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练笔与文理分科的关系——兼谈“看书多写作就好”及理想的作文教育

 MouseHappy 2012-05-31
首先,作文无法通过阅读提高。
       那些平时只看不写的孩子,有作文不错的,原因一,这类孩子,对待每次写作机会都较认真,无论平时老师要求的练笔还是考场作文,他们调用能力较强,记忆力不错,而且不多想,直接拿来就用(这样的孩子不多,这些态度和观念,由家庭熏陶决定)。这类孩子有时导致两个后果,一是模仿痕迹明显而落俗,无论语言、写法还是立意,二是构造起来海阔天空,没边没谱,常常非阅卷人如父母能体会其用心良苦,但阅卷人云里雾里,典型跑题;原因二,这类孩子平时喜欢口头表达,说话比较条理、伶俐,这即对内化的阅读内容进行外化,平时已经“练过”了。这样的孩子也不多,他们的作文,总体像说话一样流畅、逻辑条理,但缺乏修饰,也缺乏深度,因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有区别。不过小学够用了,对修饰和深度的要求不高。初中如果还不写,那就只能被后来居上了。这也是很多孩子初中开始分化的道理,女孩在作文上节节高,男孩在作文上节节败退,这直接影响语文,而对语文的情绪会蔓延至所有文科科目,以致高中女孩大多去选文科,男孩大多去选理科。女孩去读理科,优势再怎样盖不过男孩,但男孩去读文科,出色的将相当出色。有没有人意识到,这文科理科,乃至以后靠它的就业、成才,竟跟写不写练笔有着“不知哪辈子”的关系。不信,就用孩子的未来赌一把,十年后再来找我理论。

       再谈谈理想的作文教育。
       作文正常的评价标准:”个性化“,而不是一锅端。作文应该专设一项考核,它是同孩子的家庭、成长环境匹配的,阅卷老师掌握这孩子的所有情况,包括个性特点、家境、孩子过往快乐悲伤的经历,心结、困扰乃至不可告人的秘密。考核作文时,孩子就围绕自己身边的事情、这些经历取材,表达对自身、对父母、对周围同学、老师的观察、关切,感受和体悟。以此为前提,来加以评判。如此,老师才不是阅卷机器,孩子才不是写作机器,这才是作文教育的正途。郑渊洁示范写作,示范半天,他比划不到孩子心里,当然,孩子对他的“崇拜”,能让精神专注些;像天津某名校老师还有个“三句九词”,据说还申请了专利。这些至多在作文的架子、写法、组织构造上有所启发,你要知道,任何一本作文书上都有这些。孩子的问题是,他不肯读这些书,家长也懒得钻研,以为名师指导下就能成。那些五六天课几千元的作文集训,声称孩子可以半小时内写出四五百字,流畅优美的好文,五六天下来,一些孩子的确做到了,须知,它只处理了作文教育的最低级阶段:写法。这种流水线成就的作文,都是众口一词的素材、写法,鲜有自己的情思、感悟,以及依托亲历素材下或平静或奔放的语言。这样的文章,应试中也越来越不吃香,因为教师素质也在一点点提高中,尽管很慢。他们总是抱怨孩子素材不新颖,或他人用过,这不用抱怨,你试试盯着流水线上一模一样的产品挨个传递,不出三分钟,你也烦透了。其实绝大多数孩子都有写的能力,我说过,“只要会说话就会写文章”,从三年级开始,所有孩子就已经有了这个基础。有所区别的是,条理和点缀上的差别,这不要紧,只要从最简单的三段文、总分总结构,逐步添加、构造情节,就可以丰富到五段、六段。最关键的,是把这五段、六段观念送到孩子心里,同时将它“习惯化”,变成孩子写作的常态。这当中,一部分是课外班解决的,即写法,我这里三言两语,你若仔细体会,写法一次课就够,那种冗长的课外班完全可以不必去了;另一部分,是家长要帮孩子解决的,让他观察生活,并勤于记录,养成写随笔的习惯,将亲历素材及此中心路历程记录下来,并在写的过程反思、整理、总结,得意地表彰自己,或痛彻地鞭笞自己。没有后者,前者枉然,这就像我们的哑巴英语,没有一个练习的环境,永远都是哑巴。作文的环境,除了孩子之间的观摩对照,家长在家里鼓励孩子每天坚持写一小段,甚至身体力行跟孩子一同写一同感悟,这完全是一个家庭就能构筑起来的环境。如果说英语大部分父母都不太懂,这样的环境很难创造,那作文环境如果还说不能创造,那就纯属借口了。因为爸爸、妈妈、孩子,都是会说话会交流会讲故事的三个人啊,无非把口头内容有意挪到纸面上而已。强调没有时间的家长,这里专门说下,你们难道活在计划经济时代?难道你们那样不情愿不自由,有根无形的线拴着你们,牵一下动一下?很多家长条件反射似的,说“没有时间”,显然在把这个鲜活有趣的家庭活动,当作一项任务,这简直跟你在单位里对老板唯唯诺诺如出一辙。我们的内容,没有任何“BOSS”,如果觉得只有完成我所谓“要求”,才能提高作文,这心态本身即不对,也不欢迎。如果父母毫不施力,只靠我来督促孩子,这效果常常虎头蛇尾。如果不能持续用力,我跟孩子剩下的,只有新鲜,而缺乏深厚。那些其乐融融的课外班,你需要在停课半年、一年后回顾此刻,觉得那些付出,虽在学习上小有长进,但更多的,不过度过了一段孩子乐呵、家长放松且可追逐下个人自由的时光。如若收获不多,等更高年级更高的要求,压力烦恼一齐袭来,你又不得不再去找相应的课外班。直到高考,大部分学生会感慨,学到的,还都是自己用心了的,那些没用心的地方,着实浪费了不少时间跟金钱。
       以上想说,我的内容,不是简单的课外班,不是知识讲解,而是一个参与的气氛,多方努力营造环境,在这里,每个孩子服从团体气氛,我是气氛中的一分子,我们启迪心智、彼此影响、共同成长。就像”作文即做人“一样,作文需要的,是触及、盘活整个家庭的面貌,是每个孩子、每个家庭皆不同的个性化内容,一锅端只能解决写法、架子等形式上的东西。而作文需要具备的能力,远远超过这些写作形式。
       我的内容,向来建议家长旁听。我的目标,是家长了解作文原理和评价办法,在未来若干年,可以指导孩子,至少能判断孩子哪些富有想象力的天性之作需要鼓励,不至于将他的童心和真情泯灭、抹杀。我是拐棍,悟性高的家长、孩子两月下来,通过听我评价、看我的评价文字,基本能掌握评判这些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