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文化史的第一桩冤案】

 大道至简64382 2012-06-03
【中华文化史的第一桩冤案】
    一次外出演讲前,张其成接受媒体采访。当地记者对他以八卦为题做讲演感到为难:张老师,这是封建迷信,不能写。张其成觉得很意外,韩国把八卦当国旗,怎么到你这儿一巴掌打成封建迷信了?回想这则小插曲,张其成不由得感慨: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史第一桩冤假错案,今天我要为八卦正名。
    中国人尊神龙炎帝和轩辕黄帝为祖先,其实在炎帝和黄帝之间还有一位始祖——伏羲氏。按照中国史料记载,伏羲氏在甘肃天水,法天地万物,始做八卦,中华文化便从此发源,所以伏羲被称为三皇之首。伏羲氏距今有7000多年了,至今还没有发现7000年前的出土文物当中有八卦。20065月,考古人员在河南淮阳发现了一个距今4500年的黑陶的陶片,上面清晰地刻了一个八卦中的离卦。虽然对伏羲氏是不是创造了八卦,学术界一直有争议,但时至今日,八卦已经成了一个固定的文化符号。而张其成向大众传播的,便是这个符号所蕴藏的能量和智慧。
    现在的易经出自三位圣人之手。自伏羲氏之后,周文王又在八卦的基础上推出了64卦,孔子又将自己对易经的理解写成了十篇文章,称为《易传》。《易经》,号称有字天书,非常难懂。其实别说我们,2500年以前的孔夫子一开始都看不懂,他在易经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反复研读,韦编三绝就出自这个典故。经过伏羲氏,周文王和孔子这三圣的阐释,才形成了流传至今的《易经》,中国历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大多通过解释《易经》来展现自己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懂周易肯定不懂国学。我有一个基本观点,周易的精髓就是中华文化的主干。如果我们的中华文化是一棵参天大树,八卦这个民族文化的基因符号,就是树根。
【中国人的元精神】
    张其成认为,《易经》最重要的是表示周期变化,64卦是一个大周期,每一卦又是一个小周期,这是人类知变应变的大法则。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一定要懂得应变,千万不要抱着一个人定胜天的思想。要去适应天道的变化,不要一天到晚想到,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一定要适应这个天道的变化。就是变化,为人谋事的大智慧就在不断的变化中。”“易”有三义:变易、不易、简易。
    在繁体汉字中,上面是日,下面是月,构成。“易”的另一种写法就是蜥蜴,表示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