细阅读文章,把握文章中心,从文中生发出来。

十五、开放性试题应注意:谈看法、读启示、读体验、谈做法等

①平时一方面要关注生活,注意勤观察、勤思考;另一方面要广泛阅读,开阔视听,不断吸取知识营养。积累较丰富的材料,“谈”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②“谈”时要针对话题,选取适当的角度,具体阐述,避免空泛,“谈”的内容应从原文生发,要中心明确,要表现正确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

③“谈”时要根据题意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议论记叙相结合);语言力求简明扼要(注意文字数量的要求)。

十六、容易出现的失误:

1.理解语段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思路不清晰,对语段内部层次理解混乱;

2.不能结合上下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主旨,准确理解指定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不能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揣摩重点语句的含意,而是孤立地或局部地理解;

4.对材料和作者思想感情之间关系的理解脱节,不能深刻体会作者蕴含在文段中的思想感情;

5.不联系文章内容主旨或不联系实际,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正确,陈述理由无说服力,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