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烤肉烤茶的食俗

 yunxianggezhu 2012-06-02

拉祜族曾经历了长期的狩猎生活阶段。拉祜族的是老虎,意为烤吃的方法。拉祜族的族称,反映出他们烤食肉类的习俗非常悠久。今天,拉祜族仍保留着烤食肉类的饮食习惯,方法是用两根竹棍子,把涂有食盐香料的肉夹在中间,放在火塘上慢慢烘烤。烤肉色黄昧香,十分可口。
  腌制品是拉枯族的特殊食品,有腌肉、腌卤豆腐,腌豆豉、腌酸菜,腌酸笋等。最奇特的是将兽骨头敲成碎碴,放入盐巴、辣椒、草果、八角等佐料。装进上罐内腌上数月,取出即可食用。
  饮烤茶是拉祜族的一大嗜好。先把茶叶放进小茶罐内,放在火塘烤焦,再倒入滚开水,茶香四溢扑鼻,每次仅饮一小盅。如果有客人来了,一定要以烤茶招待。煮出来的第一罐由主人自己喝,第二罐才给客人饮用。主人喝第一道茶,表示茶中无毒,请客人放心。第二道茶味道最好,奉献给客人。
  拉祜族还喜欢饮酒。他们有套自酿水酒之法,用糯米做原料。也有自酿烧酒,自配药酒。他们有酒必痛饮,饮酒必唱歌。现在,逢年过节,拉祜族人都邀请周围傣、哈尼、布朗等族朋友一道会餐饮酒,吃民族团结饭。彝族的送客菜 罗平县境内的彝族家风很严,性格直爽,待人礼貌,异常好客。每宰一头猪,自己随便吃上一点就全部腌起来,留着待客。客人来家,吃得一般,客人走时,热情挽留,挽留不住,要做送客菜。送客菜又叫十样菜,是腌过的猪心、肝、肚、肠、腰、排骨、里脊肉、脖子肉、肥肉等几样。其中脖子肉切成三角形,同排骨、肥肉一起是送客菜中最多的三样。
  客人吃送客菜,要由外吃到里,即先从肥肉、脖子肉吃至肝、心,不能从里吃到外,更不能凭自己的口味乱吃,否则会被主人认为是没有教养。如果你是不懂规矩的外地客人,主人会在你的面前放上一个小碗,按从外到里的顺序把菜一样样地放在小碗中让你吃。吃过送客菜,饮完主人敬上的一杯浓茶,客人就可以走了傣味傣族的饮食具有独到之处而又富有特色。在人们心目中,往往把酸和傣族联系在一起,无酸不成餐已成了傣族的饮食习惯,酸摆夷的称谓便是由此而来的,以酸见长的傣味已成了傣族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傣家人认为,吃酸的心爽眼亮,有助消化,多吃酸的可以消署解热;吃甜的,能增加热量,解除疲劳;吃辣的可以增进食欲,预防伤风感冒;而吃生的,则可保证营养。傣家人还认为,傣味的酸,则要酸得爽口。如酸扒菜、酸腌笋、酸腌鱼、酸肉、酸木瓜煮牛肉、酸笋煮鸡、酸帕贡菜、碎汁腌菜等等都是傣味中富有特色的酸菜系列。

要甜,则甜得出奇。傣家人喜欢吃西瓜、香瓜、麻苍蒲、菠萝、香蕉、芒果、黄泡等,有时还要在这些甜果中放上白糖,上桌当菜吃。

要苦,则苦得有味。有的菜闻着苦,吃起来更苦,但越苦越有味,越苦越爱吃,傣家人视苦味为一道清凉解暑的佳肴。主要菜谱有:色鲜味美的撒撇、牛苦肠、鱼苦肠,还有当地特有的马蹄菜、帕锡介、莫吉利花、帕浪翁等等。

要辣,则辣得过瘾。在德宏一带生长着冲天辣、小米辣、象鼻辣、花呆辣、灯笼辣等等,可说是辣中之王,而以辣味为作料烹饪的菜肴也是傣家人的一大饮食特点,蘸水碟少不了小米辣,烧牛肉丝、南纯秀、巴纯、肋纯都以辣为特色。

要生,则生得鲜嫩。傣家人认为,吃生的,味道鲜美,可口舒心。生猪肉、生牛肉、生鹿肉、生鱼、生蚂蚁等等都是在美味之列。

除此之外,德宏傣族的烹调技术也很讲究,如:烤、炸、煎、煮、凉、蒸等等,可谓囊括了傣味烹任全法。

烤菜有鸡、牛肉丸子和牛肉松、猪肉、鲤鱼和鳝鱼,全用一种清香宜人的山茅草包裹,内加各种香料蔬菜烤熟,味鲜,肉嫩,易嚼,营养成分基本上被保留了下来。特别是鳝鱼划成薄薄的小片,牛肉丸子插上坚韧的草根,让人不知何物,胃口大开。

炸菜最奇最怪的要算青苔片、苦凉菜、酸芭蕉片、牛皮胶条,这是满汉全席、川粤苏闽菜里绝无的东西。

煎的如青椒包肉。炒的是臭蒸鸡蛋,名臭实香,香中微有苦凉气,令人回味再三。煮的如酸笋鸡,那真是一道色香味美俱全,古朴、清淡、鲜香的美味。

香格里拉坨坨肉将猪肉或羊、牛肉砍好,用冷水煮熟,不放任何佐料,包括盐。肉熟后捞起,再撒蒜水、盐及花椒等即可食用。吃时需用双手拿肉。其味非常鲜美,因煮时不能烂炖,而是要看火候火候一到即熟,火候不到则生,火候稍过则硬,且要趁热即食。

布朗族鲜鱼汤是布朗族的特色菜,鱼汤鲜美味甜,而且具有烧石的干香味。

制作时,将河中卵石取来放到火塘中烧红,又将烧红的卵石一个接一个地放入盛有清水和鲜鱼的锅内,直至使水沸腾,然后又将烧红的盐块放入,鲜鱼汤便烧成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