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误读的先贤名言

 江枫渔火-ch 2012-06-04

被误读的先贤名言

    中华上下五千年,先贤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言论揭示了不少人生哲理,被奉为至理名言。但是,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千古名句,其实存在着被断章取义、以讹传讹的误读现象,背离了先人们最初的意思,然而其影响却很深远。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此语出自庄子之口,意思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却是无限的。这句话不知激励了多少代读书人寒窗苦读,现在我们还经常可以在学校、图书馆里看到这句话。然而,庄子作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为何他会如此积极?翻开《庄子·养生主》,果真发现了其中的玄机,原来这句话后面还跟着一句话:以有涯随无涯,殆己!翻译过来就是说如果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就会搞得精疲力竭。庄子随性自由,洒脱不羁,他认为人吃饭饱了就成,穿衣不冻着就行。同理,读书做学问也应如此,学以致用就好,无用的学问即使学了意义也不大。


    相濡以沫
    
这个成语估计连小学生都会用,多形容夫妻之间同甘共苦,互相扶持。如今只要是相处融洽的两口子,人们都会用这个成语来评价他们,无数夫妻也把它当作了婚姻生活的座右铭。不过,此语虽出自庄子之口,但庄子他老人家似乎并不认同。且看《庄子·大宗师》里的句子: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口句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有一条泉水干了,两条鱼被困在里面,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彼此从嘴中吐出泡泡来湿润对方的身体,互相扶持,互相依赖。与其在死亡边缘互相扶持,还不如各自找到一条水路,开开心心地回到广阔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的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庄子以平静淡定的口吻来借物喻人,表达他一种无牵挂的心灵境界,也难怪在他的妻子去世后,他还能击缶而歌了!


    以德报怨
    
这个成语出自圣人孔子之口,指用恩惠和美好的品德回报别人的仇恨。许多人在品读此语时都十分佩服孔老夫子的境界,觉得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思想核心——“仁爱,即使别人对不起自己,自己也要对得起人家,其实这却歪曲了孔子的本意。《论语·宪问》记载: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认为,如果以德报怨的话,那么以什么来报德呢?可见,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绝非以德报怨。


  
  存天理,灭人欲
    
此语由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提出,在朱熹之前,理学家们把天理解释为形而上的封建伦理纲常,将人欲等同于人们的生活欲望和物质利益要求,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要求人们放弃生活欲望,遵守封建伦理,于是一些人也就认为朱熹这句话具有很大的负面作用,甚至还有人觉得这句话有禁欲主义的倾向。其实朱熹对天理和人欲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可见在朱熹那里,人欲指的是私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与人的正当欲望并不等同。朱熹反对骄奢淫逸,强调人们应追求自然健康且情趣高尚的生活。
    
当然,被误读的千古名句不仅仅只有这几句,然而值得思考的是,我们应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古代先贤的名言妙语。因为,学习品味古人的言论不仅有利于提升自身对人生对生命的感悟,而且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与继承。 (摘自《牛城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