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屋顶种菜的土与肥(6)

 阿华638书馆 2012-06-03
2.施肥中一定要重視解决“水桶最短的那块板”
  
   “水桶定律”大概所有人都知道:木制水桶的容量大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而不是其它的长木板。
   施肥的道理也类似:在蔬菜种植中,产量的高低以及产品的质量,取决于最不能满足该品种蔬菜所必须的那种养分。
   例如种番茄。通常生产出1000公斤产品需要的主要养分的平均值为:纯氮2.9公斤;有效磷(五氧化二磷)0.84公斤;有效鉀(氧化二钾)4.51公斤;有效鈣(氧化鈣)3.35公斤;纯鎂0.45公斤。吸收量的多少(纯元素值)顺序排列为钾>氮>鈣>鎂>磷。如果你实际供给的鉀总量还不到需要量的一半甚至更少,那么你供给的氮素哪怕比实际需求量多一倍也不会增加正面作用,只会去疯长枝蔓。这时鉀元素就是“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就是“最不能满足该品种蔬菜所必须的那种养分”。解决了鉀元素供给的问题,产量可以提高一些了,但又会出现别的问题,比如你供给的鈣总量只有需要量的七、八成,这时鈣元素又成了“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影响着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在蔬菜的整个种植生产过程中,我们必须不断通过施用不同的肥料来不断解决“最不能满足该品种蔬菜所必须的那种养分”,同时又尽可能避免无意义的“把长木板不断加长到远远超过需要的长度”,既解决问题,又避免浪费(甚至起负作用)。这就是硏究者们总结出来用于指导生产实践的“最小养分律”。
  
   3.“借债还钱,天经地义”
  
   我们经常听营养界人士推介说“某某蔬菜营养丰富,含有大量人体需要的某某、某某、某某等元素”。那么这些对人体有用的各种元素是哪里来的?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它们是蔬菜从土壤中吸取来的。
   蔬菜一旦收获,必然要带走土壤中原有的氮、磷、钾、鈣、鎂、硫等各种肥料元素,然后通过一系列步骤摆上不同的歺桌,最终进入千千万万人们的胃肠。土壤耕作层中可被蔬菜吸收的这些养分越来越少,如果不及时补充,这个“仓库”中的存货就会逐渐减少,这就造成了土壤肥力衰退乃至衰竭。
   肥料有缓效与速效之分,施入土中被蔬菜吸收有一个转化过程,例如最快的速效化肥在夏天也得两天以上才显效,有机肥需要的时间就更长。而在此之前,则是土壤在“垫款支付”,施肥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还债”。因此我们不能等到土壤“无款可垫”时再来付款,那是要影响蔬菜生长的。最好是先把非花不可的钱存一部分进去,施基肥就相当于先存一部分要不断提取使用的“预付经费”来缓冲,避免出现“无款可垫”的局面;施追肥就相当于阶段性补充支付“剩余的应缴款项”以满足开支。只有“收支平衡”,土壤才能保持原有的肥力。这就是非常普及、很好理解的“养分归还学说”的主要内容。
   而不少种植者都希望自己的土壤综合肥力能有所提高,对“垫款支付”的缓冲力有所增强,那么你就得不断培肥土壤。这个肥力的提高的途径,只能是通过不断增加土壤有机质、不断提升土壤中的腐殖质比例、不断优化土壤的理化性能来实现(靠多用化肥是不行的,那个是快来快去的“临时过户”,不可能转为“长期储蓄”。一次用得太多,土壤阳离子浓度陡升,反而对农作物有害)。周围的不少人都羡慕二分园的土壤肥力高,一年不施肥也照样可以种出果菜来。但这个比较强大的“垫款支付能力”是一年年积累起来的,你得不断“零存”,最后才可以“整取”。而且,你只取不存了,这个能力又会逐渐下降。所以“土壤综合肥力”是一个永远波动着的、需要我们通过合理施肥去维持、去利用来为我们服务的动态平衡指数。土体越大、综合肥力越高,这个波幅就越小;土体越小、综合肥力越低,如果再加上我们的施肥不够合理,这个波幅就越大,甚至怎么也种出不好菜来。屋顶露台乃至阳台种菜,很多是用不太大的容器种植的,这个现象更突出。而“薄肥勤施”的方法对减缓这个波动,实践证明是有一定效果的。
  
   4.“菜与菜不同,花有多样红━━到哪个坡唱哪首歌”
  
   不同品种的蔬菜从土壤中带走的各种肥料元素的比例各不相同,直接原因就是各种各类蔬菜都有自己的需肥特点,这正是自然界中物种多样性的特征表现之一。同一种蔬菜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各种肥料养分的需求比例也并非完全相同。
   例如种豇豆、菜豆(四季豆)这两种豆科蔬菜,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幼苗期到开花期追肥必须以氮肥为主。为什么?豆科植物不是有根瘤菌可以自行固氮吗?这个就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豇豆、菜豆的根瘤菌不如大豆(黄豆)、蚕豆(葫豆)、豌豆发达,尤其是幼苗期的根部固氮能力很弱。你不及时供应氮肥让它快些“拉起架子”来,结果就要推迟,产量就要受影响。但随着藤蔓发育长大快出花序了,磷钾肥的比例就要增加。为什么?因为开花结莢对磷钾肥的需求高,你就要“未雨绸缪”,取个提前量施加入土让它取用,花盛开了再来“临时抱佛脚”就睌了,影响坐果率和豆莢膨大。由此也可以看到播种前施足基肥的重要性:它对各类蔬菜在不同生长阶段对不同养分需求的“兼容缓冲”要起很大的作用。所以川西菜农有俗语:“基肥不偷懒,孬死收一半”。
   总之,我们要把菜种好,争取优质高产,就应该根据各种不同蔬菜对各种养分需求比例不同、根据自己使用的土壤的肥力高低、根据蔬菜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来决定向土中补充肥料的属性(氮?磷?钾?鈣?……)与数量,以及某一阶段的施肥强度(追肥的频率)。简而言之,就是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均衡地供应各种养分,合理地搭配各种不同属性的肥料,争取让蔬菜在最理想的供肥状态下生长,获得优质、高产。
  
   以上各点综合到一起,就是蔬菜科学施肥的指导思想━━“平衡施肥原理”的全部主要内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其实早就贯穿体现在有丰富经验的菜农们的种菜实践之中。理论产生于千千万万的成功实践,反过来又为更多的实践服务。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善于观察总结,同时加强学习不断积累信息,把你喜欢种的各种蔬菜的需肥特点逐渐掌握于胸,我相信每个菜友都会不断提高,把你的“放心菜”种得更好!
  
   前天下午去双流九江某榨油坊买的新鲜油枯(菜籽饼)。每斤价格由1元涨为1.2元,零售1.5元。
  


   这里还算农业区,面对农民的农资价格也无所不涨。一包过磷酸钙由年前17元涨为20元。
  


   氯化钾(加拿大“红鉀”)每斤由年前2.5元涨为3元。
  


   三年前买的中微肥(袋子上方放的浅棕色颗粒),10公斤一袋22元。现在买不到,这是用剩下的约四分之一。这个使用很方便,不知沿海一带省份还有沒有卖的?
  


  


   白色尿素是去年买的,5元4斤;黄色尿素前天买的,10元6.5斤。
  


   农用硼砂去年买的,1公斤7元。现在不知什么价?
   前天刚买的磷酸二氢鉀仍是400克一包5元,不过“净含量98%”变为“纯度98%”,磷酸二氢鉀含量不到30%了,加了些其它东西。
  


   四聚乙醛:诱杀蜗牛、蛞蝓、釘螺等软体害虫的低毒安全农药。
   左边是前年买来用剩的一点。瑞士进口广州分装,400克一袋6元。
   右边是前天买来的,180克一袋6.5元。如此“涨”声响起来,“鸡的屁”岂有不放卫星之理?!
  


  


  “鸡司令”部属排泄的废物:充分腐熟的鲜鸡粪。只有这个不花钱,但要花力气出一身汗。
  


七、重茬应对与土壤消毒
  
   传统农耕中,许多农作物需要轮作,这是从千千万万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方法。为什么?因为要避免重茬带来的危害。在蔬菜栽植中,这个更突出。例如茄科蔬菜一般就要求4~5年轮作,至少也得3年。屋顶种菜地面本来就很小,不少爱好者又比较偏爱某一科的某几个品种,这个“轮作”的要求就成了一个障碍。
   重茬危害最普通的说法是会带来土传病害,这个一点不假。例如种茄子发生了绵疫病,第二年你种番茄或辣椒,土中遗留的病菌就会重新危害番茄或辣椒,让你的果实烂得一塌糊涂。但除了土传病害之外还有沒有别的原因?比如我使用药剂对引起绵疫病的病菌进行了严格的杀灭,为什么番茄或辣椒还是长不好?这里确实还有别的两个原因,其中一个是肥的问题,另一个是自毒问题。
  
   1.重茬及其危害
  
   什么叫做重茬呢?
   你在屋顶建了一个种植槽,配好了土,开始种辣椒。头一年喜获丰收,全家高兴。于是第二年又照样种,收成还是不錯,但你觉得怎么比去年差了那么一点点?于是第三年再照样种,精心管理浇水施肥,但事与愿违,怎么连第二年也不如了?你心里不服气,就继续照样种下去。但第四年、第五年……结果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你若要问我“这是哪门子事啊?”那么我回答:你遭受重茬危害了。
   一般把同种(或同科)作物在同一块地连种三年或三茬以上(含第三茬),称为“重茬”。重茬会带来三种后果:
   A.头一茬遗留在土壤中的各种病菌(包括线虫)在土中大量滋生繁殖,而这些病菌往往在同种(或同科)作物之间互传互染一齐危害,我们就把它称为土传病害。重茬时间越长,土传病害越重。
   B.长期连续种植同一种蔬菜,土壤里的各种养分被这些蔬菜“吃偏食”大量吸取,不仅“水桶最短的那块板”越来越短、而且各种中微量元素也选择性减少(这是因为同一种蔬菜的根系分布范围及深浅一致,吸收的养分相同,致使某种养分消耗量增加),土壤营养严重失调,你还能指望它长好吗?
   C.任何农作物在从小苗长大到最后收获的整个生长期中,根部都会不断分泌出一些物质逐渐积累在土中。这些物质里面有一些会对自身产生毒害,影响自身的正常生长(例如西瓜根分泌的水杨酸),分泌积累越多,毒害就越严重,硏究者称之为“自毒物质积累”。重茬时间越长,自毒危害越大。
   以上三种后果迭加起来,形成了重茬种植危害的典型表现特征:病害多、产量低、品质差。重茬种植一般要减产三成或更多,重茬时间越长,减产越严重,重茬到一定年份后,产量就停滞在某一很低水平上,很难提高。重茬种植还造成畸形果多、光泽不好、口感风味劣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