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2年山西省中考物理研讨会信息

 zjs366 2012-06-02

2012年山西省中考物理研讨会信息

一、命题依据

(1)以《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

(2)以《考试说明》为指导

二、命题思路

1、重点知识重点,一般知识轮流考。

2、不超现行课程的标准要求,超课标范围和要求的内容,在事先约定的下考查。

3、试题力争在具体的情景中考查知识,选材的新颖,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4、不搞繁琐的数学计算,不搞累赘的文字表述。

5、注重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6、通过知识整合,使试题中包含的知识点增多,增大试题的覆盖面。

7、加强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过程考查。

8、科学探究内容可适当拓展,但要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

9、关注社会热点与科技发展,加强学科渗透,反应时代时代主题,体现人文精神。

三、试题难度

2112年试题难度:0.6----0.7,易、中、难比例为532

2111年中考物理试题难度0.65

四、试卷内容、结构

内容比例

力学

声学

光学

热学

电学

30

3

9

10

28

题型比例

选择题

填空题

作图与简答题

实验与探究题

计算题

30

10

6

24

10

五、“考”与“不考”

声学

“双耳效应”→不考

人耳构造→不考

声在人耳中的传播过程→一般不考噪声的等级→不考(环境教育)

噪声的等级→不考

光学

凹、凸面镜的成像→不考

三原色(色光、颜料)的混合→不考

光谱→不考

红、紫外线作用、用途→考的机率较

望远镜、显微镜基本结构及成像情况→不考(看清物体与视角有关;组合了两个透镜成像原理)

热学

  用图像判断冲程及活塞往复几次→不考

热机的效率→不考Q放=Q吸→不能考Q=cm△t→有可能考,热电组合来考

力学

机械能守恒定律→尽量考(初中从能量的角度定义后者,但高中是从做功的角度)

满足以下三点可考:

ü 拉力F必须是恒力,运动的速度不变

ü 单位的换算,v必须是m/s,P必须是W

ü F和v的对应关系

P=Fv→建议不考涉及瞬时速度

浮力产生的原因→不考(上下表面的压力差,F浮=F下-F上)

涉及液体压强的综合计算→不考

ü 经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因素,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可考)

ü 能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比较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可考)

ü 浮力考试的重点:以浮力的应用为载体,同时也就考查了受力分析、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的应用、浮沉条件尤其是漂浮条件的应用。三种题:一是选择题,二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三是悬浮或漂浮时,F=G==ρVg,可以与密度结合进行计算。不利用 F=ρgV计算。

 ü  可以考有关探究浮力大小规律的实验题,如设计实验,写探究问题、实验步骤、实验结论。传统的浮力题目比较好

电学

ü 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超标,但约定可考

ü 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超标,可定性考,不能定量考

I=Q/t→不考(超标)

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不考

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的定量关系→不考

电与磁中细微之处(如电磁感觉中线圈上的电流方向)→不能考(主要是高中内容)

哪些知识点应该考?

总体思路:观察现象的再回忆就是知识

六、2012年中考该具有的试题

ü 估测、估算的试题→能力是应该具备的能力。估测题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解社会要从了解自己开始。估测、估算的试题应该年年考,特别强调排除法(间接替代测量过难,不应考)

ü 动态的电路分析的试题
两种电路:串、并
三种原因:滑变移动、开关通断、故障
三种层次:变化趋势、变化范围、变化率(快慢)

ü 开放性试题 一般以填空、实验、计算等形式出现。可以问题开放、条件半开放、策略和结论开放、结论开放.开放性试题熟悉的现象,答出两个,答案具有开放性,有科学探究(导向正确)

例如:

1 酒精和水→情景(低于水的液面)→生活化问题

2 液体的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区别于情景→科学问题

3 液体蒸发的快慢是否与液体各类有关?→猜想性问题

要求:

 制订好评分标准

 为下一步探究服务,为下一步探究指明方向

再例:不锈钢丝、铜丝导电性能的比较

A. 选取有什么要求?

B. 用什么方法显示材料的导电性能?(灯泡?电表?

ü 探究性试题

ü 有利于学习方式改变的试题→重点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举例:阅读探究(园艺家为什么会失败,探究光的色散)

ü 过程类的试题→重点

概念的形成过程,举例:

1 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密度概念的形成)

2 力的作用效果的观察、分析和归纳(力的作用效果结论的形成)

3 探究影响固体热膨胀的因素(热胀冷缩规律的形成)

实验或探究过程,举例:

1 实验过程设计

2 实验步骤选择

3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纠错

4 实验数据绘图

5 得出结论

ü 渗透方法的试题

ü 图像类的试题

ü 实验的试题

ü 计算的试题
分析论证的结论为二次函数的,不考
计算题1力,1热电综合,不综合机械效率、浮力、液体压强

七、试题中渗透物理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19个)

 等效的方法

 理想化模型法(举例:
光线、电路图、连通器液片、力的示意图、磁感线→对象;
匀速直线运动→过程;
光滑→条件;
原子→结构)

 推理法

 猜想实验法

 类比法

 转换法(13个)

 比较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