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获物联网首个国际标准 初掌行业话语权

 昵称4735378 2012-06-04

[导读]物联网国家标准工作组得到通知,我国此项国际提案通过了JTC1成员国的NP投票,这意味着我国在物联网领域有了第一个自己的国际标准。

  在经过为期3个月的投票期后,日前,我国关于物联网信息处理服务和接口规范的标准提案通过了物联网国际标准工作组的立项。这是我国在物联网领域立项的第一个国际标准,该标准出台后将为物联网行业应用的开发提供有效支撑。

  首个国际标准

  物联网国家标准工作组副秘书长邢涛透露,由我国提交给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信息技术委员会(ISO/IEC JTC1)的一项关于关于物联网信息处理服务和接口规范的标准提案已通过新工作项目投票。

  该提案由国家物联网标准工作组成员单位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提出,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专家共同完成。

  事实上,早在2009年9月,国家物联网标准工作组就向ISO/IEC JTC1提交了关于物联网信息处理服务和接口的国际标准提案。2009年12月22日,JTC1秘书处将我国的提案正式提交到JTC1的在线投票系统。

  近日,物联网国家标准工作组得到通知,我国此项国际提案通过了JTC1成员国的NP投票,这意味着我国在物联网领域有了第一个自己的国际标准。

  未来仍任重道远

  据了解,这一项国际标准的立项来之不易,我国物联网专家为此付出诸多努力。自2007年ISO/IEC JTC1成立物联网研究组以来,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先后四次组织国内的专家参加SGSN工作会议,承办了SGSN的第一次会议,并发表了多篇重要学术论文。

  我国在物联网领域的国际话语权由此确立。此后,我国与研究组内的其他成员国代表积极沟通,共同推动了物联网研究组向传感器网络工作组的演进,促使JTC1WG7终在2009年10月的JTC1全会上宣布成立,正式开展传感器网络的标准化工作。

  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闻库表示,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订,整合国内研究力量形成合力,将国内自主创新研究成果推向国际。邢涛表示,按照国际惯例,从立项到标准出台一般至少需要3年时间,但是国际标准周期很长,需要充分论证,需要JTC1WG7各成员多方推敲,因此最终标准出台可能还需要4-5年时间。

  扫清应用开发障碍

  据了解,虽然目前业内对物联网概念众说纷纭,但物联网是应用而非网络已成大多数专家共识,因此,物联网信息处理服务和接口规范作为关键共性技术,其国际标准的立项对产业本身意义深远。

  邢涛表示,将来物联网在各行业将有着广泛应用,不同行业的应用对数据处理的要求差异性较大,有的复杂、有的简单,那么各种应用对数据处理的要求放在一起,就需要有一个规范的平台进行加载。

  物联网信息处理服务和接口规范标准就是从架构上为此提供一个指导。“在底层提供信息处理支撑,后期行业应用的开发工作将大大减少。”邢涛表示。国际标准立项的意义不仅限于此。据悉,未来此标准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订工作极有可能将同步进行,这无疑有利于我国企业打开国际市场,也避免了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为孤岛。

  对于这一标准是否会涉及到电信网的相关内容,邢涛表示,方案虽然针对的是物联网,但其本身并不限于哪一层,因为是通用的框架结构,同样适用于电信网的数据处理,但电信网与物联网耦合后的数据处理规范,由于产业化尚远,目前还难以定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