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就与超越

 自反而缩 2012-05-31
人,谁都想功成名就、出人头地。
但老子说: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意思是:人们都有所作为,我却固执而且愚笨。
但是,老子是举世公认的智者,怎么会说自己笨呢?
其实,老子最会正话反说。他绝不会傻得没有任何欲望,他照样有七情六欲,关键是他的超越,即看得透、放得下、不执着。
如果说修道的目的是无欲无求,那干脆人一生下来就自己掐死自己算了,因为死了就没有人世间的欲望了嘛。老子当然不会叫人这么干。
在真正的修道者看来,宁静淡泊,远比富贵荣华重要。所谓“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士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当人处在困惑当中,能够求得内心一丝的清静、片刻的自在,将会感到无比的幸福。
世上的功名利禄,是众人趋之若鹜的目标,但在修道者来看,俗世的成就再大,也不如获得内心的清闲与安宁。
老子说,尽管别人功成名就,我却一无所成,但我无怨无悔;尽管世人笑我顽固愚蠢,我却绝不计较。人有人的风流,我有我的风采,到底谁得、谁失,于我一目了然。
当我们获得了权钱色等世间各种各样的满足时,同时也失去了宝贵的光阴,也许更失去了比光阴更宝贵的人格。
在佛教看来,世上最有福报的是转轮圣王,他是真正的权钱色健康无不具足,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辈子快活无比。但是,蛆虫在粪坑里生活,也一样是衣食无忧、快活无比。
也有人会说,就算修道成功,了悟到人生的真谛,但是失去了世上太多的享受与消遣,岂非了无趣味?
这是真正的杞人忧天,悟道的人只是对欲望加以合理抑制,绝不是成为土木砖石。就好像一个老是用脏手抓东西吃的人,在学会洗手并用筷子吃饭后,只会生活得更幸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