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玉辨别方法和技巧(之二)——断代是鉴定的关键

 迷糊128 2012-06-03

古玉辨别方法和技巧(之二)——断代是鉴定的关键

    所谓古玉鉴定就是判断真伪,其实,所有的古玉都是真的玉,不同的是,它们是不同时代的玉。所谓假玉,不是说玉假,而是说它的时间假,如把清代的玉说成是明代的玉,就被指责为假玉。

    古玉鉴定分为时代、功能、玉材、形饰、铭刻以及名称、价值、价格等若干信息,其中首要的是时代(年代)鉴定,即断代。

    时代(年代)鉴定可分为宏观的时代(年代)鉴定和微观的时代(年代)鉴定两大类。

    宏观时代鉴定的年代量可以用“纪”乃至“十纪”作为其最低量标,而微观时代鉴定只能以十年或几十年为最小量标,准确的微观量比可落实到年月甚至日时的最微小量标。

    宏观时代鉴定有多种划分标准,在本书中以朝代分章描述,如春秋战国年代、汉代、唐代、宋代等。

宏观时代鉴定还有一个将多个朝代合而为一的更大的断代标准,即认为古玉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孕育期——新石器时代(公元前5000-公元前2000年);

    二、成长期——夏商周(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

    三、嬗变期——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

    四、发展期—秦汉、魏晋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
    五、繁荣期——隋唐五代宋辽金(公元581-1279年);

    六、鼎盛期——元、明、清(公元1279-1911年)。

古玉辨别方法和技巧(之二)鈥斺敹洗羌ǖ墓丶

    有专家将宏观年代鉴定的标准分为神玉、王玉、民玉三大阶段。应该说,这三大阶段是古玉宏观时代鉴定的最大、最长的切断层面,也能自圆其说,有一定道理。以下一一描述。

    神玉阶段

    神玉阶段也被称为是巫玉阶段,为距今10000-4000年的时代。

为何称为巫玉阶段呢?因为史前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的推动力是神。神是巫觋创造出来的,他依靠神的力量统治
社会。

    反映巫觋的玉像、玉面像见于红山、大溪、凌家滩、良渚、石家河等史前文化中。在我国东北、东南、长江中下游及西北等地蕴藏着丰富的五大玉资源,促使史前社会有了巨大的发展,形成三大玉文化板块及五个支玉文化亚板块,为中华文明铺设了奠基石。

    三大玉文化板块包括东夷玉文化板块、淮夷玉文化板块和东越玉文化板块。

东夷玉文化板块以狩猎经济为主,兼种植,距今10000-5000年。分布在今东三省、内蒙古东部、河北、山东及江

    苏北部,以红山文化为代表,重要玉器有玦、匕、勾云形器、圜形边刃器、龙等。在工艺上,无平面,呈凹状,形不规正,具有象征性、示意性,粗犷雄奇的风格。

    淮夷玉文化板块以农耕兼狩猎经济为主,距今5300年,分布在今长江中下游及安徽、江苏南部,以凌家滩遗址为代表,重要玉器有巫、龟壳、长方形片饰等。

    东越玉文化板块以农耕为主,距今5500-4300年,主要分布在今江苏、浙江太湖地区,以良渚文化为代表,以瑶琨琢磨玉器,重要器型有璧、琮、钺、璜、梳背、锥形器、串饰等。工艺精致工整,器形规正,纹饰较细腻,镂空阴刻较精,风格精细俊秀。

    五个支玉文化亚板块,则是指夷玉文化亚板块、华夏玉文化亚板块、鬼玉文化亚板块、羌玉文化亚板块和荆蛮玉文化亚板块。

    夷玉文化亚板块以农耕为主,距今4500-4000年,分布在今山东省,以海岱龙山文化为代表,重要玉器有圭、璋、璇玑、冠饰等。玉料可能是《禹贡》上的“怪石”,即今泰山西南所产蛇纹石玉,称“泰山玉”,以绿色为主,风格精巧明快。

    华夏玉文化亚板块以农耕为主,距今4200-3800年,分布在今山西省南部,玉资源不明,以陶寺文化为代表,重要玉器有琮、璧、步摇等,风格硬直简单。

    鬼玉文化亚板块以农耕为主,距今4200年,分布在今陕西、山西北部、内蒙古中部,以石峁文化为代表,重要玉器有璋、刀等,多用黑玉,擅长切割磨制薄片器,风格森严锋锐。

    羌玉文化亚板块以农耕经济为主,距今4200年,分布在今甘肃、青海、宁夏。玉资源来自青海格尔木、甘肃榆中玉石山等地,远距离采玉须进入金山、昆仑山,以齐家文化为代表,重要玉器有璧、琮、璜、璜联璧等,风格草率粗糙。
    荆蛮玉文化亚板块以农业经济为主,距今4200-4000年,分布在今湖北中部及湖南北部。玉资源不明。以石家河文化为代表,重要玉器有巫头像、獠牙面(傩面)、龙、凤、蝉、兽面等,多用阳线纹,风格朴实平易。
    王玉阶段

    从夏至清为王玉阶段(夏商周—清代)。
    王掌握着生产、使用玉器的大权。三代王玉到了秦汉成为帝王玉。玉器的主要功能为礼器(“六端”)、祭器(“六器”)、仪仗、工具、用具、器皿、佩饰、人物、动物等等。

    历朝玉器均有自己的时代风格,非常清晰明确,这就是客观的时代风格鉴定的铁证。春秋时期“君子比德于玉”已很普遍。孔子及儒家作出了一个重要贡献,即将玉从神那里解放出来,交给“君子”,将玉作为德的载体。

    民玉阶段

    间于玉文化的王玉阶段之中,民玉文化也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从宋至清为中国玉文化的民玉阶段(宋—清代)。

    玉除了为帝王朝廷专用之外,由于工商业发达和玉器的商品化生产,工商、富户人家置朝廷禁制于不顾,从店铺购置玉器用于喜庆、佩戴、文房、宴饮、鉴赏、收藏等物质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民玉是商品玉,没有礼玉特殊的阶级属性,与王玉不同,民玉的特点是与民间生活更加贴近,有着生动清新的艺术风格。

    对于初级收藏者,不需要精细的断代,可以先从掌握三阶段的宏观断代开始。

 

下一篇:古玉辨别方法和技巧(之三)——识别沁色的知识要点

每日更新 敬请关注!

更多知识尽在 湖南美术出版社《玉器鉴赏与收藏》

古玉辨别方法和技巧(之二)鈥斺敹洗羌ǖ墓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