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马东瀛

 良辰美景奈何天 2012-06-04

日本走 马 东 瀛----趣谈日本

 
 
楼主回复作者:明湖秋月577  发表日期:2012-5-28 14:35:38
  在太平洋惊涛骇浪的冲击下,日本这个在我们眼里被地震搞得飘摇不定的国家,却有着令许多人大跌眼球的数字,即例如外汇储备量、国民生产总值、森林覆盖率、数码科技以及当前总被经济学家挂在嘴上的“GDP”竟然都高居世界前几位。因此作为大多数国民来讲,虽然给与了他足够的关注度,依然是陌生多过熟悉。
  日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有些人即便是去了,或是走马观花,或是浮光掠影,得到了一些盲人摸象般的印象,难免以偏概全,怎能够做到知己知彼,以至百战不殆呢。
  当年本人以半百的年龄奔赴东瀛之时,也是懵懵懂懂,一无所知,因为我从小看着战争片子长大的,所以对日本总体感知就是鬼子的印象,脸谱化的定势思维。但是真正面对面的接触日本,实事求是地说,他们确实不是那样的形象,几年下来日本人给我的感觉是有礼貌,守时,守规,干净,还比较谦虚,以及对未来的危机感大多数人都努力工作和敬业。所以和小时候形成的对日本人的印象,应该说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我以前和没有去过日本,没有实际接触日本的的同胞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把日本符号化。殊不知在日本人里边,应该说大多数是好人,当然也有坏人。
  几年下来,以一个族人探亲的资格,非浮光掠影的观光,也不是因工作而去的“客座”,是实实在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在日本过日子,在日本那近百万中国人中也常有了我的身影,几次去而复返,似乎每次都有个老牛反刍的时间。沉静下来,对日本这个国家或许真的有了些浅显的了解。在地球都成了村了的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观感,交流些拙见,多了解些外边的世界也没有什么不好,谨希望以此篇拙文客观的流水账似的说些在日本那些日子里的所加所闻和所想,博人一笑也好,呲之以鼻也罢,从中若能知晓一二则快意哉!


  第一章 似曾相识日本字
  汉字成了救急的“稻草”
  说起日本字,首先要感谢我们的祖先把汉字传到了日本,而且对一个初到异国他乡的人那个用处不知道有多大:
  记得那是到日本的第三天,就独自上了一次街,信心满满的跳到轻轨电车上之后想着妹妹带我走过,那沿途有一个水湾,两站之后就中转。可是开车之后,沿途没有看见什么水湾,令我吃惊的是,两站下车之后,骇人的看见了轮船,竟是到了大阪港。立刻想到方才只看到车来了就上,应该是把方向坐反了,换了站台往回坐四站,又下车。更吓人的事情发生了,这个中转站有轻轨、电气化火车和地下铁。而我竟然忘了妹妹领我坐的是那种车,仅仅记住了要去的车站名,妹妹告诉我在坐车的地方有站牌显示。从架在空中的轻轨站台下来,先奔地铁站,转了一圈,没有看到我要去的站名,再找电车,仍然没有,再下地铁,如此循环往复了三次,汗就从背上下来了(急的)。那个手扶电梯从空中的轻轨站直达地下铁站,足有五六层楼的高度。下午时分,少见人影,我一个人惶惶急急的上窜下跳,有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味道,又想起了“庭院深深深几许”,而我是电梯深深无头绪。偶见匆匆的路人,也没人顾及我向他们投去的求援目光,只管闷头赶路。而我把嘴张了又张,却一个字儿也说不出来——因为说了也没用,异国他乡没人能听懂我说什么,当然我也听不懂他们的。有人站在路边打电话,直想借来用用,可是说什么人家能听懂呢:不好意思,打扰一下,俺迷路了,能借电话用用吗?不中;还有:俺迷路了,能告诉我去什么地方怎么走吗?也不中。问路的话在脑子里过了一百遍,也只有发傻的份。就非常的想念警察叔叔,觉得他们应该有办法把俺送到要去的地方。可是绕场三匝,连警察的影子也没有看到。在盛夏夜从不流汗的我只觉得冷汗开始在脊背上渗出并流下,正无技可施的当口,忽然发现一位穿制服的人,判断了一下应该是地铁工作人员,惊喜之中,几乎是狂奔过去,学了一通日本人的点头哈腰,就玩命的比划要写字,真谢谢这位,立刻明白了俺的意思,拔下了插在制服口袋上的笔递了过来,我如获至宝的样子,也不索纸,直接在手掌上写了两个大字:玉出!用感叹号结尾,然后虔诚的举给那人看(此时,一个劲儿的在心里感谢我们的老祖宗,幸而把汉字传到了日本)。人家不愧是服务精良的国度,看了我的字,一点也没有含糊,用手势对我表示了一个OK,接下来一个请跟我来的动作,没几步就把我送上了一节车厢,坐定一看,还真有我要去的站名,原本在嗓子眼的心一下子回落到原处,一高兴就对着那位工作人员热烈的用国语开始反复的说起谢谢来,忽然又想起人家听不懂这个,就翻着眼睛想那个日本的谢谢,到底是怎么说的呢?一时间却一点也想不起来了。
  待续


 

 
2#回复作者:明湖秋月577  回复日期:2012-5-28 20:28:00
  @xiaoou51 2012-5-28 20:07:00
  好文,期待更多精彩。
  楼主来更新:)
  -----------------------------
  凡事找规律
  话说初到日本之时,并没有明白几句日本话,不过却见到了不少熟悉的汉字,一时之间就认为了解了其中的真谛,并为此闹了不少笑话。
  俺自认为虽不会日本语,却也非平庸之辈,不会说,俺就用眼睛“听”。这么一“听”,还真就“听”出了门道,发现了窍门。就是“中国字不会念半边”这样的规律,似乎在日本也行得通。原则上看那些假名中的汉字对其中的意思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比如“想定外”或“想定内”,大意就是事情的发展在你的想象之内还是之外;再如“断念”就是这件事我坚决不能干,快断了你的念头吧。如此类推,俺也能看个电视,读个报纸什么的了,还经常的发表点个人见解,经女儿给女婿翻译了,弄得俺那日本女婿经常瞪眼摸后脑勺,吃惊不小。弄不清这丈母娘是何方神圣,明明不会日本话,就怎么看懂了电视和报纸,心中不免窃喜。
  话说一日走在街头,看到呼啸而过的救火车,只见车门上有“大阪市消防局”的字样,对自己所总结的规律更加深信不疑,正得意时,又看到其中一辆车门不但有上述字样,第二行在几个假名之后赫然写着“放火”二字。“这可不行”。当时我就嚷了出来。好家伙,消防局可是救人民出水火的,岂能放火?就两个字,俺也不可能认错啊,可消防局为何要“放火”一路上百思不得其解,郁闷。当时一个假名也不认识的我,那里明白那几个假名已经注明了严禁的意思,还杞人忧天了一番。
  又一日和女儿在家里看电视,是电视台采访一群高中生,一位记者问一个学生在学校里主要做什么,学生答什么俺听不懂,可电视屏幕上打出的两个大字又让俺吃惊不小,那两个字叫做“勉强”。想想,也就理解了,看我一把子年纪了,什么不明白啊,还不愿意学习那,孩子们没办法,勉强去学习情有可原嘛。
  “不是说日本是个很含蓄的民族吗?你看人家日本小孩多直接,多坦诚啊。不爱学习就直接说,还对着电视台说。”我对着女儿发起了感慨。
  “说什么了啊?”女儿问我,“勉强嘛,没办法啦,不去不行是吧?”看我自作聪明的样子,女儿白了我一眼,不客气的说:妈妈,你笑死人了,那个“勉强”在日语里边可是“学习“的意思。你就是因为不肯“勉强”才净闹笑话那。
  啊?这可是猴吃麻花----满拧。虽说凡事应该找规律,找到了规律能够事半功倍,象我这么找规律弄不好会事倍功半也未可知,还是慎用为是。

  @明湖秋月577 2012-5-28 20:28:00
  凡事找规律
  话说初到日本之时,并没有明白几句日本话,不过却见到了不少熟悉的汉字,一时之间就认为了解了其中的真谛,并为此闹了不少笑话。
  俺自认为虽不会日本语,却也非平庸之辈,不会说,俺就用眼睛“听”。这么一“听”,还真就“听”出了门道,发现了窍门。就是“中国字不会念半边”这样的规律,似乎在日本也行得通。原则上看那些假名中的汉字对其中的意思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比如“想定外”或“想定内”,大意就是事情的...........
  -----------------------------
  不深入其中,还真的就是顾文生义,仅靠字面上的理解了。
  有趣!
 
6#回复作者:明湖秋月577  回复日期:2012-5-30 20:27:00
  外语?简单
  头一次去日本时候,正逢女儿做月子,采买的任务自然就落到我的身上。探头探脑的去了几次超市,也就算是明白了其中大概。反正看好了什么放在篮子里去收银台交钱就是,并不用说什么话的。
  一日又要去超市采买,出门走了不远,忽然看见一辆汽车停在路旁,有人从上边搬下了装着果品蔬菜的几个箱子,又在箱子上插牌子。心说难道日本也有摆地摊的不成。紧走几步近前一看,还真的被我言中,那地摊之上还有想买的东西。不由得又是喜来又是忧,喜的是价钱便宜,忧的是语言不通。踌躇之中忽然心头一亮,有了。我看清楚了:那苹果是40日元一个,猕猴桃一袋250日元,青椒一个要50日元。阿拉伯数字咱认识,把想买的物品按照价格数好了钱,再把要的东西拿在手里,过去向摊主打招呼:OK? 用升调,表示疑问的干活。嘿,人家懂了。不但做点头鸡啄米状,还给我来了一句:阿里嘎到告杂役马斯!这个咱也懂,非常感谢嘛。那就应该礼尚往来,可我的“阿里嘎道”已经被小妹给取缔了。说我声调太过生硬,日本人听了会心情不好。我就来了句国人都会的英语:三克油!临了又给他一句:拜拜!走了几步回头看,摊主还在向我鞠躬致意哪,有意思。
  回到家中,小妹看我手里提着东西,惊奇的问:“这么快,在哪里买的?”
  “门口地摊”,我答。
  “那你怎么和人家说的?”
  小妹更惊奇了。
  “不就是外语嘛,简单”。等我和大家说了采买的过程,笑翻了一屋子人。
7#回复作者:明湖秋月577  回复日期:2012-5-30 20:29:00
  自由见学
  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此话真乃至理名言,尤其是到了国外,在语言上受了几次难为之后,俺又不是食古不化的的人,也就把学习列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就是推着外孙闲逛也四处观瞧,看有什么新鲜事儿入眼,也好多长见识啊。别说这观察力强了还是有好处底,就发现了那么一个去处,门口立一大牌子赫然写着:什么参观,无料自由见学。
  别的不懂,“无料”可是明白——就是免费,不要钱啊,还有那自由的学。再问女儿那几个字的意思?果然就是欢迎随便参观,不收费。一听这个,不由得有点跃跃欲试。从外边也看不出这是个什么单位或部门,窗明几净、淡漠素雅的样子。几几乎就要举步前往了,
  女儿叫道:妈妈你不会真的要进去吧?
  “有什么不妥当吗?”我问。
  “那。。。那里是殡仪馆啊。你太搞笑了妈妈。”
  一听这话不由得自己也乐起来,一会半会儿的这地方确实不用参观,而且参观了也用不上,“自用”的时候我自己也学习不了啦。哈哈,这日本人也真能想,谁没事儿来这地方学习啊?看他这个殡仪馆的位置,离居民区可不远,很好的路边商用房,用来搞这个,有点不可思议。好在黄泉路上无老少,倒也不愁没人来用。但让人“自由见学",实在是闻所未闻,再一细看,老天,还得“生前预约”那,真真雷倒老妇我也。
 
 
11#回复作者:明湖秋月577  回复日期:2012-5-31 18:14:00
  @cyrusbobo 2012-5-31 12:41:00
  不错,长篇呀。吼吼
  -----------------------------
  好吃就是“奥一系”
  既然来了日本,不管学习与否,这日本语还是灌进了耳朵,多少也记住了几句。比如:好吃就是----噢一细;可爱就是----卡娃一;很棒就是----司高一。最有趣的是"噢一细“。无论电视广告也好,还是家庭饭桌也罢,使用频率就是一个高。一顿饭下来,不说吃一口说一句吧,三口五口的一定得说,否则是对烹调料理的人”无视“啊。例如在女儿家里,女婿下厨给俺做了顿火锅,自然要说”“噢一细';过了几天,又给做了竹笋饭,一定得说”噢一细”;一天又吃了鳗鱼饭,必定还是“噢一细”啦。这一句话说来说去,对我这不会日语之人简单是简单,可是总觉得苍白无力有点应付公事的味道。再说洋女婿下厨,够给俺这个中国丈母娘的面子了。我可不能“无视”洋女婿的劳动吧。可是左一句“噢一细”,右一句“噢一细”,哪里能够表达俺一个好文学之人深切的感受呢?问了几个日本通,皆说再无更好的表达方式啦,真是令人非常得遗憾!遗憾之余,不由得想起我们伟大祖国语言之丰富来了。在我们国内要想褒奖一件事,溢美之词信手拈来,十有八九不会重样。就拿吃饭来说,文雅的有“美味佳肴”“称心可口” “色香味俱全”。口语化的有“好吃,真香,不错,特棒”等等多了去啦。记得一位朋友每每吃了顿好饭食,总是用“肚子饱了眼睛没饱”来形容该饭食的好吃和他的意犹未尽。如果就是三个字,任你拿捏做作岂能尽诉心中的一二三哉?
12#回复作者:明湖秋月577  回复日期:2012-5-31 18:18:00
  说着又不会话了
  看这个题目读起来就够绕嘴的了,我要表达的意思是:说了一会话又宣布不会说了,别扭了不是。人家聋哑人是压根就不说,正常人就是谁也不能说了一会话又说不会说了吧?而我就这么办了一回。
  在女儿家探亲时节,每天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带小外孙去他家附近的小公园散步。那里不仅有可供大小孩童玩耍的木马、秋千、沙坑、滑梯,更有热心的小朋友互相嬉戏,这个是外孙最感兴趣的。可是他刚满周岁,走路尚且不稳,我只有亦步亦趋的跟着护着。话说这天刚进了公园,迎面就来了个小姑娘,先牵住外孙的手把他领到了沙坑旁,自己就飞身攀上了滑梯,一边上还一边扭头问我:司高一代司内?俺明白,她问我:看我能干吧?“司高一司高一!”我赶紧说。小姑娘又指着外孙问:一库此代司尕?“一岁,一岁了”,这个俺也懂。不想小姑娘是个话唠,玩了一会又跑回来和我说话了,这回她问俺在哪里住,俺听懂了,可是不会回答,张口结舌了半天,看着小姑娘期待的目光,俺用日语告诉她:实在对不起,日本语我的不明白。(俺不会说说不好日语这个词)。那小姑娘真叫聪明,俺洋腔怪调的所谓日语她倒是听懂了,听懂了可就不高兴了。竟上来拉住我的衣袖不放,一个劲的问:为什么你不明白?我凭什么能明白呢?再往下就更乱套了,我只能把不明白反过来倒过去的说。就在和小姑娘纠缠不清的当口,女儿远远的出现了,我如同遇到救星般大叫女儿快过来,帮老妈说说清楚。小姑娘一听女儿问怎么回事,立刻滔滔不绝的对着女儿说了起来,只见女儿笑得蹲在地上直喊肚子疼。原来小姑娘问女儿:这个人是不是弱智啊,一开始还和我说话那,说了半截又说不会说了,太奇怪啦。如此一来,把我带孩子去公园的乐趣可就吓没了,再也不敢一个人带孩子去公园。因为不懂话着急事儿小,女儿有一个弱智的妈,这在邻居中传出去事儿就大了。为了不给女儿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俺再和外孙出门就骑自行车,遇到左右邻里一个点头微笑就过去了,和谁也不用答腔,智力自然就很正常啦。

 
15#回复作者:明湖秋月577  回复日期:2012-6-1 1:17:00
  @姐的号木了 2012-5-31 19:09:00

  樓主寫得好生動啊...
  趕快更新哦..
  -----------------------------
  (*^__^*) 嘻嘻……,难得大家爱看,就再贴~\(≧▽≦)/~啦啦啦
  实在是太“勉强”
  在日本语中有两千余个汉字,而这些汉字又有近半数意义同中国字义相近。第一次去日本就仗着中文功底,对日本字义前一半儿连蒙带猜的常能弄个八九不离十,剩下的那一半儿难免就南辕北辙,闹出笑话,其中“勉强”就较为典型。这两个字中文的意思辞典里解释如下:刚刚的够、不充足、不是心甘情愿的、让人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可是在日语中却奇怪的为“学习”之意。故而每每捧起日语书本不免就调侃地自嘲:我又开始勉强啦。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勉强”了有小半年,又踏上了日本的土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况我半年乎。这回再去了京都,我也能用日语发表“这是个古老的城市”,“这个庭院可真古老啊”之类的感想;面对亲家送来的日式糕点,因口味不对难以下咽,倒也会婉转的说:我明天当早餐。如此一来亲家母的脸上乐开了花,经常拉出一副要和我大话家常的架势,此时人家的语速自然下降了不少,可是话一成了串,我明白的那几个单词,好比是久旱的土地仅来了场淅沥的小雨,完全的不解决问题。眼看耳听,脑子也使劲的想——“勉强”是“学习”,“会社”是“公司”,“写真”是“照相”,“大丈夫”是没有关系,小偷是“泥棒”,两国语言不停的在脑子里互换,自己先翻译过来,才能反应过来,这么一搞,人就容易两眼发直,进入痴呆状态,待醒悟过来,新的一轮话题已经开始了。感觉这个脑袋从来没有过的高速运转,却又是从来没有过的木呐。一天女儿喊她老公的日语全名,我听了赶紧问女儿:这几个单词很熟,怎么想不起来什么意思了呢?女儿笑的的说不出来话:妈呀,那是人家的姓和名,哪有什么意思啊,你的“勉强”是大大地不够呀。
16#回复作者:明湖秋月577  回复日期:2012-6-1 1:19:00
  自行车骑到了鸡蛋上
  第一次到国外的时候,一个大字不识,即听不懂也看不明白,郁闷到不得了,每天东蒙西猜的还闹出了不少笑话。待第二次出洋,可就不再打这“无准备之仗”了,先去报了班——学习。辛苦了两个多月,似乎弄清了:你叫什么、那是谁、去哪里怎么走?就到了登陆的时间。再见了各路人员,抓耳挠腮之后,也说了不少的洋话,窃以为喜。一日谈到自行车的话题,女婿再次以我“年事已高,不宜远行”为由,劝阻我骑车出行,我自负的答道:不算远,只是骑到“它马高”而已。我心里想说的是只是从女儿家骑到妹妹家,妹妹家住的地方叫“它马待”,而“它马高”则是鸡蛋,我顺嘴一说,就把自行车骑到了鸡蛋上,难怪女婿一听,眼睛瞪的也象了鸡蛋呢。哈哈~~
17#回复作者:明湖秋月577  回复日期:2012-6-1 1:42:00
  “一括”二括我都不懂
  婴儿用品店的奶粉在某日限时打折,也就是某日某时便宜,过时不候。女儿给了我她的信用卡让我前去采购。我知道这日本各个商家对上帝都是十分的信任,刷卡既不用密码也无需签名,我也曾拿着消费了几次,真是十分的便利。所以到了商店,拿了奶粉就直奔收款台,交上卡等着收款员刷了还给我。可是这次收款员刷完了将卡和收款凭条不交给我,叽里咕噜的和我罗洛起来,我听不出头绪,人家也不像怀疑我盗用的样子,说什么呢?完全不明白。没法儿,又把那句说的最流利的日本语说了出来:对不起,我不是日本人,日本语只会一点点,这个地听不懂。这下子轮到收款员为难了,他挠挠头皮,回头叫来一位主管摸样的人,这位不亏是领导,听了部下的汇报立刻就有了办法,对我微微一笑:请问贵客您可懂英语。这句日语我到听懂了,同时也被他气乐了,日语我还搞不懂那,英语就更没门啦。如此又是一轮僵持。忽然我有办法了,就用日语磕磕巴巴的说:我女儿日语大大滴厉害,你们给她打电话说吧。然后我就拿出上次买奶粉的收款条上要写电话号码。不想那个收银员竟阻止我写电话号码,使劲儿点着条子上的“一括”两个字让我看,可我怎么看也不明里就,心里说:一括,两括我也不明白,快给孩子打电话吧,好放我走啊。其实电话打的非常简洁,两句话完事儿。把卡和收款条交到我手里,柜台里的几位一起对我鞠躬道谢。本来我计划是买了奶粉再到百货店流连一番,可“一括”没搞懂,大大滴伤害了我的自尊,就一溜烟的回了家,看见女儿赶紧问收款员和她说的什么?女儿说人家让我决定这次购买是一次性付款还是想分期付?我一听直接就怒了,谁买个奶粉还分期付款啊,明明是难为人嘛!
 
43#回复作者:明湖秋月577  回复日期:2012-6-1 20:57:00
  姥姥的,骂我
  记得当年我是在潇潇的春雨中走下东渡的玄梯,踏上了大阪这异国他乡的土地。说来奇怪,无论是坐到汽车中在城市里穿梭,还是我自己骑自行车赶路,再有不时的徒步闲逛,对这个城市竟没有什么陌生之感。建筑和街道总有似曾相识的味道,在街头和闹市,只要我不开口谁又知晓和关心我从何而而来向何处而去呢?如此骑车闲逛就成了我的一大乐事。
  在大阪这个城市骑自行车是一种很惬意的享受,因为自行车不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把它和人行道并在了一起。所幸行人不是上下班时间一般很少,道路又极为平坦。在日暖风清之日,骑车如闲庭信步,有点心旷神怡的意思。印象最深的是一次骑车闲逛,一路上把车骑得悠悠然然,大概是挡住了后面骑车人之路,一般情况下日本人是不肯按铃催促你让路的,因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但是时间久了毕竟要惹得人火起,当后面之人终于超越了我的时候,给我来了一句“阿浩”。对日本话我当时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偏就这句,偶尔的有人告诉我,可就记住了,“阿浩”就是傻瓜的意思嘛。好家伙,不是说日本人都有礼貌吗?“姥姥的,你怎么骂人啊?”,顺嘴我就大嚷了一句,异国他乡也没甘示弱。这一嗓子似乎惊着了那个人,只见他猛一煞车,跳将下来,如同见了外星人一般,张大了嘴看我,我心里明白他是听了我说的外国话才如此发呆,想再和他理论无异对牛弹琴,而且也可能真的是耽误了人家赶路,忍无可忍之下给我来了一句,再不相让这“国际官司”我可处理不了。于是我赶紧把嘴巴紧紧的抿起来,放慢车速,继续前行,只是用眼睛的余光瞟着那人。那位先生也不再发话,却一直在对我行注目礼,走出很远,感觉到后背上还有他惊诧的目光呢。
44#回复作者:明湖秋月577  回复日期:2012-6-1 21:06:00
  
  爪美人和立入禁止
  日本的汉字常用的有1900多个,近年来一直还处于不断改良之中,据说已经发展到了2000余个。前边说了有的大意和我们中国的汉字音意都相同,有的是猴吃麻花曼宁。其实就是音意都相同的也有很多在字面上看起来是即别扭又有趣。一位旅居日本十余年的华人朋友说日本人很注意遣词造句,大意就是不像国人那样直白。但对于我一个日语刚学个一知半解的人来讲,却总是把注意力放在了那些直白得国人也不这样用的词汇上,并经常偷着乐。下边拣其中几个妙词共赏之。
  如今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有一个全新的行业我们把它叫做“美甲”,就是美化指甲。可是人家日本人比我们来得直接的多,叫做“爪美人”。在一个高档的百货店里,我看到了一个布置得美轮美奂的店,招牌上“爪美人”三个大字实在令我忍俊不住。止步站在那几个字的前边,高举十个纤纤利“爪’”曾拍照为证。然后拿着照片去问朋友,不是说日语最大的特点是温和婉转吗?怎么把如此美妙地纤纤玉指的甲叫做“爪“啊,”爪“是动物们才有的嘛,人类进化到今天那里还有什么”爪“呢,词语不妥,极为不妥哦。号召女士们做一个美化指甲的美人。可人家日本人只用三个字就做了广告,其言简意赅的程度大大地超过了把汉字传给他们的鼻祖中国人。我心想你若是告诉同胞去美化一下“爪”,无异于骂人嘛。而鄙人亮出自己那双手,左看右看却怎么也不想和“爪”联系起来,抹些个Q10延缓衰老的这个霜那个露地,最不济不如玉也似笋啊。那个爪即便不是鸡爪,猪爪也不成啊,把美几乎做到极致的日本人,怎么用了这么个不美的字儿呢?因此每每看到这样的广告难免就发笑,就咬文嚼字的编排人家。
  由此及彼,再说那“立入禁止”,本就是闲人免进的意思,说成“立入禁止”,真是令人发笑,你想啊那些个猫狗宠物们想“立入”也不成啊,要么俺就弯下腰再进?偏偏在日本有这样牌子的地方为数不少,每次看到就不免在心里和它辩论一番,做出一副愤愤然的样子——我等人类不“立入”难道匍匐前进不成?

 
46#回复作者:明湖秋月577  回复日期:2012-6-1 21:41:00
  我渴了,不是你可爱
  外孙子三岁多的时候我又一次住到了他家,没几天小家伙就会用中国话说:出去玩吧?我就立刻颠颠的领着他一路走走看看的沿街溜达。有一天走着走着外孙子叫了我一声“捞捞”(平声),这我也高兴的答应,“考哇矣达”,记得日语的可爱是“卡瓦伊”。难道宝贝儿表扬俺可爱不成,喜得我一把抱起了外孙,亲亲他的小脸,“宝贝儿,还是你最可爱”。可是外孙子从俺怀里使劲儿挣脱出来,依然说“考哇矣达”。“那只有姥姥自己可爱?”我问外孙子,小家伙把脑袋摇得拨浪鼓一般,“那姥姥不可爱?也听不懂你的话。”一下子心里就酸酸的有点不是滋味。小家伙看和我讲不通,就拉着我往自动贩卖机那里走,哦,感情是孩子想喝饮料。后来我弄明白了,他说的是“我渴了”,和“可爱”风马牛不相及,是俺自作多情啦。

  金物和铁骨
  在一次赴日的旅途中,邂逅了几位“归国者”。这些人在东北的农村长大,虽然也在日本日本生活了不少的年头,但是中国劳动人民勤劳质朴的本性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在闲聊中,他们得知我去日本探亲要住上些时日,就纷纷劝我去了别光闲着,想办法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干上两个月,怎么着也能挣个两三万元,这多好啊。对挣钱我虽然也很有兴趣,可是日本的法律规定探亲者是不许打工的,犯法的事情我可不敢做,为此,尽管来来回回的去了几次,也住了不少的时日,工是一点没打。但是因为有过这样的想法,就对招聘启事颇感兴趣,经常对照着看看自己到底能做些什么行当的事情。
  这日本的一般体力手工劳动者大多是按小时计酬,平均每小时在800元左右,一天下来6~8小时,收入在5~6000日元。一个月挣个十来万也很平常了。倒也累不到那里去。比如做超市的收银员等等。可是有一天我从楼下的信箱里得到一份招聘海报,大意是工作是“金物铁骨”,时给1800元日元。比一般的工作多给了一倍还多。我赶紧向女儿展示,并表示要是能做这个工作多好,金钱大大地啊。女儿看了不屑地说:“快歇歇吧老妈,别说是不让您老打工,就是让打您老也干不了啊。”
  “怎么呢,让干,看你老妈不大显身手才怪。”我很不服气的。
  “那你知道金物铁骨是什么吗?”
  “知道了还问你。”
  “那就是建筑工地的架子工,行吗你?”
  得,这活,我还是真不行。嘿嘿,金物铁骨,我这个年纪,都快软骨了。
47#回复作者:qw3528123qw  回复日期:2012-6-1 21:57:00
  @明湖秋月577 2012-5-28 14:35:38
  在太平洋惊涛骇浪的冲击下,日本这个在我们眼里被地震搞得飘摇不定的国家,却有着令许多人大跌眼球的数字,即例如外汇储备量、国民生产总值、森林覆盖率、数码科技以及当前总被经济学家挂在嘴上的“GDP”竟然都高居世界前几位。因此作为大多数国民来讲,虽然给与了他足够的关注度,依然是陌生多过熟悉。
  日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有些人即便是去了,或是走马观花,或是浮光掠影,得到了一些盲人摸象般的印象,难免以..........
85#回复作者:明湖秋月577  回复日期:2012-6-2 15:20:00
  @键盘居士 2012-6-2 9:14:00
  不带任何偏见的真实感受,此贴必火!
  -----------------------------
  惶恐O(∩_∩)O~大家喜欢就好。
  包子和饺子
  包饺子蒸包子是咱中国人的专利,所以到了日本请亲家吃此类面食是我的保留节目。亲家母每次都做虚心学习状在一旁观看,并通过女儿翻译与我交流些家长里短。有一天正聊着我听见亲家母说:姥姥的饺子如何如何。当时我做的是大蒸包,故而赶紧更正并解释说:我这次做的是包子——蒸包,不是饺子。女儿一听我插嘴说出了这么一番话,不翻译只是乐,我说我做的就是包子啊,不是饺子嘛。女儿说哎呀我的妈妈呀,人家奶奶在表扬你是做面食的高手——骄子,日本语,谁管你包子不包子啊。

  不做“君子”好多年
  女儿结婚之前因为女婿工作繁忙,一时之间未能前来拜见我这丈母娘,只好由也在日工作的小妹代为考察了解,我呢字斟句酌的给女婿写了封信,无非是说些女儿在我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交由”他“保管”要倍加珍惜的话。对女婿的称呼当时也费了不少的心思,后来想在电影里啥的人家似乎都在名字后边加一“君”,怪有礼貌的样子。我虽是丈母娘,可是女儿在人家手里攥着那,干脆,就在女婿的名字后边也写了一个君字,称他为“某某君”。听女儿讲,收到我这封信后,已过而立之年的女婿笑的在床上打滚,说他都这么大了,妈妈怎么还称他为“君”呢?我一时不解,说难道有什么不妥吗?咱中国儿大还三分客那,我和女婿讲点子礼貌也不跌分吧。女儿说不是这个意思,日本人管小孩啥的才叫“君”呢。那时我对日本的了解除了女儿给我讲的还大都是抗日电影里的认识,哪里能理解这个“君”如何用呢。一直到外孙子诞生之后,我到女儿家小住,也和他爷爷奶奶父母亲一样成日介叫他“绍空”,这时再看这两个字才知道,那个“空”的发音乃是汉字的“君”字,是对小孩儿和晚辈儿的爱称。三十大几的女婿即便是他的父母也是喊名字而已,不“君”已是好多年啦。我一个没见面的丈母娘居然喊人家“君”,以一个日本人的理解岂能不发笑呢。


86#回复作者:明湖秋月577  回复日期:2012-6-2 15:37:00
  第二章 乱弹日本的衣食住行
  花钱买罪受的和服
  周末,妹妹交了“大金"去参加朋友的婚礼,自己也着和服盛装前往。傍晚赶到女儿家吃晚饭时,只见妹妹虽然衣着光鲜,却是一脸倦色,直呼:累死了,累死了。顾不上吃饭,跑到女儿的衣柜里拽出两件衣服,又叫我:快帮我把衣服脱下来。我不由得两眼如炬盯着妹妹看:怎么?累得不能脱衣服啦?也不至于嘛,俺只从电影电视里看到过皇帝妃子们才让人给脱衣服呀。妹妹看我不动,告诉我:快帮忙吧,我这穿可是花钱请专人呢。你来见识一下吧。感情,穿衣服也花钱,俺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听说,“那俺这解衣人就算学习了,不收钱了”。俺边调侃边围着妹妹转,衣服真是漂亮,粉色的真丝,手绘的牡丹,穿在身材高挑的妹妹身上老姐也觉得眼里放光哩。“快动手啊”妹妹催了。“哎,哎',俺嘴里答应着可找不着个头绪,腰间那个大宽带子在妹妹腰间围的严丝合缝,“头呢”?俺问。“ 拽,在后边腰间的包包上拽”,妹妹指点着。这一拽又让俺吃惊不小,好家伙,那条宽带子竟如仗八蛇矛般的从妹妹身上盘旋而下,此乃脱衣的万里长征第一步。又依序解下宽窄长短不同的近十余根带子,妹妹才获解放般的长出了一口气。再款款脱下外衬,内衬,长衬,短衬,。这个和服才算脱将下来。妹妹一边仔细的叠衣服,一边告诉俺最近正在学习穿和服,这和服的每一件每一款都各有名称,大有来头和讲究,俺虽是帮她脱下了衣服,也算是免费学习,所谓机会难得啊。
  过了几天和女儿逛街,发现了一间和服专门的和服店,又进去仔细的观赏了一回,对日本的民族之衣进一步加深了了解。日本人在接纳新事物的同时也坚持了传统,和服不但是日本人傳統的服裝,也是重要的民族文化之一,更是日本人向世界夸耀的文化资产。和服的穿著巧技,完全在我们这些老外的“想定外”。第一这和服很少有人能自己穿上;第二想学会穿和服是要花“大金”学习的,而学个十次八次的连皮毛也算不上。后来我见到一个专门被请来给人穿和服的老师,她看我很专注的看她给人穿和服,热心的告诉我,要想学到她这种炉火纯青的地步要经过至少五年的学习时间。日本人说再丑的人穿上了和服也都会变成美人。应该承认和服不仅融合了优雅气度与深层内敛之本质,更反应了穿著之人的「心」与「动」。每一套优美的和服,都经精心裁制,讲究穿著时的每一个细节及步骤。因此,不论是坐姿或站姿,都需经由完整的学习训练,而成为内外在兼具的完美礼仪.和服又有另外一个名称叫「赏花幕」,因为和服的图案与色彩,反映了大自然的具体意象,当人们穿著和服走动时,会因为晃动而使得和服如同一块动态的画布。鄙人以为和服不仅外观上让你赏心悦目,更令人联想起女性的温婉娴淑之美,已经是超越了衣服的范畴成为了一个民族的艺术,这样的艺术应该是无价之宝,妹妹把无价之宝穿在了身上,沉重一些也是应该的嘛,如此花钱买罪受到也别有情趣!
87#回复作者:明湖秋月577  回复日期:2012-6-2 15:48:00
  我隆重登场的同胞
  夏的祭、天神祭、花火大会从七月下旬一个接一个的民间节日接踵而至。而花火大会是这些活动中高潮中的高潮。单位、家庭大多是倾巢而出,各色人等当然是收拾打扮粉墨登场。其中各类观光客中最典型也是最民族的衣着就是夏季和服。我夹杂在这些看热闹的人群中,和十几位同胞也都和服了一把。但毕竟这不是自己的东西,把一件被日本人视为国宝的衣服穿得东倒西歪不说,我们所到之处还一直被人侧目。一位同胞气鼓鼓的说,总看什么,穿了就是给你们面子!就在我们坐下准备看花火的时候,一位老妇人意意思思的凑到我们旁边,很礼貌的问我们懂不懂日语,好在我们这一群人除了我之外都是日语通,就纷纷表示没问题,日语完全没问题。那老妇人一听的确可以沟通,就客气说那就不好意思了,各位,你们这里边有两位奥库桑(阿姨)把和服穿错了,大家听了互相看看,都莫名其妙,有的就客气的对老夫人说是啊,我们是中国人,穿得不太舒展请不要见笑。老妇人连忙摇头说不是这个意思,你们把衣襟压反了。这个和服啊在庆典和平日穿都是右襟压左襟,只有去了他界的人(去世)才是左襟压右襟呢。各位你们看看自己是不是稍微。。。。。。老天,我们这一伙还以为为日中友好贡献了力量啦。结果在那么隆重又热闹的花火大会上把和服穿成了他界的样子,而我们一个个活蹦乱跳的样子,他界也没有要我们的意思啊,要不日本人都对我们侧目呢。可是不知者不怪嘛,大庭广众之下,也无法宽衣解带的重穿一次,一行人等还是做勇敢无畏状一路欢歌笑语尽兴的玩了下去。

 
101#回复作者:明湖秋月577  回复日期:2012-6-2 21:35:00
  
  日本夏季传统节日的人们   103#回复作者:明湖秋月577  回复日期:2012-6-2 21:39:00
  
  
  日本夏季传统节日的人们 104#回复作者:明湖秋月577  回复日期:2012-6-2 21:42:00
  
  
  日本夏季传统节日的人们 105#回复作者:明湖秋月577  回复日期:2012-6-2 21:44:00
  上图是等着看晚上花火大会的场地,有些人中午就来了,很辛苦哦O(∩_∩)O~
  
  日本夏季传统节日的人们 106#回复作者:明湖秋月577  回复日期:2012-6-2 21:45:00
  
  
  日本夏季传统节日的人们 107#回复作者:明湖秋月577  回复日期:2012-6-2 21:46:00
  
  
  日本夏季传统节日的人们   @明湖秋月577 2012-5-28 14:35:38
  在太平洋惊涛骇浪的冲击下,日本这个在我们眼里被地震搞得飘摇不定的国家,却有着令许多人大跌眼球的数字,即例如外汇储备量、国民生产总值、森林覆盖率、数码科技以及当前总被经济学家挂在嘴上的“GDP”竟然都高居世界前几位。因此作为大多数国民来讲,虽然给与了他足够的关注度,依然是陌生多过熟悉。
  日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有些人即便是去了,或是走马观花,或是浮光掠影,得到了一些盲人摸象般的印象,难免以...........
  -----------------------------
  何必用精良国度几字!有必要吗!                           123#回复作者:志雨  回复日期:2012-6-3 09:11:00
  @明湖秋月577 2012-6-2 21:39:00
  
  日本夏季传统节日的人们
  -----------------------------
  还是年轻人穿和服更有韵味          
   132#回复作者:明湖秋月577  回复日期:2012-6-3 12:30:00
  精进的料理
  游佛教圣地高野山,午餐自然在寺庙里解决.据介绍,这将是一顿"精进的料理".至中午十二时,我和外甥已是饥肠辘辘,但是还要再参观一个景点方能去进食.我建议先吃点自带的零食,被外甥果断地拒绝.因为“精进的料理”在等着,他要到那里大快朵颐!
  抱着虔诚和渴望的心情,终于来到了一肃穆的禅堂中,只见榻榻米上一拉溜的摆着朱漆小案,我等一干游客依次进去,端坐在案前,打眼一看,不仅大乐,这“料理”的确“精进”,计有如下品种:一碗豆米饭有成人拳头大小的量;汤是几片海带在清水里游泳;两片白萝卜咸菜经过繁琐的腌制变得翠黄;数得清的十几粒黄豆拌在莫明其妙的调料中;两块指头大小的人造海物与切成梅花状的人参(胡萝卜)相映成趣;再就是一块不足五公分的豆腐很隆重的端坐在一只漂亮非常的大红木碗上边。更有意思的是我那大食的外甥,一改平日风卷残云的吃饭风格,做起了小女孩的忸怩状,品品这个,偿偿那个,一片萝卜咸菜拿起放下左瞧右看,放在嘴边轻咬慢试总不见少,那块豆腐平时还不够他一口的量,这次用筷子戳戳挤挤,反复数次才算吃完。我知道都是味道不符国人口味惹的"祸",那碗豆干饭我品着也够呛,说不出来是咸、甜还是酸,好在数量不大,咬咬牙也就消灭了。日本的甜咸菜我是决计不吃的.那块豆腐放进嘴里有种海绵的感觉却还能咬烂,说是豆腐吧又面呼呼的总是不到嗓子眼里边去。就心生一计,做关心状,“献”给大食的外甥。可是外甥看到我把豆腐举了过来,一下子用手捂住了碗,急得话也说不出来,只是使劲的摇头。那害怕的样子,好像我送去的不是豆腐,倒是什么可怖之物似的.好容易吃完了这餐饭,走出禅堂,外甥使劲抹了一把头上的汗,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直呼:吃这个外国的洋饭,简直太遭罪了。这佛教不是我们中国的和尚传过来的吗?怎么把饭传成这个味儿啦?旅行结束回到大阪,日本朋友听说我们去了高野山,还吃到了斋饭,直说我们实在是不虚此行.而我和外甥一想起那只可远观实在是难以下咽的斋饭,对旅行中的外食算是彻底的失去了信心,也越发的思念家乡的烧饼就咸菜了. 133#回复作者:明湖秋月577  回复日期:2012-6-3 12:34:00
  
       136#回复作者:明湖秋月577  回复日期:2012-6-3 12:39:00
  日本饭
  鄙以为日本饭好似一个没有持家经验的新妇,没用的家什一堆,中用的却少。大多和食店的饭谱,都会让你尽享眼福。待花了“大金”叫到眼前,摆设就占了一半。千元的饭食,也不过大虾两只,米饭几口,草莓两个,奶油一滩,或再有一片好看不好吃的绿叶子(不吃这个却不行,维生素可全靠它啦!)就这点儿东西,却上了托盘一个,大小盖碗两个,牛眼般大小放调味料的器皿若干。更可乐的是两只大虾下面的支撑物居然是一枚竹枝。哈哈,这玩意儿在国内是绑起来扫大街的家什啊,岂能上的了这么高雅的台面?更有那黑的、黄的、绿的、红的,千姿百态,味道各异的寿司。胃口不好的人甚用――冰凉灞牙!吃了几次下来,面对日本亲戚殷殷的询问,我只好痛快的说了一句:“奥一细!”日本大米饭确实好吃的很,至于其它嘛,哈哈。。。。。。 137#回复作者:明湖秋月577  回复日期:2012-6-3 12:44:00
  
   138#回复作者:明湖秋月577  回复日期:2012-6-3 12:46:00
  
  
  冰激凌极为好吃                          
                
161#回复作者:SmiLy_o0  回复日期:2012-6-3 21:58:00
  @明湖秋月577 2012-6-2 21:42:00


  
  日本夏季传统节日的人们
  -----------------------------
  这个阵势,貌似是花火大会吧   163#回复作者:明湖秋月577  回复日期:2012-6-3 22:40:00
  我当大厨
  去了日本,改善亲人们的饮食,是我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妹妹家里,我抖擞精神,做了一道糖醋排骨,吃得妹妹两口子满嘴留油,双目放光,问:味道可好?他们嘴里大嚼大咽,根本腾不出空答话,只有使劲点头。一副“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吃”的模样。听说大厨最喜人家表扬他饭菜做的香甜,然后会更加卖力的炒作。我大厨没有当过几日,却也有着爱受表扬的嗜好。不出几日又要如此努力一番,给他们打牙祭。不想刚打开炉灶,妹妹大叫一声:停。吓了我一跳,赶紧停止了运作等妹妹的下文。只见妹妹高举着录像机靠了过来,非让我作一番自我介绍,再把家传“自我成材”烹饪秘方细细道来。我好歹胡诌了几句,就要往锅里放油,妹妹又叫停,问道:油是几两?醋是几钱?花椒几粒?糖放几分?我翻了几翻眼睛,做深沉状道:经验,凭经验!再就是依人的口味随意而定。这下妹妹不乐意了,正色警告我:那这个饭菜就不好做了,无据可依,随意而为,岂不是破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那句话。你这样做我又如何继承发扬和光大呢?你看人家日本人为什么把个小小的岛国整治地这么条条有序呢,就是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如此云云。。。。。看着小妮子引经据典,做饭小事情竟惹出了这么些大道理,我举着涡铲子还真不知道是应该自左而右翻,还是从右向左炒了。拿着妹妹发的刻度杯,油几格为佳,醋多少恰好呢,不由得有些举棋不定,拿捏不准了。疑疑惑惑的把排骨下了锅,放多少水呢?在摄影机和妹妹如炬的目光下,更觉得没有了准头。不难想象这顿排骨的水平大大的下降了许多,好给饭菜打分的妹夫说原来准备给我95分的,偿了一口怪怪的,怎么75分也不值啊。瞪着两只蓝眼睛看了我又看排骨,疑惑的不得了。妹妹解释说:为了标准,标准!明白吗?我们要对姐姐的中华料理进行标准化管理。那怎么标准的不好吃了呢?妹夫不但不明白,胃口也受到了挫折,排骨比上次吃的少多了。

164#回复作者:明湖秋月577  回复日期:2012-6-3 22:43:00
  谁是蛋主
  一个鸡蛋也有责任人?说起来国人不会相信吧。鸡蛋是日本超市里的便宜货。似我等会过日子之人自然就对它情有独钟。记得买到第一盒回家打开后,只见一张纸条飘然而下。仗着俺中文还有点儿底子,还真从那几行日本字里看出了道道。比如 这盒鸡蛋产自何方,哪日出生,每个蛋儿有几两,请你勿须在几日内享用。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最后还有个责任人。就是说,如果那个蛋下肚,万一你感觉不爽或是觉得不够斤两,马上就能够找到那个“蛋主”。看到此处,不由得想起了国内。买上几斤鸡蛋,天知晓是何日何方之鸡下的啊?往往是想做个荷包蛋结果成了鸡蛋汤。明知道是时间太长的原因,但按老辈子的教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不管“好蛋还是坏蛋,到了肚子里都成了那个蛋。”和人家日本人比起来,似乎俺活得就太糙啦,发点儿“议论”总可以吧?
165#回复作者:明湖秋月577  回复日期:2012-6-3 22:46: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